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一上來就會有很濃的畫面,然后畫面運動,闡述故事。 那么,李少杰就是用單個樂句,不同的音樂動機,和聲,色彩,這些技巧,去當做不同的曲直線條,顏料,不同質感粗細的畫筆,去從無到有,逐漸填補出一張畫??! 這樣的表達無疑就非常的抽象了。 而且只有在完全作畫完畢后,整個故事內容才會徹底的展現??! “我的上帝,還可以這么去嘗試?!” 一名來自捷克布拉格的音樂家忍不住驚呼起來??! 與身邊音樂家驚訝的對視一眼,為李少杰這種完全與眾不同的思路感到震驚。 “當然可以?!?/br> 李少杰似乎是聽到了什么一般,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因為起因就是在通過壁畫創作的時候突發奇想?!?/br> “我能不能將【聯覺】運用到音樂上呢?!” 聯覺?。?! 是的。 聯覺,其實就是指的感官交叉??! 有時候,視覺是視覺,聽覺是聽覺。 但有時候,在一些更為有“天賦”的人身上,會體現出很強烈的聯覺狀態。 其實,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聯覺。 比如,看到藍色感到冷,看到紅色感到溫暖,這也便是冷色調暖色調的由來。 又比如望梅止渴。 這是一種大腦產生的共同感受! 其實,在廣告中,以聯覺思維設計出的暗示就非常的多。 設想,在酷熱夏日,一身清涼卻被熱到流汗的主演大口的喘著氣,皺著眉,汗珠不斷落下。 哪怕你在吹著冷氣,也會清晰的感受到這種炎熱與干渴。 然后,突然一只汪汪碎了冰冰,然后冰冰里面炸出來一汪清泉,檸檬飄蕩中,一瓶冰鎮的雪碧出現在人面前。 主演大口喝下。 那種冰爽過癮的感覺就會令人極度滿足。 哪怕只是通過視覺的“看”。 卻會引起身體一系列的反應。 這其實也是一種聯覺。 而李少杰,想做的,實際上就是這種設計! 將純聽覺的音樂去轉換成動作,描繪著一個人,正在白紙上繪畫。 然后不斷的勾勒出一張畫,用靜態的畫,再去表達什么故事??! 這種思路,相當奇葩,相當大膽。 但卻相當具有開拓性??! 李少杰的這種想法,引起了一大片的討論??! 王中平都驚呆了。 現在這年輕人,都這么會玩的?! 好好的畫面感你不走。 你非要繞一圈,去描繪一個人畫畫,然后再展現畫面? 這不就像是用筷子夾著筆寫作業嗎?! 怎么感覺自從這幫95后開始步入社會,怎么各行各業就都帶了那么一絲……不正經? 愉悅中充滿了一種沙雕的氣息。 “音畫練習曲?這個名字倒是很形象?。?!” 弗雷德里克早就知道自己的徒弟要搞這個了。 昨晚就激動的沒睡著。 雖然看起來是很繞。 但其實,這種別致的思維,可以給人一種新的實驗路子??! 從1到100從來都不nb。 nb的是從0到1??! 是的。 提出了這個“音畫”的概念以后,如果李少杰真的可以表現成功,那么無異于是為樂壇多提供了一種創作思路??! 這樣,音樂材料的使用上,也會有更多的方向??! 意義重大! “那么,我現在給大家展示一下吧?!?/br> 李少杰微微一笑。 坐在鋼琴凳上。 說一千道一萬的,不如現場實際演示一下。 “音畫練習曲,《大海與海鷗》??!” 說完話,全場開始安靜了下來。 所有音樂家都想看看,李少杰究竟是怎么利用鋼琴當做畫筆,用音樂技巧當做線條與色塊,在白紙上畫出這么一副《大海與海鷗》的畫??! 甚至已經有音樂家開始閉上了眼睛。 準備去想象這作畫的過程。 之所以閉上眼睛,也正是因為,若是觀看,或許會被技巧,手型吸引注意力。 噠噠噠…… 非常溫柔安靜的左手分解和弦響起。 短短的幾個音,便產生了一種拉伸性的音符時值分配。 這種起伏的分解和弦,總是能讓人輕易的聯想到水波。 在空白的想象紙板上,一道道粗淺的波紋躍然紙上。 ?!?/br> 輕輕的高音區特別的清晰,就仿佛原本擴散的波紋中,落下了一滴雨水。 在縱向的波紋中,點綴了一個圓形擴散的波紋。 李少杰的左手彈奏著分解和弦,但右手以輪奏的方式,在左手的左右兩側依次的跳動著。 一部分看李少杰演奏的音樂家,就感覺這雙手,仿佛真的像是在作畫一般。 左手畫海,右手畫雨。 輕輕的。 高音區緩緩的加速。 在左右手錯開半拍的進行中,交叉式的三連音節奏產生了一種微妙的色彩變化。 當低音重音響起后,右手產生高音旋律,便仿佛用流暢的弧線去勾勒生命的外形。 在海綿,雨滴,波紋中,海鷗的形象正逐漸被勾勒著。 上升,下降,向左,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