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最終卡夫特自家掏了210萬美元出來,然后丟了幾個手下過來交給警方,于是在報案之后的第10天,警方敲鑼打鼓的宣布破案了。 人犯全部捉拿歸案,210萬美元贓款盡數追回,全部返還給了華夏采購團,那位代表這才心滿意足的表示,可以開始集中議價了。 講道理,當做出這種事情的時候,卡夫特覺得自己這輩子老臉都丟干凈了。 可又沒有辦法,現在每拖延一天的時間,手中的持倉成本就要增加2-5美元,自己的利潤就要減少幾百萬美元,還不如大家湊個210萬出來花錢消災呢。 畢竟利潤最大嘛,搞金融的,臉不值錢! 公元2004年4月12號,華夏大豆采購團終于正式和米國機構聯盟展開了有關大豆的集中議價,而此時大豆在期貨市場的價格已經飆升到了每噸644美元,達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度。 而機構聯盟的持倉成本為483美元,總購買數量同時也上升到了1000萬噸,基本和機構聯盟手中握有的大豆噸數持平。 接下來只需要交易達成,總交易額就會達到驚人的64億美元,而所有的機構聯盟加在一起就能夠賺取接近16億美元的巨大利潤。 第626章 虛晃一槍 “我們認為應該完全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也就是644美元一噸的價格,而不是你們提出的680美元一噸,這完全不符合常理!”在談判桌上,華夏代表義正言辭,不容置疑的說道。 確實,眼前的這些金融家們實在是太過分了,市場上才賣644美元一噸,可他們卻試圖用680美元一噸的價格出售,還總共要賣出去1000噸。 這世界上哪聽說過批發價比零售價還貴的道理。 不過金融家們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如果華夏1,000萬噸的需求直接出現在期貨市場上,而期貨市場根本沒有足夠的貨,那么就勢必會引起期貨市場的暴漲。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面,期貨市場的大豆價格就已經從550美元上漲到了644美元了,漲了將近足足100美元,這還是在沒有大量采購基礎的情況下發生的。 假如這個時候華夏人的1,000萬噸的需求全部投入到市場上,那恐怕直接就會讓價格再飆升100美元,甚至變成800美元一噸也非常正常。 所以他們用680美元一噸的價格來出售1000噸,這簡直是白菜價了,是偉大的圣母行為! 華夏采購團當然不接受這種說法,他們毫不客氣的表示,既然機構手中握有1000噸的量,那就說明他們已經開始提前儲備大豆了,甚至整個市場上的高價都是由這些人惡意哄抬起來的。 如果華夏采購團不買他們的東西,那市場價格很有可能就會瞬間暴跌,甚至重新回到300美元一噸的歷史正常價格也是有可能的。 “這些華夏人都不傻嘛……”直接在暗中掌控整個談判過程的卡夫特在心中嘀咕了一句,然后毫不客氣的指出。 市場上會出現價格飆升的狀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世界范圍內的大豆減產,以及一場大火導致米國1/3的大豆儲量全部報銷,這才是大豆價格飆升的根本原因。 他們也從來沒有刻意的炒作大豆,只是看到大豆具有價格上漲可能性,于是才適量的收購大豆進行投資,就像眼前的華夏采購團們試圖收購大豆來進行投機的行為一樣,這都是合理合法不干涉和影響市場的投資行為。 雙方開啟了唇槍舌劍的談判,一連三天的時間都沒有談下來,不過這回卡夫特卻表示心情非常的舒暢,因為價格談判激烈是正常的,這代表對方確實有強大的希望購買大豆的欲望。 只要有這個欲望,那自家的大豆就能夠賣出去。 而在確定對方有這個欲望的情況下,那繼續拖延下去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大豆的價格會越漲越高。 比如經過三天的時間,644的價格就已經上漲到了660了,而他們的報價不降反升,從680上升到690,不怕華夏人不答應。 果然,到了第4天的時候,華夏人終于服軟了,表示680美元就680美元一噸,大家趕緊把1100噸的采購協議簽下來。 沒錯,經過這么三天的談判,華夏內部似乎有更多的人試圖投資大豆,于是大豆的采購量就從1,000萬增加到了1,100萬,聯盟上下都給樂瘋了。 只要華夏入局的人越多,那到時候華夏的大豆產業崩潰的就越狠。背后的主子也會越發的高興,這都是好事呀! 所以大家都很高興,唯一不高興的,大約只有那些越來越猖狂的做空黨們,已經將自家的持倉成本給增加到了500美元了,簡直就是一群徹頭徹尾,不懂大局的混蛋。 好在等到了最后一天的時候,那些做空黨們消停了,市場上沒有更多的大豆但出現,因為原因嘛,其實大家心中都清楚,并不是因為這些做空黨們良心發現,覺得米國人不能再坑米國人,而是空頭手中也就400萬的大豆,現在這400萬都被他們給吃了下去,自然就無利可圖了。 他們很想發飆,但沒有任何辦法,一旦發飆,他們自己的生意也做不成了,只能夠想著用秋后算賬的手段來安慰自己。 不過這也導致了另外一個結果,那就是當華夏采購團表示接受680萬的報價的時候,聯盟內部一批人不干了。 他們表示680萬是4天前的價格,現在既然市場價格已經從660美元漲到了690美元,那他們的出手價也應該從680美元漲到710美元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