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要的,人和人之間,溝通是必要的,很多事情需要搞清楚弄明白,糊里糊涂的很容易出現矛盾和沖突,你的這個心態,就會導向一個結果,你很不開心,你會生他們的氣,他們也很無辜,覺得自己委屈,就這么吵起來了,對不對?” 楊亞桐聽不下去,總覺得這個人話里有話,悄悄蹭到門旁邊想溜走,卻被他發現,問了一句“楊同學你去哪”,無奈只能繼續留下,站在旁邊當擺設。 談話結束后,凌游又一次在走廊上停了下來,這次,他終于有話可說。 “楊同學,我在和病人談話,你抄著手站在那兒,連筆記都不記一下么?怎么你是主任考核還是醫務科督導檢查我工作?” “我腦子記得就行,不需要寫?!?/br> “你天賦異稟并不代表這種方式是對的,個個都像你一樣,萬一有需要的時候記不住,要告訴病人說你先別死我去翻書么?” “凌老師,我錯了,我記得了,但我也想跟您說一句,醫學傳承靠的是正經言傳身教不是陰陽怪氣?!?/br> “呵!”凌游輕蔑地哼一聲,“了不起?!?/br> 說罷轉身繼續往前走。 前方的一陣喧囂提示著又一位病人發病,這是精神科最常見的景象,連楊亞桐這樣的實習生都已見慣不怪,那位病人也不知道哪兒來的力氣,掙脫了抓住他的護工,往前踉蹌兩步,故意推倒護理車,車上大大小小的不銹鋼制品叮叮當當砸在地上,凌游聽著刺耳,摘掉眼鏡揉了揉眉心。 楊亞桐走上前幫忙,他俯身彎腰,一點一點把治療盤和散落一地的棉簽碘伏之類的東西撿起,那彎著腰的曲線是凌游熟悉的弧度,是他曾經用手一寸一寸丈量過的。按照常理,他也該去幫一把,畢竟自己一向是護士們最喜歡的醫生,也常和她們打成一片,但此時,他的注意力全被那個圓潤的弧度吸引著,打亂了呼吸,停滯了思維,他像是被魘住一般定定站著,直到孫奚經過,碰了碰他: “愣著干嘛,一起收拾啊?!?/br> “沒空,先走了?!?/br> 他看到楊亞桐回頭注視他,這一眼,冷漠和誘惑相伴而生,他不禁攥緊了拳頭。 第十二章 憤怒的天才2 即使這些天里楊亞桐內心羞憤交織,也不得不承認,教學狀態下的凌游,一如既往的有魅力,才氣無雙。他在小會議室里找了個犄角旮旯坐著,隱藏自己,也隱藏自己忍不住偷看他的心。 凌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每個人對事物的標準都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觀來制定的,很獨特,也很自私。常人如此,病人也如此?!?/br> 他還說:“心理學所說的精神防御機制,咱們精神病學的師尊弗洛伊德提出過一些,后來她女兒,對的,想不開吧,她女兒也干了這行,她系統總結和擴展了這方面的研究,論述了壓抑、否認、禁欲、投射、利他、轉移、自我約束、反向、反轉、升華、心力內投、對攻擊者的認同、隔離、抵消、退行等15?種防御機制形式,并指出人類最重要的防衛機制是壓抑?!?/br> 他又說:“這些防御機制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是自我保護的,當思維形成某種不利于生存的定式時,這些機制就會主動保護我們,當然,適度的保護是恰當的,但如果保護過度,就是偏執,就是病態。比如林洲,你要知道,他的大腦,他的邏輯和他的認知系統跟我們不太一樣?!?/br> 幾個實習生竊竊私語:“當然不一樣,我們都是學渣?!?/br> “哎不是說成績差的問題,不過這個你說的有一點很對,經驗發現,患者學歷越高,越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治愈,因為他們的思維模式很科學、很嚴密,你沒有辦法從世界觀上駁倒他們,他們對自己那套系統深信不疑?!?/br> “我和他談話,發現他有的時候能夠理解為什么別人和他無法溝通,他也知道易怒是不太正確的性格,但其實從他的層面來看,他的憤怒和偏執是科學的。他那天還問我說,人會不會明知道自己做錯了,但還是會這么做。我說會的,我告訴他,每個人都會犯錯,我也會把好端端的事給搞砸,但是沒辦法,當下的情緒很難控制,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像普通人一樣學會控制,先盡量延后憤怒的時間,再控制力度?!?/br> “你們猜他說什么?他問我,是不是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是獨立的,有各自不同的意識。我說不啊,他們都是大腦控制的。他說我覺得我不是,他自己有自己的論證系統,我當時居然沒辦法反駁他……” 所以情緒和一時的憤怒真的只是主觀層面的么?他和凌游之間的誤會,客觀來說,并不是誰是誰非,而是陰差陽錯。楊亞桐一邊在食堂吃飯一邊在腦子里復盤他們的關系,左手 劃拉手機,百無聊賴地翻看微信留言。 不小心點開了一個被折疊的群聊,腦科醫院非官方的大群,是年輕醫生護士的八卦群,實習生們來來往往,并不太多,楊亞桐剛來的時候隨便加了幾個,沒怎么打開過也沒退出來。 群里彈出一個幾秒鐘的小視頻,發視頻的人問:誰家的小狗仔???被貓打得好可憐![定位:康復樓小花園] 他看清視頻里那只棕色的小狗,飯也不吃了,扔下盤子就跑了出去。 凌游回到宿舍,楊亞桐和胖大海正在玩一個紙團子,他喊一聲“fetch”,胖大海便連滾帶爬地沖去追紙團,地面太干凈,她一邊跑一邊打滑,楊亞桐的笑聲在見到他出現時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