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海島漂亮女醫生 第133節
這個稱呼在這個時代有點不合時宜,不過想想對方的身份,這就很正常了,林辰歆也想起來了,這是她曾經在京市的夜市里遇見的那位差點兒被害,后來幸好被她跟沈焰救了的m國華僑。 第167章 只是林辰歆一時想不起來對方叫什么了。 “啊, 你好!” 對方很識趣地自我介紹:“林小姐你好,我是白曜華?!?/br> “白先生,您好, 沒想到會在這里又見到您?!?/br> 譚耀國有些意外,但同時更多的是高興:“林醫生和白先生認識?” 林辰歆:“以前在京市見過一面?!?/br> 白曜華卻激動得多了:“林小姐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譚耀國下意識地反應是:“林醫生也幫你做過手術?” 白曜華連忙解釋:“不是,是林小姐和她的先生在歹徒的手里救下了我, 林小姐, 當初沒能好好感謝你和你先生,這次一定要讓我做東, 好好請你們吃頓飯?!?/br> “不用了, 我愛人是軍人, 他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而已, 而且他也不在這邊,他工作很忙,應該抽不出時間來?!?/br> 白曜華深表遺憾, 但也不好勉強她。 林辰歆問過譚耀國的病情之后, 便離開了, 正好已經是中午,便去醫院的食堂吃飯,遇見幾個這幾天認識的醫生, 就坐過去跟他們一起吃了。 吃飯間聽他們說起, 下午會有一位知名老中醫來協助開展一場剖腹產手術。 不少醫生都挺感興趣的,想要申請去旁觀。 林辰歆也很感興趣, 不明白老中醫跟剖腹產有什么關系,便問了出來。 “林醫生知道剖腹產嗎?”這項手術雖然已經存在, 但并未普及,所以對方有此一問。 林辰歆當然知道, 不僅知道,還曾經在環境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成功地做過一例剖腹產手術呢! 她點了點頭:“知道的?!?/br> “那你也應該知道,現在這項手術最大的難題在于麻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對胎兒造成很不好的影響,但如果不麻醉生剖的話,對產婦也太殘忍了?!?/br> 如今麻醉的技術還不夠過關,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其實在那次之后,林辰歆也再沒有做過剖腹產手術。 也虧得最近的產婦運氣都挺好,沒有發生什么重大難產事故。 她想起來了,她上次在東陽島給萬家玲做的手術,確實就是生剖的,當時實在是情況緊急,沒有第二種選擇了。 只能說是母性的偉大吧,她居然也真的就這樣忍受下來了。 現在他們說的這個孕婦,本身骨盆的條件就不太好,有些偏小,而腹中的胎兒又養得太好了,偏大了太多。 而且胎位不正,婦產科的醫生用了很多種方法都沒有糾正過來。 幾乎可以肯定,難產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婦產科的醫生沒人敢讓她自然生產,便勸說她進行剖腹產,但這里又面臨一個止痛的問題。 這時候,就有人提出了用中醫針灸的方式止痛。 正巧省城這邊有一位著名的老中醫,據說一手針灸的功夫出神入化,救治過不少疑難雜癥。 于是院長親自出面,請老中醫出馬,來協助這次剖腹產手術,全程不使用麻醉藥,只用針灸的方式進行止痛。 如果這一方法可行,以后醫院再派人學會了這套針灸止痛的手法,就可以將這種方式推廣下去,讓更多人受益。 林辰歆一直以來學的都是西醫,對于中醫了解得并不多,倒是之前沈爺爺送給她那套沈奶奶留下來的金針之后,她才開始有意識地去了解中醫。 看了一點中醫方面的書,但也還屬于很膚淺的狀態。 難道中醫的針灸真的有那么厲害,可以麻痹神經到感受不到開腹手術那種劇痛的程度嗎? 林辰歆也充滿了好奇:“我也可以申請去旁觀嗎?” 手術室就那么大,肯定不能進去很多人的,但林辰歆不一樣,就沖著她的手術也曾經讓那么多人觀摩的份上,院長也不好意思不答應讓她進去??! 于是,林辰歆便觀摩了一場完全依靠針灸來進行止痛的剖腹產手術。 老中醫名叫柳敬益,據說已經七十多歲了,但看起來就像只有五十多歲的人,一派清癯,道骨仙風的模樣。 整個過程讓林辰歆嘆為觀止,只見柳老先生在產婦的腹部和雙腿、腳上各扎幾針之后,產婦似乎就真的感覺不到疼痛了。 明明她還是清醒著的,但醫生用手術刀劃破她的肚皮的時候,她連神色都沒有改變。 太神奇了! 整個止痛的效果一直持續到了手術結束,甚至做完手術之后,在傷口恢復期間,還可以經常通過針灸來緩解傷口愈合期間的疼痛,大大減輕了產婦的痛苦。 林辰歆心里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她從來不知道,中醫原來是可以起到如此明顯且巨大的效用的。 她確實有想過應該學一點中醫方面的知識,但只是打算在缺少儀器設備和藥物的時候,作為補充用的。 卻忘記了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瑰寶,她以前從沒有意識到中醫的重要性,只是因為以前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神奇的效用。 這場手術的成功,讓省城醫院上上下下的醫護人員都很高興,柳老先生也答應了,由醫院選派三名醫生去跟他學習針灸鎮痛的技術。 針灸這門學問如果要學到精通,那肯定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深入鉆研的,可如果僅僅是學習做手術時起到麻醉作用的那一部分,其實也是花不了多少時間的。 林辰歆當機立斷地決定,她也要學。 學會回去對陵川醫院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不好意思占用省城醫院這邊醫生的名額,林辰歆特地去找了一趟院長,請他能不能幫自己跟柳老先生說情,讓他多收一個人。 同時為了表示誠意,她自己也親自登門拜訪柳老先生的萬和堂,在柳老先生坐館的中醫館里幫忙當了一天的藥僮,終于打動了柳老先生,答應增加一個名額,讓她也來旁聽。 培訓時間定在周末,也就是一天后,林辰歆匆匆忙忙回了一趟陵川,跟張院長說了這個事,張院長聽了自然是萬分支持。 然后她還特地把沈爺爺送給她的那套金針也帶上了。 金針再珍貴,那也是要在使用中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如果只是珍藏在家里,那才是珍寶蒙塵呢! 周六早上,林辰歆跟省城醫院參加培訓的另外三名醫生,一大早準時出現在了萬和堂的門口,沒想到居然在這里又遇見了白曜華。 那天在譚耀國的病房里遇見白曜華之后,林辰歆再去看譚耀國的時候,又聽他說了一些關于這個白曜華先生的事。 這白曜華還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就已經繼承家業,是m國一家私立醫院的院長了。 不過他雖然是西式醫院的院長,卻有著一顆弘揚中華傳統中醫事業的心。 這次回來跟譚耀國聯系上,就是想在國內挑選一批效果好的中成藥出口到m國去打開銷路的。 當時林辰歆還覺得有些奇怪,問了一句:“中成藥在m國真能賣得出去嗎?” 在她的印象里,哪怕是在后世,國外對于中醫藥的接受程度也是不高的,更何況是這個時候呢! 然后譚耀國說,他其實也有這個疑問,但按照白曜華的說法,確實,外國人目前來說是不太能接受中醫藥,但為數不少的海外華人對這方面的需求量卻還是很大的。 目前他主要是先滿足這部分海外華人的需求,然后再慢慢謀求更大的發展。 最后譚耀國還感嘆,說起來這白曜華也是出身于中醫藥世家啊,可惜由于歷史因素造成的種種原因,丟失了家學傳承,他本人學的也是西醫。 卻一直沒有忘本,也算是十分難得了。 既然知道了這白曜華跟中醫的淵源,那他會出現在萬和堂,也就很正常了。 林辰歆微笑著跟他打招呼:“白先生您好,又見面了?!?/br> 其他醫生聽見這個稱呼便十分好奇,于是又是一輪互相介紹,也相互知道了大家來萬和堂的目的。 原來白曜華是特地慕名過來找柳敬益老先生打聽解放前中醫行業一些舊人的情況的。 柳老先生是個講原則的人,既然是他先跟醫院這邊約好,而白曜華是自己找上門的,甭管他什么身份,他也肯定是要先招待醫生們,讓白曜華先在一旁等著的。 白曜華聽說他們是要上課之后,主動提出,可以給他們當模特,在真人的身體上認xue位,總比看圖或者在模型上認效果要好得多。 白曜華的態度十分誠懇:“我從小就極為仰慕中醫學,只可惜身在國外,一直沒有什么學習的機會,如今能為中醫學的發展貢獻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也算是滿足我的夙愿了,請柳老先生成全?!?/br> 既然他都這樣說了,柳老先生也就不客氣地把他一起帶了進去。 這是萬和堂里面一間平時用來給病人做針灸治療的靜室,里面有兩張鋪著雪白床單的病床。 還有一個原本準備著授課用的等比例人形木偶,不過既然現在有真人志愿當模特了,人偶就用不上了。 既然都是醫生,能被選出來參加這個培訓,肯定都是對這方面有一定了解的,來之前也都做過功課。 因此一些關于針灸的基礎知識就不用浪費時間多說了,這一次主要是學習認xue位和用針的基本手法。 白曜華一直非常配合,主動躺在床上解開衣服讓大家上手觸摸辨認xue位,態度太過懇切,以至于大家都忘記了他愛國華僑的身份。 接下來該講解針法了,柳老先生讓人送上來一套普通的銀針,讓大家都親自拿在手上感受一下。 不過大家都說自己早有準備,紛紛拿出了自己帶來的針具。 林辰歆也拿出了一個精美厚重的紫檀木盒子。 其實她把這套金針帶過來的時候并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物盡其用嘛,可現在看到大家手中那簡單的木盒子,才意識到自己似乎太高調了些。 只是帶都帶來了,遮遮掩掩的也沒什么意思,索性大大方方地拿出來,在別人驚訝的目光中,告訴他們這是她愛人奶奶的遺物。 別人其實也沒覺得什么,倒是柳老先生跟白曜華的反應比較大。 柳老先生手持銀針,正在白曜華的xue位上比劃著,在看到林辰歆拿出來這個盒子的時候,他整個人就愣住了,目光落在那盒子上久久不能離開。 而白曜華,則是在聽大家感嘆這盒子看起來特別高檔之后,才不經意地轉過頭來看了一眼,這一眼,就讓他驚得跳了起來。 正好把自己的身體往柳老先生呆愣著的手中的針尖上撞過去。 一陣銳痛之后,白曜華驚呼一聲,而柳老先生也才反應過來,急忙抬手,低頭一看,哭笑不得,那細細的銀針居然被白曜華給撞折了。 白曜華連連道歉,柳老先生擺擺手,隨手把斷掉的銀針放在一旁:“小林,可否借你這金針仔細一觀?” “當然可以?!绷殖届нB忙遞了過去。 而白曜華的目光也緊緊地盯著那個盒子,神情激蕩。 只見柳老先生像是在對待什么珍貴的物件一般,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接過盒子,用手輕輕地撫過上面的每一絲紋路,仔細看的話,就能看得出來,那在給病人針灸的時候無比穩定的雙手,此刻竟然微微地顫抖著。 大家都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大氣都不敢出,就這么愣愣地看著柳老先生。 過了良久,柳老先生才像是終于下定了決心般,打開了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