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在中間金屬基層,昨天是我們的緩沖層,厚度在5厘米左右,是一種高性能的緩沖材料,用來吸收外界巨大的沖力的?!?/br> “而在緩沖層外,是內層混凝土防護,厚度在20厘米左右,由高標號的混凝土組成?!?/br> “內襯混凝土防護層之外,是厚度在5厘米左右的液體防護層。研發出來的一種特殊液體,能夠起到絕緣,絕氣的作用。最關鍵是他們一旦遇到空氣,就會像血液一樣在局部凝固,從而堵住缺口,保證空氣不會進入管道內部?!?/br> “在這層特殊液體外,就是5厘米厚度的高性能橡膠緩沖層,用來保護液體同時吸收力的緩沖?!?/br> “這一層外面則是中層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也是20厘米,同樣有高標號的混凝土組成,用來隔絕力量沖擊!” “在這層混凝土外層又有一層液體防護層和橡膠防護層,起到雙重保險的作用!” “而最后也是最外面的,就是厚度達到驚人的50厘米的高標號混凝土防護層,這樣的防護層可以直接承受導彈的沖擊?!?/br> “最后在外面的則是一層兩毫米左右的金屬隔絕層,用來隔絕大部分液體,氣體等等的侵蝕,當然了,對外圍還有一層涂層?!?/br> “這就是我們整個管道的構成,通過這么多層的結構也能夠充分的證明我們的管道究竟有多么的安全。同時也能夠看出,但是最終直徑已經達到1.9米的管道里面,真正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是直徑為0.9米的高強度混凝土層!” “混凝土嘛,就算強度再高,那成本也是很低的。每公里混凝土的實際成本在400萬人民幣左右,這還是我們沒有進行大規模采購的結果,未來我們計劃和國內幾大混凝土提供商進行大規模采購,這樣就能夠將每公里的混凝土成本壓縮到300萬人民幣以內” “第二便宜的自然就是我們的橡膠絕緣層了,我們同樣會采用最優秀的高韌性橡膠,總厚度在10厘米左右,成本大概是800萬人民幣左右。同樣,我們正在和東南亞的一些種植園達成合作協議,前期打算投入20億美元左右來新建種植園,而這些種植園所生產出來的橡膠就能夠完全提供給我們使用,所以說我們有信心將橡膠成本打壓到600萬人民幣左右?!?/br> “上述兩種其實只是所有材料里面最便宜的,再其次就是金屬層,這兩道金屬層的直徑加在一起雖然只有不到10厘米。但卻不是市面上任何一種能夠購買到的金屬材料,而是由我們江南集團研發出來的特殊合金。這種合金擁有高強度的抗腐蝕性,以及高強度的延展性,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打擊而不會斷裂,同時也能夠基本隔絕外界的侵擾,同時做到20年內不會產生嚴重的金屬疲勞?!?/br> “這種材料非常昂貴,給我們江南集團提供配方,首鋼集團進行生產,每公里的實際成本也達到了2,600萬人民幣的價格。不過如果是同樣的材料出口的話,那應該能夠賣到9000萬人民幣左右?!?/br> “之后第二貴的其實就是液體防護層,這種密度極高,幾乎和水銀相當,卻能夠不斷的流動,最重要的是能夠遇到空氣迅速凝結堵漏的材料,是需要從國際上進行采購的,所以成本很高,目前每公里的成本在3000萬人民幣左右。我們的技術人員正在加緊研發具有相同特性的液體材料,希望能夠將這項成本給打壓下來?!?/br> “而最后也是最昂貴的材料,其實是最內層的一層電磁層。這是由我們江南集團的頂級絕密材料黑金打造而成的,擁有極為驚人,近乎于超導的導電性。以及最高能夠承受6萬伏左右的超高電壓而不熔斷的特性,讓這種材料成為最優秀的電磁層材料?!?/br> “雖然我們已經竭盡全力的壓低成本,而且做到只需要一厘米的程度。但每公里的采購成本也達到了7000萬人民幣的價格?!?/br> “所以綜上所述,1公里這樣的真空高速通道的采購和制造成本,在1.5億人民幣左右?!?/br> “一厘米厚度的材料就要7,000萬人民幣一公里,黃老板,你這個要的也太狠了吧!”有家長忍不住吐槽道,畢竟之前其他材料的成本最高不過3,000萬,而現在直接暴漲到了7,000萬,確實非常的嚇人。 “這位同志,你知道魔都的磁懸浮列車,他們軌道中那一圈核心的電磁層的采購價是多少嗎?”不等黃鶴回答,陳老主動反問道。 “這我怎么知道……”這人慫了聳肩膀。 “那我告訴你,當時的談判我也參加了,那家德國企業開口就要每公里一個億的采購成本。注意這里的一個億不是1億人民幣,而是1億歐元,換算一下相當于12億人民幣的采購價格。我當場就直接拍桌子告訴他,你這個價格要是敢再說一遍,我們整個代表團集體走人,沒有多一句話想跟你們談的!” “現在全世界只有我們華夏有意愿投資磁懸浮軌道,我們要是不跟你談了,我看你這個軌道賣給誰。你現在必須給我一個實在的能夠談判的價格,否則我們立刻就走!” “然后他就直接砍半,變成每公里5,000萬歐元了。但這個價格我們依然無法接受,足足談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最終把價格降低到了3,000萬歐元,也就是3.6億人民幣1公里的水平!” “可作為代價,德國人說,他們的企業承受不了這樣低廉的價格。所以他們3,000萬歐只能夠出口核心的那幾厘米的電磁層給我們,相應的其他的生產工作需要我們自己的工廠來完成,他們連技術支持都不提供。也幸虧我們的工程師是如此的勤勞和智慧,僅僅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生產線的改造,但最終每公里鐵軌的成本依然高達4億人民幣左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