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側/寵妃上位記 第60節
書迷正在閱讀:裝純、心機寡婦上位記、溯流年、月光盒子、拒絕金主爸爸的強勢表白、覺醒意識后我靠戀綜成團寵[ABO]、被竹馬當老婆養了怎么辦、他們的小公主(高H)、霍總的小甜O又軟又甜、重生后我開始瘋狂囤貨
難不成,是大年初一陛下處罰夷寶林那次,陛下從頭到尾都不曾真的相信那件事的結果,只是不得已才處置了夷寶林…… 若是如此,那一直在太后宮卻怎么都沒有消息的寧露和蕓兒,究竟怎么樣了,又說了什么? 從前一直依附在林貴妃身邊,有她頂在前頭,人人都知道她是不受控的傀儡,只會將矛頭都轉移到林貴妃身上,不會懷疑到宜妃身上。 可若是這件事時隔半年還不曾徹底解決,她總是難免擔心,會不會牽連到自己和戎兒身上。 何況太后今日對林貴妃在大庭廣眾之下就下了名牒,說不定也有這件事的緣故。 也不知太后究竟想做什么。 此后這段時間,她要明哲保身,離林貴妃稍遠一些才是了…… 反正這件事,她從頭到尾什么都沒有做,只是提點林貴妃了幾句罷了。 沒有證據的事,誰也不能怪到自己頭上。 宜妃溫婉如常地笑著:“那就恭喜meimei晉封為夷寶林了?!?/br> 第69章 69. 069 提點 當初那件事不僅沒能讓沈霽小產, 也沒能完全除了夷寶林,反而讓她從采女之位連越三級到了寶林。 雖說還是低階嬪妃不足為懼,日后也不可能攀扯到自己身上,宜妃還是有些心驚。 那件事其實已經做得足夠完美, 何況陛下從前甚少對后宮嬪妃真的上心, 宮里大小事宜, 多是讓皇后處理。 誰知這次陛下不僅不信, 還念在玉婉儀的情分上補償了夷寶林。 當初就看出沈霽不是平庸之輩, 沒想到, 還是她小瞧了沈霽。 三皇子命格大貴固然討喜, 可非嫡非長, 除了天象之說, 難保沒有生母得寵的功勞。 如今剛入侍一年多就生下皇子,位列從四品, 日后做一宮主位封個妃位也不是稀罕事。 這玉婉儀,自己眼下絕不能正面交惡。 一切,都要徐徐圖之。 面對場上或真或假的恭賀, 班玉雅雖面上笑著,心里卻只是平平。 從她真正醒悟那刻開始,對這些恩寵賞賜, 也早就沒了一開始那般欣喜若狂。宮里行差就錯, 步步為營,得與失都只是一時的,能長久地笑下去, 那才是本事,她垂睫淡笑:“多謝宜妃?!?/br> 陛下看重三皇子,各宮送來的賀禮都豐厚的很, 一件件稀罕的珍寶往鳳儀宮送,好讓人知道她們和陛下同心同德,都喜歡三皇子。 沈霽如今雖不是主位,可在宮里的地位,卻已經甩開同年進宮的嬪妃一大截了。 一場滿月宴圍繞著皇嗣說鬧談笑,月色漸晚。 臨走前,太后身邊的梅英姑姑交代了句,說太后娘娘送給玉婉儀和三皇子的賀禮在長壽宮,讓明日抱著三皇子去長壽宮取。 沈霽坐在步輦上得體地笑了笑,說明日定會帶著子昭去向太后請安,還望太后不要嫌棄才好。 步輦起身后,沈霽才覺得有幾分奇怪。 若太后真的是賞賜物件,便是要顯示無上榮寵,大可差梅英姑姑親自將東西送來,梅英姑姑代表著太后的臉面,便已經是極為恩典了,何須讓她抱著子昭親自去一趟長壽宮。 恐怕送賀禮只是名頭,有話對她說才是正經。 自從去年懷著子昭到現在,她一直甚少出門,便也很少去長壽宮向陛下請安,只是有時候從孫嬤嬤嘴里聽說幾句太后的叮囑,算一算,也一年多沒好好和太后說過話了。 子昭已經滿月,孫嬤嬤也要回長壽宮侍奉太后去,也不知會有什么指示。 是今晚打壓林貴妃一事,還是事關三皇子,又或是因為半年前那兩個撥入長壽宮的宮女? - 翌日一早,沈霽惦記著梅英姑姑的叮囑,用過早膳后便抱子昭去了長壽宮。 長壽宮的人早就知道三皇子和玉婉儀要來,一大早就有人在門口候著,親自迎接她進去。 時隔許久,沈霽再進入長壽宮,好似也沒了去年剛來時那般謹慎不安,反而從容了許多。 這份從容是閱歷帶給她的,也是懷中的子昭給她的。 她將懷中的子昭小心翼翼交給身后的乳母嬤嬤抱著,先一步進到了長壽宮主殿內,太后正坐在上頭看著她。 “嬪妾給太后娘娘請安?!?/br> “三皇子給太后請安?!?/br> 看著底下母子過來,太后淡淡笑起來:“來,將三皇子抱過來給哀家看看,玉婉儀,你也坐吧?!?/br> 乳母嬤嬤抱著三皇子上前,錦被包著的白嫩嬰孩正吐著小舌頭,好奇地看著太后,半點也不認生。 剛滿月的孩子多是愛哭愛睡愛鬧人的,可說來奇怪,三皇子好像自出生就很少哭鬧,也不怕人,走到哪兒都笑呵呵的,一雙烏溜溜的眼睛打量著外頭。 都說三歲看到老,這小孩子才剛一個月,就能看出與眾不同的天性來。 “你瞧瞧三皇子,白嫩可愛,看著哀家笑呢,難怪司天監說三皇子有貴相,看這孩子剛出生不久便不怕生,遇事鎮定,果真是有福氣的?!碧竺摿丝芗讓⑺г趹牙?,哄著逗了幾聲,就聽見子昭咯咯笑起來,惹得太后十分高興。 梅英在跟前笑道:”太后心疼玉婉儀,連著玉婉儀所生的三皇子也跟太后投緣,真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才一個月的孩子就這樣可愛,便是奴婢也心生喜歡?!?/br> 剛出身的孩子身子軟,須得小心照料,太后抱著哄了一會兒便讓乳母將孩子抱下去好生照顧:“三皇子生來便帶祥瑞,惹朝野欣喜萬分,更是生得可愛,也不怪皇帝喜歡,連哀家也喜歡?!?/br> “子稷沉穩,子戎聰慧,你這孩子不必他倆差?!?/br> 沈霽福身行禮:“嬪妾和三皇子多謝太后夸贊?!?/br> 她擺擺手,示意宮里除了梅英不必留人,又說道:“玉婉儀,你可知道哀家今日叫你來究竟是為何嗎?” 溫情過后,眼下就是要說正事了,沈霽神色一正,頷首道:“啟稟太后,嬪妾愚鈍,不知太后喚嬪妾來是何用意?!?/br> 太后淡笑起來:“哀家記得,去年皇帝抬舉你的時候,你也曾求過哀家教導。哀家指點你一番,你如今做的也很好,入宮一年多就位至從四品,又有這般好福氣,生了個好兒子傍身?!?/br> “何況哀家還聽聞,陛下如今十分喜歡你,在你尚未出月子的時候就幾乎日日都去渡玉軒,哪個嬪妃哪兒都沒去,滿月那日還大肆封賞?!?/br> 說罷,太后看著沈霽緩緩笑道:“當初哀家讓你站穩腳跟,讓自己不可被輕易替代,你做到了,哀家很欣慰?!?/br> “但你也不要忘記,哀家曾經教導過你什么?!?/br> 一不可動后宮子嗣,二不可獨占皇恩,沈霽從不忘記過。 她福身行禮,恭謹道:“太后教導,嬪妾從不敢忘懷,更不敢恃寵生嬌,忘了本分?!?/br> “很好,”太后緩聲道,“宮里有孕的人不少,可哀家從未對哪個嬪妃的孩子格外上心過,除了你,孫太醫和吳嬤嬤貼身侍奉的心思,這宮里你是獨一份,你可知是為何?” 沈霽猜道:“太后希望嬪妾生下這一胎,有一個可傍身的孩子?!?/br> “不錯,可宮里的孩子一向不好成活,能生下來都是各自有命,哀家又為何獨獨希望你生下孩子站穩腳跟,你還能猜到嗎?” 太后乃是先帝在時笑到最后的人,就算當初陛下抬舉,太后教導她也不會是單純發了善心的緣故,但當時的太后并未明說,也從未真的要求過她做什么,只是但凡遇到事,總是多偏心她幾分,時時打壓著林貴妃。 孕中時,孫姑姑也跟她曾透露過幾分太后的心思,但當時的沈霽雖懷著身孕也只是貴人,孩子不曾瓜熟蒂落,不知男女,也還是低微之人,就算沈霽心里隱隱有一個答案,卻也不敢真的這樣想。 如今子昭出生,她一躍成了新妃中最為得意的人,甚至越過許多舊人的位份,終于站到了人前。 不知是不是她通過了太后心中的考驗,這才有新的教導給她。 但猜不猜得到,她都不能說自己猜到,只乖順地低下頭說:“嬪妾不知,還請太后賜教?!?/br> 太后舉杯抿了一口,悠悠道:“若是旁人有孕,哀家未必肯上心,這樣待你,也是希望你有朝一日能成器?!?/br> “宮里的局勢,哀家不說想來你也能看出幾分,中宮勢弱,林貴妃勢強。其余主位除了嬈貴嬪是新抬舉上來的,剩下的終究不成氣候。雖說這兩年一直有意壓一壓林貴妃的氣焰,你們新人入宮也分了她的寵,但也不濟事?!?/br> 她看著沈霽,淡聲道:“哀家需要有人能起來,幫襯著皇后在后宮鎮住林氏,也鎮住其余妃妾,不說越過,也得能分庭抗禮。后宮安分,前朝也會聞風而動,皇帝的江山也就更穩些?!?/br> “你是哀家選中的人,也不負哀家的期望走到了現在,足以證明你是個好人選,且你與皇后走得近,交情也不錯,再沒如你這般合適的人了?!?/br> “中宮正統,由不得任何人企圖取而代之。你如今已經有了這樣的能力,只要你愿意,記住哀家的話,不生出妄念,哀家可保你一世榮華?!?/br> 有時候,后宮的事雖說出來只是女人之間的事,可前朝后宮息息相關,后宮從來都是權利爭斗的中心。 林貴妃背靠林氏在宮里耀武揚威多年,分明惡毒跋扈,卻因為和陛下從前的情分和林氏,在許多查不清楚的事上而不得不寬宥,便是對皇后娘娘也從不敬重,肆意妄為。 若是宮里沒有能夠制衡的人,由著她這般將后宮當做林氏后花園,定是要出亂子的,唯有人能將她的氣焰鎮住,與她分庭抗禮,穩定后宮局面,林貴妃氣焰壓下來了,林氏知道陛下的心意,自然也會安分許多。 沈霽和皇后亦恩亦友,似姐妹,也似親眷,她和皇后之間早就是感情的維系,而不僅僅皇后與嬪妃的關系。 她從入宮以來,要的就是身份地位和榮華富貴,若太后給得起,她沒有理由拒絕。 在宮里,有了太后和皇后娘娘在身旁,總比單打獨斗來得好上許多,何況林貴妃與她之間仇怨頗深,她定不會輕易放過。 于情于理,沈霽都只會得到好處。 她毫不猶豫地起身跪地,向太后行大禮:“嬪妾愿意輔佐皇后娘娘,立穩中宮?!?/br> 太后滿意地點點頭,緩聲道:“很好,既你聰明,哀家便將昨日三皇子的滿月禮送給你?!?/br> “梅英,將寧露和蕓兒帶上來?!?/br> 第70章 70. 070 杖斃 寧露和蕓兒, 是大年初一那日利用紅花粉事件害了玉雅的重要人物。 當初以她倆的罪過本應處死,可陛下到底是顧念著她和玉雅的姐妹之情,留了她們一命,將她們二人送入長壽宮, 這才給了此事一個翻身的機會。 若非如此, 倘若真的直接將這二人處死,人證物證皆沒了, 那這件事就真的是玉雅一人硬生生扛下來了黑鍋, 而林貴妃和宜妃也毫無負擔的從這件事中抽身了。 當時她動了胎氣養身子為主, 幾乎不怎么出門, 這件事只得暫時擱置, 如今孩子已經滿月,的確是該將這件事了結的時候了。 梅英姑姑將寧露和蕓兒從外面帶進來,只見兩人清瘦了許多,低眉順眼,神色恭謹不已,短短半年, 竟也和從前大不一樣了。 太后慢慢品茶, 說道:“這兩個宮女自從進了長壽宮,哀家便再也沒有讓她們出去過, 日日在佛堂清掃倒灰。這段日子里, 外頭可是不少人打聽她倆?!?/br> “宮里的宮女雖多,可也不是個個都能進宮伺候,凡是進來的, 需得相貌端正,家底干凈,查個明白才行, 一是為防著心思不純之人,二是為了在宮外有些牽制,好讓她們別動了歪心思,免得禍連家人。所以尋常宮女,在宮里也多是兢兢業業做活,服侍主子,不敢動了歪心思,頂多也就是貪些銀兩?!?/br> “所以哀家就不明白了,夷寶林當初還只是一個御女,且出身平民,又怎么使喚得動兩個入宮已有年頭的宮女陷害懷著身子的你,還要膽大包天的賴到林貴妃身上?!?/br> 她不緊不慢睨了下首一眼:“讓她們自己跟你說?!?/br> 左側的寧露立刻跪下叩首,哭道:“啟稟小主,是林貴妃身邊的柊梅偷偷找到奴婢,給了奴婢一大筆銀兩,讓奴婢去做夷寶林的掌事宮女。一是為了提防她有朝一日獲寵,二也是為了挑撥離間,為林貴妃傳遞消息?!?/br> “后來您有孕,林貴妃十分不滿,便要奴婢配合去演一出戲。奴婢知道這件事牽連極大,本不愿意答應,可林貴妃拿遠在安州的父母親眷威脅,奴婢不得不從,但奴婢只知道奴婢該做什么,前因后果,還有誰,奴婢當時也是不清楚的?!?/br> 緊接著,蕓兒也道:“小主,當初也是柊梅姑姑找到的奴婢,給了奴婢銀兩,但當初便只說要奴婢安安生生在渡玉軒做活,只需將紅花粉藏好就是。奴婢也是豬油蒙了心,以為不需要害人還能得銀兩,便一時鬼迷心竅答應了,奴婢不是有意要害您和夷寶林的,還請小主饒了奴婢一命吧!” 太后擱下杯盞,上好的白釉瓷發出咔嚓一聲脆響:“她們原本還不肯說,直到哀家命人去調查了她倆的底細,這才老老實實的說了出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