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章
陪著小屁孩們玩耍了一個多小時,周濟民這才離開家里,去了衛星通訊處。 “小嚴,老曾不在這里嗎?” 通訊處這里,嚴子越正低頭忙碌著,聽到門口傳來滴卡的聲音,他都沒有抬頭。 直到周濟民的聲音響起,他這才看到是周濟民。 “熊貓老板您好,是這樣的,曾所長在研究所那邊,并沒有在這里?!?/br> 嚴子越趕緊站起來,恭敬說道。 “沒事兒,老董在里面吧?” “在的,董組長在里面的辦公室?!?/br> “行,你忙吧,我自己過去就可以了?!?/br> 周濟民點點頭,沒有跟對方多說。 他的身份畢竟不同,嚴子越這樣的普通研究員,面對他的時候,多少還是會緊張的。 來到里面的辦公室,周濟民簡單了董傳安。 后者是衛星通訊處的項目組組長,是除了曾慶豐等少數幾人之外,整個通訊處的負責人之一了。 今天來找此人,自然不是來閑扯淡的,而是詢問衛星通訊系統的事。 按照董傳安的說法,目前太空中的七枚衛星都運轉良好,從之前的測試中,基本上可以在全國進行通訊了。 但,目前很難在全球其他地方進行測試,所以基本上只能局限在內地。 “沒問題,下次我會去不同的地方,協助你們進行測試,對了,南北極應該沒有問題吧?” 董傳安聞言,愣了一下,旋即搖搖頭,“兩極的通訊,理論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信號可能沒有那么強……” 要知道,南北兩極可是地球磁場干擾最大的地方。 所以,即便是衛星通訊,想要在南北兩極實現通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當然了,現在也沒必要去到南北極進行科研活動,所以能不能通電話,并不重要。 衛星通訊的問題解決之后,接下來就是導航系統了。 眾所周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需要至少四顆衛星來確定用戶的三維位置信息,即經度、維度和海拔高度。 換句話說,導航系統其實也已經解決了。 這導航跟通訊之間是可以共用一顆衛星的,并不需要額外在發射衛星。 當然了,想要獲得更加精準的導航信息,那么僅僅只是四枚衛星是不夠的。 最少也需要四十五枚,就像北斗導航系統一樣。 然而,現在的六四小城,有錢但沒人,且很多材料也不是那么容易獲得的。 所以,想要快速發射接下來的衛星,慢慢等吧。 了解了一番之后,周濟民便離開了。 隨后他又去了飛行器研究所,跟徐磊他們呆了小半天,這才回家吃晚飯。 還別說,目前飛行器研究所已經越來越規范化了,創新能力也越來越強。 只不過,他們依然孜孜追求垂直起降等技術,但周濟民總之捏著不放。 一句話就打發掉他們了,制造能力太差。 每次徐磊他們都很想問,哪里差了? 結果,周濟民直接反問:你們能制造出承受住上萬度高溫的耐高溫材料嗎? 嘶! 僅僅只是這么一個問題,直接把他們給問住了。 很明顯,除了這個耐高溫材料,這種材料肯定還有其他門檻。 他們飛行器研究所成立至今也有三年多了,但目前還為了將發動機的速度從一點零五馬赫提升到一點一馬赫而苦思冥想。 偏偏,周濟民早早制造出超音速飛機。 六五超音速飛機的速度在飛行器研究所內,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超過三馬赫的超高音速,震撼而無敵。 菲利普很想讓周濟民把材料的相關要求數據寫下來,他們好去尋找或者研究出這樣的材料。 對此,周濟民卻表示,目前六四小城內的材料學專家、化學專家、物理學和數學等學科的專家,你們擰成一團也沒用。 拿不出來的! 為什么? 因為六五超音速飛機的材料,是融合了灰白金屬的白銥合金材料,這玩意兒只有他才有。 地球上,目前可以造出這樣材料的國家,估計只有北極熊和白頭鷹了。 但并不是有了合格的材料,就可以把飛機給造出來的。 所以,周濟民一直強調的制造業不行,可不是開玩笑的。 而造出可承受一萬度超高溫的耐高溫材料的工廠,哪有那么簡單??? 達到這樣水平的工廠,意味著全行業的制造水平已經到達了極高的地步。 反正就目前而言,地球上是很難的。 轉過天,周濟民沒有外出,而是呆在書房里折騰導彈推進系統。 小型化推進系統,意味著導彈發動機也要變得更小,但推進速度卻要更快才行。 有點燒腦! 受限制的不僅僅是材料問題,而是燃料了。 折騰了兩天,室外風洞實驗室里,四臺發動機已經完成了測試,目前并沒有任何問題。 最后就是組裝了。 到了這一步,周濟民也激動了起來。 完成組裝之后,再到室外風洞實驗室進行測試,一旦完成,就可以一飛沖天了。 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花了外界兩天時間、空間是十天時間完成組裝,周濟民這才把飛機放到室外風洞實驗室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