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無形之中的暗示,才會更給人一種力量??! 這本身,讓音樂的表現形式變得更難??! 更何況,另外最重要的兩點……只會讓難度加倍! 一! 一定要能夠“流行”起來,必須要火起來! 需要兼具很多“火”起來的因素。 有時候創作者本人也或許會無語。 明明覺得內容不錯的東西,但火不起來,可感覺明明自己做的沒那么好的東西,意外的翻紅了。 其實,往往觀眾才能最直觀,最簡單,不帶包袱的去看待一部作品。 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個原因,大概就在于大眾化與記憶程度??! 必須要有強烈的記憶點,并且能夠適合大眾傳播??! 二! 年輕化! 你弄個抒情歌曲,很難起到令人充滿力量的感覺。 一定要讓這種力量感大眾化。 而歌曲的表現形式,一定要年輕化,再年輕化,用年輕人最愛的形式去表達。 年輕人喜歡什么呢? 喜歡“酷”??! 狂拽酷炫叼炸天可不只是說說。 換成好聽一點的官話來說,那就是青春,有活力,新穎潮流??! 而想流行,且想表達出一種沉穩的激昂,還不能過于吵鬧。 并且簡單易懂,通俗洗腦??! 這一下,框架就死了。 想跳出這個框架,當真是要另辟蹊徑。 但這樣的難度,反而讓李少杰興奮的不行。 興奮的充滿了動力??! 中國風! 蕩氣回腸者,二胡! 俠義激蕩者,笛子! 力量感可以通過架子鼓與偏向于吶喊,口號的類似詞語,以及歌詞的熱血程度表現。 而力量之下那不動如山的沉穩。 就需要另一種鼓。 中國鼓與排鼓??! 低音的bass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那么主歌在闡述內容,發展推進情緒之后。 進入副歌,就可以開始瘋狂的洗腦,體現出最為陽剛的感覺。 緊接著,bridge橋段就完全可以突然柔化。 然后反復切換,就會有一種剛柔并濟的感覺! 柔和與激昂。 高燃與沉穩。 這一剛一柔,一陽一陰。 讓李少杰的思路更加寬泛。 何為中國少年? 文武兼修??! 方能令民族屹立不倒! “對了!崇文!尚武!” “武術??!” 李少杰的想法突然豁然開朗。 與以往作曲作詞都完全不同。 這時候,歌曲整體的框架,仿佛是在霧里探花的時候,濃霧漸漸消散了一般。 從整體開始,愈發清晰。 剛柔并濟,文武兼修??! 但目前來說,更要體現的是尚武精神! 仔細想了想市場。 為什么龍哥能成為第一個詮釋華夏民族氣節的人? 為什么《少林寺》是大陸第一部獲得了空前認同的電影? 為什么“功夫”的符號伴隨華夏,成為外國人眼中的一個文化符號? 為什么會有那么一句話。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呢? 李少杰豁然開朗。 果然啊,尚武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學知識,是為了心平氣和的和煞筆說話。 而強身健體,是為了讓煞筆心平氣和的和你說話??! 不可窮兵黷武。 但一定要以氣節為骨!以武為血rou!再以文浸思維! 思想內容一確定,再和出發點的【給予青少年面對生活的勇氣與力量】這一考慮,如何cao作,甚至是后續的文創計劃,李少杰的心里都已經有一個大致的想法了。 李少杰看了一眼桌子上。 是從沈城到津城的車票。 一個名字閃過腦海。 打開文件文檔,寫下了三個字。 《霍元甲》! 第123章 你得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在歌曲的受眾取向與作曲時候的思維,首先要考慮的是受眾。 李少杰皺眉。 去靠抒情感動人?或者是如同正常歌曲那般爆發活力? 那根本不可能。 如果真的是面對那些已經有了自殺傾向的人,這些類型的歌全部都是拋媚眼給瞎子看。 直白說教的抒情,是為了感動正常人的。 激昂向上的張力,也是為了給正常人力量的。 【預防】 但如果面對已經有了這樣傾向,甚至已經準備化作現實的人。 這樣的做法,0用處。 絕對不能想著“我寫歌的立意要面對正常大眾”。 可是還需要迎合大眾,火起來,更廣的傳播。 難度真的很大。 想要達成預想的效果,需要換一種方式。 因為面對的,是本來就已經情緒壓抑,甚至有自殺傾向的人。 這一類的人,不是靠音樂抒發情感就能拯救的。 你去做一些感動正常人的歌曲,好,成功了。 無數正常大眾被你感動哭了。 你去利用這種名義寫歌,好,成功了。 無數正常大眾被你打了一針雞血。 看起來似乎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