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如果旋律不同,那么叫做對比復調。 而李少杰這雖然是戲腔+嘻哈的融合,但因為嘻哈部分去聲調,走旋律,有了旋律性,所以,說是復調也未嘗不可。 在流行音樂的作曲中,用這種技法…… 幾乎可以說是大忌了??! 因為,一個普通人,閑暇之余聽歌娛樂,聽的就是你的主旋律。 如果在流行音樂之中,用復調很難加分。 但用不好會扣分。 大家會覺得……“這特么亂糟糟的是什么東西!” 層次會多,但層次多,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這么做,過于考驗聽眾耳朵。 而李少杰這首歌曲…… 卻直截了當的運用了這樣的手法。 這就讓其他的一些音樂人直呼“你特么膽子屬實是真的大呀”。 可加入這么一段,讓整個音樂重復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變化,還不會過多的影響聽眾們的感覺。 各方面的創意,手法,累積起來。 不得不贊嘆一句。 “天馬行空”! 當然。 網上對于這個作品的討論熱情愈發高漲。 總感覺像是一個看上去不那么起眼的寶藏。 表面上似乎就是一首中國風嘻哈。 而且很“洗腦”。 但實際上細扒,總是能發現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像是俄羅斯套娃。 一層又一層。 這不,又有人開始在網上發布小作文,開始解析起了視頻的設計。 【其實,一開始看的時候,我是覺得很違和的??!】 發布小作文的人,是一名粉絲不少的樂評影評人【渡舟干鍋雞】。 因為之前深度解析了一些nb作品不為人知的精巧設計,讓渡舟先生積累了相當多的粉絲。 【迷蹤拳,又名燕青拳,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少林寺,屬于佛門一派的武學?!?/br> 【而真實的霍元甲先生,確實傳承了迷蹤拳,并且將其改良成更為簡單易學,更易強身健體的武學來推動武術發展?!?/br> 【可是,這個擂臺的設計,卻非常的道教,陰陽魚,太極生兩儀,而周圍的四方通道,五桿旗幟,明顯是對應著四象,五行,而臺下弟子的站位更是符合八卦方位?!?/br> 【本來很是感覺違和,因為據我所知,霍元甲先生似乎和道家沒什么關系……】 【更何況,一開始,李少杰手持的書籍還給了個特寫,是為《道德經》?!?/br> 【更是引用了道德經之中的一句話“勝人者力,自勝者強!”這句話強調?!?/br> 【本來我以為就是噱頭,是很粗淺的結合,但實際上往后看,我突然覺得沒有這么簡單!】 說到這里,不少網友們一愣。 經過渡舟的點評,大家才反應過來! “好家伙??!這還有這樣的設計?!” “快說快說!我好奇起來了??!” “神tm佛道元素,我倒是看看你怎么解釋??!” 不少網友興奮好奇起來。 何為融合?! 融合不是生拼硬湊?。?! 就好像做飯一樣。 你將不同種類的蔬菜rou類切好,擺在一起,不下鍋,那么,這不叫融合。 這特么叫拼盤。 融合,必定是靠彼此特異性對立,靠彼此同一性相連,彼此產生變化卻又不改本質??! 是的。 就像是做飯,炒出來的菜,產生了變化。 但菜還是菜,rou還是rou,本質上并不會因為融合而改變食材品種。 并且產生更優秀的味覺體驗。 這就是融合??! 聽到渡舟的分析,不少人開始好奇了起來。 這首歌,和所謂的佛與道,有什么關系么?! 【雖然有人可能覺得我虛空杠,但其實不是的,按照正常的設計思路來說,這些都是要考慮的,避免碰瓷?!?/br> 【比如我以一個十八銅人的題材寫歌,然后加入了無數的道教元素,這多少像是在碰瓷,砸場子?!?/br> 【但這個作品,這方面的強調卻很刻意,無論是場景細節刻畫,還是練武時,木樁上出現的“禪”與“少林”的字樣,都突出了一件事,那就是……創作者有意傳達這類信息!】 “臥槽!臥槽你看的是真仔細?。?!” 網友們看著扒出來的截圖,不由得震驚不已。 “好家伙,這是霍元甲把少林木樁扛回家了是吧!” “神tm少林,這啥意思?” “我覺得其實就是在闡述這個武學的源頭吧?!” 網友們眾口紛紜。 但渡舟繼續講解起來。 【用意如何不得為止,但我們繼續分析?!?/br> 【取景的這陰陽魚的太極擂臺,弟子們所站的八卦方位,以及之前特寫的道德經,都非常的“道家”】 【有人覺得,佛與道,不沾邊啊,這么拼湊,你越說越違和?!?/br> 【但其實,中國的佛教,與佛教不同,來到中國本土這么多年,中國佛教佛學自成一派,與本土的道教儒教,沖突,互補,相互融合這么多年,在一些思想哲學上,其實也是會有所共通,但又有所各異?!?/br> 【設計者明顯是考慮了這一層的含義?!?/br> 【那么,我先舉一個佛與道互相接納的例子,那就是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