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239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月理朵精通回鶻文字和語言,其實給過他講話的草稿,但玩了點小心機,比如開頭一段就寫了“可汗、可敦一起接受封號”。 那么問題來了,可汗有了,可敦是誰? 玩弄小心機,就要接受懲罰,而且是非常慘痛的懲罰:月理朵的肚子里又將孕育一個生命,讓這女人生孩子生到死吧! 邵樹德走進會場后,場中立刻安靜了下來,每個人都摒氣凝神。 “我——天生、英明、睿智、神武的君王,即將在圣峰之下接受可汗封號?!币婚_口就是草原通用語,讓很多人驚訝不已,而他話中當仁不讓的氣勢更是讓人嘆服。 “我將在此建立獨屬于我的城市。我命令把我永恒的詔諭記錄下來,銘刻在沉重的石碑上,宣示四方……” “上有上天的護佑,下有大地的養育,我將在此建立我的國家……” “前邊日出的東方人民,后邊月落的西方人民,歡呼、贊美我的統治?!?/br> “八條河流(鄂爾渾河、色楞格河、圖拉河等)之間,是我的牛羊與土地。四方人民給了我力量,我征服了誤入歧途的契丹人,抓獲了精疲力竭的韃靼人……我的敵人永遠失去了自己的人民和他心愛的女人……” “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你們——天生英明的無上可汗的追隨者們,三十姓韃靼、十七部黨項、陰山內外的貴人、我的姻親、大鮮卑嶺的七部室韋首領、七位我的兒子的領地的將軍、遙遠的黑水女真的首領——都將得到我的任命?!?/br> “你們是天生的可汗統治下的天生的官員,你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東到大海,西到阿爾泰山西端,都將由你們來保衛……” “當年,陰山韃靼阿布思冒犯我的威嚴,我召集了我的軍隊,說‘去吧!’” “我們光明正大的戰勝了他們,奪取了他們的土地和牛羊,阿布思心愛的女人日夜在我身下哭泣?!?/br> “當年,契丹可汗統治下的人民日益衰弱、逃亡,我召集了我的軍隊,說‘抓住他們!’” “我的騎兵輕易擊敗了契丹可汗,抓獲了他精疲力竭的人民。他的可敦成了我的戰利品,為我生兒育女?!?/br> “當年,高昌回鶻盜竊我的駿馬,我派人責問,他們冒犯我、辱罵我,不承認我的威嚴。俗語說‘有福者能治理百姓,無福者的力量好比流水’,現在我說‘去吧!’征服他們的人民,享用他們的女人……” 說到這里,邵樹德高舉右手,用力斬下,道:“去吧!” “抓住他們!”近處聽到的酋豪們高聲相和。 “去吧!”邵樹德再度高舉右手。 “抓住他們!”這次連遠處的酋豪也大呼起來。 “去吧!” “抓住他們!”嗢昆水南岸亦響起了稀稀落落的聲音。 “去吧!” “抓住他們!”歡呼聲震耳欲聾,連山上鳥獸都紛紛走避。 “現在——”歡呼聲告一段落,大薩滿烏魯克走上前來,大聲道:“我們宣布邵樹德是東到大海,西到阿爾泰山,八條河流之間的永恒的真主,天生的、英明的、高貴的無上可汗?!?/br> 歡呼聲再次響起,直沖云霄。 邵樹德靜靜接受著眾人的膜拜。 至此,他莊嚴地接受了草原可汗的身份,是自李世民以來第二位“天可汗”。 或許,比唐太宗走得還更遠,因為他親自到草原上進行了會盟,更加名正言順。 下面就一個敵人了。 “去吧,抓住他們!”他轉頭望向西邊,哈哈大笑。 第076章 路線:直取北庭! 嗢昆水兩岸成了巨大的工地。 從中原來的工匠們就地取材,在各族奴隸的協助下,夯土版筑城墻。 新城的位置在老城東側,相鄰而建。 因為客觀條件限制,這座被命名為“無上可汗”城的草原新城規模不會太大,城周大概只有七八里的樣子,相當于河南一個縣城大小。 但在草原之上,這仍然是標準很高的雄城。 烏德鞬山腳下,石碑被埋了下去。 準確地說,這應該是石柱了,因為四面都刻有文字:漢語、回鶻語、突厥語,昭示著無上可汗對這片土地無可爭辯的統治。 “北衙、理蕃院體系要進行重構,現有的體制已無法有效統治這么大的地盤?!焙诔亲永铣侵畠?,邵樹德喊來了理蕃院主事楊爚、北衙樞密院的兩位樞密副使趙匡凝、徐浩議事。 楊爚是繼野利經臣、李延齡之后,理蕃院的第三任主官,從北衙樞密使的位上調任,已一年有余。 “陛下想怎么改?”楊爚問道。 “地方、中樞體制都要改?!鄙蹣涞抡f道:“理蕃院是中樞,現有架構太粗疏,官員太少,至少要仿中書六部堆一個體制出來,收稅、賑災、刑罰等等,因為是事實上的分封制,因此無需像中書那么細,但基礎的架構要有?!?/br> “官職的名字可以漢地、草原相結合,便于他們理解。政事堂有七位宰相,理蕃院也可以多設幾位主官,尚書也好,于越也罷,都無所謂。草原部族首領中有威望,有能力的,可以調入理蕃院、北衙樞密院當于越、當尚書、當樞密使,不要歧視他們,盡可能將他們納入體制?!?/br> “至于地方上,朕昨日按冊分封了不少夷離堇(突厥、回鶻時代部族長的官職)出去。你們再想想,需不需要設一個方面總管?” 邵樹德一方面仔細回憶后世滿清時的制度,又對應現在的實際情況,思考如何將其本地化。畢竟情況不同,滿清時的盟旗制度是無法照抄的,還是得修修改改。 清朝時的漠北,在多倫諾爾會盟后,清廷封了土謝圖汗、車臣汗、札薩克汗,統領各部。 這是合乎實際的,因為草原廣闊,又處于分封自治狀態,若分得太細,沒有一個領頭人,很容易被外敵席卷而潰,一舉吞并。 后突厥時代,地盤遠不如前代,還分左右廂。 回鶻時代,設葉護(相當于總督)管理各處。 蒙古時代,也有類似的官職。 這種方面大員的職務不得不設,卻又要設得十分謹慎,蓋因邵樹德對草原的統治還十分脆弱。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匈奴、突厥、回鶻對草原的統治也不咋地,這個地方天然容易分裂,正宗草原大汗都沒做到的事,你就別想太多了。 還不如好好關心各部的訴求,讓他們遵守政治倫理——政治倫理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真實存在的,比如君主保護封臣,封臣向君主效忠,這就是一種政治倫理。 只要是人類,且有了一定的文明法度,都存在政治倫理這種事情。 中原一度提倡兵強馬壯者為天子,就是政治倫理的缺失。 南北朝時期,世家門閥與君主共治天下,其實也是一種政治倫理。 貫穿大半個歷史的儒家,其中相當部分也是講的政治倫理。 草原有草原的政治倫理,南蠻有南蠻的政治倫理,中原有中原的政治倫理,都是根植于其文化和傳統的,要深入去了解它們,不能一概而論。 “臣會與同僚商議此事?!睏顮~應道。 “也不用著急?!鄙蹣涞抡f道:“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更何況像咱們如此深入地統治草原還是第1回,一切都要摸索。慢慢來,制度有問題,以后還可以改。有朕在,還彈壓得住?!?/br> “陛下一身實乃天下所系?!睏顮~嘆道。 “這話就不用多說了。再為天下所系,你躲在宮中,也是屁用沒有?!鄙蹣涞聰[了擺手,道:“正如這些草原群豪,朕如果不親自來一趟,是不可能真正統治他們的。撐死了只能像前唐那樣,羈縻統治?!?/br> 但羈縻統治,其實也分三六九等。要想控制得深,就別想偷懶。 李世民是在長安,被各部聯合上尊號“天可汗”,他沒有去過草原,靠的是軍事威懾。對草原各部,也就是封個官,但控制力度比其他王朝強,可以征兵打仗。 但邵樹德的野心更大一些,他想在草原上建立體制,將其視為本國國土,在前唐的程度上進一步加深控制。 形象點說,他昨天冊封了一堆夷離堇,這就相當于一個個藩鎮。 朝廷與藩鎮的關系,對大夏官員來說一點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太熟悉了,這是很多大一統王朝官員缺乏的“體驗”。 這其中有很多經驗、手段,都是可以琢磨琢磨再用起來的。 比如,唐憲宗時期,一度讓天下各個藩鎮都老實了,達成了所謂的“元和中興”。 老實的標志是什么? 一、兩稅三分,藩鎮的賦稅要解一部分至中央。鑒于草原窮困,交多少賦稅可以再議,但一定要有,這是原則問題。 二、要派軍隊幫助朝廷打仗。比如防秋、防冬等全國性的對外軍事行動,鎮壓叛軍等等,踴躍出兵的藩鎮,唐廷會給予物質獎勵。 三、藩鎮內部的官位,朝廷有時候會有任免,要能得到執行。 四、藩鎮官員干得好的,可以入朝為官,保持上下流動。 五、朝廷有時候會分拆藩鎮,比如淄青鎮被一分為三。 六、其他還有諸如科舉、刑獄之類的,都是小事了,重要性不如前面幾個。 大夏朝廷與草原各部落的關系,如果能做到元和年間唐廷與藩鎮之間的程度,那簡直是古往今來開天辟地頭一遭了,歷史性的突破。 后世滿清與草原的關系,其實也類似于唐廷與藩鎮的關系,只不過他們是肅代時期,控制力更強。 “陛下此番西征,走北線耶?南線耶?”楊爚問道。 邵樹德猶豫了一下,實話實說:“本來朕想走南線,順道看看河西諸州的。但會盟之后,左思右想,覺得權柄不能授予他人,還是得親領諸部夷離堇,加強一下威望。楊卿覺得如何?” “陛下方上尊號,即位為汗,確實不應該將權柄讓予他人?!睏顮~說道:“河西諸州,班師時路過看看也無妨?!?/br> “善!”邵樹德高興地說道:“那就這么定了?!?/br> ※※※※※※ 建極十四年五月十八,會盟完畢后,新官上任的各部夷離堇拿著簇新的冊封詔書、官位告身、旗牌印信和諸般賞賜,匆匆離開黑城子,各回各家。 西征,并不需要所有部落都出兵,主力還是禁軍馬隊以及陰山、河西、磧北一帶的各個部落,人也不需要很多,每個部落出個幾百精銳就夠了。 韃靼三十姓、河西十七部外加陰山、代北、河套的部落,以及一意留下來的女真諸部子弟,總共出兵四萬人。 除此之外,已抵達靈州的遼東道府兵兩千人緊急北上,與豐、勝府兵兩千人匯合。 陰山兩鎮軍挑選了兩千兵馬隨駕。 關北道州兵也挑選了兩千人隨駕。 倒不是差他們這萬兒八千人,主要是軍隊長時間不打仗并非好事,西征可以讓他們得到鍛煉,回來后帶動其他人,讓部隊不至于墮落得那么快。 最后還有隨軍輔兵逾萬,以侍衛親軍為主。這是為軍屬騎兵、銀鞍直準備的,他們沒有輔兵,需要有人提供后勤服務。 如此一來,北路兵馬將達到十一二萬人。 在草原上不算什么大軍,畢竟阿保機動不動出動“三十萬”、“四十萬”大軍西征,但如果考慮兵員質量的話,又非常了不得了。 五月二十,邵樹德還在等待各部選送牛羊馬駝過來。 走北線草原西征,自然不可能再長途轉運糧食,只能用純草原人的路數了,邊放牧,邊進軍。 各部送來的牛羊,朝廷會用糧食折算補給他們。其實有點吃虧,因為牲畜是生產資料,并不是食物,因此還會額外給一些布匹作為賞賜——都這樣了,要是還覺得吃虧,那就說不過去了。 等待期間,他召集諸將研究了一下行軍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