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8章
按現在的電價算,一只15瓦燈泡每月電費0.15元,一只25瓦燈泡每月0.25元。 所以,僅僅只是一個石頭村,便守著一個年產五萬元的水電廠。 這個石頭村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是值得學習和復制呢? “我們北江縣這里,有很多落差很大的溪流,完全可以采購這樣的小型發電機組,供應附近幾個村落的用電……” 北江縣領導已經兩眼放光,市里和省里的領導,頓時若有所思。 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珠江支流北域多山地區來說,簡直就是完美模板。 直接復制粘貼就可以了。 但珠江中下游是平原地區,壓根就沒有這樣的優勢啊。 只是眼下還不是聊這些的時候,省里的領導,只好按捺住好奇,認真聽著周濟民的介紹。 從一個石頭村,其實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只不過,眼前這些領導,領悟能力一般,壓根就沒明白他良苦用心。 因此,周濟民只好坦白了說。 “你們都知道綠洲新城吧?” 諸位領導連忙點頭,便又聽他繼續說道: “綠洲新城發展速度很快,有很多產業,其實是可以轉移的……” 加工工廠、生產工廠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可以轉移的,除此之外,輕工業制造業便是珠江中下游發展的神器。 “還有,你們知道港島那邊的造紙廠么?” 提起這個,省領導頓時不困了,連忙追問了起來。 造紙廠這東西,污染大,效益一般,但對珠江中下游平原地區來說,也是增加gdp的產業支柱啊。 于是,周濟民提起了造紙廠背后的經濟效益。 樂購和開市客兩家歐美連鎖超市,目前已經遍及南北美洲、歐洲、東南亞和大洋洲等地區,需求量激增。 旁的不說了,光是北美洲的白頭鷹,每年每人最少用掉一百卷衛生紙。 按照一卷衛生紙五毛美金來計算,一百卷就是五十美金。 而整個白頭鷹有兩點一億人口,換句話說,白頭鷹每年消耗一百零五億美金的衛生紙。 也即是說,僅僅只是衛生紙行業,就是一個百億美金的行業。 換成人民幣,按照一美金換一點七三人民幣的比率,這就是一個一百八十億人民幣的市場。 即便只是占據其中的三成市場,或者一成,那也是非常牛掰的啊。 這僅僅只是衛生紙罷了,還沒計算其他紙張方面的消耗呢。 除此之外,還有歐洲等其他地區的消耗。 因此造紙廠也可以有很大作為。 而內地這塊寶地,即將迎來經濟騰飛。 不管是人工還是資源,都是極為廉價的時代,周濟民當然希望把這些工廠轉移到內地來。 當然了,污染是絕對不能夠轉進來的,或者說,盡量減少污染企業的進入。 即便要進來,也要遵守保護環境的標準,就像周濟民即將在北江縣成立的石頭場、水泥廠等一樣,必須是無污染企業才行。 否則的話,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未來,肯定會慘遭反噬。 而且,有了綠洲新城這樣的標桿,珠江中下游這邊,完全沒有必要這么干。 在石頭村的參觀,并沒有很快結束。 大家都在石頭村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又簡單參觀了石頭村的捕魚、養魚經濟等,這才滿載而歸地離開了。 一個小小的石頭村,并沒有傾注周濟民多少心血。 可是它的模式和繁華,對北江縣等領導來說,卻是起到了醍醐灌頂的作用。 望著周濟民踏上柴油輪船,沿著珠江支流離開了。 周濟民之所以這么費盡心思,其實還是希望地方不要目光短淺,去盯著希望學校這些工程款。 他更希望地方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經濟發展的道路。 有了這樣的模板,地方應該不會再想什么辦法盯著工程款,而是埋頭苦干搞功績了吧? 從北江縣離開之后,周濟民又去了其他地方。 過去那些年,他資助了不少貧困落后的村落。 現在也是時候看看它們的發展情況了。 第431章 雪豹 從西南歸來,周濟民回到了南剪子胡同。 今天已經是八月初,全國第一次恢復高考的時間。 家里的兩個孩子,周秉良和周曉白已經進了考場,開始參加考試了。 丁秋楠和其他幾個孩子,全都回來了,她們給周秉良和周曉白兩人加油打氣呢。 “爸爸,我看到新城電視臺那邊,說登月計劃已經進行到……” 客廳里,小不點坐在旁邊,跟他父親閑聊。 登月計劃的新聞,準確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 前幾年,老外就已經知道了綠洲新城那邊已經發射了空間站,而且還是非常巨大的空間站。 這么多年下來,新城的空間站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巔峰。 所以有這些技術積累,朝著登月這個目標邁進,不是很正常的嘛? 小不點詢問這件事,主要還是想知道他父親現如今的技術,能不能直接去到火星或者其他天體。 畢竟在幾年前,他們一家人就已經實現了月球旅行。 周濟民并沒有透露能否去火星的事兒,只是簡單說了句保密,然后就把話題拉回了高考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