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13節
“哎呀老林,看你這么緊張的模樣,這個蘇涼看起來是你的愛將???我聽說這可是從我們花滑項目上轉走的人才啊,老林你回頭可得請我吃頓飯做個補償?!?/br> 林國斌瞥了他的老伙計,沒理會他。 倒是梁華生在看到蘇涼換了一身簡單的訓練服出來之后,眼睛微微一亮:“誒,老林,你還別說,這蘇涼的身材條件確實挺好,就是可惜了,才14歲就快170了吧?確實有點高了?!?/br> 梁華生這會兒狀態輕松,帶著欣賞的目光看著蘇涼上了冰,準備看看蘇涼的冰上表現。 一邊還和林國斌道:“先說好了哈,你要是給我挖走了個花滑的天才選手,可得多請我吃幾頓飯?!?/br> 林國斌一直知道自己的老伙計嘴貧得很,于是也隨口道:“好,一會兒讓你見見什么是花滑的絕世天才,一會兒下班我就請你去吃頓大餐!” 聽著林國斌這話,梁華生一邊笑著一邊點頭:“那敢情好!” 第17章 要說之前短道速滑的比賽中,花滑青年隊的選手們始終沒看清蘇涼是怎么在瞬息之間反超劉秋同和李賓陽的話,那么這會兒到了花滑館的冰面上,可算是到了花滑青年隊選手們的吃瓜主場了。 劉洲這會兒扯著姚若愚直接找了個最佳觀看席位,可以最大限度地觀察到蘇涼在冰面上的滑行、跳躍、旋轉等一系列的實力呈現。 很顯然,劉洲選的這個吃瓜位置確實優越,劉耀武也選擇把攝像機的機位架設在了這個位置。 劉洲看了看周圍,然后小聲地和姚若愚八卦:“誒,我說老妖,你覺得這蘇涼的花滑水平怎么樣?剛剛上一場,他那短道速滑的水平是真的牛,劉秋同他們倆被打得找不著北,不過這蘇涼短道速滑實力這么強的話,那應該已經轉項目挺久了吧?就算他之前花滑的水平還可以,這會兒重新回到花滑的冰面上,我看也懸?!?/br> 姚若愚瞥了眼劉洲,他一句話沒說,劉洲已經把該不該說的話全部都說了一遍。 不過劉洲的觀點他也是認同的,有句話叫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放在他們這些運動員身上格外貼切。 在圈子里有句俗話,一天不練自己知,兩天不上冰教練知,一周不練人人知。 這句俗語,話糙理不糙,不保持上冰訓練的話,技術很容易生疏,人人都在進步時你卻生疏了技術,那你怎么去和其他運動員比拼? 蘇涼他既然轉項目去了短道速滑,那在花滑的訓練上必然會生疏,畢竟這兩個項目雖然都在冰上,但是兩者的差距確實太大了。 賽場旁,梁華生還在安慰林國斌呢:“沒事兒,既然蘇涼他當年練過,那技術生疏了頂多不太好看,跳躍如果摔著的話,他應該也學過怎么摔不會傷到自己,出不了什么大事。再說了,你們短道那個硬冰的冰面還不是天天摔來撞去的?” 林國斌沒好氣地瞪了梁華生一眼:“都說了晚上請你吃飯,怎么著?一頓晚飯還堵不上你的嘴?” “哎呀?!绷喝A生臉上樂呵呵的:“行行行,我的錯,我不說話了,這就等著晚上吃您的大餐?!?/br> 邊上,短道速滑隊的教練們這會兒也跟過來旁觀了,蔣一波和裴景兩人對視了一眼,眼里都有點擔心,不過蘇涼這都已經上冰了,他要證實自己,他們總也不能攔著,不像話呢不是? 蔣一波看著冰面上正在練習試滑的蘇涼,沒忍住嘀咕了一句:“希望他的花滑能有他短道十分之一的靠譜吧……” *** 冰面上,蘇涼踩著花滑的冰鞋冰刀,再次站在花滑館的冰面上時,心中油然而生一些陌生而熟悉的感覺。 現在的他爹當然不知道,因為忙于國家隊的工作,工作日將他長期寄養在秦教練夫婦家中的關系,從他5歲時,他就已經得到了秦教練和林姨的專業指導,之后更是進行了將近十年的專業花滑訓練。 在他選擇轉項目到短道速滑時,對于他放棄花滑最感到遺憾的就是秦教練夫婦。 ——“如果再早個二十年,哪怕小涼你真要長到一米八,我和你林奶奶也有把握給你從頭調整,把你重新給教出來!” 但是沒有如果,在他穿越前的時間點,男子單人滑早已經全面進入四周跳時代,就連女單也有內卷之王的俄蘿早早地卷出了四周跳,逼迫女單也逐步向著四周跳時代前進。 而他在14歲就已經邁入發育關,當時他已經全面掌握了6種三周跳,同時憑借著出色的滑行技巧在國內花滑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他14歲時身高就開始躥升逼近了170,隨著他身高的快速躥升,秦爺爺和他當時的主管教練終于覺出不對,帶他去測了個骨齡,得到的預測結果是他極有可能長到180冒頭。 180的身高,如果早個二三十年在三周跳的時代,那他還有機會努力,但在全面四周跳的時代? 他的主管教練也因為他的身高預測結果而受到了打擊。 離開了花滑賽場,蘇涼并不是沒有遺憾,但他在倔強地轉項目到短道速滑之后,才終于深刻地感受到這是一個足以讓他靈魂沸騰顫栗的項目。 他喜歡短道速滑,喜歡在冰面上馳騁、超越,他喜歡在冰面上觀察他的每一個對手,然后在所有人認為不可能的空隙之中穿梭而過……那種來自對手的驚慌和觀眾的驚嘆,以及成功超越所帶來的刺激,都足以讓他徹底地興奮起來。 從花滑到短道速滑的轉項,有遺憾,但更有驚喜。 蘇涼沒有想到,當初秦教練夫婦跟他說的那句‘再早個二十年’,居然會在今天以這樣的形式實現。 感受著現在的身體狀態——是他最熟悉的,也是他在花滑項目上最巔峰的時代,是他14歲時的身體狀態! 隨著蘇涼在冰上一點點的練習試滑,曾經的記憶也在他的身體之中蘇醒。 邊上花滑青年隊的選手們原本只是帶著圍觀吃瓜的心情在旁觀的,結果隨著蘇涼在冰面上的滑行越來越放松流暢,這些花滑隊的青年選手也瞪大了眼。 “好快的起速!” 冰面上的蘇涼身姿挺拔放松,他腳下像是只輕輕一蹬,就已經輕松地在冰面上飄過。 是的,飄過,他的姿態平穩而輕松,但滑行速度卻又極快,讓人猛一打眼看過去,感覺正在繞場的蘇涼像是在冰面上就要飄了起來。 他在繞場時輕巧地一個轉身向后滑行,右手前伸——僅僅只是這樣一個動作和看起來甚至有些冰冷的神情,配合他略微緊縮的身體姿態和微微蹙起的眉,就仿佛已經在冰面上呈現出了一個充滿故事感的畫面。 向后滑行的過程中,風拂過蘇涼的短發,就在所有人還在驚訝于蘇涼的滑行能力出色時,就見冰上蘇涼將要到達冰面窄邊的對角線位置時,他的右足單足向后滑行發力,身體微微下壓,下一秒左腳刀尺點冰起跳——一個干脆利落的3t(后外點冰三周跳)! “……艸!” 冰場邊上,花滑青年隊的隊員們這回是徹底驚著了。 “好漂亮的3t!” 姚若愚的眼睛在這一刻亮了起來,從看蘇涼在冰上起速滑行開始,姚若愚就已經感受到了蘇涼的實力絕對不弱。 他在冰面上的滑行rou眼可見的用刃深、滑行穩定、快速而輕盈,看起來叫人覺得好像他在冰上的滑行是好不費勁的,但是他的滑行姿態與速度卻已經超過了青年隊的不少選手。 華國的花滑選手在滑行上似乎總有些摸不著脈門,哪怕是青年隊這里的選手,在滑行上也總有些力有不逮,有幾個情況嚴重的更是被冰迷吐槽為‘走冰大王’——意思是他們在冰面上的滑行不像滑行,倒像是在冰面上行走一般,缺乏速度與美感。 如果只有滑行也就算了,但剛剛那個干凈利落的3t,跳躍軸心穩定、高遠且飄逸……哪怕所有人都說后外點冰跳是花滑六種跳躍中最簡單的一個跳躍,但想要做到像是蘇涼這樣質量的后外點冰三周跳,姚若愚自問都很難達成。 站在姚若愚邊上的劉洲人已經傻了,他吞了口口水,一把抓住了姚若愚的手臂:“擦呀老妖,這蘇涼他不是人吧?!” 不止是劉洲人傻了,不久之前還在念叨著晚上蹭吃的該吃點啥的梁華生人也傻了。 幾乎是蘇涼一上冰,上一秒還在跟林國斌叨叨的梁華生就又向前走了一步,到了更靠近擋板護欄的位置,改換了嚴肅的面孔看向了冰面上的蘇涼。 作為華國花滑國家隊的總教練,梁華生同樣也在為花滑項目的梯隊建設而感到頭疼,在上個周期,不論是花滑隊還是短道速滑隊,似乎都將天才的名額用完了,以至于在上個周期末期的時候,他和林國斌在考慮周期結束,下周期起國家隊該選用哪些中青代選手時,都苦惱得一夜夜地睡不著。 好在后來他和林國斌也算是都有收獲,像是林國斌盯上了孫睿翔,他也盯上了少年組的選手姚若愚。 梁華生在挑人的時候,最緊要的看的就是滑行——在花滑來說,滑行是一切的基礎,也為跳躍提供驅動力,跳躍需要借助滑行取速,沒有一個良好的滑行基礎,不僅在冰面上難以流暢自如地進行肢體和情感表達,就連想要跳躍時也有可能需要通過超長時間的待機滑行才能順利起跳,這將會嚴重地影響比賽節目的質量和節目構成安排。 在篩選過無數的青少年選手之后,梁華生從中選出了姚若愚,會有這樣的選擇主要也是因為姚若愚的滑行基礎和表現是所有備選選手之最。 但今天,梁華生看到了另外一個之最——就是眼前的蘇涼! 而在梁華生正在為蘇涼的滑行表現感到驚艷時,那個幾乎不用準備就信手拈來的后外點冰三周跳,更是讓梁華生差點兒在冰場外原地蹦了起來。 他看著冰面上的蘇涼,已經是兩眼放光。 邊上,林國斌終于覺得情況不對,他瞪著梁華生:“喂,老梁,這蘇涼是我短道速滑的選手!你可別想太多了!” 這盆冷水朝著梁華生兜頭澆下來,他齜牙咧嘴了一會兒,然后咬牙道:“老林啊,要不這么著,晚上你不用請我吃飯了,我請你吃個飯,你看怎么樣?” 第18章 “你請我吃飯?” 林國斌一開始還沒聽出什么意思,愣了一下才對著梁華生冷笑:“想得美,你做夢!我跟你說,這個蘇涼可是我們短道速滑狙擊南韓1500米的第一種子,孫睿翔那小子都滑不過他,你想截胡?做夢!” 梁華生被林國斌懟的一陣難受,他是真的眼饞啊,就說剛剛蘇涼的那個后外點冰三周,那個輕松、那個高遠度,在空中時姿態也并沒有收得很緊,說明他跳這個三周完全是富有余力的! 這代表什么? 14歲,三周富余,只要好好培養,往四周上沖不是問題??! 上個周期里,世界賽場上就已經有部分男單選手開始在節目之中安排四周跳了,但中國隊內目前唯二兩個能夠跳四周跳的,本周期都將要面臨退役了。 隊內的中青代中,跳躍實力較強的也都還卡在三周半的位置,距離突破到四周還遠著呢。 這青黃不接的時候,眼前出了一個蘇涼,你說這梁華生能不眼饞? 大概是看出梁華生實在眼饞得難受,林國斌于是開口給梁華生潑冷水:“別饞了,我跟你說,蘇涼的特殊情況你也聽說過吧?我特批他進隊試訓的,小蔣之前帶他去測過骨齡了,現年14歲,預測成年后身高能夠達到180以上?!?/br> “這身高,踩上你們花滑的冰鞋冰刀,上冰身高就190了,你還想讓他沖刺四周跳?” “14歲,馬上發育關就來了,他現在的跳躍是軸心穩定、姿態輕松,等他未來兩年身高沖到180,你該怎么辦?從頭帶他練起來?” 林國斌語重心長:“我看你不是挑了個叫姚若愚的好苗子嗎?骨齡測了吧?我看他現在也一米六七的模樣,既然你能招進隊,就說明他現在已經基本沒有發育關的煩惱了,你與其眼饞我隊里的蘇涼,不如好好培養新招進隊里的這些青年隊苗子呢?” 林國斌畢竟是短道速滑隊的功勛教練,年紀比梁華生大個幾歲,深諳‘講道理’的方式方法,一連串合情合理的道理講出口,終于將梁華生那蠢蠢欲動的‘挖人’之心給摁了下去。 誰知道,他這里才剛剛給梁華生把那股眼饞的勁兒給摁下去呢,周圍就立刻又傳來了一陣新的嘩然聲,甚至還有人在拍手叫好的。 什么情況?! 梁華生剛剛因為在聽林國斌的勸,注意力一時也沒在冰面上,就也不清楚蘇涼究竟做了什么,還是花滑隊的另外一個教練滿是激動地沖到了他的身邊。 “三周!又一個三周!” “是f跳!后內點冰三周!梁指導,這可是困難三周??!” 在當前isu的花樣滑冰規則下,國內的教練根據三周跳的不同分值,將三周跳分為簡單三周和困難三周,困難三周也就是后來更廣泛稱呼的高級三周。 在花滑的六種跳躍中,蘇涼先前的給出的t跳是公認最簡單的跳躍,而‘后內點冰三周跳’雖然從名字上看來就只是一內一外,但是f跳的難度卻完全是階梯式爬升的,這兩個跳躍的點冰腳不同,首先就造成了點冰時的發力動量不同。 還有兩者點冰腳落冰腳的區別等等,一系列的技術細節所導致的就是f跳的軸心更容易偏離難以掌握,也直接帶來了f跳的難度升級。 目前別說國家隊這些青少年選手了,正選隊員中,都沒有幾個敢說自己f跳的把握十足的。 當前國內選手普遍更為擅長的跳躍還是以t跳(后外點冰)和s跳(后內結環跳)這兩種較為簡單的跳躍,高級跳躍中,真正熟練掌握到能夠拿到賽場上參賽的,實際上很少。 無論是誰都沒有想過,會在今天蘇涼這湊熱鬧一樣的上冰時刻接連看到兩種三周跳,而且其中一個還是3f。 “艸!” 梁華生聽完同隊教練的話,人都要炸了,他剛剛光顧著聽老林勸他別挖人,都沒有看到蘇涼的3f表現得怎么樣。 好在他立刻想起了邊上的劉耀武,當即幾步走到劉耀武身邊,低聲問:“劉記啊,剛剛蘇涼的3f你拍到了吧?麻煩回頭給我個完整版的視頻啊,我剛剛一錯眼沒瞧著他的動作?!?/br> 劉耀武這會兒也正震撼著呢,他先前勸蘇涼上冰時,確實并沒有想過蘇涼可以有多好的表現,就像他說的,只要蘇涼能夠在冰上跳個2a,再有個還不錯的滑行和旋轉,那差不多也就能行了。 至于三周跳? 劉耀武壓根兒沒有想過蘇涼會三周跳這件事。 三周跳可以說是衡量業余花滑愛好者和專業花滑選手之間的一道分水嶺了,一般的業余愛好者,基本是沒有跳出三周跳的實力的。 而劉耀武之所以建議蘇涼最好跳2a,也是因為a跳(阿克塞爾跳)算是花滑所有跳躍之中難度最大的一種跳躍,因為它起跳和落冰的方向不同,導致選手在半空中的轉體要比其他跳躍多出半周——說是2a,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兩圈半的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