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146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如今北平城里的日子確實不錯。即便是普通市人,現在偶爾也買些rou脯……”文在雄拿起一塊rou干,蘸了蘸醬,剛說了半句,就被申光勁用眼神阻止了。 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邵樹德改善了夏國百姓的日子,對夏人是好事,但對他們渤海君臣來說,就滿不是滋味了。 還好,大諲撰悶頭吃飯,似未聽到。 文在雄得到提醒,也不說話了,三人唏哩呼嚕,吃了個痛快。 “陛下……”門外突然響起了怯怯的叫喊聲。 “王后!”大諲撰猛然抬頭,“啪”地一聲放下了筷子,奔出了屋。 申、文二人急忙跟上。 “陛下!” “王后!” 一群人在院內互相見禮。 大諲撰看了看跟在高氏身后的兩名中官,心中厭惡,但卻不敢說什么。 “陛下,妾最近被掖庭調到了昌平湯,昨日方才回返?!备呤闲⌒囊硪淼亟忉尩?。 見大諲撰的臉色不是很好看,心中有些焦急,幾乎哭了,只聽她說道:“陛下,妾不得自由身,實在沒有辦法?!?/br> “好了,好了!”大諲撰作了一會臉色后,終于大度地揮了揮手,道:“朕——我不怪罪你便是?!?/br> 高氏破涕為笑,將食盒提到身前,道:“這是妾做的點心,都是陛下平日里常吃的?!?/br> 大諲撰臉色徹底舒展了開來,道:“進來說話?!?/br> 一行人進了屋。 高氏將點心一樣樣取出,置于桌上。 大諲撰咽了咽口水,對王后的不滿已經煙消云散。 高氏也沒有忘記申光勁、文在雄二人,只見她取出了一些茶葉,道:“這是大夏天子常飲的蜀中蒙頂、義興陽羨和顧渚紫筍茶,價值連城。兩位師長cao勞了,可與陛下分飲之?!?/br> 申、文二人受寵若驚。 蜀中蒙頂、義興陽羨、顧渚紫筍本身就是名茶,而宮中所用的,又是名茶中的極品,自然不一般。 以此觀之,大夏天子倒也不算特別過分。定是心中愧疚,故賞賜宮中御用之物。 至于為何愧疚,多半是因為興無名之師攻渤海,道義上站不住腳吧。 “柔娘坐下一起吃吧?!贝笾N撰先一把奪過蜀中蒙頂,仔細看了看后,笑容漸盛,伸手招呼道:“很久沒吃到渤海rou醬了吧?你看這是什么?文將軍親手做的?!?/br> 高氏轉眼望去,只見一碟豆醬旁,放著幾塊rou干,旁邊又有一碗,里面盛放著兔rou醬,臉上欣喜,只見她笑道:“陛下,妾一見這醬,就感覺……” 話說了一半,突然說不下去了。高氏只覺一陣惡心,捂著嘴就出了門,干嘔之聲不絕于耳。 “王后這是……”大諲撰不明所以,問道。 申光勁、文在雄二人心中一咯噔,面面相覷。 本來站在門外閑聊的兩個中官見了,臉色大變,快步上前,攙扶住高氏。 高氏的臉色蒼白得無以復加。 她回頭看了看大諲撰,眼中已滿是惶恐,身體也輕微顫抖了起來。 第068章 榷稅 高氏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去的。 作為女人,她隱隱清楚是怎么回事,畢竟已經有過一個孩子了。 兩位中官變得愈發客氣了。他們小心翼翼地攙扶高氏上了馬車,以前偶爾還陰陽怪氣兩句的,現在一句都沒了,臉上掛著諂媚的笑意——這個時候,沒必要得罪懷了龍種的女人,往后的事情誰說得清楚呢。 高氏還在捂嘴抽泣,自哀自憐之中,根本沒注意到二人態度的改變。 馬車離開大府后,慢慢行駛在街道上。出了南門之后,便向西拐,往臨朔宮金臺殿而去。不過今天有點“堵車”…… 寬闊的道路之上,一輛大馬車傾覆在地。車夫手忙腳亂地清理著掉落地面的碎瓦片、紅磚頭,其他滿載建筑材料的馬車也停了下來,紛紛過去幫忙。 “晦氣!”中官張居翰怒罵一聲,揮了揮手,讓看護高氏的兩個小黃門也上去幫忙。 隨車護衛的還有四名騎士,其中一人更是已升為副將的元行欽,他策馬前去,詢問了一番,然后又回來了,道:“內務府要在薊城西南建一座馬車工坊,專門造四輪馬車?!?/br> “莫非就是圣人所乘的馬車?”張居翰有點印象。 “就是那個?!痹袣J道:“聽聞這回主要造輜重運輸車。其實,這車如果改造成偏廂車,在草原上很好使,比咱們原來的更好?!?/br> 兩輪馬車有個缺陷,即很難找到與車架正好一樣高的挽馬。一般而言,車廂都有一定程度的傾斜,無論坐還是站,都不是很舒服。 如果是四輪馬車,那就完全沒問題了。隨你馬的肩高是多少,車廂都是水平狀態,人站在里面射箭或廝殺,都要方便很多。 “圣人真是雷厲風行?!睆埦雍矅@道:“這磚瓦從西面運來,莫非是西山?” “是西山?!痹袣J又道:“上月隨圣人入西山行獵,但見濃煙滾滾,有蕭氏族人在西山建磚場燒磚?!?/br>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刮起的風?;蛟S是靈州時代吧,圣人就喜歡建窯燒磚。而且磚瓦輪窯大興之后,磚頭的產量大增,效率也提高了很多,磚價一路走低,很多人便更愿意用磚頭來建房子了。 但凡有點錢的軍士家庭,其宅院基本都是磚木混合結構的。 墻體用磚砌成,橫梁、門窗、廊柱之類用木頭——在可以燒煤烘干木材之后,木料價格也大大降低。 武夫們對此還是很感激的。 大伙又不傻,沒有磚頭,那就得住木屋或土坯房。 前者非常害怕蟲蟻,也害怕潮濕的氣候。洛陽有些地方原本是沼澤,地勢低洼潮濕,如果碰上多雨的夏季,木墻上給你長點蘑菇并不是開玩笑。 土坯房則不夠結實,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挑細沙篩選,然后夯土版筑,往往都是挖來的方方正正的大土塊,非常怕雨打風吹。時間久了,土坯上還滿是蟲眼,一些馬蜂把窩安在土坯內部,十分煩人。 把磚價打下來,把木料價格打下來,造福的是所有人。也許現在只能惠及部分有財力的百姓,但將來呢?說不定就能惠及更多人了。 “燒磚要有煤,西山那邊定然開有煤礦,誰家的?”張居翰問道。 “還是蕭家的?!痹袣J說道:“以前是李存璋開的,后被朝廷沒收,轉租給了蕭氏?!?/br> “煤礦可掙錢了……”張居翰嘿嘿笑了兩聲。 沒點根底的,能開煤礦?他曾經作為中使去過河陽修武煤礦,里頭賺錢的門道太多了。 洗完的煤直接賣。 記得最初在關北采煤定價的時候,下面人問圣人石炭作價幾何。圣人只吟了兩句詩——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br>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br> 紅紗因為過于輕薄,用料不足,故十分廉價,比絹便宜多了,半匹也就一百多錢的樣子。綾的價格比較貴,宮中用的可能質量、面料都比較好,但一丈三百錢了不得了。 半匹紅紗一丈綾,絕對不會超過五百錢,更大可能只有四百錢,卻買了一千斤的木炭,折合一斤半文錢,確實與強搶無異了。 但煤炭的產量、成本比起木炭來說,卻要便宜太多了。尤其是靈州那地方,羊蹄子刨草根的時候都弄出過煤,用“半匹紅紗一丈綾”來給一千斤煤炭定價,卻又有得賺,給幕府貢獻良多。 張居翰不知北平府煤價幾何,多半比靈州貴不少,想來是相當賺錢的。 另者,煤采出來后要洗,洗完后沉淀下來的煤粉可拿去做煤球或燒磚,甚至就連煤矸石破碎后,混以黃泥,都可以拿來燒,這同樣是一筆收入。 “朝廷要開始收榷煤錢了吧?”元行欽突然問道。 張居翰先是一愣,繼而輕輕點了點頭,道:“多半是了?!?/br> 其實,大伙現在都摸清楚圣人的套路了。 一種事物新出來的時候,他不會收稅,甚至千方百計給予便利,呵護其成長,讓更多的人使用,最終達到離不開的程度。 因為任何一種新生事物,剛出來時其地位并不穩固,了解的人也不多。這時候如果竭澤而漁,就可能令其夭折,從此消失。 等到走入千家萬戶,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從事這個行當的人也越來越多之時,就可以慢慢收獲果實了。 就像煤這種東西,幾十年前太原百姓最開始使用。那會還叫“石炭”,自己隨便挖,沒人要錢,根本不像一門生意,所以很長時間沒發展起來。 大唐各處零零星星出現了一些煤礦,但都局限于當地。就整個天下而言,用的人極少極少。 但圣人在關北禁止人們伐樹,令以煤代之。雖然執行過程中有很大程度走樣了,很多人仍然偷偷伐樹燒炭,甚至到了今天仍然如此,但煤炭的使用人群大幅度增加,也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圣人在軍事上的連番勝利,控制的州縣越來越多,其他地方也陸陸續續興起采煤業,如同州煤礦、修武煤礦、梁縣煤礦等等。 雖然公卿貴族們覺得煤炭不如木炭好,但對普通百姓而言,煤炭的價格實在太親民了,久而久之,就把木炭打得潰不成軍,使用的人也越來越多。 圣人說他最初推廣煤炭是為了“保護環境”,說關北的森林一旦砍掉,隨著天氣漸寒,就再也長不回來了,然后都會變成沙地,百姓無法生存。 張居翰是不太信的。但無論怎樣,圣人確實做到了。 不讓百姓伐木燒炭,光靠嘴皮子上下一碰沒用,甚至嚴刑峻法也沒用,因為木炭是人們切實需要的東西,你總得拿出替代品吧? 圣人真的拿出來了,而且更便宜,所以他成功了,張居翰對此很佩服。 “榷煤錢早該收了?!痹袣J說道:“市人做飯取暖,誰離得開煤炭?幽都縣的樵夫都下礦挖煤了,不用此物,飯都弄不熟。收起稅來,縱然‘十分取一’,也是了不得的數字,省得朝廷沒錢給咱們武夫發賞賜?!?/br> 張居翰哈哈一笑,道:“以往你們盧龍軍沒錢了,不都自取么?” “大頭兵才喜歡自取?!痹袣J啐了一口,道:“我有家有業的,萬一亂了起來,家里女人被武夫扛走了,找誰說理去?” 張居翰樂不可支。 將帥們其實真不太想作亂,奈何有時候被大頭兵拿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反。 “榷煤錢,就目前的用量來說,一年幾萬緡錢是收得的?!睆埦雍舱f道。 “才這么點?”元行欽有些不可思議。 “要想多收,得讓更多的人用?!睆埦雍舱f道:“榷稅,前唐倚之,皇夏也一樣。榷煤錢會慢慢多起來的?!?/br> 榷稅其實就是后世的商業稅,在晚唐是朝廷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尤其是藩鎮割據的情況下,朝廷從兩稅中獲得的收入越來越少,對商品稅也越來越倚重。 榷稅中最大的收入是榷鹽錢,即鹽稅收入,最多時朝廷一度能收到幾百萬緡。 鹽稅之外,就是榷茶錢了,后面還有榷鐵、榷漆等各色商品稅,一度還征收過榷酒錢,但沒堅持下去,反對聲音太大。 榷稅由朝廷三司直接收取。 比如湖州的顧渚茶場,那是朝廷官營的,采茶時大量雇傭季節性工人,最多時上萬人。三司就專門派人蹲點駐守,統計產量、銷量,然后收稅。 私人茶場也要課稅,與官營茶場一樣,最初10%,后來慢慢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