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4章
至于流浪地球聯合政府里面的官員為什么會落得那樣悲慘的結局,最關鍵的原因并不是群眾的愚蠢,而是他們不懂發動群眾,不懂了解群眾,不懂得和群眾溝通,自以為自己是精英,只懂得鎮壓,卻從來不懂得如何與群眾真正溝通,這才最終落得被群眾反噬的下場。 而這些就是黃鶴想要通過這個電影表達出來的觀念。 第1507章 三大電影宇宙 在黃老板的設計下,流浪地球里面的內涵幾乎是和所有的米國電影反正來的,那就是沒有絕對的英雄,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群體來辦到的,群眾才是整個電影的主線。 而這對于一部電影來說,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一旦電影的重心放在了集體民眾的身上,那就會導致主角的戲份嚴重減少,甚至電影的劇本都不知道該怎么寫了。 同時如果一部電影里面登場過多的角色的話,那觀眾們的頭腦也會變得非常的混亂。好在如何體現這一點上,前世的流浪地球已經給了不錯的想法。 那就是采取飽和救援的方式,讓主角一行人在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即將勝利的時候,卻最終迎來了無法避免的危機,慘遭失敗。 然后他們卻從其他人的通訊得知,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因為同時有二十支隊伍去完成一個任務,只要有一個成功,那么這二十支隊伍就全部成功了。 當然了,最后肯定還有其他強大的危機需要主角團隊來解決,但是整個電影會時不時的通過各種渠道告訴觀眾們,更多的危機是被其他人給解決的。 而這些特點在流浪地球的第一部表現的尤為明顯,主角雖然是設計和策劃了整個流浪地球的人,但是他其實除了不斷的在進行各種數據收集,計算,以及理論策劃之外,其余的事情其實都是別的配角來替他完成的。 有人替他收集數據,代價是犧牲在了最靠近太陽的地方。 有人負責保護他,將飛船派的暗殺解決,而代價同樣是自己的生命。 還有人不斷的在精神和心理上給他安慰,告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類,讓他可以堅持的執行下去。 而他最后真正自己完成的,就是站在聯合國總部,在全球直播的鏡頭前,介紹了地球絕望的未來,以及自己的流浪地球計劃的詳細流程等等。 最終,世界聯合政府給了所有人類一個集體投票的機會,是帶著地球一起逃亡,還是建造100艘大型飛船逃亡。 前者,需要人類逃亡1500年的時間,因為人類自帶一顆行星,可以直接前往距離最近的一顆恒星系。 但是后者卻需要數萬年的時光,因為距離最近的,具有和地球一樣的空間環境的恒星系,就在數萬光年以外的地方。 最終人類選擇帶著自己的地球離開,而這也是整個第一部電影的絕對高潮與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大劉還重新設計了一個生育規劃計劃,因為從開始建設行星發動機到開始停止地球自轉,在此期間總共有150年的時間。 而行星發動機下面的地下城能夠容納的人口有限,同時人類儲備的各種食物資源也是有限的,所以人類只能夠攜帶不超過10億人口進入流浪地球時代,而等到了遠航時代,人口總數可能會降到不超過1000萬人的地步。 那么眼下全球70億人口如何變成10億人口就成了一個大難題,于是世界聯合政府就發布了生育許可計劃,首先是一個人名下只準許有一個孩子,如果違反,就直接背叛勞動改造三十年的時間,去建設行星發動機去。 除此之外,還大量的鼓勵不婚不孕,因為生下孩子之后,這些孩子都要生活在未來資源緊缺,見不到陽光,每日都將面臨死亡的時代。 所以鼓勵所有人類不生孩子,自己活著的時候享受完人生也就行了。 但是另一邊,卻瘋狂的鼓勵高智力人群生孩子,因為人類需要這些天生天賦就很強大的孩子,為了人類的未來工作等等。 而第一部就圍繞著這個生育規劃計劃和飛船派的計劃這兩個矛盾來進行爭執,以及進行著重重的爭斗與選擇等等。 總而言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灌注了黃老板很多的心血,以及很多他個人的想法。 當然事實證明,像電影這玩意,一旦注入了太多東西,那票房就肯定不太好使。 所以流浪地球第1部在上映之后雖然廣受好評,除了米國人之外,幾乎所有國家的媒體和影評人都給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極高的分數,但票房還真就很難救回來,在整個米國市場上,最終的總票房也就只有4億美元出頭而已。 所以說這個票房看上去似乎也已經很高了,只是和流浪地球九部曲,總投入的超過80億美元的制作成本來比較的話,那鐵定是血本無歸的。 不過好在華夏本土市場非常的給力,最終給出了59億人民幣的票房,再加上全球各個國家的票房,雖說距離制作成本還差一點,但好歹算是沒有虧太多。 對于這個結果,黃鶴倒是沒有多么的驚訝,因為他看完第一部電影的第一時間就猜到了這個結果,畢竟這部電影的核心內涵和目前火熱的超級英雄電影是相互背離的,在觀眾們已經習慣了看超級英雄電影這種東西的情況下,還要接受流浪地球的難度自然也就變高了。 但黃老板想要強行推廣流浪地球的決心是不會改變的,于是在電影公映一個月之后,流浪地球1就直接在全球網絡平臺上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