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448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圣人已在百官勸說下,由部分禁軍護衛,帶著妃嬪、皇子出啟夏門,往藍田縣方向而去?!?/br> “到了藍田,又能往哪跑呢?”邵樹德笑了笑,道:“莫不是要去商州?” 趙光逢神色不變,說道:“圣人止步于南山,夜宿莎城鎮?!?/br> 其實,神策軍鬧餉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了,而是持續了整整一年。 從去年邵樹德兩路發兵攻軹關、王屋就開始了。而再往前推,河洛一線的戰事更是讓漕運斷斷續續,很不爽利。 南方諸鎮一看上供的財貨老被堵,有點挫傷積極性,于是上供的藩鎮更少了,數量也大為減少。 邵樹德不確定再打下去,會不會提前讓朝廷財政崩潰。歷史上昭宗被劫持到洛陽后,上供的藩鎮已經寥寥無幾,全靠朱全忠養著——襄陽趙匡凝當時還在上供,兵敗逃亡揚州依附楊行密后,還被楊痛斥財貨“輸賊”,可見當時天下各鎮是個什么態度。 今年中原爆發了兩場戰爭,對朝廷財計簡直是毀滅性的。其一是河清之戰,汴水—黃河—渭水餉道中斷;其二是楊行密攻蘄州之戰,鄂、岳、安、黃、蘄五州全部卷入了進來,長江—漢水—金商—關中的餉道也斷絕了。 至于原本還少量上供的蜀中藩鎮,因為到了緊要關頭,幾乎不約而同停止上供,讓朝廷財計繼續雪上加霜。 在過去大半年的時間內,朝廷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除了京兆府之外,就只有邵樹德直接、間接控制的藩鎮上供的財貨——河東李克用似乎也上供了不少,令人稱奇,或許真在幽州發了大財。 其實,如果不養神策軍那四五萬兵馬,光維持朝廷運轉,還是夠的。 南衙北司與禁軍,只能選一個。 百官們選擇給自己發餉,大量削減神策軍的賞賜,軍中大為怨憤。 目前作亂的主要是玉山都時瓚部三千余徐鎮將校子弟,以及天威都五千幽州兵,護送圣人前往莎城鎮的則是捧日都西門昭所部三千眾。其余各軍作壁上觀,有人開始在長安劫掠,有人試圖維持秩序,但徒勞無功,甚至還有一部直接散了,不知道是想去當草賊還是怎么著。 “有時想想,覺得費解?!鄙蹣涞峦蝗桓袊@道:“都這個時候了,朝堂諸公居然還只顧著自己,沒點大局意識,他們真讀過圣人書嗎?怎地如此短視?” “書自然是讀過的?!壁w光逢亦感嘆道:“可人一上百,形形色色,都只為自己考慮,不愿為其他人著想。停發百官俸祿?難!百官自己就不同意?!?/br> “逃至莎城鎮的百官會不會再搞出點什么事情來?”邵樹德以前覺得自己把長安君臣關在籠子里,他們應該會泄氣,再也不想折騰了。但過去一年,崔昭緯數次遣人而來,邀他入京,“商議大計”。 有個錘子的大計! 不就是誅殺宦官那點破事么?誰還不知道啊。 邵樹德就很不理解,你們都這副處境了,為什么還要斗?真的智商很低嗎? 后來也慢慢釋然了,歷史告訴他,有些時候人們的智商就是低得可怕! 南明都那副鳥樣了,不還在內斗?何人關心過大局?不還都是為自己盤算?哪怕最后只剩一個縣的地盤,估計他們也得爭出個高低。 歷史上長安君臣去了洛陽,宰相柳璨還要誅除異己呢,釀出了白馬驛之禍。 這幫爛人,沒救了! “大帥,此事無妨?!壁w光逢其實考慮過這事,畢竟他就是文官出身,太清楚這幫人的德性了,只聽他說道:“無論宰相還是中官,這時都不會對圣人不利的,不然恐死無葬身之地矣。便是釀出點小亂子,我大軍一至,收拾殘局易如反掌?!?/br> “也是?!鄙蹣涞曼c了點頭,道:“此事便這么著吧。再過幾日,我便上京,將各路牛鬼蛇神一掃而空?!?/br> “大帥——”趙光逢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大帥是否需要一個朝官身份?” “什么身份?”邵樹德問道。 他現在是節度使,屬于外官,夏王雖有品級,但那是爵位。 趙光逢思索了一下,給出了答案:“下僚想了想,如今只有太師之位尚空缺著?!?/br> 邵樹德無語。 他的諸多頭銜中,有一個是“檢校太傅”,但這是檢校官,非“正命”,可以理解為“代理”、“臨時”的意思。 事實上全國各鎮藩帥的加銜中,類似檢校太傅、檢校司空、檢校司徒之類的加官太多了。但趙光逢說的是正命太師,非檢校官,這就有點意思了。 “還是不要了吧……”邵樹德猶豫道:“沒甚好處?!?/br> 民間已經有人喊他“活董卓”了,再當上太師,豈不是坐實了別人扣在我頭上的黑料? “大帥——”趙光逢堅持道:“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雖無所統職,然有訓導之責也?!?/br> “訓導誰?”邵樹德話一出口,便有所悟。 “訓導圣人!”趙光逢說道:“太師,天子所師法,豈非名正言順?若大帥不愿,亦可求尚書令之職。尚書令掌總領百官,儀形端揆?;食涞轮?,太宗初為秦王,嘗親其職,自是闕不復置?!?/br> 邵樹德想起來了,這不就是歷史上李茂貞求取的官職么?朝廷不愿給,于是把圣人欺負得夠嗆??梢哉f,晚唐諸軍閥,就屬李茂貞、王行瑜二人最囂張,把朝廷的臉面一遍遍踩在腳底下。 皇帝也是個糊涂蛋,李克用率軍入關中,大破李茂貞,欲殺之,昭宗還不許。也就是李克用對朝廷還算有點感情,冷哼一聲走了,事后還說此時不殺,后面李茂貞還得欺負朝廷——很遺憾,讓他說中了。 想到這里,邵樹德清醒了過來,堅決地說道:“不行!此番入京,不求取任何朝職。我得封王,已經惹很多人眼紅了,而今天下異姓王,可只有三個!李克用,能沒想法?太師還罷了,尚書令簡直自尋煩惱,智者所不為也?!?/br> 說罷,他看了眼趙光逢。這人業務能力不錯,作為王府司馬,管的一攤子部門運轉良好。但就是功利心太重了,老想著拍馬屁。 關鍵是還拍不到點子上??纯慈思谊愰L史拍的馬屁…… 邵樹德揮手讓趙光逢退下,然后在屋內轉圈。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心態有些飄,要穩住。曹孟德就容易飄,我邵孟——樹德要引以為戒。 是不是有些忽略義兄的感受了?他現在可完全有攪屎棍的潛力啊。 他似乎對朝廷還是有那么點忠心的,此番入京,快刀斬亂麻,辦完需要辦的幾件大事,然后便回安邑吧。 或許,可以給義兄也晉爵,安撫一下? 第011章 莎城 莎城鎮內,局勢一團亂麻。 崔昭緯、鄭延昌、王摶、崔胤四位宰相灰頭土臉,他們已經有好幾個時辰沒見到圣人了。 捧日都的軍士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還動不動拿起步弓,作勢瞄諸位宰相公卿,這讓他們都起了不好的預感:北司諸位中官想劫持圣人? 不過他們的這個猜想很快就被推翻了,因為西門重遂、劉季述、駱全灌等一干中官也滿臉郁郁地來到了他們面前,嘆氣不止。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原來想渾水摸魚的不是北司中官,而是武夫! “列位宰輔,事到如今,還要斗么?”西門重遂心情不好,說起來也是夾槍帶棒,只見他冷笑道:“符道昭此人,若沒崔相從中蠱惑,至于背叛我么?” 崔昭緯面不改色:“西門宮監這是什么話?” “是與不是,豎子心中有數!”西門重遂惱道。 崔昭緯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但其他三位宰相都不說話,他也沒底氣多說什么,只冷哼一聲,轉過了身去,閉目養神。 但西門重遂卻不想放過他,繼續諷刺道:“如今看來,朝中的明白人,就沒幾個。蕭遘算一個,早早出鎮河渭。杜讓能亦算一個,三年前遠鎮涼州。韋昭度十日前去了隴右,也不算晚。到底是韋杜,見機得快,你崔昭緯算什么東西?清河崔氏,不提也罷,敗落在即?!?/br> 崔昭緯繼續閉目,毫無反應,好像老僧入定了一般。 世家大族,日子也不好過。 安史之亂以前,就被打壓得不成樣子,不過那會總體還行,針對他們的主要是皇帝,他們自己還能隱隱抱團,聯姻的對象也是大家族,嫡女嫁過去做正妻,庶女做妾,互相之間可能就是親戚,還是龐然大物。 安史之亂以后,一下子就變得辣眼睛了。武夫可不管你什么世家不世家的,不聽話直接亂刀砍死,還有“婦女多在官軍中”的傳統,搶起公卿貴女來也毫不含糊,甚至淪為營妓的都不少,真是一個斯文掃地的年代。 黃巢之亂更是將他們的難堪推到了頂峰。 光啟中,巢亂雖平定,但世家大族的日子愈發不好過,影響力僅限于關中以及老家,地方土豪日漸崛起,大小軍頭依然我行我素。這是一個草根狂歡的年代,世家大族不僅是從政治上被清理了,甚至還被從rou體上消滅,殘存下來的人心有余悸,不得不化整為零,最終湮沒于歷史大潮之中。 武夫當國,大概是世家大族最痛恨的一種社會形態。 擱南北朝那會,沒有世家身份或大族提攜,小軍官立了戰功,很難得到提升,便是升官也有天花板,甚至還可能被人侵吞功勞,死于非命。 艱難以后,藩帥、衙將、刺史,草根出身的太多了。而且武夫們之間出現了一種“奇怪”的風氣,即互相之間太會共情,太有階級意識了。上官欺壓我,砍死他!有人克扣糧餉,殺了他!我來帶大伙去那些世家豪門發財,大伙推我當留后! 這是一個大洗牌的時代,世家大族的一半身子已被打落塵埃,剩下一半也即將被打落。他們最后的掙扎,大概就是依附于一個看起來對他們沒有太多惡意的武夫,努力發揮自己的價值,茍延殘喘。 鄭延昌看不太下去,想分說兩句,但被劉季述拿眼一瞪,又失了勇氣,扭過頭去。 “都這個時候了,何必再鬧生分呢!”王摶苦笑了一下,道:“見到圣人要緊啊?!?/br> 西門重遂的臉色稍有緩和。 “西門宮監,西門昭既為你假子——” 王摶的話剛說到一半,就被西門重遂打斷了:“我素無此假子,此人名叫符道昭,蔡賊出身?!?/br> “好!”王摶噎了一下,又道:“符道昭意欲何為?” “這賊子,多半是想劫持圣人,奇貨可居?!蔽鏖T重遂恨聲道。 “這——”王摶有些不理解,都這個樣子了,劫持圣人有什么好處?撐死了加官進爵,至于地盤,那肯定是沒有的。你去哪里要地盤?同州?華州?還是京西北諸鎮? “此等武人,豈可以常理推測?”崔昭緯終于說話了:“我看他也沒甚大的謀算,不過是臨時起意,求取個尚書令、太師之職罷了?!?/br> “尚書令如何能給?”王摶有些吃驚,道:“三師者,非道德崇重,則不居其位。無其人,則闕之。寧缺毋濫的重職,怎可輕授?” “人家握著刀把子,你不同意又如何?”崔昭緯本就看不大慣王摶,又譏笑道:“便是符道昭索取汝女為妾,怕是也得答應?!?/br> 王摶氣得臉紅脖子粗,不理崔昭緯了。 德宗朝建中之亂,朱泚在長安稱帝,雖則公卿將帥們內心中不是很瞧得起他,認為他們沐猴而冠。但這群沐猴而冠的人掌握著刀把子啊,大群武夫趁機娶妻納妾,索要公卿貴女,不還是捏著鼻子給了? 巢入長安,又是一波“娶妻潮”,你敢不給嗎?連圣人的嬪妃都有流落民間,不知下落的,惹惱了他們,便是親王國公,搞不好全家“不知下落”。 崔胤當上宰相時間不長,資歷最淺,這會神色微動,出來打圓場道:“符道昭此賊其實并不難對付??此桓殷@擾圣駕,便知所求有限。而今該擔心的是李匡威啊,朱泚之事,會不會重演?” 當年朱泚手頭就五千兵,居然就敢占了長安稱帝。先是定國號大秦,年號應天,第二年又改國號大漢,年號天皇——這就很兒戲。 李匡威也是燕帥出身,手里的天威都同樣有五千人,會不會也來這么一出? 西門重遂、崔昭緯、鄭延昌、王摶四人聽了齊齊變色。 長安城中還有三萬多“中立”神策軍,他們可沒太多節cao,若李匡威許以財貨,保不齊就擁他為帝了。 自北朝以來,皇權可沒多么神圣。就國朝來說,拋開草創時期稱帝的如竇建德、輔公祏等人不算,擅自稱帝的,還有白鐵余、武則天、李重福、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李承宏、朱泚、李希烈、黃巢、秦宗權等,至于當皇太弟的朱滔、稱霸王的康楚元等,那就數不勝數了。 李匡威會稱帝嗎?難說。 劉季述湊到西門重遂耳旁,低聲說了幾句,西門的臉色稍有緩和。 崔昭緯等人目不轉睛地看著他。 “只能驅虎吞狼了?!蔽鏖T重遂苦笑道:“實不相瞞,圣人已詔夏兵入援京師,或能滅殺李匡威賊眾?!?/br> “這豈不是何進召董卓入京?”王摶最老實,下意識就脫口而出。 西門重遂知道王摶脾性,不以為意,反倒解釋道:“夏王還算通情達理,不似一般武夫?!?/br> 和一般武夫不一樣,但終究還是武夫。殘暴、貪財、好色、短視、無禮、傲慢等毛病,多多少少還是沾染了一些的。但這又如何?你能怎么辦?還有誰能來幫忙? 西門重遂另一個假子,劍南西川節度使李茂貞,也就是以前的西門文通,倒是不忘舊日父子之誼,表示愿遣大將楊崇本入援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