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不過,藝術性很強是確定的,想要這么搭配也不是不行,就是會感覺有點怪異?!?/br> 李少杰舉了個房澈能懂的例子。 “就好像我寫了一首古典曲目,用最純正的浪漫主義手法作曲,樂手們穿著非常古典主義的服飾進行演奏,但卻使用例如管風琴的巴洛克早期時代的配器……” “也不是不可以,但很違和……” “原來如此?!?/br> 房澈點了點頭。 這就是對【藝術形式】這個概念最淺顯的理解。 也是最淺薄的搭配融合方式,非常的生硬。 甚至于就像是隨隨便便拼湊起來的一般。 放在普通觀眾的眼睛里,那就是高大上,很是那么一回事。 但放在專業人士的眼中,當真是不倫不類。 “你是干什么的?在這大言不慚?” 一名看起來三十多歲的男的一臉不悅的走了過來。 “嗯哼?你設計的?” 李少杰看到男人這個架勢,當場就懂了。 好家伙,自爆卡車了屬于是。 “我只是發表一下我的看法而已嘛!” “我也沒說啥吧,我說的是【不是不可以,但有些違和】對吧,您覺得我剛剛說的話……哪里不對嗎?” “哼!就你?!” 男人皺著眉。 “我就問你,這么搭配,好不好看吧??!” “……” 絕了。 李少杰轉過頭,多一句話都不想說。 這句話,直接暴露了男人的低水平。 就像是音樂人絕對不會以“好聽不好聽”來判斷一個樂曲的優劣,畫家不會以“畫的像不像”來評判畫作優劣一般。 正經的設計師是絕對不會以“好看不好看”來評判作品好壞的。 因為,是否好看,好聽,太主觀了??! 創作者能拿出作品,證明他自己覺得自己的作品好聽好看。 但人的審美各異,品味不同,喜好不同,感覺不同是非常正常的。 藝術不是感性。 藝術是基于理性框架之下,賦予人文思想,表達感性的東西。 音樂,美術這些東西,表達的是感性,但本質的結構卻是理性的。 看李少杰直接懶得理自己,男人剛要發火,就被旁邊來的工作人員打斷了。 “宋老師,導演喊你!” “……哼??!” 被稱作宋老師的人瞪了一眼李少杰,轉身就離開。 看上去似乎是記仇了。 房澈有點擔憂,但李少杰卻老神自在的看著舞臺。 “杰哥,其實吧,反正觀眾也看不懂,你這么說,鬧大了,對你不好?!?/br> “哦,看不懂,神tm看不懂,把觀眾當傻子呢?” 李少杰嗤笑一聲。 “那行,觀眾看不懂,覺得只要感覺還可以就可以,那為什么一定要搞這種不倫不類的呢?你搞的更用心一點,觀眾也不會覺得難受吧?!?/br> “觀眾確實不懂?!?/br> “但是吧,你東拼西湊觀眾不懂,覺得還行,稍微用心點,邏輯圓潤點,藝術感與風格搭配上走點心,觀眾就會覺得不行了嗎?” “同樣都是取悅觀眾,干嘛不弄點正經東西呢?” 臥槽。 好像是這個道理。 房澈撓了撓頭,總感覺沒什么問題。 “說到底,多簡單的一件事?!?/br> 李少杰翻了個白眼。 “資本拿國風和傳統文化當噱頭,但還不愿意出太多的錢和精力去請點正經的設計師,全都是關系戶進組,能給你弄多用心?” “講真,雖然我已經很低估這個節目組的底線了,但沒想到我還是高估了?!?/br> “恕我直言,我感覺給媛媛準備的節目有點用力過猛了……” 房澈撓了撓頭,說不出話來。 之所以來到舞臺這邊,也是因為后臺的牛鬼蛇神太多了。 是的。 清一色民族服飾或者古風裝扮。 雖然柱子上的書法繪畫房澈不懂,但以前為了追一個小jiejie,還是了解了一些傳統服飾方面的東西,雖然最后小jiejie沒追成,可知識確實是學到了。 與其說后臺是漢服。 真不如說是用漢代繡法點綴的唐宋拼接款式…… 整個節目,那就是一個大型的“國風”拼盤。 “古風圈,嗨……一言難盡了?!?/br> 李少杰搖了搖頭。 這波啊,這波屬實是被這個所謂【發揚傳統國學文化】的節目給整無語了。 “為傳統文化發聲?得了吧,靠啥啊,靠他霍霍成現在這樣的古風流行嗎?” “都說嘻哈圈是鄙視鏈最底端,講道理,至少真實點?!?/br> “給你舉個例子哈,嘻哈圈不愿意作曲的也很多,直接拿別人的用,改一改?!?/br> “但那是屬于付費了,叫做【采樣】,甚至有的會標明原曲,就算買loop包,那起碼也是付了錢的?!?/br> “古風圈這邊那就真是抄襲+拼接了,而且牌坊立的足足的,抄了用了拼接了,唉?!但我就是不承認??!” “再加上古風圈玩的雖然是流行音樂,但他們自己不這么認為,總以為自己搞的是很高大上的傳統古典,把自己看太高了?!?/br> “資本再一入場,帶帶節奏,圈點爛錢,這圈子能有好就怪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