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林飛每天乘坐游艇去拍攝的時候,會路過一處湖邊度假的露天酒店區。 有不少林飛的粉絲或者是網紅每天都會在上午九點左右,準時來到陽臺上打卡。 他們站在陽臺上,自拍一張照片,背后的湖面上是游艇和林飛。 這些照片的點贊率和討論度都非常高。 網友們紛紛在下面留言: “居然能看到飛哥,這地方在哪我也要去!” “別人鏡頭下的飛哥還是一如既往的帥氣!” “果然路人視角下才更覺得飛哥牛筆?!?/br> 對于這些,林飛倒是沒有關注。 這天,林飛接到了華夏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院長劉華的電話。 劉華告訴林飛,已經向俄羅絲貝加爾湖生物研究院溝通過,而且聯系了貝加爾湖地質勘測局,林飛申請的潛水艇沒有批復,不過水下探測器倒是批了。 有了水下探測器,就可以深入一千米以下的水域拍攝。 其實對潛水艇,林飛也沒抱太大的希望。 因為絕大多數國家的潛水艇,連下潛深度1000米都困難。 就比如俄羅絲,現在下潛深度記錄是1250米,這還是前蘇連時期的核潛艇保持的記錄。 在潛水艇領域,斷層式領先的就是華夏和小日國。 華夏的蛟龍號潛水艇目前最深下潛距離7062米,這樣的深度舉世矚目,小日國的kaiko號潛水艇據說更深,是目前已知最深的潛水艇。 不過,能用水下探測器拍攝就夠了。 之前系統提到的黃金列車,林飛也打算一探究竟。 第二百八十二章 高科技水下拍攝,又發現新物種了?! 傍晚,涼風習習。 林飛正在房間完成最后的剪輯工作。 字幕和配音都已經完成,不過要確保每一句話和字幕出現的時機都要剛好,所以要花費一些功夫。 視頻剪輯并不單單是個技術活,更多的是耐心和細致。 小家伙們百無聊賴的陪著他。 邊牧很想和林飛玩耍,不過林飛在忙,它就沒有打擾。 雪貂躺在電腦旁邊,四腳朝天,已經睡得不省貂事。 這個時候,林飛摘下耳機,確定西伯利亞的第一期紀錄片沒什么問題。 他看了一眼表,已經是晚上11點半了。 “總算是完成了?!?/br> “直接發布吧?!?/br> 林飛長出一口氣。 于是,他將自己制作完成的第九期的紀錄片第一專題發在了網上。 《環球紀錄第九期——探秘西伯利亞》,第一專題:北極圈和北冰洋 西伯利亞能拍攝的東西有很多,需要分成幾個專題制作。 這次的紀錄片一如既往在多個平臺發布,包括華夏央視3套,海外bbc電視臺,以及其他一些視頻平臺。 紀錄片記錄了一角鯨、北極熊、北極海豹等多個物種的活動情況,對于喜愛野生動物的人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接著,林飛的紀錄片火速登上熱搜。 #飛哥第九期紀錄片發布# 這個詞條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飛哥終于又發視頻了!】 【能做到兩個月一更我已經很滿意了!】 【不知道北極光剪輯進去沒,上次的北極光是真的精彩!】 【讓我去看看有幾個鏡頭我在現場!】 粉絲們很興奮。 這件事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波瀾,不過林飛沒有再關注后續的情況。 他開始著手準備水下探測器的事情。 能探測一千米深度的水下探測器,造價往往很高。 不過涉及到國家級別的科研,這些錢就不是什么事情了。 華夏科學家曾多次到貝加爾湖考察,胎生貝湖魚就是華夏科學家考察的時候發現的,不然的話這種魚也不至于名字這么直白。 別的魚叫青魚、草魚、白魚、鯉魚、鯽魚,華夏科學家發現這種胎生的神奇小魚只有貝加爾湖特有,于是就叫胎生貝湖魚。 第二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正是適合拍攝的好天氣。 無人機飛在空中,拍攝著下方的畫面。 由于昨晚紀錄片的熱度很高,網友們迫不及待涌進林飛的直播間之中,想要發彈幕聊紀錄片的感受。 等看到直播畫面,大家頓時神色一頓。 畫面中,林飛正在檢查輪船,旁邊還跟著幾個俄國人,和林飛聊著什么。 這次的輪船,和之前的游艇完全不同。 之前的游艇是普通的快艇,承載量很少,不過速度飛快。 而這一次,則是一艘巨大的輪船,噸位很足,而且還配有一個巨大的機械臂,看起來格外的霸氣。 大家立刻興奮起來。 【這是什么輪船!】 【真不愧是飛哥,跑到貝加爾湖還能找來這么大噸位的輪船!】 【貌似是俄方的科研船,飛哥面子好大!】 【肯定是我們國家的機構出面了,華夏科學家也會去貝加爾湖搞科研?!?/br>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 粉絲們格外的激動,到底是飛哥,面子真大。 此時此刻,林飛正在和俄方生物研究所的人溝通。 最近一段時間研究所不搞水下調研,科研船一直荒著,林飛租借科研船會繳納足夠的租借費,所以俄方欣然同意林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