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只有不斷地補充人口,才能像六二小鎮一樣繁華。 “領導,在六四小城的北面,經過測算,我們可以在那邊建立一個每天生產兩萬度電的超大規模發電廠……” “但是目前我們的人力實在太少了……” 在老人家面前,周濟民開始訴苦,就差聲淚俱下的表演了。 當然了,老人家什么場面沒有見過? 所以,他自然是以真誠來打動老人家了,而不是靠什么表演。 說數據,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么六四小城需要那么多電? 一是能源供應有限,單純靠柴油發電機房來給小城提供電力,短時間可行,長時間的話,那就太奢侈了。 不僅僅只是柴油貴的原因,更是資源浪費和能源轉化效率的損耗太大。 畢竟從原油變成柴油,本身就損耗了部分能量。 接著再從柴油變成純潔的電能,這個過程中,損耗的能量更多呢。 但太陽能發電就不同,雖然也需要投入不少的太陽能光伏板,可總比柴油這些持續性投入要節省太多了。 六四小城總是需要發展的,四大研究所當中,沒有一個不燒錢。 可能大家都覺得中醫或許不需要那么燒錢吧? 開玩笑,中醫更燒錢呢。 各種中藥材需要種植或者收購吧?學中醫的人需要進行研究吧?還需要找更多醫學能力強的人吧? 就這么說吧,沒有一項是不要錢的。 西醫更不用說了,光是相關輔助設備的研發,就能讓人想破腦袋,分分鐘讓研究所變成少林寺。 而另外三個研究所,燒錢更厲害,能源消耗也更多。 一個飛行器從立項開始,到設計圖紙,到配件制造,再到風洞實驗室,哪個不需要錢? 特別是風洞實驗室測試和各種零配件之間的研發,這兩項簡直就是銷金窟。 所以,周濟民不哭窮也不行啊。 老人家沉吟了一會兒,等周濟民說完之后,才說道: “你這次打算要多少人和資金?” “資金可以不要,但人我是真的很缺?!?/br> 聽到這臭小子說不要錢,老人家頓時詫異了,連忙道: “你小子還沒給我匯報小靈通的銷售情況呢,說吧,我倒是想看看,你那個小靈通賣了多少錢?” 提起這個,周濟民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因為他也有段時間沒去小島了。 之前,他跟李雨竹說過了,關于小靈通的業務,就全部交給她了。 她又不是傻子,相反,李雨竹還是北大的高材生。 加上有周濟民提供的好幾本關于銷售的經典案例書本講解,她都研究透徹了。 就算她沒辦法一步登天,但按部就班來,總是沒有錯的。 相關的預備方案也提供了,遇冷怎么辦,市場火爆又如何? 總之,該說的,他都跟李雨竹交代清楚了。 要不然,他怎么可能那么放心呢? 不過,就算,他不知道實際情況,但也知道小靈通的銷售數據,肯定不會太差。 他沒有跟老人家匯報情況,因為他真的不知道。 人才和物資這兩項是他這次的主要目的。 并且這次只要高中畢業生,不要其他人。 六月過后,馬上就是高考了。 一旦高考結束,有些沒考上大學是,肯定就會進入社會,或者復讀。 在這個年代,復讀的人,比例還是蠻高的。 只不過,周濟民不太想讓這些人復讀,他更想要這些人來六四小城。 畢竟在小城這邊,比他們上大學,更能學到更多知識呢。 至于如何招聘到這些人嘛,就要看老人家了。 其實,周濟民之所以需要這些高中生,也是為了增加六四小城人口的多樣化,而不是過于單一。 就像之前招聘的‘退役’學徒工,菲利普他們這些人雖然沒有吱聲,但多少還是有些不太愿意跟這些學徒工交流的。 畢竟沒人是傻子,就算他們不穿軍裝,也能多少察覺出他們身上濃郁的部隊風格。 當過兵和沒當過兵的兩個人,在生活習慣和工作上,都會有相對較大的差別。 老人家答應下來了,但沒說可以給他多少人,只說到時候再看。 臨走前,老人家叮囑,做好保密工作,早日提供更多的戰機,實現你當初的誓言。 當初的什么誓言? 自然是六九年閱兵儀式上戰斗機表演,不再像四九年那樣,戰斗機不夠,還要繼續飛兩遍的那種窘迫,這盛世如大家所愿的誓言。 夜幕下的航天航空大學,飛機研究所。 隨著邵慶超和閔教授兩人帶回來的消息,研究所內的眾多教授,全都當場呆滯住了。 接著就是不敢置信地反駁:不可能,周濟民怎么可能還先一步拿出了一架完全自研自造的戰斗機呢? “你們不相信也沒辦法,我跟老邵親眼所見,飛機上面的所有設計,包括發動機,都是目前最新的,我們之前根本沒有見到過……” 閔教授攤手說道。 老實說,他也不相信,但事實勝于雄辯,由不得他無視。 在基地的時候,他跟邵慶超兩人還想雞蛋挑骨頭來著。 但,找了好久,愣是沒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