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709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邵樹德甚至都想出了辦法。 在烘干窯墻體的內側四周設立很多矩形的磚砌煙道,煙道上方布滿孔洞。生產的時候在煙道內放入燃料燃燒,然后靠燃燒的煙氣熏干木材。這樣一來,材堆與明火完全脫離了接觸,通過加熱窯內充當介質的濕空氣對木材進行加熱烘干,使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對了,燒制磚瓦時產生那么多廢熱煙氣,可以利用起來啊?!鄙蹣涞掠痔岢隽艘粋€建議:“磚窯、烘干窯可以建在一起,我稱之為‘聯合生產’。磚瓦輪窯產生的廢氣很燙、很熱,完全可以拿來烘干木材,至少可以減少用煤。你們再琢磨琢磨,重新設計一下?!?/br> 一個磚瓦輪窯,正常來說每小時產生6000-8000立方米的廢煙氣,溫度大約在80-100度。而木材的燃點為250-300c,正好可以用來烘干。 這樣的廢熱氣流量用來烘干兩座五六十立方米容量(指木材容量)的窯是綽綽有余了。按照烘干一批木材平均需要六天時間計算,每年烘干5000-6000立方米以上的木材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以上都是幻想,此時不可能做到,只能盡力而為了。 “殿下果有奇思妙想?!惫ゎ^在一旁聽了半天,很是佩服。 磚窯出來的煙氣很熱,誰都知道。但之前直接排放掉了,如果像瓷窯那樣用抽風的方式將煙氣引入木材烘干窯,確實可以利用起來。 “缺乏大鼓風機、抽風機?!鄙蹣涞聡@了口氣。 如果有這兩樣玩意,磚瓦輪窯可以建得很大,產量會很高,成本會很低。 另外一大制約是缺乏一種神器:自動制磚機。 目前的磚坯只能靠人力來制作,效率太低了。河南府的所有小輪窯加起來,邵樹德懷疑一年能不能產一百萬匹磚,目前還沒有數字,多半達不到,幾十萬頂天了。 但軍士修一套磚房就要兩萬余匹磚,這也就夠五十戶軍士家庭的需求。 哪怕后世農村建的不起眼的小土窯,也不止這點產量啊。那些小土窯看著破爛無比,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古代就能建起來,但你深究一下,就會發現人家有制磚機(不一定每家窯都有),窯體設計合理,煙囪建得更深科學,還有運輸工具,一匹磚的成本能壓到驚人的幾分錢,完全不是此時能比的。 邵樹德回憶了一下農村小土窯的煙囪,好像挺高的,外層有鐵架子可供人攀爬上去清灰,這玩意就不是此時能建起的——好吧,或許可以建成,但要花不小的成本。 所以,千萬不要鄙視農村小土窯。那是二十世紀的小土窯,放到九世紀,你都不一定搞得起來。 “誰能做出一個制磚機,腳踏式的、畜力的,都無妨,我不吝厚賞。錢財、官位,應有盡有,說話算話,君等當勉之?!鄙蹣涞聦そ硞冃嫉?。 給普通百姓多一些賺錢的渠道,將農村的資源利用起來,邵樹德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了。 最最基礎的磚瓦、木材的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其實意味著全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和建設成本的降低。 這個好處,很多人不以為然,但當你需要開拓的時候,就知道它有多妙了。 第008章 國子監 “東都,怎么能沒有國子監呢?廢棄這么久了,今可重建之?!被氐铰尻柕纳蹣涞?,又考慮起了另一件事情。 講真,最近的日子真是舒服。 打仗是非??嗟?,還很傷身。邵樹德還記得雪夜出兵時,十指凍得像胡蘿卜一樣。 他還是大帥,是夏王,換成普通士兵,條件更差、更苦,會被凍成什么樣? 手上、臉上、耳朵上全是凍瘡,還有被寒風吹裂的傷口,有的潰爛流膿。 在雪地里吃著干硬刺喉的醋餅,喝著冷冰冰的水,沒日沒夜地在風雪中趕路,臨戰時萬箭齊發,拿著刀槍拼命。 武夫不是那么好當的,錢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什么?大雪天不打仗?不,圍剿黃巢時,幾尺深的雪還在打,打了一整個冬天。 正月里,王镕、李匡威還聯兵十幾萬攻李克用。 三伏天不打仗?沒有這個規矩。朱全忠就在大夏天出兵攻時溥。還是在夏日炎炎的時候,孫儒、楊行密還在激戰。 一年十二個月,就沒有不能打仗的時候。國朝職業武夫,全天候作戰,大雪、暴雨、風沙,都能打,只要你不憐惜百姓,任夫子們荒廢了自家農田,什么時候都可以打。 離開前線后,在后方處理政務,設計國家的未來,閑暇時再與野女人鬼混幾下,這可比打仗舒服多了。 “大王,國子監下轄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館、律學、書學、算學,各有博士、助教、直講。若重建,可需要添什么?”趙光逢果然懂事,一開口就直接命中靶心。 “算學先立起來,教材要改一改?!鄙蹣涞抡f道。 國子監算學的必修教材有十本,即《九章》、《海島》、《張丘建》、《夏侯陽》等,輔修兩本,分別是:《記遺》、《三等數》。 教材他看過,就一個感覺,不夠系統,沒有前后串聯起來。他現在需要一本集大成者的著作,能把數學、幾何原理講透徹、講系統的著作。 在鄆州的時候,城西濟水上有一座清水石橋,建于前隋仁壽元年。這是一座石拱橋,建成后五年,才在河北趙州建了那座名傳后世的“趙州橋”,而且規模也比不上鄆州的清水石橋。 鄆州仍然有造橋工匠,邵樹德問過他們,石拱橋為什么建成這個樣子?有沒有什么說法?如果改一下外形,還有沒有別的設計方案? 沒人能回答。 要更改設計方案,就必須對受力進行分析,你至少得懂力學和幾何學。造橋工匠有一些師徒口口相傳的“訣竅”、“口訣”,但那個口訣也只側重于實際應用,比如用什么角度、用幾塊石頭、怎么堆疊等等。很可惜,那些工匠的地位很低、文化水平很低,字都不認識,靠他們是不可能總結、提煉出經典力學之類的東西的。 國朝有《營造法式》之類的書,但只是教你怎么造,沒有講為什么這么造。邵樹德翻過書,發現按照那個方法,建筑外觀結構會非常精巧,但用料有遠超實際所需的嫌疑。實際上就是因為缺乏科學的計算,在承載能力上吃不準,只能用最保守的設計,歸根結底還是基于經驗,而不是科學。 其實你都有經驗了,知道幾塊石頭、幾根木料可以承載到什么程度,為什么不更進一步,將其歸納總結,上升到理論力學呢?可能還是地位太低、文化水平太低吧,畢竟總結歸納、完善理論是需要有錢有閑有知識的。 工匠們不一定都識字,地位低下,整天還九九六,確實不能指望他們搞科研。 “國子監加一個工學?!鄙蹣涞抡f道:“現在每州都有工學,但教學質量一言難盡?!?/br> 邵樹德站起身,背著手踱步,又在思考了。 工學現在主要還是以教建筑、冶鐵為主,多為熟練工匠來講授知識。他們畏畏縮縮,極少有識字的,很多人話都說不連貫,教學時畫面太美,效率感人,邵樹德一直覺得這是在浪費錢來著。 他現在想著從哪里找一幫有文化、有點小錢、還有大把時間的人來投入算學、工學、醫學之類的領域。 勛貴子弟或許是一個很好的來源。 建國之后,定然會封大批有食封的貴族。這些貴族死后,一般只有嫡長子能襲爵,那么次子、庶子呢?出生在那樣的家庭,即便是庶子也能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這其實是很好的學生來源,關鍵是怎么讓他們來學這個? 其實國朝很多勛貴子弟過得并不如意。老子死后,兄長襲爵,如果和兄長一母同胞還罷了,可能處境沒那么差,但很多庶子的日子是真難過,有時候為了混口飯吃,削尖腦袋擠進國子監,畢竟包吃住,還能學知識考學做官。 但國子監名額有限,不是人人都能進的。那么適當擴大工學、醫學、算學的招生名額,應該可以吸納大量生活困難的大小勛貴子弟。 生源有了,還得給他們找出路。 學了沒有用,不能當官,不能賺錢,誰還會學? 得讓人們認識到用專業人士來建設更省錢、質量更好、更有逼格。但說真的,民間的項目,這些人出場費或工資太高,估計競爭不過那些字都不認識幾個、只會背經驗口訣的工匠。 難道搞個行業協會或資格證之類,人為設置門檻?還是不現實,老百姓不會管你這些。 那么只能從政府大型工程上想辦法了。 以后各州各縣的驛道、陂池或大型建筑,必須要由朝廷工部派人設計、督造,以達到質量的同時,盡可能更科學、成本更低。而工部,就用這些學生塞滿了,是他們的自留地。 邵樹德長吁一口氣。想法是很好,實際執行中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唉。 設立新學科,還要給他們找工作。還不是一時的工作,得是長久之計。這工作還得有地位,收入足夠豐厚,吸引更多的優質生源前赴后繼,才有可能將這門學科發揚光大。 太他媽難了! 別整了幾十、一百年后,工部最終還是被讀四書五經的人占據了,工學處于半廢棄狀態。 那么,還得讓工學的人能有機會擠進權力中心,讓他們有話語權,如此才可能不被扼殺,工匠低賤的地位才能得到持久的改變。 當初誰那么蛋疼獨尊儒術的?以至于幾百年下來,其他學說凋零,儒家一統天下。 邵樹德懊惱地坐了回去。 其實自私點,搞一個獨尊儒術的封建王朝沒什么,可能還更穩定一些。對統治者來說,再好不過了,多省心啊。 但——罷了,我已經爽夠了,再讓子孫也爽個幾代,哪怕最后因為各種學術并起,思想活躍,導致王朝滅亡,也沒什么。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嘛。 ※※※※※※ 乾寧五年五月初二,突將軍抵達了洛陽。 邵樹德將都教練使衙門陜州院送來的新兵補充進來,完善編制,全軍三萬人齊裝滿員。 隨后,之前一直耽擱的事情也做起來了。 各部打散建制,重新編組。夏人、梁人、鄆人、齊人等不再涇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得,突將軍幾個月內不能上戰場了。但這是值得的,也是整編必需的一步。邵樹德趁機考察全軍,貶斥了一些不合格的軍官,提拔了部分有勇力、有能力的新人,恩威并施,讓他們嚴加cao練,盡快形成戰斗力。 五月初九,他親自率領剛剛恢復到千人的親兵都、五百銀鞍直、三萬突將軍南下,抵達了汝州。 一別經年,清暑宮已經大變樣,算是徹底完工了,規模也比當初大了不少。以后在洛陽辦公時,春夏可以在此閱兵、講武,秋冬可以來此打獵、泡溫泉,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 王妃折芳靄帶著眾姬妾親自出迎,在看到跟著邵樹德下馬車的張惠、儲氏時,不動聲色,言笑晏晏。 張惠、儲氏有些拘謹,前者還好,后者甚至有些輕微的顫抖。 “沒藏氏的功勞我不會忘記的?!北滔嫉顑?,邵樹德坐了下來,對沒藏妙娥溫言說道。 沒藏妙娥跟他時不過十五六歲,如今也年過三十了。 邵樹德嘆了口氣,當初把人家搶到手時有多猴急,后來忘記時就有多渣。 金仙觀里的野女人,那是他的戰利品,是集郵,但這些有名分的王府姬妾,卻是不一樣的。 沒藏妙娥倒沒什么異樣的表情,她拉著已經九歲的女兒邵福的手,道:“兄長聽聞之后,一定十分欣慰。橫山黨項,百余年來飽受欺凌,沒想到有朝一日能當新朝勛貴。阿爺沒這個福分,等不到那天了?!?/br> 沒藏妙娥越是這么說,邵樹德越是心有愧疚,慨然道:“橫山太窮了。沒藏氏若得封爵,怎么也能得到富州大郡,我看青州就很好,有渤海館、新羅館,人多,有鹽,還有海貿大利,沒藏氏怎么著也能得個北??す木舴?,食封三千戶?!?/br> 沒藏妙娥的嘴巴還是比較緊的,邵樹德也不擔心弄得人盡皆知,反正讓義從軍使沒藏結明知道就行了——嗯,沒藏妙娥的嘴巴有時候也能很大、很深。 邵樹德突然發現,若要秘密散播消息,他好像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cao,身邊怎么這么多大將、重臣的jiejiemeimei女兒? 王妃折芳靄帶著侍女走了過來,端著幾碟果子、點心,身邊還跟著一虎頭虎腦的小男孩。 “夫君,從遠昨日剛從光州過來?!闭鄯检\招了招手,讓小男孩過來。 折嗣倫之子折從遠,來過王府幾次,邵樹德當然認識。 只是,折家這是何意? “阿爺已經知道了?!闭鄯检\隱晦地說了一句:“他已在族中召集驍銳數百人,號先登營,親自督戰,五月誓破安州?!?/br> 邵樹德放下了心,這是很積極的信號,一次無聲的對話。 如此看來,和平收回唐、光二鎮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至少唐鄧隨三州應該問題不大。 現在,他的目光已經投注到了忠武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