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老人家聽得兩眼放光,但還沒說什么,周濟民就潑了一盆冷水。 現階段的ct掃描機,功能單一、分辨能力不夠齊全深入。 并且,由于沒有足夠多的實戰經驗,因此,必須要在臨床當中進行上萬次,甚至是百萬次的試驗,這才可以用于實際應用當中。 “好好好,你可真是大功臣啊……” 周濟民越是謹慎謙虛,老人家就越是高興。 不驕不躁,又不斷推陳出新的年輕人,真的是太少見,也太難得了。 “說吧,你還需要什么?” 都是聰明人,自然是一點就透了。 何況,老人家剛才一聽李有道的事,就知道周濟民不只是要一個外科圣手幫忙,那么簡單。 因為后者本身也認識保健局的人,并且還不是一位。 甚至,保健局的不少神醫,都很想討好周濟民的,還苦于沒有門路。 畢竟虎骨酒這種好東西,至今仍是一個謎。 “老人家,我需要在六四小城建一座綜合性研究醫院,需要招聘最少一萬名醫學生……” 看到周濟民豎起一根食指,老人家都驚呆了。 一萬名醫學生,也太恐怖了吧? 每年高考被大學錄取的大學生,也就是十萬人左右,往前幾年,更是只有十萬以下。 而醫學生是其中最難錄取的,因為醫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了,光是本科就比其他人多一年的學習時間。 換做是誰,也頂不住啊。 何況,現在周濟民張口就是要這么多人,哪里來的那么多大學生? “不好意思,老人家,我沒表述清楚,我需要的是初中剛畢業,還沒上高中的學生……” 周濟民露出一口白牙,把他自己的目的暴露了出來。 初中畢業生,可塑性更高一些。 那些寒門子弟,有太多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提前畢業,因為他們的家庭擔負不起學費了。 加上,那些家庭,還需要十幾歲的初中生干活,補貼家用。 農村很多地方,基本上十歲的孩子,就可以幫助家里賺公分了。 就算孩子的公分只有大人的一半,積少成多,也是不菲的收入啊。 所以,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小學沒畢業,都是很正常的。 前世,周濟民他父母就是這樣的,父親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 不是學習成績不好,而是壓根沒時間學習,家里需要人手賺公分。 母親更是只上過小學一年級,然后就再也沒有去過學校了,因為要帶三個弟弟meimei。 而周濟民之所以選在初中畢業生這個節點,也是跟之后起風有關。 加上全國招收一萬名醫學生,剛剛好,也讓更多人看到希望。 至于每年招收那么多學生,六四小城能不能擔負得起,以及等他們畢業之后,有沒有這么多工作崗位,這些完全不是問題。 小靈通一出,六四小城就不會缺錢。 內地如此地大物博,全國醫院那么多,怎么可能會不需要醫生呢? 老人家聽完之后,也是熱血澎湃,但也只是這樣。 一萬名醫學生,這可不是小數目了,相關的后勤保障工作、保密等工作,就是一件大工程了。 “嗯,六二小鎮都有上萬名士兵駐守,六四小城則不需要那么多了……” 周濟民不貪心,甚至不想增加太多的士兵。 因為,兩個地方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的。 其次,即便真的有事,安澤勝等人也可以很快馳援六四小城。 再說了,六四小城被昆侖山脈包圍,剩下三面都是沙漠,跟甕中之鱉有什么區別? 所以,基本上是固若金湯了。 見此,老人家表示他在思考一二,過段時間再回復他。 周濟民便沒有再說其他了,因為這是大事,馬虎不得。 而此時,保健局的肖陽局長也已經到了。 在老人家的辦公室里,肖陽看到周濟民的時候,還是非常吃驚的。 “老肖,你來了正好,小周他需要一名外科圣手,去幫忙就一位教授,你看看誰更適合?” 聽到老人家的話,肖陽更加吃驚了。 就這點小事兒,還值得麻煩老人家? “肖局長,麻煩你了,我這邊有位教授是剛完成急性闌尾炎手術,但同時我們檢查確認過了,他還有結腸癌,需要進行切除手術……” 周濟民十分尊敬和客氣地說道。 眼前這位肖局長也是一位醫學專家,在中醫和西醫上面都是集大成者,名氣很大。 一般來說,類似急性闌尾炎和結腸癌這樣的重癥,都是需要多名醫生聯合會診才可以的,但周濟民本身也是通讀不少醫書,在傷口包扎等手術上面,也是專家級別的。 再加上ct機等輔助,他也勉強算得上是專家了。 其次,現在過去六四小城,再三確認李有道教授的病,確實是結腸癌,這才可以商討下一步的手術。 盡管切除手術是治療結腸癌的手段,但難保其他醫生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因此,聯合會診才是最好的。 肖陽聽完,頓時也來了興致。 盡管是執行秘密任務,但沒關系,保健局里的同志,哪個不是深明大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