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只是坊間基本上把這段發言當作了笑話,沒有人相信。 不過黃鶴知道,在2003年8月初,美國政府會正式宣布他們對伊拉克當地的石油設施的處置,那就是將這些石油設施全部還給當地政府和當地的人民。 這個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表示,自己莫非誤會了美國了?讓美國的國際聲望很是增長了一番。 “不過老板,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國際油價和石油股票應該繼續下跌才對,畢竟這樣石油就可以穩定供應了呀!”小斯威夫特道。 “呵呵,你覺得伊拉克人民真的有本事開采石油嗎?就算他們開采出來了,他們賣的出去嗎?”黃鶴反問道。 歷史上,美國是這么宣布的,他們似乎也確實是這么干的。 在宣布這項政策之后,很快就將伊拉克當地的油田,交給了當地的部族,讓當地的部族各自成立自己的石油公司,來掌控當地的油井。 如此做派,讓世人簡直不相信這是美國人能夠干得出來的事情了。 但是很快,人們就發現情況不對勁了。 首先,油井和石油設施是交給了當地人沒有錯,可是當地人根本就不會使用這些設施呀! 伊拉克除了少數城市擁有一些人才之外,在城市以外的地區,基本上都是被當地部族組織控制的。 這些部族打起仗來是一把好手,但是你讓他們學習知識文化,來cao控各種油井設備,運營一家石油公司,那完全就是扯淡。 至于原本cao控油井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伊拉克的公務員,直接就被打入了不穩定分子的行列,被美軍全部趕走,不允許他們再控制油井了。 所以就算美國將油井送到了這些當地人手中,他們也根本無法運轉這些油井,有一些部族覺得自己很牛叉,要直接硬上,結果油井直接用起火甚至爆炸來回應他們。 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伊拉克就有10%的油井,在種種錯誤的cao作下出現了問題,有些甚至還引發了嚴重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死傷,油井燃燒的黑煙覆蓋了整個天空。 至于剩下的90%的油井,則大部分根本沒有啟動,那些當地部族都被這些事故嚇壞了。 于是乎,美國人就又跳出來了,他們非常熱情的表示,既然當地人無法cao控這些油井的話,那么美國人愿意伸出援助的力量,主動提供技術人員和cao作工來cao作這些油井。 當地部族只需要把這些石油設施委托給他們來運營就可以了,他們只收取30%的石油作為運營費用就行了。 在國際市場來看,30%的運營費用簡直是高到離譜了,可當地部族覺得可以,畢竟他們根本無法控制這些油田,放在那里一分錢也賺不到,倒不如交給外國人來負責運營,他們還能夠得到70%的石油不是嗎? 于是乎,當地部族紛紛和美國的公司企業簽訂代理運營合約,然后這些美國企業一邊從美國調來幾個高管,一邊又從阿富汗當地把那些被開革走的之前的石油工人又給重新召喚回來,在他們的企業里面上班,然后給一筆比薩達姆時代要豐厚一些的工資,這些技術人員就歡天喜地的上班了。 所以這么搞了一通,開采石油的人依然還是那些人,但是30%的石油已經落到了美國公司的手中了。 但美國人真的只愿意賺30%就滿足了嗎? 不,他們怎么可能僅僅只滿足這么點呢。 于是很快當地部族就發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原油雖然開采出來了,可是他們卻根本賣不出去。沒有石油銷售商會愿意來到他們的地盤購買他們的石油,所以開采出來的石油只能夠一桶桶的堆在當地戈壁沙灘上面,而為了這些石油,光是購買鐵皮油桶的費用,就讓這些當地部族快要破產了。 于是代理石油的美國公司再一次站了出來,依然非常熱情的告訴當地部族他們可以負責將石油銷售給采購方。 只不過因為伊拉克交通不方便,運輸很麻煩,而且還有各種反政府武裝,非常的危險,采購商的采購欲望不高,只能夠降價銷售才行。 這些當地部族長老們看到越堆越高的石油桶,哪里還能有什么想法,只能答應了這些美國公司。 于是乎,在這些美國公司的代理銷售下,國際油價高達30多美元一桶的原油,僅僅以不到5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那些采購商,期間的利潤高達恐怖的五倍。 而這賣出去的5美元,還得分1.5美元給運營商,僅僅只有3.5美元歸部族。 可是到最后核算一下運營維護成本,3.5美元里面又得扣掉2.5美元,最后只有1美元是伊拉克人民。 一桶國際售價35美元的原油,最后當地人僅僅只賺了1美元,剩下的34美元,顯然是都被美國公司給賺走了,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而且你還不能說美國人侵占了伊拉克的石油,這些油田那都是伊拉克人的,美國人只是代為開采,代為銷售而已。 同時,因為美國公司是代理運營,以及代為銷售和收購,所以完全不用考慮什么員工福利,生產安全,當地環境,和可持續開采的問題。 反正一個勁的壓榨地底的石油,壓榨地上的員工,壓出盡可能多的利潤就足夠了,反正一個混亂的國家,根本不會有人在意每天有多少的石油工人死亡。反正只要公司喊出了招工的口號,就有一大堆窮困潦倒的伊拉克人搶著過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