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有時候,除了琴音色的差別外,更要注意其他方面的細節問題。 細節決定成敗。 這種非常細微的層次感,現場完全可以表達出來,捕捉到。 而錄音,轉變成電信號,自然難以徹底還原。 李少杰跟著團長來到排練大廳。 站在指揮臺上,問了聲好,給大家鞠了個躬。 掌聲中,李少杰開始環顧各位樂手。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隸屬于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無論是國內,亞洲,世界,都絕對是頂級的樂團。 足以代表國內最高的藝術水準。 可以看的出,一些大佬對于這次演出的重視程度。 “多的我也不說了,各聲部的曲譜也都由譜務老師給大家發放了?!?/br> 李少杰點了點頭。 看得出來,這些樂手都非常的友好。 就是不知道……在之后排練……還能不能友好起來。 “大家可以看一眼譜子后面的一些故事介紹,方便各位理解作品?!?/br> 唰唰唰! 翻頁的聲音傳來。 “為了讓各位,能更好的理解內容,并且加深配合與磨合的默契,我和團長,準備了一次團建?!?/br> 李少杰微微笑著。 樂手們均是一愣。 不應該早點排練么? 為啥要一起團建? 不過有團建還是好事。 “團建的地點,就在敦煌,為了大家更清晰直觀的理解敦煌的文化,不僅會有專家專門講解這次樂曲取材的敦煌壁畫的內容,藝術……” 李少杰微微一笑。 “我還請了榮贊教授,給大家來進行一點粗淺的佛學課程?!?/br> 樂團的樂手們沒有意外,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 很快理解了李少杰的用意。 普通人,對于樂團第一個誤會,那就是指揮沒啥用。 相反,指揮可以說是靈魂了。 任何一個樂團演奏的作品,都可以說,是指揮的作品,因為換一個指揮,根據理解不同,藝術品味不同,就算同一個作品,表達出來的質感都不同。 而第二個誤區因此而來。 既然全是指揮的理解,為什么會多此一舉的讓樂手感悟,看指揮不就行了? 這自然也是誤區。 就是因為需要懂得李少杰的理解,所以更要去自己感悟。 有靈魂的樂團,自然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有思考與感悟,而不是機械式的演奏,更不是渾水摸魚! …… 前期準備的動員非???。 甚至已經有迫不及待的樂手,開始根據樂譜,自己去找資料,提前去試著學習。 準備的這三天中,李少杰自然也有自己的任務。 接受采訪。 這么大的事情,起步宣傳肯定是有的,但不至于特別大張旗鼓。 很多東西,也已經有人跟李少杰說過了。 一旦在國際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央媽親自出面給波頂級安利也不是不可能。 李少杰來到央視專訪的錄制棚,多少有點撓頭。 懷疑人生。 《準備期間不用太大張旗鼓》 《不大張旗鼓》 然后甩手就是專訪? 杰哥直呼內行。 或許……大佬的“大張旗鼓”和自己想的…… 可能不太一樣。 第240章 獨家專訪杰特林 很快,李少杰與負責人聊了聊后,便與這次獨家人物專訪《面對面》的主持人王倩見了面。 王倩的口碑很好。 不過,李少杰覺得…… 反正只要不是魯大頭就行。 “李先生,您好?!?/br> 王倩非常禮貌的微笑,矜持的伸出手,與李少杰握了握。 “王姐客氣,叫少杰就好?!?/br> 王倩打量著眼前這個小伙。 第一印象,那就是非常的隨和,平易近人,甚至還有點接地氣。 交流起來令人非常舒適,沒有什么架子,或是天才的傲氣。 跟網絡上一直以來流行的形象似乎不太一樣。 “哈哈,那好,少杰,我們坐吧?!?/br> “嗯?!?/br> 兩人坐到椅子上,面對面。 王倩微微一笑。 “這次的專訪形式很自由,今天錄制完,周六播出,在視頻的剪輯上也不會存在斷章取義的惡意剪輯,敏感話題也會商討著播放,您盡可以放心的回答?!?/br> 李少杰點了點頭。 身邊的攝像機已經開始了運作。 訪談的錄制,很隨性。 這也是盡可能不想給嘉賓壓力,讓節目的訪談內容更加真實一點。 畢竟,這個節目,可不是什么單純的流量明星能上的,沒必要在這里非要刻意鼓搗人設一系列的東西。 能上這個節目的,大多都是行業頂尖,甚至是領軍人物。 哪怕有一些演員,歌手,娛樂行業的從事者,也都是因為本身的作品達到了一定高度,取得了一定成就的。 就算是拉人氣的,起碼你也得是個有東西的人。 且人氣要求很是苛刻。 起碼,更多的嘉賓,都是其他各行各業非常nb的大佬。 而李少杰身為國內最年輕的藝術家之一,目前的人氣,根本和歷代嘉賓很難相比,純粹是靠著作品的硬質量,來到這個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