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整個過程,雨燕沒有任何的停留,一直在飛?!?/br> “它們飛行大約三個月之久,跨越了半個地球,在10月抵達非洲最南端,休息三個月后,它們會沿著原來的路線返回到京都?!?/br> 林飛離開大雄寶殿,順著階梯一路向下。 他又來到潭柘寺的東路,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這些景點,林飛漫步在古樸的寺廟宮殿之中。 大家安安靜靜聽他講述著。 京都雨燕,一種從京都直接飛往非洲的神奇物種。 連續三個月飛行,沒有任何的停頓。 它們是怎么做到的? 【飛哥,它們是怎么睡覺的?】 有網友不解的問道。 林飛沒有看彈幕,不過,他剛好講到了這一方面。 “京都雨燕在空中吃飯,玩耍,這些還都比較合理?!?/br> “不過研究人員很奇怪,京都雨燕三個月不停下,它們是如何睡覺的?” “經過調查,研究人員發現京都雨燕在黃昏后和黎明前,都會盡可能的爬升高度,它睡覺的時間,可能就是爬升高度滑翔的那段時間里?!?/br>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京都雨燕和海豚一樣,可以半個腦子睡覺,半個腦子控制飛行姿態?!?/br> “不過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完全的定論?!?/br> “實際上,京都雨燕一直飛,和它的身體結構有關?!?/br> “如果大家見過京都雨燕就會發現,這種鳥是無法站起來的,它們在地面上只會趴著前進,在人手里的時候也會乖巧的趴著?!?/br> “這是因為普通鳥的爪子是三趾超前,一趾朝后,這樣可以讓它們保持穩定,站立起來?!?/br> “而京都雨燕是四趾超前,不能完全站立?!?/br> 林飛看著延清閣的房梁,房梁很干凈,沒有任何的鳥鳴聲,這讓他不禁輕聲嘆了口氣。 越來越多的人被林飛的解說吸引。 京都雨燕,一種神奇的鳥類。 這個時候,有人注意到林飛一直在宮殿中尋找京都雨燕的身影,和之前在森林中尋找鳥類拍攝并不一樣。 大家更是好奇。 “雨燕每年春季筑巢準備繁衍?!?/br> “它們不方便行走,所以喜歡把巢筑在高度落差比較大的地方,尤其喜歡古建筑的建筑縫隙中?!?/br> “在老京都人的記憶中,從天壇到太廟,從故宮到雍和宮,從京都的城樓,到頤和園的八方亭、東宮門,每年都會聚集大量的雨燕?!?/br> “老京都喜歡叫它們樓燕兒,樓燕兒也見證了京都600年的歷史變化?!?/br> “雨燕喜歡在古建筑的縫隙中筑巢,如果大家春天的時候來京都的故宮或者天壇,抬頭看到尾巴像是剪刀的流線型燕子,那就是雨燕?!?/br> 林飛講了很多關于雨燕的知識。 這些知識很有意思,網友們聽得津津有味。 林飛來潭柘寺的寺廟也是為了尋找有沒有還留在這里的雨燕。 畢竟,現在就是7月,正是雨燕要遷徙前往非洲的時候。 “以前京都古建筑特別多,雨燕更是漫天飛舞,后來古建筑減減少了,就只剩下知名的古建筑有雨燕?!?/br> “2010年的時候,京都雨燕的數量已經減少到2000只左右。不過經過保護,2020年統計,京都雨燕的數量已經恢復到6000余只?!?/br> “雨燕并不會破壞古建筑,所以很受京都文物局的保護?!?/br> “就像是故宮最近大火的貓一樣,其實雨燕也是京都的代表?!?/br> “只是可惜,貌似它們都飛走了?!?/br> 林飛嘆了口氣。 每年雨燕會不辭辛勞回到京都,是為了能在京都的古建筑中安家繁衍。 也可以說,每一只雨燕,都出身在京都的古建筑之中。 這種鳥,出生在華夏,會回到華夏,是完完全全的華夏代表。 林飛來到萬壽宮的門前。 他抬頭,繼續尋找著雨燕的蹤跡。 這個時候,只聽一聲清脆的鳴叫聲,然后便看到一只黑色的流線型的小鳥從屋檐下飛出,直奔著天空飛去。 接著,一只、一只、一只,連著七八只雨燕高高的飛起,直奔著遠方飛去。 它們就像是一只只黑色的風箏,飛行的姿態極為優雅。 雨燕的身體很薄,翅膀很寬,是天生就為天空而生的鳥。 這一幕被林飛清晰的捕捉到,網友們也從無人機的鏡頭看到了這一幕。 “那就是雨燕,總算是看到了!” 林飛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欣喜。 “它們要開始遷徙了,這一路很遠,三個月的遷徙旅途它們完全不落地?!?/br> “等到明年春天,雨燕就會回到這里來繁衍?!?/br> “春天大家到故宮等地方參觀的時候,記得抬頭看一看天上的燕子?!?/br> 林飛輕聲講述著。 聽到他的話,再看到遠去的雨燕的背影,網友們心中不免多了些感動。 京都雨燕,真是個神奇的物種。 奧運會的福娃妮妮,背后居然有這么多奇妙的故事。 跟著飛哥,真是長見識??! 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半球十字星,失落的大陸! 離別京都后,林飛一路回到城都市的別墅里。 西伯利亞紀錄片的三部紀錄片都已經完成,他也打算好好休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