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 會議主席沉吟片刻,開口道。 “那從火的這個……傳承的角度,往哪個地方延伸比較好呢?” “自然是知識了?!?/br> 有大佬不假思索的哈哈一笑,開口說道。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 “知識……可立德,立命,立心?!?/br> “嗯,這個擴展不錯,德與識的角度,那可描述的太多了,孔子……哦,甚至是百家爭鳴?!?/br> “之后呢?” “武俠文化,江湖風格自然是一定要表達的?!?/br> “對對,在古典舞……或者說,在咱們中國民間舞蹈中,劍舞,劍器舞,都是必須要拿出來提一提的??!” “內外兼修,文武雙全嘛?。?!” 你一言我一語中。 大致的方向開始梳理出細致的線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問題就是太博大精深,所以……太多了??! 一時間,總是感覺亂糟糟的,一時之間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切入。 不過,在大佬們的仔細梳理下,脈絡逐漸成型。 實際上,無論怎么想,都離不開一個字。 【情】。 音樂是表達情感的,舞蹈是表達音樂情感的,服飾建筑場景是烘托整個舞蹈作品情感的。 但在華夏文化的脈絡中,這個情,不僅僅只是情感。 更像是一種需要傳承的情懷。 很快。 在眾位的討論中,框架逐漸細致化。 旋即,便是安排任務,分組討論??! 各個舞蹈單位,也開始做起了自己的工作動員! 會議結束后,各項籌備也便順勢展開。 走出會議室,李少杰與劉崇囍教授邊聊邊走。 聊的很是開心。 “哎,中國傳統服飾研究上,真的該感謝沈從文先生??!” 老教授感慨一聲。 “你知道嗎,當初周總一聲令下,沈從文先生便開始了這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編纂,這可給我們這些后來人行了無數的方便啊?!?/br> 李少杰緩緩點頭。 那段傳奇談話,自然是知曉的。 當年,周總會見文化領導時便說過,在國外,經常被邀請去看服裝博物館,蠟像館。 展示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可中國作為世界唯一留存的文明古國,服飾藝術自然更有特點。 但當時百廢待興,即使是印花紋樣,延續的也只是清與民國的款式。 所以,必須要有服飾博物館,一定要有一部服裝史。 周總曾問,可有人擔此大任? 齊燕銘先生曰:崇文可。 于是,沈從文便與一群同志們,一起開始了這部服裝歷史的編纂。 這部書,不止那么簡單。 這可以說是一部系統考證中國服飾文化的學術著作。 甚至是巨作。 郭沫若作序,沈從文研究。 其中的內容,從殷商起始,迄于清朝,四千年來各個朝代的問題研究細致入微??! 講服飾,又不僅僅是服飾。 “這次南棒偷漢服,若無沈從文先生的這部著作,真要追根溯源起來,還真是免不了要多上數分的工作與心血?!?/br> 李少杰的話,讓劉崇囍笑呵呵的點著頭。 “是的,根據沈從文先生的著作,后期我們研究的路線,以及查缺補漏,可以輕松許多?!?/br> 李少杰感慨一聲。 “沈先生真是……哎,我們后人的環境要好上一百倍,更得做事了呀??!”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一樣。 劉崇囍也感慨了一聲。 這部書,在文化傳承上,起到的幫助極為巨大。 編撰的內容之廣,道路之艱難,難以言喻。 甚至于有無遠見之人認為,沈從文編撰的東西宣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是毒草,是濫竽充數的假專家,甚至責令其檢討。 手中上萬的研究資料被當牛鬼蛇神,幾乎消毀殆盡,甚至于大批量資料被當廢紙,以每公斤七分錢的價格賣掉。 而為了這瑰寶般的傳統文化。 沈老先生即使是被下放,生活極度艱苦之時。 仍然重新手抄了近乎七十萬字的材料,甚至配上了原來被破壞的圖像。 “上交國家,再死去,心安理得??!” 可即使是這樣,也被婉拒。 甚至是數次! 兜兜轉轉,如此反復,熱情卻仍未退卻,甚至一度考慮自費出版。 當然,最后,這件事,也終于慢慢變好。 順利出版。 可沈從文先生不滿意。 他覺得,這書,應該重?。?! 因為,他想重換100種彩色原圖。 甚至直到沈從文去世的前五年,都還在為此努力。 根據新出土的陶瓷,壁畫,增加了原來缺少的原始社會部分,更換了插圖。 所幸的是,殘余的光終究完美的燃燒了一把。 遺憾的是,等到這最終版問世時,沈從文已然逝世五年。 也無怪于李少杰和劉崇囍更為感慨。 也無怪于很多文化藝術工作者,站在文化戰爭前線抱著極強烈的嚴肅與斗志。 彼時彼刻尚可,此時此刻何嘗不可?! “人民看不到的,我們得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