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是!”胡靜面色平靜的點點頭,絲毫不覺得這個命令有多么的離譜,于是乎,日后震撼整個華夏教育界的民辦溫州江南大學,就這么在一場電話會議中成立了。 而沒有誰知道,這場電話會議的本來目的,是因為一個叫做安迪·魯賓的家伙把我們黃老板給惹惱了,找幾個人開會吐槽,發現不滿,然后順便就成立了。 更不知道這個學院成立的本來目的,其實是只是單純的為了避免左思城招童工而已! 第623章 要哭了 “那些華夏人的采購團還沒有準備好嗎?”拉夫特有些頭疼的支撐著自己的腦袋說道。 此時距離華夏人的采購團已經過去了十多天的時間了,就連時間都已經步入了2004年的4月份,拉夫特旗下的機構,已經又開始負責穩定市場上的價格了。 可是直到現在,那個見鬼的華夏人的采購團居然還沒有開始采購。 最初的時候傳來消息,是三天內華夏采購團就會抵達米國,然后在期貨市場上,通過集中議價的方式來進行采購,而且據說一次性會采購300萬噸大豆。 只不過這個消息讓拉夫特等人非常的失望,因為他們手中目前足足囤積了將近600萬噸大豆,僅僅只采購300萬噸的話,那還有300萬噸怎么辦? 畢竟這采購團組織了一次之后,想要在組織第2次恐怕就要再等上幾個月的時間了,而幾個月內如果依然維持大豆的高價的話,那他們各個金融機構可就要把血都虧出來了。 華夏人的胃口不應該這么小呀!此時的拉夫特巴不得華夏人的采購團直接解散算了。 好在很快就有新的消息傳來,原來是華夏還有幾大大豆加工企業,對于采購團心存疑慮,為了獲得更大的議價權,采購團正在和幾大大豆加工企業進行協商。 所以原本計劃三天內的行程就拖延到了一個星期,不過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么采購團的規模會增加到500萬噸。 雖然距離目標的600萬噸還有一些差距,不過算上一些零零散散的散戶采購的話,手中積壓的大豆應該還能夠全部銷售出去,只是肯定沒有想象中賺的那么多。 但有500萬噸就行了,他們可以接受了。 于是拉夫特等機構開始持續一個星期的時間來維持市場上的大豆價格,可是讓人有些承受不了的是,市場上出現的大豆單子越來越多了,最多的一天,一口氣就出現了將近30萬噸的大豆,據說當時負責穩定價格的機構直接就想要放棄了,這會直接將他們的持倉成本增加到將近380美元一噸。 于是拉夫特等人緊急開會,決定各家分攤2萬噸左右,打薄持倉成本,才總算將那家暴走的機構給安撫了下來。 沒辦法,這大豆的價格絕對不能跌呀,一旦跌了采購團就會心生疑慮,他們會擔心大豆價格會不會持續走跌,這樣采購團恐怕就要不來了。 而一旦整個市場開始看空,他們做了半年的局就要徹底宣告破產,這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所以他們必須要維持大豆的價格,而且還要保持漲勢,每天以將近1%的價格持續上漲,逼迫采購團和華夏人快些過來接盤。 好在這30萬噸數量雖然巨大,不過各家分攤一些之后,上升的成本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可問題是架不住每天都有十幾二十萬噸的大豆出現在市場上了,在采購團談判的一個星期時間里面,市場上已經陸陸續續有將近150萬噸大豆被聯盟吃了進去,用來維持大豆期貨的價格了,也將各家的平均持倉成本升高到了370每元一噸的水平。 拉夫特等人也感覺這里面會不會有些問題,于是開始派下屬進行調查。 調查本身并沒有什么難度,他們的權勢在米國不說勢力通天,但基本上可以到處亂跑了,市場上也有他們很多的朋友,所以稍微調查一下就很快發現,居然是一些混蛋在試圖做空大豆市場,這些多出來的100多萬噸大豆,就是那些混蛋通過做空的方式從其他機構手中弄來的大豆,然后撒到大豆市場上。 他們賭的就是拉夫特等人會扛不住價格,然后大豆市場在三個月內崩盤,緊接著他們再低價收購大豆回填,從而獲取暴利。 “這些混蛋,居然試圖從我們身上來挖油水!”拉夫特等人憤怒了。 可是他們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根據他們的調查,進行這些cao作的都是米國本土的一些小型基金,或者是機構什么的。 這些人雖然小,但是背后也是有自己的背景的,一路往上推的話能夠到許多頂級財團的身上,拉夫特也沒有膽量去招惹這些巨無霸存在。 嗯,其實米國的金融機構都是擁有在米國橫行的權利的,可以隨便割老百姓的韭菜,而兩家機構相爭的話,那就看各自的cao作了。 況且拉夫特等人分析了一下,發現雙方的目的其實有著一定的一致性。 拉夫特等機構的目的是拉高大豆的價格,然后哄騙華夏人接盤,接盤之后再直接放棄護盤,回歸到真實的大豆市場,讓整個大豆市場的價格暴跌,于是華夏企業的血被抽干,成為了他們的利潤。 同時他們背后的企業開始收割那些倒閉的華夏大豆產業,完成雙贏。 而這些做空的機構,他們的本質目的也是等著三個月后的大豆價格崩盤,因為只有大豆價格崩盤了,他們才能用低廉的價格回收大豆,所以雙方的目的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