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35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塔姆則在構思《胡大之鞭》的內容。 他對面前這位冷酷到極點的君王的觀感十分復雜。 真是一位坦率直言、充滿自信的雄主。他毫不顧惜自家士兵的生命,對人民的苦難視而不見,對波斯人遭受的痛苦更是不屑一顧,甚至大加嘲諷。 這可真是血統純正到不能再純正的草原大汗的做派。 有些時候,他都懷疑這位如鞭子般犀利的君主,到底統治著一個草原部落聯盟,還是一個文明的國家? 他從未見過如此無恥,又如此讓他感到戰栗的人。 聽聞他今年五十九歲了,這應該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隱隱還帶點憂傷。 第080章 離開與出使 波斯人原本打算待到新年再走,現在留不下去了。 回到館驛后,眾人心情沉重地收拾行李,準備踏上回家的路程。 驛將奉鴻臚寺之命,送了他們一百匹絹,充作回程的旅費。 馬哈木沒有拒絕,痛快地收下了。 他們確實需要錢,出使一年有余,再多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遙想出使之前,大家攜帶了超多的貨物,以為可以在夏國發賣,小賺一筆呢。這批貨物確實賣了個好價錢,但也只是作為他們一路上的花銷,堪堪夠維持罷了。 要是再多留幾個月,沒有錢用,難道上街賣藝耍把式? 臨走之前,馬哈木認真閱讀了塔姆給他準備的多份報告,心中愈發憂愁。 他現在真的懷疑,夏國其實是有能力滅亡波斯的,只不過不想引起國內動蕩,加上沒有辦法統治,所以干脆不費這個事,專心經營蔥嶺以東。 如果蔥嶺以東經營完善了,幾十年后,他們會不會對波斯有想法?沒人能保證。 因為涉及到了國家的生死存亡,馬哈木覺得應該制定一個根本戰略出來了,即以保住薩曼波斯的存在為最終目標,小心翼翼地處理好兩國的關系。 十一月十二日,在波斯人啟程前一天,邵樹德在霸上閱軍,邀請波斯人一同觀看。 鐵林、武威、義從、天雄、突將五軍各一個步兵指揮總計一萬人;各四個騎兵指揮,總計一萬人。 飛龍、金刀、黑矟三軍,各兩個指揮,總計一萬二千人。 飛熊軍一千騎,總計三千人。 各支部伍累積三萬五千人,比之前的第二批輪換部隊少了整整七千。 三萬多將士的集中cao演,聲威震天。 邵樹德策馬閱兵,歡聲雷動。 其實,比起十七年前,禁軍將士的面孔是換了不少的。 以今年為例,他就從各支雜牌部隊中揀選了兩千精兵,又從陜、靈、渭、鄆、沈五大院中挑選了一萬多新兵,再從諸宮奴部、草原蕃部中挑選了三千壯士,補入禁軍各部,完全編制,彌補戰損、老退帶來的缺額。 實話實說,現在禁軍的戰斗力可能不如十七年前了,但也差不到哪去。 因為這十七年間,戰事可不少。 給部隊帶來最大鍛煉的還是攻打河北、契丹的戰爭。 掃平南方、攻滅渤海、長和、高昌等勢力的戰斗,烈度、規模都要差一些,但也是有收獲的。 如今與波斯大軍成規模的戰爭,又分批鍛煉了禁軍各部——哪怕只有一部分——給補充進來的新兵提供了寶貴的戰場經驗,加上軍中風氣尚可,老兵又沒一下子退光,帶個五六年,打了三年,新兵們的提升很大,整體戰斗力依然可以用“強悍”二字來形容。 在處理完金槍軍后,真正的雜牌部隊還剩平盧、橫野、落雁、廣捷、天威、奉國、勝捷七支部隊,總計十萬余人——寧遠、清海二軍四萬人,多年前就有將他們編入禁軍的風聲,雖然一直沒有落實手續,但真算不得什么雜牌部隊了。 雜牌部隊,也會招募新兵,正常訓練、駐防、打仗,就如同一支正常的部隊在運轉那樣。 朝廷對他們的限制措施,主要是一步步減少兵額,慢慢縮減規模,最后一步處理到位。 這十萬多雜牌軍,在大夏開國后戰斗任務其實不少,甚至比禁軍還苦、還累,打的仗也很危險,戰斗力不弱的。 尤其是晉兵占多數、至今仍有兩萬余人的廣捷軍,戰斗力雄冠各路雜牌之首。其日常招募的新兵,也主要來自淮南、蔡地及河東,整體素質不錯,有自己的一套訓練方法,練出來的兵敢打敢拼,邵樹德今年就打算把他們投入北庭,與定難軍一起西行,替換當地的駐軍。 馬哈木看得面色憂郁,塔姆則目不轉睛。 波斯當然也有軍威如此雄壯的部隊,比如奴隸學校經過七年培養的古拉姆。各地總督、貴族們自己編練的古拉姆也不錯,戰斗力說得過去。甚至就連一些貴族的私軍、經歷戰事較多的各省地方部隊,也能上陣打一打,與這些夏兵過過招。 但人數呢?遠遠不及。 這就是國力的差距了。按照夏國人所言,阿賴山一戰,殿后的幾千古拉姆全軍覆沒,那損失可太大了。這往往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恢復過來,且新編練的古拉姆究竟還有沒有原來的那些人能打,有沒有他們豐富的戰場經驗,可是很難說的。 如果這些精銳部隊持續消耗,那么對于波斯而言,絕對不是什么好事。 不知不覺間,馬哈木的內心之中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動搖。而他的見聞、想法,一旦與波斯國內那些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貴族、將軍們結合起來,即便大維齊賈伊罕尼再德高望重,也不得不為之妥協。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答應夏人的條件。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嘛。這些事情,不經過討價還價,又怎么可能最終定下來? 只不過,在這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中,雙方的武人、百姓肯定又要受苦了,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 朝會結束后,邵樹德來到了中書省集賢殿書院。 這是國家的藏書機構,遇到孤本、珍本,就抄錄一份,甚至還承擔勘誤、校對的職責,前唐時代的老手藝了。 里面辦事人員的工作量很大,幾乎每天都有活。為此,有專門的拓印、裝書、修訂、造筆工匠,可見一斑。 有時候,里面的學士還要給天子、皇子、公主們講學,其實是一門好差事——對學士而言。 邵樹德來到此間后,官吏們紛紛行禮,他揮了揮手,讓人各司其職,該干啥干啥,自己則找了個地方坐下,審閱書院里剛剛翻譯、校對、抄錄完的書籍。 第一本是有關醫學的。 在醫學這條路子上,阿拉伯人是比較奔放的,因為他們公然解剖人體,獲取知識,這就比較那啥了。 在中國古代,或許也有人做這類事。但往往社會壓力極大,不得不偷偷摸摸,也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以至于到了清代,醫師們仍然痛感解剖知識的匱乏。 邵樹德不知道阿拉伯社會對這種事的容忍程度如何,大概是比較寬容的。因為在一百年后,有位叫依本·西拿或者阿維森納的布哈拉人,就整理前人資料,推陳出新,寫了本《醫典》,內容涵蓋解剖學、外科學、藥學等方面,非常大膽。 其實,在這一時期,阿拉伯、波斯的醫學還是有可觀之處的。他們提出了不少概念,為后世所引用。比如,糖漿(syrup)、蘇打(soda)水等詞匯,就源自阿拉伯語。 他們與中醫一樣,非常喜歡用軟膏、搽劑,兩國醫學頗有可通之處。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秦鳴鶴用景教刺絡放血術給唐高宗治療風眩。 白居易、劉禹錫等人治療白內障,就是請擅長此道的婆羅門僧人。 而阿維森納的《醫典》中,也收錄了17種中國藥物。 閉門造車,水平越造越差,還是需要交流。 第二本是有關樂器樂譜的。 邵樹德露怯了,看不太懂。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實在有點差,不過沒關系,交給專業人士就行。 第三本是天文方面的。 他看了看,有點離譜,居然是地心說。 這本書應該不是阿拉伯人寫的,而是他們翻譯了古希臘的相關學說后,自己進行闡發,寫的一本書。 地心說當然是錯誤的。但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你怎么證明它是錯誤的呢?是不是需要天文望遠鏡? 想起內務府那一地雞毛的眼鏡產業,他只能嘆一口氣。到現在還在用天然水晶磨制鏡片,成本極其高昂,產量十分低下,有點離譜。 但天文與航海密不可分,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近海航行的難度很低,因為有陸地參照物,但你若想離開海岸遠一些,深入大洋,那么如何定位就很重要了。 東晉僧人法顯在訪問印度乘船回國時曾記述:“大海彌漫無邊,不識東西,唯望日、月、星宿而進?!?/br> 是的,在大海上可以靠星辰定位,但此時的技術還十分落后,誤差很大。這從九成九以上的船只仍然走近海就能看得出來,偶有進入深海航行的,經常偏航。比如,從明州出發前往日本的船只,就經常跑到朝鮮去,這就是在大海上偏航了。 想到此處,他猛然驚醒,喊道:“韓全誨?!?/br> “陛下?!表n全誨走了過來,躬身行禮。 “波斯使者走了沒?”他問道。 “已行十余日?!表n全誨答道。 “派人追上他們,就說如果能從巴格達圖書館——”邵樹德說了一半,又搖了搖頭,道:“算了,這樣太cao切了。讓李守信過來見朕?!?/br> 李守信是鴻臚寺少卿,建極十四年隨駕西征,同光元年返回。 在結束西征,返回長安的路上,邵樹德就萌生出了派人出使西方各國的念頭。 回到長安后,因為隨駕出征甚久,邵樹德不好意思立刻就讓李守信出使,于是便放他在家休息了一年時間。 現在么,似乎可以行動起來了。 第081章 三個任務 李守信很快就來了。 邵樹德親自起身,為他煮了一壺茶,引得集賢院的人紛紛側目。 我們天天抄錄書籍,甚至某地發現的碑文、墓志都拓印回來,編纂成書,眼睛都快瞎了。當年五老過來抄書,更是有兩人暴卒于位,也沒見圣人這般熱情啊。 酸了,酸了! “陛下……”李守信也有些感動。 “坐下,先喝茶,咱們君臣閑談一番?!鄙蹣涞潞呛切Φ?,拉著李守信入座。 李守信眼眶微紅,感動無比。 當然,作為圣人非常信任的心腹,李守信對今上太了解了。 說句不好聽的,禮下于人,必有所求。而求的具體是什么事,他大概有數。 不就是出使西方嘛! 早在三十年前,他爹李杭就作為圣人最信任的說客,多次出使各鎮,為皇夏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父親年事已高,疾病纏身,目前在家養老,不可能再出使了。那么,這事就只能由他來干了。 “李卿可聽說過花拉子米這個人?”邵樹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