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說到這里,范毅嘴角抽了抽,看了一眼佟玉嬌。 “你們是一個公司的么?” 李少杰好奇的問道。 “不是?!?/br> 范毅搖了搖頭。 “單純是因為運氣差……” “嗯?那不是好事嗎?” 李少杰愣了愣。 “在一個比賽里抽簽抽到老同學,多好啊,熟悉,有配合?!?/br> “有個啥配合啊……” 佟玉嬌也撇了撇嘴。 “我倆擅長的方向有些撞上了??!” “嗯?” “……” 看李少杰似乎沒懂,范毅便解釋道。 “我擅長的是高音,玉嬌也擅長的是高音……” “這樣配合起來,要么隱藏一人的亮點,自斷臂膀,要么就互相打架?!?/br> “嗯,大概懂了?!?/br> 李少杰點了點頭。 一首歌曲,或者說一個歌唱表演。 甚至可以說整個音樂。 層次都是最重要的一點了! 從時間上來發展的形式,被稱為曲式。 在古典音樂里,便是這么來區分回旋曲,圓舞曲,隨想曲,敘事詩等等的類別。 用流行音樂的結構來描述,那就是主歌-副歌-主歌-副歌的基本形式。 而空間上的形式,便在于結構層次。 可以是和聲,可以是旋律的交錯重疊。 這一時間,一空間的結構,組成了音樂的織體。 人只要開口唱歌,那就只能是單旋律的。 但音樂經過進化,從一開始“格里高利圣詠”的單聲織體演變,到了現代,和聲,復調的發展,使得音樂層次更加豐滿。 單哼哼或許不好聽,但加上伴奏就好聽了。 如果再加點和聲,那聽起來就高大上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一首歌中,相對的高音區,中音區,低音區,都是要豐滿起來的,高音低音占比偏科嚴重的歌,聽起來都會不舒服。 音域跨度或許不會太廣闊,但之間的層次高低對比是一定要做出來的。 男女的合唱對唱就是典型。 因為先天原因,在對唱的時候,大多都是男低女高,低一些的男聲來襯托高一些的女聲,高一些的女聲來點亮低一些的男聲。 而范毅與佟玉嬌都屬于聲線非常有特色的歌手。 特色就是都擅長高音,且高音穿透力強,清亮。 這種情況下,根本難以互相配合,合唱對唱的時候,就像是在打架。 往死里打的那種。 尤其是這種穿透力極強的兩名高音選手。 合唱一首,簡直像是把狗腦子都給打出來。 “嗯,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br> 李少杰點了點頭。 “像是你們這個情況,如果想要合唱的話,就完全不能走尋常路了?!?/br> 人聲如果缺少低音,并且都想著重體現極具穿透力的高音的話,那么只能從音樂本身入手。 這種情況,除了重新編曲,在編曲上利用低音樂器,例如貝斯,大號,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等低音樂器來彌補低音部的缺失,別無他法。 如果男女的人聲都很高,那么就一定要從樂器上將平衡感拉回,不然會發飄。 那么問題又來了。 選曲的編曲重制,問題更多。 兩個人的聲線是否符合曲子想表達的內容? 重新編出低音占比更大的編曲的話……是否還會適合原曲表達的內容? 一不小心就會毀原曲。 就好像網上無數的重制版,remix版,或是翻唱重新編曲的歌,經常會被網友吐槽。 這其實就是編曲的思路與曲子本身的思路產生了沖突,若是其中再加上歌手本身的獨特聲線,這種沖突只會更嚴重。 所以,這兩個人的組合,想要合作,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 量身定制一首歌??! 一首專屬于兩人獨特聲線的歌! “沒辦法,你倆太有特色了,別的方法反而更難?!?/br> 李少杰點了點頭。 “交給我吧,你們就放一萬個心吧??!” “哈哈!那太謝謝學長了?!?/br> 范毅放心不少,也笑了笑。 如果真的有量身定制的話,那么這首曲子很可能成為兩人的標記,尋常翻唱難以逾越,甚至沒有可比性。 在娛樂圈,獨特性就是唯一的記憶點,偶像可以是人設,但歌手的人設,就是音樂風格。 音樂本身,就是為了讓人記住而存在的。 “那學長,我們下一步該干什么?陳教授說讓我倆聽你的就行?!?/br> “??!下一步??!” 李少杰撓了撓頭。 “下一步就回去休息吧,我打算去老頭家吃紅燒雞腿?!?/br> “?” 范毅好懸被噎死。 “可是……” 佟玉嬌多少也感覺有些不太靠譜。 上一秒還在講正事,下一秒就要吃雞腿? 這就是天才選手思維的跳躍性嗎?! “關鍵你現在強求不來啊?!?/br> 看著發愣的兩人,李少杰有些無奈,雙手一攤,指了指自己的腦子。 “這嘎達里面時不時就會蹦出旋律,但時間不確定,俺也控制不住?!?/br> “你要知道的,在沒屎的時候,硬憋是憋不出來的,頂多只能憋出個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