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話一出口,李少杰便迅速的搖了搖頭。 “算了,你肯定不知道,但是我希望你接下來可以給我記清楚了??!” “學過戲,看過戲,哪怕以前小學初中上課認真點都知道??!” “戲腔,戲曲唱腔,戲曲的基本功是唱念做打!” “你表演的不是戲曲,那么,做與打,不去提,但唱和念你肯定要知道的吧??!” 李少杰拉過來一個白板。 “你知道為啥京劇的英文叫做【bj歌劇】???” “唱與念,不就是西洋歌劇里,詠嘆調與宣敘調類似卻完全不同的一個概念嗎?” “算了,提樂理你們估計更不懂,那我再簡單點!” 李少杰揮了揮手,在白板上寫了兩個字。 “戲曲,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咬字】??!” “何為咬字?!” “戲曲范圍太廣了!京劇,昆曲,粵劇,豫劇,評劇,評彈,潮劇,黃梅戲……以及無數各地數不勝數的小劇種,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標志??!” 李少杰頓了頓,開口道。 “方言各不一樣,且咬字方式很獨特??!” “戲曲的唱腔,在咬字上非常的講究,每一個劇種的咬字都不一樣,發聲方式也完全不一樣,這些都是重中之重??!” “你連咬字都做不好,甚至連各地的方言都沒有,也敢妄稱是戲腔?!當真是好不要臉??!” 這一席話,直接讓網絡再一次炸開了鍋??! 平時,大家也都喜歡聽聽歌。 也不會去深入了解。 而音樂里加一段戲腔,確實是非常棒的處理方式,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很多人因此感受到了戲曲的魅力。 可是呢? 也正是利用了大眾們對于國家傳統文化的熱愛,這群利欲熏心所謂“音樂人”的半吊子二路貨色,便開始恰爛錢。 真的? 為啥我要用真的? 管它什么傳統文化的。 像不就完事兒了?! 你們湊合聽著。 我賺錢就行了! 于是,長此以往,無數人對于“戲曲腔調”的理解,便真的建立在了這所謂古風歌曲中裝模作樣的兩句??! 尤其是小孩,年輕人,他們會認為,這些東西,就是傳統文化??! 【戲腔是尖尖的】【戲腔是女聲】【戲腔是京劇的】 但其實不是??! 所以,李少杰這一句“你們這壓根不是戲腔”的說法,頓時顛覆了無數人的三觀! “笑死,還古風音樂人,真就是背套和弦五聲音階拉拉二胡彈彈古箏,然后用你那通了電的喉嚨扯倆假音就叫古風戲腔歌曲了是吧?” 李少杰搖了搖頭,瘋狂的輸出著。 “古風圈的任務本來是讓傳統文化滲入流行,以新穎的方式讓大眾感知東方古典的美學,但到了你們這里呢?” “全是消費!消費??!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在這里消費??!” “真惡心??!” 啪! 唰! 李少杰狠狠的一拍桌子,然后站起身,將鏡頭對準了一臺電腦。 “別提什么創新不創新的,創新首先是避免誤會,別做出錯誤的引導!” “創新也是要保留原有特色的!” “今天算哥哥我心情好,給你們示范一下,告訴你戲曲的元素如何融合到流行音樂中,別拿著你們那不倫不類的破玩意當寶!” 第213章 什么才是戲腔?!學會了嗎?! 視頻一轉,電腦的界面便敞開在視頻中。 說句實話。 剛剛李少杰這一波學位碾壓,學識碾壓。 確實令人說不出來話??! 但這樣,是沒什么說服力的。 錯的只是古風圈,錯的只是鄧玉君。 錯的是流量至上,拜金主義,劣幣驅良幣! 而并非是被誤導了的大眾。 大眾成為消費傳統文化的幫兇,怪只能怪這群毫無底線的引導者罷了! 關鍵的問題,并不是如何羞辱鄧玉君,而是要讓大眾知道,音樂人在面對所謂【傳統文化】的時候,該怎么去做??! 拿出作品! 于是,很多網友們,便看到視頻中,出現了三個大字。 《燕歸巢》! 視頻中是兩位女性,左邊的女孩居然是周媛媛,身著一身現代服飾! 而右邊的,不少觀眾驚訝的發現。 居然是李少杰戰隊里,那位戲曲出身的小jiejie陳君如??! 一時間,不少網友甚至開起了玩笑。 【哈哈,杰哥這是泄露后續表演的作品嗎?】 【實錘了,召集人給學員開小灶,剩下的大兄弟小jiejie表示委屈?!?/br> 但笑呵呵吃瓜的畢竟是少數。 一名流量網紅的粉絲,無論是戰斗力,腦殘程度,亦或是數量,都是一個令人心驚的巨大數字,不斷硬洗鄧玉君,辱罵李少杰的人一大堆! 可是無論如何,杰哥的小課堂都在繼續進行著。 即使是一大堆人在辱罵,視頻還是繼續播著。 視頻上的字幕浮現,李少杰的聲音出現。 “哦,對了,為了告訴你們,所謂的【戲腔】不只是京劇,所以,我這一次在流行音樂中融入的唱法選擇了越劇,如果不懂啥叫越劇,別問我,自己去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