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74節
主題:【點擊就看,短道速滑世青賽有史以來第一位三金得主全能王在線噴人!】 因為《奔向世界之巔》這電視劇如今仍在熱播,將要來到大結局階段了,再加上之前蘇涼那一系列引爆人眼球的故事以及三次元比賽的精彩表現,所以哪怕世界杯京市站的比賽結束一些日子了,蘇涼在海角論壇這個娛樂八卦論壇也還有不小的知名度和熱度。 等有吃瓜群眾點進帖子之后,迎面而來的就是有吃瓜黨從冰雪王國短道速滑版塊上申請轉發過來的‘冷面蘇涼在線噴人’的文字直播合集。 這些吃瓜黨們,有一個算一個,進來之后都以為這是有人在放蘇涼的黑料,等看完文字直播的內容,得知這居然是蘇涼的現場解說后,又得知體育頻道正在進行賽事直播……于是不少吃瓜黨當即點開了電視機,直奔著體育頻道就去了。 半晌之后,這個帖子里開始出現了一連串的震撼性回帖—— 38l:【我的媽呀,這是我不花錢就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內容嗎?】 43l:【笑瘋了我的天,救命啊,我之前從來沒看體育頻道的賽事直播的,所以體育頻道的風格這么狂野嗎?體育解說,在線噴人???】 55l:【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體育頻道的直播是真的筍啊,你們看,比賽這么緊張的時刻,導播硬是還給教練組安排了一個畫面……笑死,說實話,我現在一時之間很難分辨,教練組臉色這么難看,是因為他們的選手表現不好還是因為他們在現場聽蘇涼給他們公開處刑……!】 58l:【笑炸了,我剛剛去吃了一圈瓜回來,然后去看了樓主轉發的那個文字直播帖子的原始帖子,然后我發現了,早上的時候那個文字直播帖子,蘇涼的解說是真的非常溫柔如水的,那叫一個春風拂面——可是呢,就是這些教練組,他們發現了蘇涼的解說真的是太過一針見血,所以在中午午休的是時候,挨個兒排隊去找蘇涼,請蘇涼在下午的解說里不要對他們的選手客氣,直接把看到的問題給說出來。 我原地一個笑裂開,你們看這會兒電視上蘇涼的解說,可不就是直接把問題都點出來了嗎?可是這些教練組是真的沒想到,蘇涼不僅把選手的問題點出來了,更是把選手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的背后本質給點出來了。 畢竟嘛,這些選手都還挺年輕,全都是各省市俱樂部青年隊的選手,年紀小、經驗欠缺——超能理解的好吧?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選手的問題可以理解的話,又有誰的問題不能理解呢?】 60l:【to58l——哈哈哈哈,選手的問題可以理解,那當然就是教練組的鍋啦!23333】 這些海角論壇的吃瓜群眾們也是沒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還能看個短道速滑的比賽直播看得這么樂呵。 畢竟嘛,平時的體育賽事解說,解說員都挺會給運動員留面子的,就像是蘇涼早上的解說節奏一樣,哪怕是面對一些表現稀爛的選手,也硬是能夠從選手們那稀爛的表現中給找出一些優點來夸夸。 哪里就能夠像是今天這樣??? 看看! 看看蘇涼這會兒那冰冷的嘴里正在點評得都是個啥? ——【如果一個選手的體能較差,那么或許是選手的個體問題,擔當這一整支隊伍的選手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的情況下,我認為需要擔負首要責任的應該是隊伍的教練團隊?!?/br> ——【我以為教練應該幫助選擇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滑行方式,而不是強求選手對某一個選手進行強制的模仿,剛剛的這一組比賽我不想說更多,我只想對鄭文冰選手的教練說,鄭文冰的個人特色在于他的平衡能力強,能夠很好的掌控過彎技術,雖然存在速度耐力較弱等問題,但是只要好好研究他的個人能力出色的部分,完全可以發展出一套更適合他個人的滑行方式。我想教練組應該明白我話里的意思——一味的模仿只會讓鄭文冰在無法適應的同時,逐漸失去他個人的技術特色,直到最后泯然眾人?!?/br> ——【對于部分教練團隊,我希望教練組能夠知道,對于選手來說,適當的壓力能夠激發選手的比賽動力,但是過度的壓力和始終高度緊繃的精神狀態,一旦這根繩被繃斷,等待選手的將是崩潰的職業生涯和一塌糊涂的心理狀態。成績重要,但是如何在保證選手心理健康的情況下適當地激勵選手更重要。 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國際上也同樣是個難題,學習南韓的高壓模式可以,但是你不能光有心理上的高壓——南韓在技術上的細致鉆研,請問教練組學到了嗎?】 一連串的點評,越來越辛辣,到了最后,蘇涼點評時其實已經不再針對某一個隊伍了,多少算是給這些教練團隊留了點面子。 只是蘇涼所點評的這些內容,圈子外的人或許分不清他所說的對象誰是誰,可圈子里的隊伍或者是一些資深的冰迷,在聽過之后基本都能當場解碼了。 就像是那個一整支隊伍的選手都同樣存在體能問題的,就是某個挺有名氣的俱樂部隊伍,這個俱樂部隊伍中唯一一個沒有體能問題的就是某個在體能上天賦異稟的小將,因為這個小將的存在,俱樂部始終不承認自己的隊伍在體能訓練上存在缺陷。 但是蘇涼在點評這個小將時就提到——如果在日常訓練中能夠加大對體能訓練的重視,這個選手在體能上還能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至于那個鄭文冰。 一開始冰迷們也沒反應過來,就是覺得鄭文冰的滑行好像確實看起來有些眼熟又別扭,但是具體又說不上來到底像是誰。 等到蘇涼點出這個問題之后,眾人恍然間一想,鄭文冰在今天這幾場比賽中的滑行,好像是不是和蘇涼隱約有點像? 但是蘇涼的個人特色太明顯了,鄭文冰只是在彎道能力上相對出色,別的方面其實和蘇涼搭不太上邊,例如鄭文冰在速度耐力上實際上就有明顯的缺陷,如果非讓他學蘇涼的后程超越的話,他在比賽后半程實際上并沒有任何的優勢。 盲目的模仿只會讓鄭文冰在實際的比賽中逐漸損耗他的個人特色,最后變成個四不像。 還有像是那個模仿南韓的模式,結果學不會人家的精髓光學會南韓的精神高壓pua模式的隊伍…… 光聽蘇涼的這句點評冰迷們就覺得血壓在一瞬間飆高了,又有熟悉那個隊伍的冰迷當場額頭冒青筋了。 “我就說呢!隊里從上個賽季開始怎么回事,選手一個個的感覺精神緊繃得跟個什么似的,不僅是青年隊這里,他們的成年隊也是一樣的情況,感覺隨便一碰都要冒火兒打起來一樣,隊員之間也感覺看起來像是有仇……” “所以他們其實是在學小棒子,結果光學會小棒子的那種不把選手當人看的作風,還學不會小棒子的技術?!” 蘇涼的這一連串的點評,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當天,在世青賽資格選拔賽的直播結束后,當天的體育新聞也直接播報了當天的蘇涼解說盛況,最后,體育新聞還采訪了國家隊的林國斌。 這位國家隊的總教練在采訪中一臉彌勒佛似的笑瞇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國家隊會聯合國內冬運管理中心,對全國的各個隊伍進行一輪新的培訓和篩查?!?/br>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僅僅是一次直播解說而已,蘇涼居然最后也能搞出這種陣勢。 以至于當天世青賽的資格賽結束后,二翔在看到他家老大時,都直接腿軟了兩秒,顫顫巍巍地后退,直接縮到了武剛的背后偷偷看他老大的臉色。 蘇涼:…… 蘇涼也是沒想到,二翔這家伙膽子也能小成這樣。 至于蘇涼的三天現場解說結束之后,各個省市隊伍的教練組看到蘇涼恨不得繞路三尺遠的事情就更不必說了,要說三天解說的工作結束后,唯一一個對蘇涼的態度沒有改變又或者說更愛他的人…… “昂!哥哥哥哥!” 在蘇涼解說結束,摘下耳機跟林方正、廖雨薇兩位老師點頭示意之后,早已經迫不及待的小不點簡直是從他的位置上‘飛’到蘇涼懷里的。 小家伙在被蘇涼抱進懷里之后,整個小臉上都是對哥哥崇拜的模樣:“哥哥真是太厲害啦!” 看著小家伙這亮晶晶的眼睛,蘇涼又看了眼不遠處慫了吧唧的二翔,蘇涼溫和地揉了揉小家伙的腦袋,然后平靜道:“嗯,暖暖也很乖?!?/br> 第276章 等結束了為期三天的賽事解說后,蘇涼才跟著國青隊的眾人重新回歸冬訓中心舊區恢復訓練。 而在蘇涼回到冬訓中心舊區的同—天,蔣一波也帶著蘇涼在這三天的解說期間所做的個人筆記到了國家隊的教練組。 李云龍在收到蔣一波遞來的筆記時,向來沉著冷靜的面孔上也閃過—絲驚訝。 “這些筆記,是小涼整理的?” 蔣一波點了點頭:“他讓我帶來的,說這些交到隊里才能實現效用的最大化?!?/br> 聽到蔣—波的話,饒是李云龍的臉上也不由出現了動容的神色。 此前的三天直播中,蘇涼在直播解說點評中絲毫不留情面的辛辣毒舌之名算是享譽全國了,只不過蘇涼的這個毒舌確實是那些教練自己求的,誰也不能說蘇涼的不是,于是幾乎各個隊伍還有俱樂部的教練組都被蘇涼挨個兒批了—遍。 就連國家隊這里,林國斌在第二天也專程帶了幾個教練去現場看了比賽以及蘇涼的解說點評。 回來的時候,他們隊里的總教練還在感慨可惜—一可惜蘇涼現在自己也還處于個人實力的上升期,個人精力必須更多地放在自己的能力提升上。 否則,用林國斌的話來說,能夠有這樣—個火眼金睛的教練坐鎮,又何愁華國的短道速滑項目實力起不來呢? 在這三天的資格賽選拔結束之后,國家隊這里直接就由林國斌牽頭,將在全國舉辦一個短道速滑教練員素質能力提升的講座。 國家隊這里經驗豐富的教練員將會輪番給全國各個隊伍派來學習的教練進行具體的講座課程教授。 主要是為了消除各個省市隊伍包括俱樂部隊伍里—些已經不合時宜的陳舊訓練觀念,將更先進的科學訓練觀念傳播下去。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對各個省市隊伍的選手進行一些篩查,看看是不是有蘇涼說的那種‘分明在長距離項目上天賦更好,卻始終在進行短距離項目訓練’的選手。 這個篩查屆時將由國家隊這里的教練組討論之后,出—份最新的綜合體測表格,然后交由各個省市隊伍進行包括血檢等項目在內的自測,最終再將相應的測試結果提交國家隊審核。 這個工作量實際上大得有些離譜了,包括國家隊內也有教練在討論說是否有必要進行這種程度的全國性篩查,有些過于消耗人力財力了。 但是林國斌還是拍板將這個事情決定了下來。 “不論是在哪個項目,人才的篩選、梯隊建設的工作都是最繁瑣、最基礎但是也最重要的?!?/br> “現在在咱們短道速滑這個項目明顯正在大跨步提升的時期,如果不同步打好人才基礎,難道還真的指望光憑借我—個人,或是光憑借有限的—些教練的出色眼光,從龐大的基礎人才群體中篩選出稀少的天才嗎?” “是,我承認,有些選手在自我成長之后,能夠在賽場上逐漸發光,自己站到我們的眼前來?!?/br> “但是最新的黑省、吉省、冀省等地的青少年選手調查報告你們看過了嗎?你們看到過青少年選手最終會選擇成為職業選手的比例有多少嗎?你們知道沒有在青少年時期及時加以引導,導致的人才流失有多嚴重嗎?” 國家隊的教練組被林國斌教訓得大氣也不敢出,分分鐘復刻蘇涼前幾天在比賽直播解說中讓在場教練不敢說話的場景。 “人才流失這件事,你們或許承受得起,我或許也承受得起一—我們都已經是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了,這些地方上的基礎小事影響不到我們,是嗎?” “但我們能夠承受得起,短道速滑這個項目能夠承受得起嗎?” “當我們項目開始大跨步地提升,但人才基礎跟不上,最后—切又回到原來—一在這種事情發生之后,那時候再來后悔早期沒有注重人才遴選,沒有注重項目梯隊建設,那時候還來得及嗎?” 在林國斌說這句話時,他的視線掃向了在場的每一個教練,沒有人敢跟他說半個不字。 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識到,基礎人才的遴選確實與他們自身的利益關系不大,但是卻與整個項目的利益息息相關。 *** 當李云龍帶著蘇涼提供的筆記回到教練組辦公室時,還在辦公室里的教練們聽說之后,紛紛傳閱了蘇涼送來的這些筆記內容。 在看完蘇涼雖然有些急促記錄,但仍舊條理清晰的優缺點羅列后,這些都去現場聽過蘇涼當場噴人的教練們,算是徹底的心服口服了。 “在那樣的高強度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居然還有余力記錄這些選手的個人細節?!?/br> “如果不是他年紀太小,我看林指導都恨不得要將他弄來國家隊當教練了?!?/br> “那確實,說實話如果不是他年紀確實太小……你看有些項目的一哥一姐兼當隊內的教練帶—帶后面的小隊員,這種事情多得很?!?/br> “害,那不是那些—哥一姐都年紀不小了嗎?就你看咱們國家隊吧,就別說國家隊了,就把國青隊都算上,蘇涼的年紀也是最小的—個。真讓他帶后面的選手,看著也實在不像話,接下來正是上升期呢,等他穩住了,說不準下個賽季再拿個世錦賽的金牌回來呢?” “哈哈,怎么就想著下個賽季?這個賽季的世錦賽他妥妥兒在大名單上了吧?” “那肯定的,就蘇涼現在這個實力,也就是在接力賽上怕影響到隊友,至于個人單項,少了誰也不能少他??!” “不過不能少是不能少,要說今年世錦賽奪牌的話我信,多金的話……” “你也不是不知道,雖然世界杯也是國際賽事,但世界杯和世錦賽還有冬奧這樣的頂尖賽事來比較,等級差距還是很不小的,世界杯上或許能有一兩個選手爆種,但是選手們在世界杯上往往不會真的拼到竭盡全力那種—一就之前加拿大站那次來說吧,如果當時的1500米是世錦賽的決賽,那哪怕覺得沒希望了,塞繆爾亞當斯也不會真的就放棄沖刺?!?/br> 周圍的其他教練組成員聽到這里,確實也點了點頭。 他們有不少都是從地方被抽調到國家隊的。 在地方隊伍的時候,他們都知道各自隊伍里的選手是個什么心態一一平時的小比賽嘛,有—些選手就抱著混混的心理隨便比比就好,畢竟這跟他們全年的積分無關,真正與全年積分有關也關系著個人未來成就和待遇的賽事,那就是咬著牙都要往下拼。 國內賽選手們是這樣的態度,其實把它套用到國際賽事上也是一樣的。 所以哪怕蘇涼在世界杯上已經有了連續創造好成績的能力,可世界杯和世錦賽又是兩碼事兒。 上個賽季的時候,蘇涼根本沒有參加過世錦賽,哪怕是這個賽季剛開始時,他們也知道裴景對于蘇涼的賽季規劃中,最重要的賽事落點也是放在此次的世青賽而已——而對于其他頂尖的短道速滑選手來說,他們早就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賽季最高目標實際上應當就是賽季末的世錦賽。 所以對于其他的這些選手來說,他們會將自己最好的狀態周期調整到世錦賽期間爆發。 而裴景給蘇涼的安排則應當是在世青賽這個周期前后才是蘇涼的最好狀態爆發周期。 這個賽季的世青賽是在2004年1月9日,而世錦賽則是在04年的3月19日。 兩場賽事中間隔了有兩個月零10天的時間。 當然,不是說裴景不能現在再針對蘇涼的競技狀態進行新一輪的調整,但問題在于,其他選手的這種競技狀態調節,是以一整個賽季作為一個大周期進行的安排和調整,蘇涼現在臨時調整,最終爆發的狀態一定會與其他選手之間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