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為了這次發射任務,準備十分充足。 此次來的是另外兩位領導,這會兒正坐在周濟民旁邊。 “熊貓同志,你上次提議的擴招畢業生一事,會議上已經通過了,現在就等文件下發了……” “謝謝領導們對我的信任!” 周濟民聽罷,頓時高興不已。 從二月份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個月了,終于是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按照這個情況,那么接下來的新城大學等幾所學校都會迎來大發展,生源將會源源不斷。 “我也有一個好消息要跟諸位領導匯報!” 兩位領導和曾慶豐他們頓時都被周濟民的話,吸引了注意力。 “是關于重型運輸直升機的事兒,發動機的事兒,我們基本上確定了方案,我們不需要燃油,而是完全依靠電池作為能源……” 嘶! 還真的成了呀? 電動汽車也就算了,但電動直升機,如果這事兒真的成功了,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其實,電動飛機,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兒。 新城這邊早就已經有了無人機,而無人機的能量來源都是電池。 當然了,無人機有巨大硬傷,那就是航程短! 特別是大型無人機,航程更加短。 這樣的短板,無論如何都是不可原諒的。 兩位領導吃驚不已: “那什么時候可以看到飛機從實驗室出來?” 周濟民聞言,灑然一笑,道: “那就需要再等一等了,按照現在的進度來看,今年年底之前是有希望看到直升機的?!?/br> “那也不錯了,熊貓同志,辛苦你們了!” 如果重型運輸直升機真的可以研發出來,并且實現量產的話,那真的可以填補部隊在短距離運輸和武裝空中打擊的短板了。 接下來并沒有繼續聊天,因為航天飛機已經開始發射了。 原時空第一架航天飛機是白頭鷹在一九七七年的時候試飛,八一年的時候首次發射成功。 但現在這個時空,航天飛機,也就是近地軌道飛行器的首次發射的名號被綠洲新城給拿走了。 長江號航天飛機的主發動機一共有五臺,除了位于軌道器機身尾部并呈三角形排列的三臺發動機之外,在機翼兩側還有兩個發動機。 兩側發動機可以在進入太空之前,作為起飛和降落階段的主發動機,進入太空之后,兩側發動機就可以自動收回。 這一點得益于周濟民在發動機上面的設計和材料發明,使用的是最為先進的尖端科技,這才得以攻克這個技術難點。 他自己的隱形超音速飛機,也有這樣的設計,并且經過了一兩年的飛行,技術完全成熟了。 當然了,航天飛機所使用的燃料并不是曾慶豐他們航天團隊制造的固定燃料,也不是加注的液態氫和液態氧,而是周濟民自己在空間里壓縮的燃料。 這種壓縮燃料技術,曾慶豐他們也在改進,只不過,目前只能達到百分之四十,不太成熟。 原定計劃,周濟民是希望航天飛機直接從跑道滑翔起飛,然后帶著極軌衛星進入近地軌道之后,再發射極軌衛星的。 只不過,曾慶豐他們認為這樣不保險。 所以非要讓航天飛機從發射塔發射,并且還給航天飛機裝上了三個火箭助推器。 兩個固定燃料助推器,還有一個航天飛機燃油箱。 周濟民沒有跟他們爭辯太多,或許等以后他們就會明白了。 第一次發射嘛,那就穩一點好了。 不多時,火箭點火,搭載著長江號航天飛機直插云霄。 航天發射指揮中心處,大家全都盯著顯示屏看。 新城的其他地方大家也在盯著電視機看直播,看得大家熱血沸騰。 大西北的新城,其實并不是航天發射的最佳位置。 但這里的海拔還算可以,勉強算是一個優勢吧。 衛星發射最佳位置,其實是赤道附近的陸地,但內地這邊可沒有這樣的地方。 所以在新城這邊發射,最多也就是讓科研工作者麻煩一點,多計算一下衛星飛行的時間和燃料的損耗等。 幾十分鐘后,長江號航天飛機進入近地軌道,機身尾座的三臺主發動機點火車成功,開始進入空間站所在的軌道。 幾個小時后,航天飛機終于來到預定軌道,開始發射極軌衛星。 極軌衛星就在航天飛機的貨倉位置。 眾所周知,貨艙占據航天飛機的大部分機身,為航天飛機有效載荷提供貨運空間。 長江號航天飛機一共是二十七米長的機艙,其中二十二米長的貨艙就占據了大部分。 貨艙內部能裝運五十六噸重的貨物,這次裝載的便是五十二噸的極軌衛星。 在四百多公里的近地軌道上,極軌衛星從航天飛機發射出去,三秒鐘之后,很快就點火成功,然后向著更遠的極軌軌道飛去。 整個發射指揮中心,看到這一幕后,全都歡呼了起來。 因為直到這一刻,極軌衛星才算發射成功。 新城航天中心,從建立到現在,一直都沒有出過錯。 即便是現在的航天飛機發射和極軌衛星發射,也同樣如此。 可以說,新城航天中心,做到了白頭鷹和北極熊都沒有做到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