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衙門辦公室里,此時的老林,正在跟幾位從南方來的老農談話聊天。 如果周濟民在這里,肯定會一眼認出其中一位老農。 因為他就是袁老,一位讓周濟民十分敬佩的科學家。 “畝產七百八十公斤的水稻,真是天佑我華夏!” 老林感慨萬千,小袁這位年輕的科研人員,一聲不吭地就作出了如此重大突破,實屬難得! 畝產七百八十公斤的試驗田,在去年就已經出來了。 今年春天的時候,在南方的永勝縣,便開始了第一輪的試驗。 當時,整整十萬畝田地,全部都種植了這種雜交水稻。 這個年代的農民,都老實巴交,除了普通的農家肥,就沒有其他科技肥料了。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呵護打理,已經在六月份進行收割。 然后獲得了七千八百萬公斤的水稻,雖然是濕重,不是曬干后的干重。 但這個成績也是想到斐然了。 而曬干之后的水稻,在七千萬公斤出頭,水分有點大,但也算正常。 盡管如此,畝產七百公斤,這個成績也足以傲視全球了。 如果把這種高產的雜交水稻推廣開來,那么內地要全面落實全民有飯吃的目標,絕對可以在幾年內實現。 內地南北方有飲食差異,但南方的人口也占據全國的一半。 并且部分北方人,還是喜歡吃稻米的。 所以,完全可以先在南方幾個水稻大省進行推廣種植雜交水稻。 只要幾年時間,內地應該可以完成大家都吃飽飯的目標了。 充分了解情況之后,老林便親自帶著小袁等幾位老農前往附近的辦公室,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老人等幾位領導。 “領導,稍等一下,其實這個雜交水稻并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幾年前我來京城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就是他教給我如何進行雜交試驗的……” 袁老的品德是毋庸置疑的,他并沒有要獨占功勞的意思。 此次進京匯報工作,也是帶著幾位老農一起,而不是他自己一人。 “哦,這人是誰呀?” 老林也很好奇,袁老含糊地說道,“其實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不過我知道他住在哪里?!?/br> “那你去找過他了嗎?” “找了,家里沒人?!?/br> “行,那先跟我去見一見領導吧,等下再去找你說的那位不知名英雄?!?/br> 還沒出門,迎面就碰到了裘???。 后者微微驚訝了一下,卻攔住了老林道: “領導,能不能給我一點時間?我想跟您匯報一下工作?!?/br> “五分鐘夠嗎?”老林開了句玩笑話,扭頭便跟小袁說道: “小袁,你們到旁邊的休息室坐一會兒,我馬上就好?!?/br> 袁老點頭,示意領導先忙,他們的事不著急。 不急才怪,對于老林來說,只要是科研成果,他都很急。 從裘??⌒募比绶俚谋砬閬砜?,老林也大概知道,周濟民那塊鈦鋁合金材料應該是能用的。 而對方接下來的話,也證明了他的猜測。 然而,裘??√峒暗闹圃旃に嚰夹g問題,老林卻沒有答應下來。 因為老林也不知道周濟民那邊具體是什么情況,如果造不出來呢? 何況,眾所周知的一件事,內地的工業基礎太差了,哪里能生產出制造鈦鋁合金材料的生產設備呢? 裘??∮行┦?,但也只能寄希望于老林的幫忙了。 接下來的時間,裘??≈荒茉谘瞄T這邊等待了。 老林帶著袁老等幾位老農,來到附近的衙門,匯報完工作之后,這才準備前往周濟民家。 聽到老林要前往南剪子胡同,袁老特別激動地說道: “對,他就是住這個地方?!?/br> 前者一聽,頓時恍然,旋即讓呂千祥去拿一張周濟民的照片過來。 老呂是助理,屬于萬能的,一張周濟民的照片而已,這事很簡單。 辦公室里面,有一個資料室,里面堆放了不少資料。 分門別類進行擺放,對資料室無比熟悉的呂千祥,壓根都不需要管理員的幫助,他自己很快就找到了周濟民的資料。 當袁老看到周濟民的照片時,激動點頭,表示這就是了。 見此,老林和呂千祥都樂了,但內心也更加驚訝了。 兩人很熟悉周濟民,對于后者每次創造的奇跡,他們也已經見慣不怪了。 可雜交水稻這種技術,周濟民居然也會? 此時的老林和呂千祥兩人心里在想:周濟民到底還藏了什么技術?到底還會什么? 或者說,還精通哪方面的技能? 越是了解周濟民,他們就發現,周濟民越神秘莫測。 總是在不經意間,給大家帶來驚喜。 驚訝之余,老林回過神來,喊上裘???、袁老等人,一起前往南剪子胡同。 剛才他已經打電話確認過了,周濟民現在在家。 此時的周家,一家人都或坐或蹲或站地在廚房門口或里面,嘰嘰喳喳地聊著天。 第一天學習電腦,練習打字,這種體驗太新奇了。 黃小花聽得很認真,叮囑盼娣和萊娣兩人一定要認真努力,不要辜負了周大哥的一番苦心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