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 第8節
書迷正在閱讀:直播問診 全員社死!、沈祇的童養媳、戀綜對照組不干了[穿書]、在快穿里找純愛(h)、孕媽靠無限物資生存、卡牌人生[重生]、七零海島漂亮女醫生、穿成康熙白月光的meimei(清穿)、世子火葬場紀事(重生)、飛凰引
對于他們這樣的街邊早餐攤來說,在固定地點準時出攤很重要。她也曾聽一些餐飲大佬說起創業初期的難處,即使落雨落雪,沒什么客人,也要出攤。不然,客人今天想吃,卻撲了個空,餓著肚子走了,那很有可能就不會有下一次光顧。 她既然堅持,沈牡丹母子自然不會說什么。 往常該如何備料,就如何備料,只是怕賣不完,分量減少了些。 等到平時的出攤時刻,雨仍落個沒完,瞧不見停歇的模樣。 她看著窗外的雨,有些擔憂。 說起來這個道理對于他們這種已經有熟客的攤子,影響稍少些??蓪τ谀切┬麻_不久的街邊攤,卻有很大影響,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出攤。 她倒是起了念頭,想要提醒這些新攤主們一下??上]通電話,陳蘭君也不能挨個電話說一聲。至于冒著雨跑出門,挨家挨戶敲門提醒……唔,算了吧,一沒收錢二不是親媽,她也沒必要做到這份上。 總之,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看個人的造化吧。 嘩嘩落著大雨,陳蘭君與趙宏一人打了一把傘,沈牡丹也跟著幫忙,分兩次來來回回,才將攤子收拾好了。 到了點,零零散散有客人來。 一位常來的阿婆自帶了鋁飯盒來打粥,閑聊說:“我家人原本還擔心這么大的雨,你們不出攤,我想著試一試,沒想到真的來了,你們也不容易?!?/br> 陳蘭君笑著說:“多謝阿婆支持。這樣,落雨天,我給你多打一點?!?/br> 捧著分量格外扎實的飯盒,阿婆高高興興走了。 見沒有很多客人,陳蘭君叮囑了趙宏幾句話,另外撐開一把傘,走進瀟瀟雨幕。 離她的攤位最近的,是田強的攤子。因為有著開業時幫忙的緣分,所以陳蘭君與趙宏對于他的提點格外多一些。 但是走近了他常常擺攤的地點,卻沒有瞧見人影。 陳蘭君看了看,心里有了數,離開了。 其他人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照常出攤的反倒是少數。陳蘭君緩緩走了一圈,瞧見遠處一個穿雨衣的女孩正吃力地試圖將兩把傘綁著一起,好為她的攤子遮雨。 走近一看,是龐小芃。 陳蘭君上前,幫著搭了把手。 “多謝你,多謝?!?/br> 龐小芃連聲道謝,一抬頭,瞧清了是陳蘭君,喜笑顏開:“蘭姐,是你啊?!?/br> “是,”陳蘭君笑著說,“這么大雨,也出攤呀?” 龐小芃靦腆地說:“要出的,昨天有一個小朋友,他昨天本來想買來著,沒帶錢,就說他今天帶了錢來買,我答應了。既然是做生意,總不好言而無信?!?/br> “那他來了沒有?” “沒有?!饼嬓∑M說。其實早上的時候,她看見那個小朋友了,打著一把修補過的舊傘,路過攤位的時候,腳步忽然就變快了。 是因為家里不肯給錢,所以覺得失約而不好意思嗎?龐小芃猜測,她曾經有過類似的感受,因此并沒有憤怒,反倒留了一點小朋友看中的早餐。 如果他來,就有得買;沒來的話,也沒事。 陳蘭君聽龐小芃簡單講了一下來龍去脈,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做的不錯,加油?!?/br> 雨一連下了一個禮拜,為著這個,路邊攤的生意沒有開始的好,也有撂挑子不干了的。 趙宏和龐小芃等人倒是一直堅持著。 隨著要回去上學的日子越來越近,陳蘭君常常囑咐趙宏看攤子,自己則不知道去哪兒。 一天,田強見生意平平,提早收了攤子,跑來找趙宏聊天。 趙宏倒是不贊成:“你完完整整地出攤,還是好些?!?/br> “哪里好了,也就多一塊兩塊的?!碧飶姴灰詾橐?。 他左右看看,沒瞧見陳蘭君身影,便問:“你meimei跑哪兒去了?” “有事?!?/br> 田強呵呵笑:“有什么事,這小妹是要走了,對這攤子也不上心了。欸,她走之后,這攤子的錢就歸你一人賺了吧?” 趙宏皺起眉:“你別胡說,要不是阿蘭,這攤子還有你的,其他人的,哪里擺得起來?就算她回去了,該她得的利,我也不會占一分錢?!?/br> “你對meimei還真講意思哈?!?/br> 這話說得陰陽怪氣,趙宏以要忙為借口,不搭理他。 田強自討沒趣,悻悻地走了。 待到黃昏時分,陳蘭君才回來,這時趙宏早就已經收攤回家了。 餐桌上有一碟燒rou,如今家里倒隔三差五能見著rou了。 吃完飯,趙宏喊陳蘭君到樓道里說話,跟她講了今天田強多嘴的事。趙宏的神色有些糾結:“阿蘭,你要相信,我覺得不是過河拆橋的人?!?/br> “我知道?!标愄m君說,“倒是這個田強,這個人不好深交?!?/br> “可是……畢竟是朋友?!壁w宏眉毛擰起來。 陳蘭君打斷他:“我們對他已經夠朋友了,之前來幫忙,每天都發了工錢,后來他要擺攤,我們也是手把手教的。你不要有心理負擔,我們不欠他?!?/br> 趙宏沉默了片刻,點點頭:“行,我知道了。你最近在忙什么?我能幫得上忙嗎?說起來,你一到穗城,就忙著做事,都沒好好逛過呢。是我不好,到時候挑個休息日,讓我媽照看一天攤子,我帶你逛逛去?!?/br> “別cao空心?!标愄m君笑起來,看向樓外漸落漸弱的雨,“放心吧,總有雨過天晴的時候?!?/br> 第10章 第二天清晨,落了許久的雨終于消散,日光靜靜地曬滿長街。 雨后初晴,心里莫名就有一點淡淡的愉悅,街道上孩子們在日光下蹦蹦跳跳地前行,說著笑著。 因天氣好,出來買早餐的人也多。 陳蘭君與趙宏忙得團團轉,一直到學校的上課鈴已經響過,方才好了些。 人群散了,站在街旁的那一個灰藍色衣裳女子就從藍天老房的背景中跳出來,她站在那里,仿佛已經看了許久了。 趙宏低聲示意陳蘭君去看:“誒,那個人是做什么的?站那里好久了?!?/br> 陳蘭君仰起臉,笑了:“算東風吧?!?/br> 她擦了擦手,回頭看了看趙宏,說:“你把頭發抓一下,亂糟糟的?!?/br> “哦?!壁w宏照做,然后在陳蘭君的帶領下,朝那個灰藍色衣裳女子走去。 那人的氣質有點像學校的老師,有些書卷氣,半新不舊的衣裳卻很挺括,胸前別著一枚小小的領袖徽章。 陳蘭君笑著向她打招呼:“許記者,你真的過來了?!?/br> 最近一個星期,陳蘭君折騰了好久,就為聯系上一個愿意報道知青小攤的記者。 眼前這位許記者供職于一個大型報社,是有些資歷的。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是怎樣聯系上的呢? 陳蘭君先是跑去說服老郭以及其他街道辦干部,希望和他們達成一致愿望。 老郭不用說,自然是很爽快地答應幫忙,奈何他的人脈有限,并不大認識什么記者。陳蘭君只好拉上老郭一起,去找街道主任。理由也是充分的,幫著安置好待業知青,給他們找一條出路,這是好事,也是很好的政績,倘若這樣的大好事見報,那上級領導豈不是會對本街道高看一眼? 她還借了一個知青的閱覽證,去本市圖書館翻了一翻,真給她翻找了人民日報刊發北京知青在街道干部的幫助下賣大碗茶的新聞那一期。于是這張人民日報便也作為呈堂公證,用來證明國家對此事的態度是大大的肯定,作為有極高政治覺悟的街道,理應追隨嘛。 總之一大堆道理忽悠下來,街道主任也心動了,一番詢問之下,得知他jiejie的小叔子的表姨,也就是許記者。 這點親戚關系隔得實在是太遠了,讓人心里沒底。陳蘭君又跑了一趟圖書館,翻了本市的日報,將許記者發表的署名文章看了五六篇,借文觀人。 和少數依靠通訊員,只是道聽途書就敢寫報道放衛星的記者不一樣,許記者的報道文章很寫實,看得出她是非得親自到現場查證過,親自動筆寫的文章。 這樣的人是可以指望的,但也很難搞定。 怕許記者拒絕,除了和街道干部上門拜訪外,陳蘭君特意寫了一封信,洋洋灑灑五頁紙,內容主題是“記我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知青哥哥”,寫知青小攤怎么幫助其他知青,末尾輕描淡寫提了一句倘若這個模式能通過報紙等方式廣為人知,也就能為其他待業知青指明一個新的就業途徑,緩解就業壓力云云……除了戴高帽子的內容,陳蘭君在文風上也格外注意,參照許記者以往的作品,盡量貼近她的遣詞用句,好產生一種親切感。 求神拜佛似的忙了這么些天,終于請來了許記者這一尊大佛。 許記者合上手里拿著的采訪記錄本,說:“我剛剛四處看了看,也采訪了幾個顧客,你寫得至少有三四成是真的,還不錯?!?/br> 陳蘭君眉眼彎彎:“是吧,就像我保證的一樣,知青小攤肯定是有新聞報道價值的?!?/br> 許記者不置可否,看了眼趙宏,笑起來:“這一定就是你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知青哥哥?” 趙宏冷不丁被這句話鬧了個大紅臉:“咳,這也說得過了點?!?/br> “別緊張,我簡單問你幾個問題?!?/br> 前兩個問題,趙宏還回答得有些結結巴巴,過了一會兒,等問起擺攤和幫助其他待業知青時,他的聲音已經恢復如常。 陳蘭君在一旁看著,暗自點頭,趙宏還是能擔得起事的。 采訪完趙宏之后,陳蘭君陪著許記者去看了其他待業知青的攤子,得了消息的街道干部老郭等人也跑過來,七嘴八舌地講解著自己的工作。 許記者的采訪手記越寫越滿,由于記得多、時間緊,她的手掌側因按上墨跡而變得有些青黑,但許記者也渾然不在意,專注地記錄,直到幾面都寫得滿滿當當,她才合上本子,說:“感謝各位提供的素材,我想能寫出一篇很好的報道?!?/br> 兩天后,報道發了出來。 陳蘭君和趙宏并不是通過報紙,而是通過里三層外三層的顧客得知的。 如今的報紙傳播信息的能力可謂數一數二,尤其是本市日報這種發行量極大的報紙,許記者寫得報道十分精彩,占據了不少的版面,又正切合時下為待業青年擔憂的熱點,一下子引來極大的關注量。 甚至有人踩了一個多小時自行車,只為到知青小攤買一份腸粉的。 陳蘭君與趙宏原本準備好的食材,沒撐兩個小時就賣完了,幸虧沈牡丹緊急休假來支援,從家里又搬了些原料,有什么就賣什么,連糖罐子都倒空了來做雞蛋甜水,這才足以應付一下子增了幾倍的客流量。 真的是忙得連口水都喝不上。 累是真累,可痛快也是真痛快,結束了營業,回家一盤賬,36塊7毛! 這一回可真是一天頂得上人家一個月的工資。 錢賺得多,可材料基本上空了。 幸虧陳蘭君有先見之明的把街道辦和糧油局的同志們說通了,這回的報道隱隱有風聲說上面有大領導很滿意,所以大家一起幫忙,各方協調,這才保障了之后的供應量。 報道出來的第二天、第三天,營業額甚至達到了恐怖的40塊!按沈牡丹的話說,這速度跟天上下錢雨沒什么區別。 不僅僅是陳蘭君和趙宏他們的小攤,其他待業知青開的小攤營業額也至少翻了個翻。 惠風和暢的夜,龐小芃和其他受到幫助的待業知青敲開了趙宏家的門。 龐小芃晃一晃手里的米酒,笑容燦爛:“蘭姐,我們到江邊喝酒去?”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