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老早之前,周濟民一家回到南剪子胡同的時候,小嫻、小怡和小不點她們這些大孩子,全都幫忙干家務活。 本來就被黃招娣打理得非常干凈的,自然不怎么需要小嫻她們大動干戈。 所以,清理了一會兒之后,就開始忙著張貼春聯這些了。 周淑晴、周濟康和周濟同她們四姐弟也都回來了,并且也都住在南剪子胡同這邊。 家里可不是一進一跨的小院兒,而是還包含了另外一套,原本是鄰居的獨立二進四合院,是九百五十平米。 加一塊兒,這兩套組合起來的房子,總共可是一千六百平米。 盡管這次周濟民他們一家回來的人,很多,但絕對可以住得下。 更何況,老四他們一家倒是沒跟周濟民他們住一起。 因為老四周濟同他們一家是回了他們自己的小院,就在南剪子胡同附近,大概幾百米左右。 也是一套一進一跨的四合院,大概五百多平米。 那是老四在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六四年,當時他出版了四本小說,拿到了三千五百塊的稿費,然后掏錢購買的房子。 周家五兄妹,除了還沒嫁人的老五周淑敏,其他四兄妹都結婚生孩子了。 并且,僅僅只是周濟民自己,孩子就已經是兩位數了。 不算周清嫻和周曉白,也不算跟著一起混的周夢恬這個小家伙,僅僅只是丁秋楠生的孩子,都有十個孩子了。 老大老二是周清怡和周秉毅,老三是周秉良,老四和老五是曉婉和曉靜,老六則是小胖豬周秉文。 而老七和老八則是之前丁秋楠在一九七零年生下來的龍鳳胎,哥哥是周秉升,meimei則是周冬靈。 以及一九七二年生的老九,也是meimei,名字叫周書昀,還有去年生下來的meimei周韻珊。 孩子雖然有不少,不過,房間也有很多,完全可以住得下。 十四年生了十個孩子,丁秋楠也是這個時代里最能生娃的婦女了,當真是偉大的母親。 已經十五歲的周清嫻,出落得更加漂亮了。 個子比丁秋楠還高出小半個頭,現在干起活來,那是相當麻利。 她和她差不多高的小怡,兩姐妹一起合作完成了大門口的春聯貼紙。 院里頭,現在已經滿十四周歲的小不點,正帶著兩碗粥、小胖豬他們這些弟弟,在搬抬著家具,然后在院子里清洗。 曉白她們這些小一點的meimei則是在旁邊打下手,今年九歲的許檸也帶著她的弟弟meimei在旁邊幫忙。 而周濟民、丁秋楠、周淑晴、周濟康他們這些大人,則是在忙著晚餐的事兒。 一家人一起勞動,也沒誰是閑著的。 他們一大家子,人可是不少,需要準備的晚餐,自然也更加豐富。 黃招娣、黃小花她們并不在,所以周濟民他們只能親力親為。 忙忙碌碌,很快就到了吃年夜的時候了。 “楠楠,老二老三,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先回老房子那邊,祭拜一下爹媽?!?/br> 聽到周濟民的吩咐,丁秋楠、周淑晴她們都放下了手里頭的事兒,開始準備了起來。 南鑼鼓巷中院東耳房是周濟民他們五兄妹的家,現在這兩間房里面倒是沒住人,里面恢復了原本的樣子,多了一張供奉他們父母的桌子罷了。 每年清明、中秋、春節等大的節日,周濟民都會帶孩子回來祭拜,老二她們有時間的話,也都會跟著一起。 當然了,基本上都是有時間的,沒時間也不行。 還沒嫁人的周淑敏就不說了,她可不敢不聽她大哥的話,而且她對父母的印象要模糊得多,她大哥反倒是更像她的父母。 周淑晴也很聽話,甚至每次都是她主動來找周濟民,讓他帶著大家一起回京城。 離開綠洲新城的資格,可不是誰都能申請到的,但周濟民卻擁有這樣的資格。 至于老三和老四兩兄弟,他們的意見并不重要。 一聽說要回老房子那邊,周清嫻她們都很歡喜,小胖豬、小饅頭、周夢恬她們全都原地蹦起。 從南剪子胡同過去南鑼鼓巷,并不是很遠,所以走路過去就可以了。 他們一家人提著祭拜的貢品、鞭炮、香燭等等,浩浩蕩蕩地往老房子這邊走去。 七四年這個時間點,家家戶戶都可以吃飽穿暖了,再也沒有十多年前,吃不飽的情況了。 所以,走進南鑼鼓巷,閻埠貴這些老鄰居也更顯熱情了一些。 只不過,看到周濟民他們一家提著燒鴨、烤雞等祭品,鄰居們還是忍不住想要流口水。 現如今的京城,確實不缺吃喝,但看到美食,還是會下意識地想要多看。 何況,周濟民他們這一家子,人多且不說了,一個個都很高,手里也提了很多鄰居們沒有見過的美食。 鄰居們嘴饞,也是很正常的。 “喲,周教授回來了?” 三大媽笑瞇瞇地打著招呼,一如十多年前,那般熱情。 她很是感慨,誰能想象得到,當年一個十五歲的少年,爹媽剛死,還要照顧四個弟弟meimei。 那個時候,滿院子都認為周家往后的日子,肯定要困難了。 沒成想,不僅沒有跟大家想象的那樣困難,反而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