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50節
“可不是嗎?” “剛剛摔出賽道的,有一個還是國家隊的選手呢,就那個劉宇恒……” “國家隊的都沒能晉級??!6名參賽選手,3個沒有成績,這簡直了,在這一組,只要滑得穩一點,哪怕速度沒有那么快,晉級的機會都有三分之二呢?!?/br> 在目送第一組的選手們退場之后,冰迷們很是感慨了一番,然后又迅速地將目光轉到了冰面上新登場的半決賽第二組成員的身上。 “來了來了!蘇涼和周海波那組!” 作為蘇涼的支持者,黃維這會兒也精神支棱了起來,專注地盯著冰面上的情況,緊張地等待著蘇涼在這一場比賽之中的表現。 *** 賽場上,半決賽第二組的六名選手都已經在冰面上做好了準備,六名選手中,蘇涼本場處于第二道上,一個還算不錯的位置,而周海波因為是遞補晉級的,因此排在最外道上。 這場除了周海波之外,余下的三人都沒有跟蘇涼同場比過,所有人都只是聽過蘇涼這個名字,親眼看過蘇涼在昨天將周海波給逼得心態崩盤。 在尤建、張紹武、趙家勇、石文輝這四名選手之中,有對蘇涼十分警惕的尤建、張紹武,也有覺得蘇涼未必就能那么神,半決賽他的體能或許不足以應對的趙家勇和石文輝。 在比賽將要開始前,尤建、張紹武都關注了一眼蘇涼,另外兩人和周海波則都只專注于自己眼前的賽道。 很快,賽前的準備時間一過,現場的廣播之中就傳來了發令員的指令聲——各就位,預備——砰! 一連串的指令聲與最后的發令槍響聲接連響起,這一場關乎半決賽第二組兩個晉級名額的比賽也正式的打響了! 在發令槍響的同一時間,1500米的起跑線上,就有5名選手展開了奮勇爭奪領滑位置的比拼。 唯一落下的那一個仍舊是蘇涼。 觀眾席上,冰迷們這會兒看到蘇涼這個慢吞吞的起步,心里都已經沒有預賽時那么慌張了,又是跟滑策略,他們懂。 蘇涼的年紀小,體能拼不過那些成年對手,前期采用跟滑策略倒是很能理解,但是冰迷們沒有想到,分明已經體能不足的周海波,居然也敢跟著趙家勇他們拼領滑的位置。 而且還拼上了。 觀眾席上,冰迷們一看周海波這個架勢,心里也猜出了大半,周海波這八成是看自己晉級決賽無望了,那反正領滑能拼多少是多少。 事實上周海波也確實是這么想的。 雖然預賽的時候他的心態好像穩了一些,可是到了剛剛半決賽前,他多少又有點慫,所以他抱著不想看到蘇涼的心態,干脆又搶了領滑的位置——總之是能滑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 趙家勇這幾個選手也看出來周海波的打算了,于是一開始的時候顯得有些激烈的領滑位置爭搶很快也平靜了下來,幾個選手之中,倒是第二位到第五位的這4個順序在前幾圈的滑行之中倒騰了幾次。 尤建和張紹武這兩人一開始還惦記著蘇涼,但是他們也察覺到了,蘇涼是一點兒也沒有想要上前跟他們交替位置多消耗體能的打算,從始至終就穩穩地守在最后一位,他們也就暫時將蘇涼拋到了腦后。 畢竟,依照蘇涼之前預賽時的那個習慣,那想必是要到最后三圈沖刺階段才會發動的,但是到了沖刺階段,他們的速度也提了上來,他們幾個的實力比起第一組被蘇涼鉆了網的那幾個俱樂部選手來說要強得多,他們自信蘇涼未必就能夠在最后的三圈找到超越的漏洞,于是前方的這幾個選手對蘇涼的關注也越來越少。 很快,這一場比賽就已經來到了第七圈的階段,前方的周海波體能明顯已經在連續的兩場領滑中消耗得快要見底了,領滑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此時,暫時處于第二位的趙家豪心中也不準備繼續跟滑了,而是瞅準了周海波將要進入彎道的時機——他同樣知道周海波進入彎道時很難控制得住自己的路線,他所要做的就是屆時伺機從內道超越前方的周海波! 眼前第七圈的第二個彎道階段,趙家豪在注意到周海波的滑行路線開始向外拐時,他的身體立刻朝左側內傾,腳下復步滑行,預備從周海波的內道空隙處超越——周海波并沒有抵抗趙家豪的超越,他的體能到這會兒已經確實見底了,他也沒打算死扛著,但是因為剛剛的這個彎道他的體能快要見底,入彎速度并不快,他的路線并不算真的失控。 也就是說,趙家豪找的這個空隙比他預期的周海波的偏離路線和空隙要??! 電光火石之間,趙家豪并沒能想到太多,但是他隱約察覺到自己的冰刀似乎蹬到了什么,右側肩膀似乎也同時與周海波有了一個碰撞,這令他自己的滑行也出現了短暫的失控,下一秒,原本就因為體能不足而控制力下滑的周海波意外摔出了賽道……! 觀眾席上因為周海波的意外出現了一陣驚呼,但賽場上的比賽仍在繼續。 趙家豪在覺得自己的冰刀蹬踩到什么以及回憶起先前的觸感時,就已經知道自己剛剛應該是不小心踢刀了,而他的內道超越空隙選擇得不好,或許會有犯規的情況存在。 不過這些念頭都只是在他的腦海之中電閃而過,他的目光堅定,仍舊聚焦著前方——不管犯規沒有,他都必須要完賽,只有完賽并且取得前兩名的名次才有希望,否則如果他實際上沒有被判犯規,就等于是自己放棄了自己的晉級機會! 后方的選手剛剛在周海波摔出賽道時避讓了一下,而在避讓之后,也正是因為趙家豪帶起來的超越氛圍,前面7圈的平靜戰況已經不復存在,從第八圈開始,比賽就真正變得激烈了起來。 唯一仍舊保持著自己節奏的,仍舊是墜在最后一位的蘇涼,他還是那樣安靜無聲在最后方保持著跟滑的速度,只是他的軀干姿勢好像又壓得更低了,在前方選手們在冰上尋機超越時,他的視線始終鎖定著前方的4名對手,就像是……等待捕捉螳螂的那只黃雀。 第八圈開始,趙家豪并沒能穩穩地守住自己的領滑位置,連續兩圈,就產生了兩個領滑位置的交替,暫時沒有誰能夠憑借自己的實力穩穩地守住第一的位置。 而在進入到最后三圈的階段,所有人原本還有所控制保留的滑行也徹底放開——其實經過前面10圈的滑行,到了這個階段,趙家豪等人的體能都已經下滑了,包括他們的速度也從第八圈時的最大速度有了一定的下降。 不過所有人都是如此,他們也并不在意。 惟有在觀眾席上的冰迷們看得清楚——不,雖然趙家豪他們的滑行速度和體能下滑了,但是有一個全程在最后方跟滑的蘇涼。 他的速度,上來了! 哪怕是冰迷們都沒有想到,蘇涼居然真的這么沉得住氣。 他是在第12圈的時候才真正開始拉到外道向前超越的,此時前方雖然仍舊沒有放棄爭奪前兩個位置的機會,但是局勢其實已經基本穩定了。 趙家豪身處在第一位,尤建第二位,張紹武第三,石文輝第四。 石文輝已經重新回到了跟滑的位置,大約是意圖保留體能在最后的時候施展沖刺戰術,而也就是在這時,石文輝感覺自己的右側有什么晃了一下,然后就是一個他之前沒有注意過的身影從他的右側已經繞向前方! ……老天爺,是蘇涼! 在察覺到蘇涼的超越時,石文輝驚出了一頭冷汗,在剛剛的比賽中他是真的忘了還有這么一號人。 而很明顯,忘記了蘇涼的人并不止他一個。 前方的張紹武和尤建兩人幾乎并肩在滑行,他們兩人的中間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空間,但是或許是張紹武和尤建兩人互相搶位得太過激烈,他們誰都沒有發現,他們兩人和趙家豪之間反而有了一個看起來不小的空隙。 不止是蘇涼,這一回就連在最后一位的石文輝也注意到這個空隙了,可就在他都以為蘇涼要利用這個空隙超到張紹武和尤建前方時,蘇涼卻并沒有動。 這是怎么回事?! 石文輝簡直以為前面那個以技戰術揚名的蘇涼其實是個花花架子,就連那么明顯的空隙都注意不到。 可就在這時,他們已經進入到了最后一圈的第一個彎道,入彎時,趙家豪穩穩地守住了自己的內道位置,但是在他的右側,已經重新緊緊貼上他的張紹武、尤建正粘著他,這讓趙家豪不得不分神控制住不讓后方的張紹武、尤建兩人超越。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到了出彎的時刻! 說時遲那時快,趙家豪為了控制住后方的張紹武、尤建,在出彎時角度略有偏差,讓出了一個短暫的空隙機會……! 同一時間,蘇涼穩穩地抓住了這個空隙機會,一舉成功地從趙家豪的內道超越,轉瞬之間,在趙家豪重新控制住自己的路線時,現場的局面已經天翻地覆。 最后半圈,領滑的選手,已經變成了——蘇涼! 第46章 現場的教練指揮席旁,裴景并沒有以教練身份在這里指揮,但他是在這個位置旁觀戰的,在看到最后半圈的時候蘇涼終于搶到了領滑的位置,他的手心攥緊,不由得冒出了滿手的冷汗。 最后半圈的這個超越,著實已經太過驚險,裴景知道,蘇涼這或許是為了盡可能地保存自己的體能減少消耗才做出這樣的選擇的,但是這個起速和超越真的是看得人為之捏一把冷汗。 觀眾席上的冰迷們在反應過來蘇涼居然真的硬是忍到最后階段才超越后,也是渾身一個激靈——這是真的太驚險了!如果這個時間之內來不及超越呢?如果最后前方的選手沒有出現任何的破綻呢? 冰迷們腦子里閃過了一萬個如果,但這一萬個如果也都被眼前賽場上的驚險與刺激徹底地打破。 太牛了! 他們原本以為上一場的半決賽已經是今天最刺激的一場比賽,但看到眼前的戰況之后,他們的腎上腺素又一次被蘇涼的表現刺激得直線飆高! 現場的觀眾席上,原本有不少的冰迷在為趙家豪他們幾個加油吶喊,但在這一幕之后,觀眾席上吶喊聲里的主角已經換了個名字。 “蘇涼牛逼?。?!沖?。?!” “第一第一第一?。?!” 在最后半圈時被超越,趙家豪甚至沒能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不止是趙家豪,邊上原本還在競爭第二位置的張紹武、尤建兩人也是猝不及防之下就已經落到了三、四位次上。 最后一個彎道,蘇涼死死地卡住了內道邊緣,趙家豪緊跟在蘇涼的身后,但卻沒能找到任何的反超機會。 從入彎到出彎,蘇涼在這個階段再一次體現了他在技術上的細膩與絕對的彎道控制能力。 從最后一個彎道沖出,最后的沖刺階段,趙家豪終于勉強追上了蘇涼的位置,所有選手在終點線前以沖刺的姿態將冰刀全力向前送去,但終究還是沒人能夠將小組第一的名次從蘇涼的手中奪走。 最終沖線時,現場記錄的最終排名分別是第一名蘇涼、第二名趙家豪、第三名尤建、第四名張紹武以及第五名的石文輝。 這場比賽在開始前,石文輝是真覺得蘇涼不過就是個15歲的選手,再怎么強難道還真的能夠壓著他們打嗎? 事實證明,如果不是人家蘇涼確實年紀小體能不夠充沛,恐怕是真的能全程壓到他們抬不起頭。 因為在最后的沖刺圈落在第四位,他是先一步被蘇涼超越的,在被蘇涼超越了之后,他也算完整地看到了蘇涼對于超越前方趙家豪他們幾人的時機選擇。 精妙、準確、果斷。 除了這三個詞之外,石文輝覺得自己很難再找出別的詞匯來形容蘇涼對這一次時機的選擇。 在最初尤建、張紹武和趙家豪之間出現空隙時,他原本以為蘇涼是猶豫不前,但是在比賽結束之后,石文輝再次回顧那個超越的機會——那個階段尤建、張紹武正在緊張地對抗,他們和趙家豪之間的空隙雖然是機會,但是一旦選擇在那個階段超越,蘇涼勢必會面臨尤建、張紹武兩人共同的緊迫追擊和盯人戰術。 不僅如此,在那個位置蘇涼可以超越尤建兩人,卻難以做到對趙家豪的連續超越,那就意味著蘇涼的超越其實直接為趙家豪削弱了壓力,額外消耗了自己的體能,最大的受益者或許就變成身處在第一位的趙家豪。 直到賽后回顧了蘇涼的這兩次機會選擇并且做了認真的分析之后,石文輝才不得不嘆服。 人們總是說,短道速滑的冰面上,局勢千變萬化,機會稍縱即逝。 這句話完全沒有錯。 以石文輝、尤建他們幾人的實力,每一場比賽,在冰面上他們也總是能夠發現無數個機會,但是這些機會之間有真有假,也有可能純粹是來自于對手的假動作,想要騙到他們虛晃一槍。 怎樣判斷每一個機會的對與錯? 怎樣判斷這是不是一個有利的超越時機? 在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面前,選手都需要做出自己最直接的判斷——上,或是不上。 洞察力和對時機的把握能力、技戰術的執行能力,這些詞匯說起來簡單,也只有真正在冰面上感受過這些之后,才能知道這些詞匯的背后隱含的究竟是多么困難的一切問題。 石文輝直到這會兒才深深地覺得,他算是見識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了。 一個15歲的選手,在冰面上能夠有這樣的敏銳度? 這簡直讓石文輝忍不住想懷疑蘇涼的腦子里是不是直接內置了一臺電腦,隨時都有超高頻的cpu在瘋狂運轉為他輸送每一個機會背后不同的可能性。 *** 賽場上,蘇涼在比賽結束之后,滑到了賽場中心,看了眼比賽中途意外撞飛的周海波。 “還好嗎?” 周海波在被撞飛之后,實在是沒什么體能繼續拼了,于是他并沒有完賽,而是滑到了賽場中心的裁判位,跟著裁判看完了后半場的比賽。 看完之后,周海波深深地覺得,就算自己這一場還是全盛的狀態,最后指定也免不了要被蘇涼從臉上徹底地碾過去。 你說同樣都是人類,怎么就有人這么牛逼呢? 聽到蘇涼關心自己的情況,他擺了擺手:“沒事沒事,有海綿泡沫防撞板呢,也就是撞到防撞板上,沒什么大事兒?!?/br> 短道速滑的比賽中,誰還能沒撞過人,誰又能沒被人撞過呢? 害,短道嘛,沒被人撞過的人生都是缺乏完整的運動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