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 第75節
書迷正在閱讀:直播問診 全員社死!、沈祇的童養媳、戀綜對照組不干了[穿書]、在快穿里找純愛(h)、孕媽靠無限物資生存、卡牌人生[重生]、七零海島漂亮女醫生、穿成康熙白月光的meimei(清穿)、世子火葬場紀事(重生)、飛凰引
“媽,這是……” “算是利是,我們這一年攢的,分了三份,這個是你的?!?/br> 陳蘭君看了一眼信封的厚度,哪有那么厚的利是?以現在面額最大的十元一張的大團結來算,這個厚度少說有一千塊。 “我不缺錢?!?/br> “兩回事,這是我跟你爸的心意?!?/br> 鄭梅拍一拍床邊:“過來?!?/br> 陳蘭君挨著她坐下,自然而然地把臉依偎在她胳膊上。 鄭梅說:“你現在到這邊念大學,戶口也遷到學校,是城鎮戶口了。之后工作分配應該也是在這里?!?/br> “那也未必,萬一……” “沒有什么萬一,”鄭梅瞪她一眼,“你別發癲啊,就算做生意賺了錢,那也有虧錢的時候呢,分配工作不可能不要。好歹要有個單位,就是清閑一點也好?!?/br> 陳蘭君“嗯嗯”了兩聲,不反對也不贊同。 鄭梅繼續說:“這點還是你爸提醒了——要么,你在這邊買套房子吧,我聽說這邊好像試點可以房產買賣了?!?/br> “你從哪里知道能買房子了?” 面對著女兒驚訝的目光,鄭梅揚了揚下巴:“那當然,你這成天不在家的,怎么會注意到。你媽我也是很有能耐的?!?/br> 她是跟街坊鄰居拜年時知道的。 畢竟女兒租住在這片區域,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和鄰居們還是保持好關系。 趁著春節的功夫,鄭梅和陳志生提著禮物將這條街上的街坊挨個拜訪了一遍,請他們多多關照陳蘭君。 正好有一家鄰居家里在房管局上班,便聽說了這個消息。 鄭梅很認真地同陳蘭君說:“我知道你也有些積蓄,加上這些,看能不能買套房子。頭上有片自己的瓦,在一個地方才算立住了?!?/br> 她笑著看向女兒:“而且,就算你以后談婚論嫁,人家也不會嫌棄你是鄉下人出身了?!?/br> 那笑容帶著一點點曖昧,又藏了一點點擔憂。 陳蘭君一下子坐正了:“怎么忽然說起這個?” “鄰居告訴我的,說有個靚仔經常來找你,看起來家境不錯?!?/br> “……” 陳蘭君一時無語,好吧,她確實低估了鄰居們一顆八卦之心。 “八字沒一撇呢!” “好好好,”鄭梅笑著說,“等你覺得什么時候妥當了,再和我們講。我們只是希望,能為你準備周全一些,讓別人也知道,你可是爸媽的心頭rou,是誰都不能欺負的?!?/br> 陳蘭君伸手,攬住她的脖子:“放心,誰都欺負不了我?!?/br> 腦海中閃過某個人的臉,陳蘭君彎了彎嘴角,補充道:“那從來都只有我欺負別人的份?!?/br> 不過爸媽的話確實提醒了她一點。 1981年,第一批試點的商品化住宅已經快建好了。 開學之后,陳蘭君抽空去打聽了房子的事。 斷斷續續的消息,等到初夏的時候,她大致弄清楚了現在的情況。 穗城和鵬程市都屬于商品房改革的試點區域??疾炝艘环?,陳蘭君比較傾向于在鵬程市買房。 兩邊房價差不太多,甚至鵬程市的還要貴一點,要一千元一平米,但有個好處,就是一套房子能配套落三個戶口。 倘若她能買上一套,那么爸媽和小妹的戶口就可以從農村轉到城市。過來探望也不必擔心被趕,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對于小妹而言尤其有好處,城里的教育資源比起鄉鎮的絕對要好上不少。 只是有一個難題,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要六萬。房貸業務還沒出現,只能全款買。 陳蘭君手里所有的積蓄……只有五萬。 果然,什么時候買房都是不容易啊。 如果去把方便面廠的分紅提出來,也能湊齊買房的錢,但這樣她手里就沒有可使用的資金了。 在這個千載難逢的gdp增速能跑過房價增速的年代,這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對著一地午后的陽光,陳蘭君靜靜地思索。 郵遞員的聲音打破沉靜:“是陳、陳小姐家嗎?有你的信?!?/br> 是邵清和寄來的信。 一如前兩封信一樣,問候她,并交代一些近況。 “……因家父患病,我暫時不能離開。夜里常去維多利亞港邊散步,伴著海浪聲觀一輪明月,只覺得身邊少了點什么。倘若你在就好了。但想到一樣的月光也同樣照耀著你,又稍稍有些欣慰?!?/br> 看過信,她將信箋折起,走到窗前。 還沒到月亮出來的時候,日光倒也溫柔。 倘若jiejie那邊能搞定通行證,那么暑假時去一趟香江,似乎也不錯。 第90章 辦理赴香江的證件是個漫長的歷程, 一直到六月,鳳君才來信,輕描淡寫說已辦好。 出發之前, 陳蘭君將自己的大半身家匯給鳳君,請她設法將其換成港幣。 仍舊是之前乘坐的那一趟列車, 火車上的人卻比去年乘火車時多了一些——座位都坐滿了。沒有座位的旅客就只能站著,或將自己的土綠色帆布旅行袋往地上一扔, 墊著坐。 陳蘭君很早就上車了, 占了窗邊的一塊風水寶地。 這時候火車速度慢,要八九個小時,夏天天熱,沈牡丹特意洗了一網兜黃瓜讓陳蘭君帶上車, 又可墊肚子, 又清涼解渴。 她把黃瓜吊在火車墻壁上的小掛鉤上,閑了就拿一根咔嚓咔嚓地啃, 順帶聽一聽旅客閑聊。 鄰座是兩個二三十來歲的男人,聊得熱火朝天。 “你是單位動員過來的?” “是啊,”稍微年輕一點的嘆了口氣, “領導開了會, 動員干部來鵬程,結果總共就不到10個人報名,我們單位沒人肯定。結果我們單位領導就硬是做我的思想工作, 說我現在沒成家,就該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然后我就在這了?!?/br> 他抱怨道:“老哥你說說, 這跟之前知青下鄉有什么區別?一下子把我從省城弄到這個么小地方?!?/br> 年長一點的安慰他:“都到這來了, 就放寬心?!?/br> “老哥你呢?也是被單位動員來的?” 年長的笑:“我啊,我是自己報名的。我在我們廠坐冷板凳坐了五年了, 這次聽說那邊招工程師,而且說工程師來了就可以分到兩房一廳,家屬還解決戶口安排工作,我老婆是農村的,我就索性過來看看,反正都說是來去自由,要是實在不想呆,買票走就是,票還報銷?!?/br> 豎著耳朵啃黃瓜的陳蘭君聽見這話,感覺手里的黃瓜都不香甜了。 要是加速畢業就好了,混個工程師的名頭,至于要花那么多冤枉錢買房? 年輕的那個撇了撇嘴,說:“分房倒是分,但是……” 他壓低了聲音說:“那房沒法住啊。我和你說,來之前我打聽過,去年不是第一批來的人分了房,房子修得像模像樣的,都好幾層。結果進去一看,自來水沒通,電沒通,廁所都用不了,住個樓房還得天天爬樓梯去倒夜香,搞到后面那批都拒絕入住?!?/br> 工程師咋舌:“不是吧,三通一平都沒建好,就光弄個樓???” “沒經驗啊?!蹦贻p的說,“不過聽說吸取了教訓,之后就有經驗了。誒,反正我現在暫時不打算遷戶口,這個地方能呆多久也不知道?!?/br> 工程師說:“看看情況吧,不行就走?!?/br> 兩人頗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至少這二十年待在鵬程是有好處的?!?/br> 一個清脆的女聲忽然響起,兩個人轉頭去看,靠窗的年輕妹仔笑盈盈地望著他們。 工程師瞧她年紀小,把聲音放輕了問:“怎么說?” 陳蘭君手托腮,說:“今天還是小縣城,明天說不定就是大都會了,這就跟以前到西部挖金子的美國人一樣,來得越早越好?!?/br> “你怎么知道?那也未必啊?!蹦贻p的那個很有些不服氣的樣子,反問她。 陳蘭君無意與這人爭辯,只說:“這樣的區域地理位置,這樣明確的政策形式,你可以自己去分析,反正我也只是友情提醒一句?!?/br> 她曾經還真碰到過錯過這樣好機會的人。明明鵬程建市之初就來了,結果下火車一看,就一縣城,就幾條街,走完了就是大片的田和山,掉頭就回去了。 等這邊經濟騰飛之后,便化身為祥林嫂,張口閉口“當初我要是留下來怎么怎么……” 陳蘭君倒是覺得,這樣的人就算留下來,也很難說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畢竟,人是很難掙到自己眼界之外的錢的。 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碗的飯。 她從網兜里又摸了根黃瓜出來,繼續啃。 心里卻想,等到畢業時還是要和老師校領導們商量好,將她分配到鵬程市工作。 不過等兩年,什么來了就能分房分戶口的政策肯定沒了,只有一窩蜂想往這邊跑還跑不進的人,畢竟特區外的鐵絲網就建起來了。 前世,她是剛好卡在鐵絲網修建好之前,進到這邊打工的。 從清晨到黃昏,一網兜黃瓜啃完了,火車也就到站了。 “旅客們、香江同胞們,我們已經抵達終點站鵬程市……” 在列車廣播員的報站聲中,陳蘭君下了火車。 火車站站臺沒什么變化,還是一如既往的樸實無華,天氣炎熱,空氣潮濕,撲面而來又熱又悶的一陣風。 被人群裹挾著出站,還在檢票的關卡就遠遠瞧見趙宏舉了塊牌子,上書“熱烈歡迎蘭總視察工作”。 趙宏生得比較高,人高馬大的立在那里,手上的牌子又那樣顯眼,路過的游客都好奇地看他。 陳蘭君扭過頭,從身上挎包里翻出一副墨鏡,結結實實擋住自己的眼睛,這才向趙宏走去。 “那個,可以把牌子放下了?!?/br> 趙宏欣喜道:“阿蘭你來了,這牌子顯眼不,你看你一下車就看到我了?!?/br> “顯眼顯眼?!标愄m君扯著他往外走,“走吧?!?/br> “等等,阿晶剛剛去上衛生間了,欸,剛好回來了,阿晶!阿晶這里!” 陳蘭君轉過身,阿晶激動地朝她跑過來:“蘭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