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405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這會率軍出城的騎將名叫安康八,聽名字就知道出身昭武九姓。曾經在鄧季筠手下為將,差點被李存孝活捉,不過平心而論,他練兵、打仗的本事還是有的,與李存孝單挑,實非所長,敗了也很正常。 八百余名騎兵出城后,草草列了個陣,很快便沖了過去。 正在耀武揚威的夏軍騎兵紛紛上馬,集結起來,也不管自己人少,直接對沖了上去。 雙方上千騎兵大聲呼喝,叱罵連連,都將對方視為殺父仇人一般,恨不得當場斬之而后快。 “轟!”金戈鐵馬瞬間撞在一起,騎士如雨點般落下。 只這一波對沖,就至少有一百五十匹戰馬失去了主人。 夏軍騎兵直接被沖散了隊形,隨后領頭軍校一聲唿哨,眾人紛紛潰退,打馬而逃。 安康八哈哈大笑,讓親兵揮舞大旗,直接追了上去。 城樓之上,張全義看得心潮澎湃。 騎軍對沖,馬上廝殺,確實比一般的步軍陣列而戰要刺激多了。 他其實也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但規模始終大不起來,原因是每月都要向朱全忠上供。上供之物不但有財貨、錢糧,也有兵甲、戰馬。 當然朱全忠并沒那么需索無度,一定要張全義上供得這么勤快。但張全義自己擔心朱全忠猜忌,畢竟河南府、汝州是他張全義的地盤,一眾官員全是自己委任,軍隊也是自己的,上供得不勤快的話,以朱全忠的性子,鬼知道會發生什么事。 安康八率軍一追就是十余里。 夏軍的戰馬體量稍高一些,但耐力微有不如,追了這么一陣,似乎有些跑不動了。 安康八大喜,連連催馬。部下們也神情亢奮,紛紛在后面叫罵,似乎能憑此激怒夏賊,讓他們返身來戰一樣。 “賊人可敢來戰?”安康八將馬速催到了極致,深恨今天用的是長馬槊,沒法帶弓箭,不然追逐途中已經干死好幾個夏賊了。 “汴賊受死!”一聲暴喝突然在右側林間響起。 安康八大驚,轉頭一看,卻見千余騎兵已經出了樹林,正在提速沖來。 而就在此時,一直在前方奔逃的數百夏軍騎兵也遠遠兜了回來,返身沖殺而至。 他們的戰馬喘著粗氣,有的甚至口吐白沫,但人人義無反顧,端平了長槊,再度迎頭撞在一起。 血雨紛紛,慘叫連連。 他們的勇猛給同袍爭取到了時間,右側大約一千五百騎分批次沖來,將汴軍攔腰截成了兩段。 楊亮直接盯上了安康八,揮舞鐵劍斬殺一名汴賊騎兵后,他將劍插入鞘套,抽出騎弓,連發兩箭,一箭落空,一箭射中了鬼使神差擋在安康八身旁的親兵。 “汴賊受死!”楊亮又抽出了鐵劍,讓過迎面捅來的一槊,加速趕上安康八,用力一斬。 草!又有一人上前當了替死鬼! 安康八數年前被李存孝打出了陰影,如今最怕和這等蠻不講理的莽夫對陣。今日又中了埋伏,心中畏懼,已經打算帶人撤了。 其實不用他知會,追過來的汴軍騎兵已經被打懵了頭,早就不自覺地轉身逃竄了。 楊亮兩次未能擊斃賊將,心中窩火,此時根本不管其他,帶著數十騎死死咬住安康八,拼了命也要斬了他。 “嗖!”又是一箭飛出,落空。 投矛扔出,安康八身后一名騎兵落馬。 楊亮氣得破口大罵。親兵快速追了上來,將一匹空馬的韁繩遞到楊亮手上,楊亮縱身一躍,穩穩落在馬背上,抽出鞘套里的一把短馬槊,打馬狂追。 “噗!”一槊捅下,安康八的一名親兵栽落馬下。 安康八回頭看了一眼,亡魂大冒。好在前方已經看到孟州城了,他額頭冒汗,馬鞭狂舞,戰馬痛得嘶鳴不已,口中白沫連連。 “呼!”楊亮揮舞馬槊,槊刃差一點就夠到了安康八的馬屁股。 安康八心有所感,根本不敢回頭,只顧逃命。 孟州城樓之上,張全義父子、張慎思及一眾將佐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 發生了什么? 氣勢如虹追出去的八百騎兵,怎么一眨眼就敗退回來了?騎將安康八還被賊將死死咬著,那人連連刺擊,好幾次都差點夠著。 “快!讓趙副將出城接應?!睆埳魉剂⒖滔铝?。 “遵命!” 親將匆匆下樓,去通知騎軍出動。 而此時的安康八也看到了生還的希望,勁頭一下子就起來了,甚至琢磨著待會配合城內沖出來的援軍,將這個讓人惱火的賊將擒殺了。 “唏律律!”就在此時,他卻只覺一陣天旋地轉,戰馬前蹄一跪,人就要被甩飛出去。 楊亮收回騎弓,又抽出短槊,戰馬如奔雷般迅捷而至。 “噗!”一槊捅下,正中安康八的后頸。 孟州城門已經打開,數百騎正在魚貫出城。 楊亮兜馬回轉,至安康八尸體處下馬。 汴軍騎兵大聲叱罵,開始緩緩加速。 楊亮抽出安康八的腰刀,不慌不忙地將其頭顱斬下,隨后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張全義面如土色。 第027章 搶時間 汴軍騎兵發了瘋地狂追。 楊亮哈哈大笑,帶著頭顱遠去。 后方有騎卒前來接應。不過他們根本沒打算停留,飛快地遠離了孟州城。 一場漂亮的釣魚伏擊戰,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戰果,沒必要再和敵人硬碰硬了。 汴軍騎兵惱怒失了一將,直往前追了數里,直到城樓上響起擊鉦聲,他們才稍稍清醒了過來,緩緩收攏部伍,往回撤退。 而城內也開出了大群步卒,他們在城外列陣,氣度儼然,沒有破綻,一看就是常年征戰的經制之軍。 “殺!”數千步卒齊聲高喝,聲震四野。 一個標準的方陣,散隊、駐隊、游隊齊全,披甲率也不低,騎兵若敢正面進攻,下場就像朱瑾的“萬騎”沖汴軍步兵一樣,“單騎走免”。 披掛整齊的張慎思也出了城。 他默默無語地看著一片狼藉的戰場。 安康八的尸體還躺在地上,缺了個頭顱。不遠處橫七豎八躺著不少人,也不知死活。無主的戰馬不安的跑來跑去,似乎在對人類訴說著剛才那場遭遇戰的慘烈。 夏賊沒有能力進攻孟州,城內有萬余敢戰善戰的衙軍,還有充足的糧草、箭矢和守城器具,便是來五萬朔方援軍,也休想攻下這座城池。 但臉被打得太狠了??! “收攏馬匹、傷者,尸體就地掩埋。派信使前往汴州?!睆埳魉挤愿劳赀@些后,便回城了。 城內百姓多有不安。 他們不知道城外具體的戰況,但就從城內駐軍氣急敗壞沖出去報復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吃了虧的。 曾幾何時,戰爭離他們還很遙遠。 一開始在垣縣,只不過是被征發做夫子,修繕堡寨罷了。 后來戰爭在王屋縣爆發,直到該縣陷落,河陽百姓雖然擔憂,但終究還離得有段距離。齊子嶺、軹關就像兩座堅定的屏障,將戰火隔絕在外。 但齊子嶺很快失陷了。夏賊騎兵繞道小路出現在了河清縣,襲擊了一支運糧隊?,F在又出現在孟州城外,戰火已燃燒到眼前。 孟州已不再太平,這是所有人下意識的反應,恐慌的情緒開始逐步蔓延。 張慎思沒興趣安撫百姓,他現在想的還是如何維持這個艱難的戰局。 “張帥也看到了,夏賊騎卒極為囂張,也很善戰,竟然敢摸到咱們眼皮子底下挑釁?!惫澏仁寡脙?,張慎思找來了張全義,商議戰局。 “張都頭,你給我個準話,夏賊到底能做到哪一步?”張全義皺了皺眉頭,問道。 他才剛來河陽上任,是打算大展一番拳腳的。 河南府就那個樣子了,被邵賊禍害得不像樣。僅存的十多萬百姓在伊洛盆地耕種,這兩年收容了一些亡散,也只有不到十八萬人,三萬余戶。 汝州另有萬余戶百姓,但也被折騰個夠嗆,三天兩天發役,沒法好好休養生息。 可以說,他的根基被邵賊嚴重動搖了。 便是東平郡王擊退夏賊,收復河南府全境,屆時這個河南府還和他有關系嗎? 護國軍與宣義軍不同,他張全義也不是東平郡王的下屬,保持著很高的獨立性。河南府的軍隊是自己建立的,官員是自己任命的,平時輸送錢糧、兵甲、戰馬,東平郡王雖然心中有所不滿,但也沒說什么。 可若真發展到雙方主力在洛陽對決,無論誰勝誰負,河南府都回不到以前了。 邵樹德這個人,他是真的咬牙切齒痛恨。 而這次出鎮河陽,張全義的心中又何嘗沒有點小九九呢?孟州他本來就有基礎,如果好好穩定個幾年,未必不能成為張氏家族的又一根基。 孟、懷十縣,大河所經,水網密布,地形平坦,肥沃無比。只要有充足的百姓,假以時日,是可以像河南府一樣慢慢恢復的。 “張帥也是武夫,當看得出來,這股夏賊騎卒應是從河清縣那邊漏過來的?!睆埳魉颊f道:“王屋河清道地勢崎嶇,不通方軌,糧草轉運艱難。而從河清往東,一路人煙稀少,夏賊也得不到多少補給,多半只能出發時隨身攜帶。他們在野外,堅持不了幾天。別看安康八被斬,出城的八百騎卒只回來了兩百余,但這支夏賊騎軍,其實并不可怕。他們能襲擊運糧車隊嗎?只要小心防備,沒那個本事。能襲擾我軍步卒嗎?也辦不到?!?/br> 對付騎兵不間斷的襲擾,北朝以來自有一套成熟的方案。畢竟無論是后魏(北魏)、東西魏、后周(北周)北齊,都有數量龐大的騎軍,同時步軍的規模也很龐大。而步軍出動時,又不可能每次都有大隊騎軍護衛,那么如何對付騎兵日夜sao擾,就成了必修的科目。 首要的要求,是數十里內要有一個休息點,這是最重要的,供被sao擾得疲憊不已的步卒恢復精力。 當然,你若連騎兵區區幾天時間的sao擾都扛不下來,那就沒辦法了。這么弱的步兵,那就是給人送菜,不出征也罷——人家西方人都能長時間頂著綠綠騎兵的“突厥式sao擾”前進,一生都在打仗的大唐武夫沒理由辦不到。 河陽地方狹小,州縣城、軍鎮不少,找到供步兵休息的地方不難。張慎思覺得,夏賊騎兵還沒辦法嚴重干擾他們的運糧隊或行軍的步兵。 更何況他們也有騎兵。比起養馬,草原無論如何也比不上中原的,前提是中原的牧場不被百姓或官員侵占,有足夠的土地做牧場。這在人口稠密的時候不現實,但這會人口稠密嗎? “張都頭,話是這么說,但夏賊騎軍摸至孟州城下,極為損傷士氣。且今后我軍移防、調動,都要小心翼翼,行軍速度緩慢,煞是愁人?!睆埲x當然不會被張慎思這些話糊弄過去。 騎兵面對訓練有素的步兵,確實很難得手,但優勢也是明顯的。行軍速度被遲滯了,運糧隊也需要配屬一些能打的步兵護衛了,讓本就不甚充裕的兵力愈發吃緊。 “還有河清、軹關,張都頭是什么方略?”張全義又問道。 張慎思聞言有些猶豫,他現在面臨的局面和葛從周有些類似,兵不夠用。 “軹關緊要,我欲往濟源增兵?!睆埳魉即鸬溃骸昂忧蹇h那地方,轉運糧草不易,夏賊若不能短時間內破城,必然會糧盡退兵。今日襲擾孟州之騎兵,定是夏賊聲東擊西之計?!?/br> 張全義仔細想了想,贊同張慎思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