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狗血文里做老師 第423節
他要確保祝卿卿一眼就能認出他,他要和祝卿卿一起束冠,再一起長大。 就和他和祝卿卿的前二十年那樣。 李鉞穿著早已過時、對皇帝來說并不算華貴的衣裳,平躺在床榻上,面上帶著前所未有的平靜神色。 耳邊新帝的哭喊聲已經隔得很遠了,他緩緩閉上眼睛,去赴一場遲到的加冠典禮。 李端大喊一聲:“父皇?!” 守在殿外的朝臣,聽見他這一聲喊,都是悚然一驚。 一個不好的念頭齊齊涌上所有人的心頭。 但就算再急切,他們也只能候在殿外。 不知道過了多久,太子的貼身太監從殿中把門打開,面上難掩悲痛。 “諸位大人,太子殿下請諸位進去?!?/br> “是?!?/br> 得了旨意,朝臣們這才起身進殿。 滿殿寂寥,皇帝安安靜靜地躺在榻上。 太子跪在榻前,俯下身去,將額頭貼在地上,喊著父皇,整個人微微顫抖。 朝臣們還想請太醫,但是轉過頭,看見太醫早已經跪在旁邊,心漸漸沉了下去。 他們來到太子李端身后,一拂衣擺,也一同跪下,行了大禮。 不多時,有朝臣挪到太子身邊:“殿下節哀,陛下駕崩,朝野震蕩,還需要殿下主持大局?!?/br> “孤知道?!崩疃颂痤^,抹了把眼淚,“傳孤的口諭,召文武百官入宮?!?/br> “是?!?/br> 又有官員提出,是不是該給皇帝換上殮衣? 李端卻道:“不必?!?/br> “可殿下……” 從古至今都是這個規矩,要是等死人身上的熱氣散了,肢體僵硬,那就不好換衣服了。 禮部那邊應該一直都預備著陛下的殮衣。 李端正色道:“這身衣裳是父皇早就選好的,也是父皇自己換上的。若是換了,只怕違逆了父皇的意思?!?/br> “可這未免太過簡陋……” “這是祝太傅留給父皇的?!?/br> 眾臣一頓,終究沒有再說下去, 原來是祝太傅,那就不能再說了。 若是他們執意反對,要給皇帝換殮衣,只怕皇帝會從棺材里跳起來,把他們全都砍了,再爬回棺材里安安靜靜地死去。 不多時,停靈的宮殿便收拾好了,文武百官也入宮了。 十來個朝廷重臣,親自將皇帝的尸首抬進棺材里。 禮部那邊又著手準備皇帝的陵寢和陪葬物品。 陵寢是早就完工的,在南邊的梧桐山上,二十年前建造的時候,皇帝特意下旨,不必封死墓道,給他的棺材留下進去的通道。 祝太傅的棺槨已經在里面停放了二十年,就等待皇帝的到來。 至于陪葬,禮部幾個官員簡單參考前代的例子,擬定了一些陪葬品,呈給李端查看。 李端看了一眼,便道:“這些東西你們看著辦,找幾個官員,把父皇寢殿里祝太傅的東西都整理出來。父皇臨走之前,再三叮囑,要把祝太傅的所有東西帶走?!?/br> “是?!?/br> 李端是朝中唯一的太子。 這兩年,李鉞讓他試著處理朝政,朝臣們對太子十分信服。 李鉞土匪出身,堅信權柄要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所以也沒有給李端弄什么顧命大臣。 如今李端就是朝中說一不二的人。 李鉞余威不散,早就為自己的喪禮做足了準備。 一切按照他生前設想的那樣進行。 他穿著祝卿卿給他做的衣裳,被送到有著祝卿卿的陵寢里。 棺材和墓室里,都放滿了他和祝卿卿的東西。 做完這一切,墓道封死,李鉞和祝青臣就像是搬家一樣,祝青臣背著小包袱,先去探路,李鉞料理好老家的一切,帶著大包小包,跟著祝青臣搬去新家。 換個地方生活而已。 李端登基,成為新帝。 忽然做了皇帝,李端還不是很適應。 他只能更加勤勉,在朝臣們的輔佐下,學著從前先帝的樣子,處理朝政。 他沒有入住從前先帝的寢殿,而是另外找了個宮殿住著。 先帝的寢殿里,掛著祝太傅和先帝年輕時的畫像,宮人時時打掃。 先帝是撫養他長大的父親,祝太傅是他素未蒙面的老師,這兩個人對他來說,就如同父母長輩一般,似是遙不可及,卻又無比親切。 李端早晚過去上香問安,十分恭敬。 每當政事上遇到難纏的問題,李端也會過去小坐一會兒,問問家長們的意見。 等到他把問題說完,他心中也大致有了答案。 在李端的組織下,朝廷又一次擴大修繕武帝和太傅的陵寢,召集鳳翔城中的老人,編撰武帝與太傅的舊事書籍,以供流傳。 這是他親近家長的一種方式。 所謂上行下效,在李端的推崇下,對武帝和祝太傅的信仰,在朝野之間,達到頂峰。 從此以后,在整個北周,長盛不衰。 * 本樓標題:北周武帝和祝太傅是真的! 0l樓主 文章鏈接: 梧桐山暴雨塌方,當地農民地里撿玩具送孫子,誰知竟是千年文物 千年前北周陵寢塌方,考古團隊搶救性發掘,歷經一年,文物編號一千三百零九樣 已確認墓主人為兩人,一人為北周武帝,一人為史學界一直認為并不存在的神仙太傅 史學界大動蕩,北周開國歷史迎來翻天覆地大變化 1l 什么? 2l 什么?? 3l 什么??? 4l樓主 不要再跟隊形了,詳情見視頻 到目前為止,史學界的研究一直都是錯的,祝太傅根本就不是民俗傳說里的人物,他是真實存在的!他和武帝也是真的! 5l 所以,我和我的太太太太太(省略一百個太)奶奶,磕的可能是同一個cp? 6l 什么?我的cp有售后了? 什么?還是幾千年前的cp售后? 我又可以了,馬上去圖書館找一本他倆的同人文來看 7l ??? 路過,但震驚 禮貌問,為什么cp文會出現在圖書館里?是什么文學巨著嗎? 8l 那可不,我們吃的可好了,糧山糧海,全都是古代大文豪產的糧 你去圖書館古典文學專區,找到北周時期的書架,從北周開始慢慢往后找,只要看到“鳳翔”“君臣”“武帝”“太傅”,不用猶豫,這就是他倆的同人文 9l 入坑推薦《鳳翔遺事》,據說是武帝本人下令編撰的,沒有史書那么長篇大論、晦澀難懂,都是一個一個小故事,輕松好看 他倆小時候可好玩了,武帝往太傅手上畫小烏龜,給太傅氣哭了,就把自己的手伸出來給他畫,太傅抓著他的手畫了半天,好不容易不哭了,結果筆一歪,又畫到自己手上,又給氣哭了 10l 當初就是看這本書入坑的,后來補了其他人寫的《武帝遺補》,發現這兩本書相互呼應,到處都是刀子 武帝經常去學宮看學生,不是因為他看重文教,只是因為《鳳翔遺事》里說過,太傅在鳳翔城里辦過一個學宮,他要完成太傅的意愿 武帝改掉了祭祀用的點心,因為《鳳翔遺事》里說過,太傅小時候偷吃供桌上的點心,還靠在桌子底下睡著了,害得武帝被長輩拎著耳朵打一頓 古代皇帝經常喊臣子“x卿”,武帝從來不喊,因為太傅名叫“祝青臣”,朋友們都喊他“祝青青”,“青”和“卿”同音,合理懷疑,武帝早就居心不良,喊的一直都是“祝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