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36節
身為一位兒控老父親,蔣一波現在就開始恐慌地思考了——要不然想辦法給他家暖暖補充一下營養增增高吧?醫生不是都說骨齡測試也未必準確嗎?補充一下營養,或許暖暖也能長到1米8呢! 相對于周圍其他長輩的或煩惱或驚喜,蘇涼則是比較意外。 畢竟在場的所有人里面只有他知道,這個小不點就是他自己的幼崽版——他能長到1米8多,沒道理小不點的身高預測才1米75…… 想到這里,他忽然想起了曾經他爹帶他和暖暖去進行dna比對時的測試結果,那一次的dna比對,兩人的dna就有著極其微小的區別,以至于檢測結果無法將他們倆鎖定為同一個人,最終得出了兩人是近乎同卵雙胞胎程度的親兄弟。 所以,小不點的身高……也是因為這種微妙的基因區別所帶來的差異嗎?又或者就像是醫生所說的一樣,檢測結果不夠準確? 畢竟他的骨齡測試是在16歲時才做的,而小不點現在才三歲半…… 邊上的小不點沒能第一時間門得到回答,于是一臉迷茫地左右看了看,才又扯了扯他哥哥的袖子。 “哥哥哥哥,暖暖以后能長到多高呀?” 蘇涼想了想,沒有騙他:“1米75?!?/br> “1米75?”小不點的眼珠子轉了好幾圈,快把自己的小腦袋都繞進去了,但他也猜不出1米75是多高。 于是他又扯了扯他哥哥的袖子,問:“哥哥哥哥,那你有多高呀!” 蘇涼沉默了一下:“……1米75?!?/br> 當即,只見小不點的眼睛噌地一下亮了起來:“哇!” 小不點當場快樂地用他的小rou手抱住了他哥哥的脖頸,在他哥哥頸間門蹭了蹭,臉上洋溢著歡快又喜悅的氣息:“太棒啦!暖暖會和哥哥一樣高!” 蘇涼:“……” 蔣一波:“……” 蘇涼和他爹隔著小不點對視了一眼,父子倆都同時陷入了沉默——糟糕,現在這個情況算是騙小孩兒嗎? 這種微妙地是又不是的感覺…… 邊上的梁華生于是趁機而入,在小不點身邊哄道:“那暖暖有看哥哥昨天的表演嗎?想和哥哥一樣厲害嗎?” 小不點當即眼睛閃閃亮地點頭:“要!暖暖要和哥哥一樣的厲害!” 秦教練夫婦看著自己這個弟子,感覺老臉都快兜不住了——堂堂花滑國家隊總教練,擱這兒像是個誘騙幼兒的大壞蛋。 梁華生當即喜出望外:“那暖暖要來花滑隊好好練習哦!” 小不點也認真地點頭:“好哦!” 小家伙努力地握著他的小拳頭,一本正經道:“那暖暖要和哥哥一樣厲害轉圈圈!還要像哥哥一樣厲害滑好快!” 梁華生聽著小不點的前半句還喜滋滋,聽到后半句就當場咯噔一下。 他有點兒想跟小家伙說——咱們年紀小,先不要這樣‘既要且要’,但看著邊上對他虎視眈眈的蔣一波,還有兩位用眼神警告他別瞎說話的老師,他終于還是眼含熱淚地點了點頭,對著小不點夸起了‘真乖’。 *** 不論怎樣,這次骨齡測試的結果絕大多數人都還是滿意的,其中要數小不點最開心——畢竟他可以長到1米75,哥哥的身高也是1米75,暖暖就會和哥哥一樣高啦! 原本測完骨齡,蘇涼就可以和小不點一塊兒先回家了——因為前兩天都在準備花滑的表演滑,短道速滑隊這里倒也很仗義,給蘇涼多開了兩天的假期,讓他可以在gala秀結束之后再稍微休息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但是蘇涼日常保持訓練習慣了,讓他完全徹底地休息倒是不太適應,于是準備一會兒到陸訓館去做一些簡單的訓練,恰巧下午還可以到花滑館把滑行課給帶了。 他這個花滑隊的滑行指導雖然說是編外的,但是梁華生也是正經給他申請了授課薪酬的,算是個正經兼職,雖然他目前還不夠資格考取或申報教練資格證,但他現在的執教行為甚至可以開始掛教齡了。 不論是出于這個原因考慮,還是出于對花滑隊選手負責的方面考慮,蘇涼都會盡可能地保證不錯過每一次滑行課程。 在確定蘇涼不需要回家休息后,秦教練夫婦又詢問了小不點要不要跟著他們回家去,小家伙十分果斷地選擇了抱住他哥哥的大腿。 看著小家伙的這副模樣,秦教練和林教練夫婦倆是哭笑不得。 “行了行了,那林奶奶不帶你回家了,暖暖也可以在隊里看哥哥jiejie們訓練——過不了多久,爺爺奶奶就要帶你一起認真訓練了,可以嗎?” “昂!暖暖可以!” 小不點聽到自己很快就要和哥哥一樣地訓練了,當即用力地點了點頭,臉上是滿滿的開心模樣。 倒是邊上的蔣一波有些心疼小不點——這么小的年紀就要開始訓練。 說起來,就是因為對自己家的小不點實在狠不下心來,所以蔣一波當初才沒在第一時間門想到讓小家伙練短道速滑。 在和秦教練夫婦道別之后,蘇涼終于有空帶著小不點進了花滑隊和短道速滑隊共用的陸訓館。 而在蘇涼帶著小不點進館時——唰地一下,幾乎是陸訓館里所有的選手都將目光匯聚到了蘇涼的身上! “小蘇老師!” “哇,老大!” 一時之間門左邊的花滑隊選手們眼巴巴地看著他,右邊二翔他們也在盯著他看,恍惚間門,蘇涼竟有種自己變成了渣男的錯覺…… _(:3」∠)_ 第237章 自從蘇·渣男·涼成功地在華國杯的gala秀上亮相之后,不僅是冰雪王國花滑版塊的冰迷們開始更加激烈地哭天搶地,就連短道速滑版塊的冰迷們也紛紛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 不說別的,光就是蘇涼當時當面懟外國記者的那段采訪就很有一股子‘花滑隊長’的威嚴在,以至于短道速滑這里的版塊發展出了和花樣滑冰版塊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喊話—— 【林國斌,堅持??!你一定行!】 *** 近來這段時間,冬訓中心短道速滑隊和花滑隊基本上就指著梁華生和林國斌這兩個笑話段子下飯了,就連林國斌有時也會笑著調侃梁華生—— ‘哎呀,老梁……’ 但凡是這句話一出口,梁華生就能翻個大白眼。 玩笑歸玩笑,梁華生雖然因為沒能留住蘇涼這件事,在冰迷們口中始終有著‘不行’的口碑,但事實上他也是公認負責任的領導了。 不僅負責任,而且敢想、敢干。 他和短道速滑隊的林國斌一塊兒,都是思想比較開放,愿意引入新的訓練思潮,全力與國際先進理念接軌的思想開放型的領導。 同時他在花滑這個項目上,也有很明確并且正確的認知,就比如上個賽季開始狠抓隊員的滑行,甚至破格邀請了蘇涼這個特聘的指導等等。 可以說,確實是如秦教練、林教練夫婦對他的認知一樣,他始終是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花樣滑冰這個事業中,不斷在燃燒著自己努力開拓著華國在這一個項目上的全新版圖。 ——所以,在林國斌跟前低眉順眼,都是為了偉大的體育事業! 嗯,沒錯兒,絕不丟人! 畢竟只有隔壁短道速滑隊的肯放人,他們花滑隊的選手們才能繼續擁有小蘇老師不是嗎? 不過今天梁華生低眉順眼地來給林國斌賠笑倒不是為了別的事情,而是給短道速滑隊這里送來了一疊的商務合作申請報告書。 要說呢,這一次的華國杯是確實達到了華國隊原本的目的,這段時間以來,全國范圍內關于花樣滑冰這個項目的討論聲量和關注度都較之以往有了顯著的提升。 只是這個聲量有一大部分都是由隔壁短道速滑隊的蘇涼帶來的,這也是令花滑隊內部有些哭笑不得。 也是因為蘇涼確實在華國杯上大放異彩,再加上他本人還是短道速滑隊明晃晃的明日之星,因此有不少商家都看準了蘇涼身上的這個熱度,向短道速滑隊和花滑隊都遞來了合作申請。 林國斌也沒客氣,讓身邊的工作人員把材料收起來給負責廣告商務相關事項的科室送去,然后擺擺手就要送客。 “誒,老林,我才剛把材料給你送來你就送客,翻臉的速度也太快了吧?”梁華生沒好氣地吐槽了兩句。 林國斌才懶得理會他:“行了,你們的華國杯舉辦得很成功,我們短道速滑隊的世界杯京市分站賽還有之后的世青賽都還在籌辦呢,去去去,沒工夫理陪你閑磕牙?!?/br> “!” “我怎么就閑磕牙了……” 聽著林國斌他們短道速滑隊有正事兒,梁華生倒也不再繼續賴著了,嘀咕了兩句也轉身走了,畢竟作為花滑國家隊的總教練,他也不可能真的什么事沒有。 等梁華生離開后,林國斌的辦公室里也開始繼續處理起了和接下來短道速滑世界杯京市站還有世青賽相關的事項。 正如林國斌同梁華生所說的一樣,隨著花滑隊在華國杯上拿下了這么一個漂漂亮亮的成績之后,他們短道速滑隊的壓力不免就大了起來。 畢竟就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這兩個項目來說,哪怕只是在冰雪項目里比較,花樣滑冰也要比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這兩個項目的熱度加起來要高。 isu方面是有公布每年財報的,只要關注isu的財報就能知道,國際冰協每年舉辦大大小小的賽事,真從贊助、門票銷售、周邊售賣等方面上能夠勉強回本的,也就只有花樣滑冰而已。 當然,像是京市承辦的世界杯分站賽還有世青賽,并沒有想要依靠這個賺錢的意思,只是說從isu的財報營收方面就可以知道,花滑的受眾廣度要遠遠高于他們短道速滑。 那么問題來了,像是花滑他們能夠搞出先前那么大的全民討論聲量,而他們短道速滑的這兩場比賽又該怎么辦呢? 這些日子以來,教練組忙著對于已經在國內的選拔賽上取得了世界杯京市分站賽參賽資格的選手正在抓緊進行賽前一個月周期的周期性提升訓練。 而國家隊的領導們則在忙著研究應該怎樣擴大這次世界杯的宣傳聲勢。 “唉,還是花滑隊那里取了巧,有那么一個表演滑,還可以從咱們隊里把蘇涼給借過去大壯聲勢?!?/br> 像是他們短道速滑,根本沒可能搞這樣的花活兒。 這段時間,短道速滑隊的領導們可謂是搜腸刮肚,只可恨大家都是老成持重的人,不像那個隔壁的梁華生,腦子里花活兒一套一套的。 就在短道速滑隊的領導們快要愁禿了頭的時候,一位辦公室的科員接了個電話,然后興匆匆地跟林國斌匯報了起來。 “林指導,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林國斌有些好奇。 小科員笑著道:“剛剛冬運管理中心來的電話通知,《奔向世界之巔》這劇要播啦!” 林國斌一時沒反應過來,問:“什么???” “《奔向世界之巔》,就去年有好幾位編劇來咱們冬訓中心取材的那個劇??!您忘啦?原型就是咱們蘇涼還有隊里好幾位選手的那個??!” “聽說要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呢,冬運管理中心的領導說啦,特地給爭取的最好的播出時段和平臺,剛好配合著接下來的世界杯京市站的宣傳還有世青賽的宣傳,讓咱們上點心,爭取讓選手們都能在家門口拿下一個好成績!” 這話一出口,在場的國家隊辦公室領導們終于長長松了口氣——哎呀,總算!這可真是太好啦! 林國斌聽完這話,臉上終于也露出了一絲笑容:“好,太好了!” 去年來冬訓中心取材的這個劇他們當然是知道的,只不過電視劇的拍攝和后期制作的周期都比較長,對整部電視劇進行審核的人又不是他們國家隊,而是上面冬運管理中心的人派了專人在審核,因此等到今年他們都已經忘了這茬兒了。 沒想到在他們愁禿了頭的時候,還能天降這么一個大驚喜! “好了,老伙計們,通知各自手下的人哈,這一回的世界杯京市站,宣傳咱們盡量往大了搞——還有之后的世青賽也別忘了!” “難得乘這么一回東風?!?/br> “哦,對了,小張,剛剛冬運管理中心的同志有說咱們這電視劇幾號開播嗎?” “噢,有的!”剛剛接電話的小張點了點頭:“11月22號開播,一天兩集,電視劇總共4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