第679章
在這些代表團里,李少杰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 尤其是已然聚集在一起的三人組。 “黃金一代”的鐵三角! 都是畢業于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學院。 意大利的里昂,比利時的科利馬,奧地利的西格蒙德。 也是傳說中音樂界“黃金一代”的人。 雖然是第一次見,但既然同為黃金一代,自然也是相互之間了解認識的。 也同樣相當擅長復古。 頂尖的交流盛會,自然更要展示青年一代音樂家的作品。 這種年輕的有生力量,代表了這些國家的音樂界,這之后的發展前景。 “誒?科利馬,你看那邊的那個,是不是jay?” 里昂若有興趣的指了指不遠處,對科利馬問起來。 “嗯?jay?” 科利馬的眼神頓時有些不善。 “哦豁?科利馬一輩子的假想敵變成了現實?” 西格蒙德壞笑著,瘋狂的在一邊拱火。 音樂界的“黃金一代”這種殊榮,是屬于這些天才們全體的,多少有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感覺。 但突然出了個李少杰,讓很多老一輩音樂家覺得,已然超出了黃金一代平均水平太多,于是冠以“力壓黃金一代”的【晨星】。 這就讓很多黃金一代相當不爽了。 畢竟,又不可能真的一個個的去比,而這么一說,躺槍的,不服的,自然是不缺的。 可以說,當時人家對李少杰進行評價的時候,李少杰就天然的得罪了人,站在了黃金一代的對立面。 本來當時老一輩音樂家極其看好李少杰。 這種良性的刺激,其實更能促進雙方進步,而且更能從這種“敵視”與“對立”中,篩選掉那些道德品質低下的人渣。 但萬萬沒想到,李少杰回國后就匿了。 關鍵你匿了就匿了,你突然又蹦出來了,讓很多黃金一代想起了當年的壓抑。 敵視程度必然還會上升。 這三人也便是如此。 “哼?!?/br> 科利馬瞥了一眼李少杰。 特別煩躁。 原因無他。 如果你從小,就聽老媽嘴里不停說著“你看隔壁xx家的孩子多nb”“比你這辣雞強多了”,你也很難對隔壁家xx的孩子有好感…… 最重要的…… 倒不是服不服的問題。 是突然有一天看到隔壁家的孩子了,卻愕然發現…… 先別說技能方面。 這tm長的就比自己帥多了。 這能有好感? 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去有偏見,就已經算是很正直了好吧。 “煩死了?!?/br> 科利馬看著遠處的李少杰。 越看越不爽。 “怎么樣,上去聊幾句?” 西格蒙德生怕這火挑不起來,不斷的在一邊挑著眉毛,慫恿起來。 “就算鋼琴比不過,但如果論管弦樂創作的話,他未必會比你強哦~” 不得不說。 科利馬動心了。 但畢竟是常年受音樂熏陶的,低素質的事情是真的做不出來,也沒有什么偏見。 就是單純的“不服+聽了太久【晨星】的名字好煩呀”的這種感覺。 “到時候看看唄?!?/br> 聽聞科利馬的話,里昂微笑著點了點頭。 這三人很相似。 要說服?那必不可能。 但佩服肯定還是有的。 里外里,這種感覺就很復雜了。 “我之前聽了他后面的一些作品,但是感覺似乎……” 里昂皺著眉。 “很強!但他的音樂哲學實在是太東方了,我真的有時候很難get到其中的哲學意味?!?/br> “確實,所以,也不太好估計他的實力啊?!?/br> 科利馬搖了搖頭。 由于對東方文化的認知很淺,所以三人是真的不敢妄加評論,對李少杰的音樂也真的很難理解到最深的層次。 可從表面來看,卻確實感覺非常不簡單。 這就讓三人對李少杰的情緒變得更加復雜了。 “不過,這次交流,真的是個好機會?!?/br> 三人若有若無的看了一眼李少杰,心里打定了注意。 等到交流會,再看! 在兩天之后,各種主題的交流就會正式展開,到時候,各種音樂會也絕對不少,這種“巨星”云集的音樂會,質量與數量都不會少。 若是有古典音樂愛好者能當觀眾,一定會幸福的暈厥過去。 …… 李少杰正在和別人交流著。 交流的對象,正是小林征爾。 霓虹音樂,本就是源自于華夏。 即使是現在,所謂的邦樂,都節調式,也仍舊有很濃的華夏味道。 像是霓虹音樂標志性的音階,hira joshi,kumoi(云居),iwato scale(巖戸音階),是出自于古代霓虹十三弦箏的調音,是十七世紀開始廣泛使用的。 而十三弦箏,正是唐代傳過去的。 即使是現代,實際上很多研究霓虹俗箏的,仍舊用的唐譜字。 網友們開玩笑說“李桑,故鄉的櫻花開了”“一聽就是小鬼子的動靜”,實際上,這些本就源于華夏。 而實際上,正是由于這樣,如果拋棄偏見,只遵從歷史客觀規律來交流,反而更簡單也更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