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有個男同志頗為不忿地懟了一句。 避雷針明顯就是高端玩意兒,一般人會制作嗎? 和云蘭是女同志,也就是高中畢業罷了。 聽說過避雷針,但她根本沒記住,畢竟她之前生活的地方也用不上,降雨量太少了嘛。 “我當然會了,三年后,如果你們幸運地通過了測試,等你們離開這里,我就帶你們去一個地方,你們就知道我會不會造避雷針了……” 避雷針這種低端的應用技術,他在很早之前就會了。 聽他這么凡爾賽,和云蘭她們都很好奇,他到底是什么人? 周濟民岔開了話題,等電線也拉好之后,剩下的事兒,就交給和云蘭她們了。 忙碌了大半天,他這才結束了這次的空頭之旅。 見他要離開,和云蘭都很不舍得,可是她們也知道攔不住。 “那你一定要記得三年后來接我們離開啊……” “哈哈,放心吧,我肯定記得,你們也要加油,別放棄,我們三年后見!” 說罷,周濟民便來到了空投大包裹這邊,收拾好包裹,駕駛著飛機離開了。 等和云蘭她們隨后趕來的時候,已經聽不到轟鳴聲了,現場也什么都沒有留下來。 “他到底是怎么離開的呀?” “坐飛機吧?!?/br> “胡說八道,這里又沒有跑道,飛機怎么起飛?” “那就不做知道了……” 她們也不知道直升機,知道飛機需要跑道起飛已經很不錯了。 離開了西南地區,周濟民便結束了這次短暫的旅程,回了一趟綠洲小城,帶丁秋楠她們回了京城。 除了老三他們三兄妹沒有離開,孩子們全都回京城了。 小貓小狗這些也帶著回去了。 回了京城之后,周濟民就去了文津街,見到了老林。 “領導,我來跟您匯報一個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 后者十分開心,這么久沒來找他匯報工作了,沒想到周濟民這次一來就放了個深海炸彈。 翻看資料之后,映入眼簾的就是關于核電廠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實施計劃這幾個大字,頓時把他嚇了一跳。 “你真的實現了核電廠技術?” 領導的激動心情,周濟民表示十分理解,當即便笑著說道: “其實,領導您也知道,現在的六二小鎮也突破了三十多萬人口,綠洲新城更是已經快要突破四十萬人口了……” “如此多且密集的人口,并且還是研究型城市,對能源的需求,已經差不多跟京城、魔都等大城市持平了……” “所以,其實我們一兩年之前就已經實現了核電廠技術了,只不過那個時候不太成熟,沒敢拿出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技術沉淀了這么久,也是時候進行擴增了……” “同時,推進這個計劃,也有培養相關人才的意思……” 大致意思,周濟民簡述了一遍,其實在資料里面他已經詳述得非常清楚了。 相信老林只要看完這份資料,絕對會明白他的用意了。 內地現在最多的發電廠,主要以水電廠、煤電廠為主,其他的風能發電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記憶中,周濟民小時候是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村里面的一條小溪流,因為落差大、水量足,有人就來這里投資了一個發電廠。 私人小型發電廠,建成之后,一直運營到了二零二三年,依然還在運營。 估計每年都能給那個當初投資水電廠的老板,帶來十幾萬的收入呢。 當年兩三百萬的投資,換來之后幾十年每年十幾萬的收入,簡直賺麻了。 水電廠的利潤很豐厚,只要水量充足,就能穩定供應電能,賺錢是肯定的。 只不過,水電廠在南方可以遍地開花,卻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合適的。 平原地區就沒什么用了,北方這邊更是缺水嚴重,更加不可能了。 祖國大地如此廣袤,需要用電的地方很多,更加需要能源多樣化的發電廠。 恰恰,核電廠就是其中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清潔的能源之一。 當然了,可控核聚變發電廠才是最牛逼的,可這個玩意兒,別說現在了,就算是后世,也不過才實現了一千零五十六秒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罷了。 距離真正的人造太陽,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周濟民也曾動過心思去研究這玩意兒,但是他目前也沒有獲取到可以承受上億高溫的材料,實驗自然是無從說起了。 至于說搞一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需要的資金、人才等等都是超級海量的,他現在根本實現不了,所以直接擱置一旁了。 這個裝置,在五十年代的時候,由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發明的,周濟民現在可不敢去北極熊那邊查看這個裝置的技術。 就算是他拿到了技術,也沒用。 所以,可控核聚變發電廠,只能做夢的時候可以實現,在現實世界,還是現實一些吧。 老林聽完之后,滿臉驚嘆,心里滿意得不行。 雖然這是一個深水炸彈,但他希望這樣的炸彈可以多來幾個。 “很好,濟民你做的很不錯!” 隨即,領導接著又表示,這個項目非常重要,需要開會探討,更需要咨詢其他科技大佬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