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雖然這幾句不可能,畢竟大家都是有素質的人。 但出于安全考慮,該有的防備不能少。 熱熱鬧鬧的氣氛很快就過去了。 不少人感慨萬千,漂亮話不停地扔向周濟民這邊。 如果不是他堅持到底,哪有現在甘甜可口的泉水喝? 從此以后,駐地這里再也不需要從外面用馬車拉水過來了。 拉馬車的少年,聽到這件事后,不是高興,而是悶悶不樂。 因為駐地有水后,他就不需要再拉馬車了。 不能拉馬車的話,他就要繼續回村里干活。 可相比面朝黃土背朝天,少年更愿意拉馬車的生活,因為這樣他還能學習,也可以向駐地的專家老師們請教問題。 方九純就是少年經常請教問題的對象。 見少年這樣的表情,方九純也有些不忍心。 可是駐地有規矩,所以方九純也是愛莫能助。 最后是告訴少年,平時靠自學,把疑問都記錄下來,等有任務的時候,到了駐地再請教。 由于水井的出現,不少人的命運因此被改變,周濟民對此一無所知。 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 人類社會是一路向前的,不可能原地踏步。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他們在駐地的一切努力,都將是毫無意義的。 駐地有了水井后,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徹底變好了。 起碼每天都能洗把臉了,也能稍微多喝幾口水了。 當然,想要洗澡的話,還力有未逮。 不能解決洗澡的問題,周濟民又把目光瞄準了離駐地幾公里外的地方,準備在那邊也挖一口井。 這一次的挖井工作,得到了駐地士兵們的全力擁護和幫忙。 并且,也沒有其他人再敢嘲笑諷刺周濟民。 畢竟這片戈壁灘,已經有了第一口水井。 人多力量大,有了士兵們的積極參與,駐地的第二口水井,在大半個月后,也出現了。 并且,這一口井的深度,比之前第一口井還往下多了兩米。 盡管如此,大量的甘甜的水,終于讓駐地實現了用水自由。 望著一群人在戈壁灘上歡呼雀躍,渾身濕透的周濟民,躺在沙地上,迎著晨曦,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伴隨著第二口水井的出現,駐地突然又多了不少人。 原來在另外一個地方的科研團隊,也搬遷到這邊來了。 因為在那邊,打不到水井,需要人工送水的話,太麻煩。 索性直接搬遷過來。 正好駐地也需要擴大,把第二口水井圈起來。 就這樣,一個比村子還大的駐地,很快就形成了。 而周濟民直接把自己住的地方搬遷到了第二口水井旁邊,并且依靠自己的雙手,直接建了一座石頭屋。 石頭屋取材方便,全是挖井時弄上來的材料。 也沒有很牢固,能擋風遮雨就可以了。 墻體很厚,里面很暖和。 并且在門口還開墾了一塊菜地出來。 還想種菜吃! 這可把大家都驚著了。 戈壁灘上種菜? 開什么國際玩笑? 然鵝,當周濟民讓人從外面拉回來肥沃的塘底淤泥的時候,大家才知道這事沒那么簡單。 農家肥是沒有得了,只能靠駐地生產的糞便來漚肥了。 此番cao作下來,駐地大佬們全都無語了。 總感覺周濟民來沙漠不是搞科研,而是種地的。 他們這不是感覺,而是事實。 夏天很快過去了,秋天馬上就要到來了。 菜地還是光禿禿一片,漚肥工作還在進行當中。 這天,周濟民卻號召士兵們,幫忙搭建一個窯。 他要燒制玻璃。 如此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直接讓徐愛國氣憤不已。 找來周濟民談話,苦口婆心地勸說,不要再搞小動作了。 “領導,我有擾亂駐地嗎?我沒有完成任務嗎?” 徐愛國被懟得啞口無言。 心想,實在不行,上報吧,讓老林或者周鎮國來搞定這個刺頭。 既然沒有,那就不能怪周濟民了。 于是,鬧哄哄的土窯搭建工作便開始了。 第一件事就是尋找適合建窯的地方,第二件事就是土窯的建筑材料,接著才是建造工作。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燃料問題。 這個倒是簡單,距離駐地幾十公里外,就有一處很小的露天煤礦。 就地取材,簡單粗暴! 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座小土窯也出現了。 然后就是玻璃的燒制工作了。 工藝制作方法簡單,難的是如何燒制。 然鵝駐地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知識分子和動手的人。 在方九純的帶領下,玻璃燒制工作進展迅猛。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燒制了不少玻璃。 “周科員,現在都有這么多玻璃了,您還沒說這些玻璃要用來干嘛呢?” 進入秋天,駐地的晚上,已經是零下了。 冷得很。 士兵哈著氣,跟周濟民聊著天,十分好奇地詢問。 后者笑著搖頭,只說拭目以待吧。 沒幾天的時間,周濟民便開始對菜地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