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49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鄧州軍力完整,雖然有很多是襄州派過去的兵馬,趙璆并不能完全控制,襄陽方面對其影響力很大,但從一個富庶的地方調任相對貧窮的郢州,趙璆完全有可能鼓動鄧州本地兵馬趁機作亂,甚至投向朱全忠。 只給一個郢州刺史都可能作亂了,結果你竟然連這三縣都不想給,這是怎么想的? “叔父,某想了想,不如讓趙璆去房州?房州戶口比郢州還多,刺史孫典并非我趙家人,不如將其罷職?!?/br> “房州已置于昭信軍治下,如何之官?” “這……”趙岑也抓瞎了,沒有足夠的官位安排啊。 “罷了,你再去與裴遠商議一下。我遣使召趙璆、趙璠來襄陽,忠義軍出了這么大的事,趙家子孫本該同舟共濟?!壁w匡凝也知道此事為難,無奈地說道:“唐、鄧大軍,多有襄州子弟,家人皆在襄陽。有我父當年的情分,總不至于立時就反?!?/br> 趙岑當日便出了城,隨后直奔城外大營,裴遠已經從棗陽抵達了此處。 雙方一見面,自然又是一番密談。 折宗本懶得管這事,他帶著隨從出了大營,登高望遠,瞭望地勢。 “好一塊膏腴之地?!闭圩诒举澋溃骸敖袢毡銓懶沤o吾婿,去關北、河隴招募壯士,舉家搬來,充實戶口?!?/br> 后漢時南陽郡戶口百萬,但國朝最盛時唐鄧隨三州的人口也沒達到這個數字的一半,也是奇哉怪也。 到了這會,唐州九萬余口、鄧州八萬余口、隨州四萬余口,也就二十來萬人,甚至不到四分之一。 這已經不能用戰爭來解釋了,因為開元年間人口就不多,太多空地,以至于先后安置了幾萬戶突厥人、昭武九姓等胡人到唐、鄧、蔡、汝、許、陳、申、光等州,一度將其胡化。 朝廷在這片區域設置了幾個胡州,劃分牧場,胡人“習射獵”、“牧羊馬”,“不事稼穡”,可見當地人口密度之低。 天寶年間那四五十萬人,怕不是一半以上是胡人,幾萬戶呢! 淮西叛亂之后就更不用說了,這片大地屢遭兵火,隨后又有黃巢、秦宗權蹂躪,人煙稀少,州縣殘破,眼下休養生息了五年,稍稍恢復了點元氣。 聽折宗本這么說,谷城令敬道欲言又止。 “淮夷”可是困擾了朝廷數十年,到現在還沒消化利索,這是又要遷移羌胡過來?若羌人還罷了,他們多半會種地,可若是胡人,豈不是自尋煩惱? “發青唐吐蕃一萬戶、河渭羌人五千戶、河西諸族五千戶,總計兩萬戶至唐鄧隨。正好幫女婿解決點麻煩,省得他整日擔心有人造反?!闭圩诒敬笮Φ?。 “大帥,河隴羌胡素來難管,若遷來唐鄧隨,恐生變亂?!本吹捞嵝训?。 “開元年間于河南設三胡州,大謬矣?!闭圩诒镜溃骸熬偷镁帒酏R民,訓以華風,不得再以游獵為生。專事稼穡,種田墾荒,如此數十年后,還有誰記得自己是吐蕃人?” 開元年間在河南設諸胡州,那可真是腦殘之舉。 從河曲之地遷移叛亂胡人到河南,目的是什么?就近管制,兼且同化。 可你倒好,設胡州,讓他們自己管自己,很多人農業生產習慣不改,不會種地,朝廷也不管。 這些突厥、昭武九姓本來長相就與漢人不太一樣,大部分人有白人血統,或者干脆就是白人,天生與周圍人就有一定的差別,生活習性、生產習慣也不一樣,官府也不強制改變。 弄到最后,再與東北南下的平盧軍那幫胡化漢人和胡人(契丹、奚人、高句麗為主)合流,胡化當地原有百姓,割據淮西數十年,諸州百姓不聞天子,不知朝廷,直到被鎮壓后才認認真真開始同化。 至今又數十年,淮西之地仍然有很濃烈的胡風,百姓騎騾放牧的比比皆是。 這已經是個爛攤子了,還來? “不遷人口過來,光靠唐鄧隨三州,如何與朱全忠斗?”似是知道敬道在想什么,折宗本道:“三州之地,也就養個一萬多軍,這還是不打仗的情況。若戰事綿延,百姓豈不是要被榨成人干,紛紛逃亡?” 敬道一想也是。 靈武郡王往河隴、河西遷漢人,從河隴、河西遷胡人至內地,和太宗、高宗、玄宗朝的政策別無二致,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又釀成一個淮西割據勢力。 敬道看了看折宗本的臉色,不敢多說話,內心猜測不已,莫不是想擁羌胡之眾自立? 要不要私下里告發給靈武郡王呢?好像不行啊。人家是翁婿,你一個外人挑撥離間,是何居心? 敬道糾結不已,忐忑不安。 ※※※※※※ 趙岑在兩日后回到了襄陽。 “叔父,大事定矣?!壁w岑喜滋滋地說道:“裴使君有言,匡明叔父可至均州任刺史。折宗本就任唐鄧隨節度使之后,均州刺史之職會卸任,可交由匡明叔父?!?/br> “均州刺史?”趙匡凝喃喃自語。 聽聞折家軍不少將士在均州成家立業,均州至今還有威勝軍留守。這個均州刺史真有實權嗎? 不過已經不錯了,能得一個位置,就燒高香吧,邵樹德真乃寬厚之人。 “如此,我便安心了?!壁w匡明笑道:“房州雖然戶口更盛,然蠻、獠眾多,不服王化,漢人甚少,多居于城邑,一旦叛亂,也是個麻煩事。均州甚好,甚好?!?/br> “唐鄧之事……”趙岑又問道。 趙匡凝臉上的表情有些奇怪,混合了驚訝、不解、疑惑、憤怒,不知道一個人要經歷了什么樣的情緒起伏,才會有這么復雜的表情。 “趙璆已經出發,趙璠推三阻四?!壁w匡凝說道。 趙岑也有些驚訝。 趙璆手握重兵,雖說里面有不少襄州兵,可到底是八千衙軍、數千州縣兵呢,結果居然愿來?這可真是出乎意料。 趙璠這人,平時最得信任,結果居然不來? 難怪叔父如此震驚。 “不如再催一催,唐州將士還是可以信任的,襄陽子弟都盼著回來,趙璠也沒辦法?!壁w岑建議道。 趙匡凝緩緩點了點頭。 忠義軍,與其他各鎮差不多。三萬衙軍,至少有兩萬把家安在襄陽左近,就近看管,增強節帥的掌控力。剩下一萬是外鎮軍的性質,家安在駐地。 趙璠這人,翻不起大浪來。 他要反,也只能帶唐州本地將士反,派過去的襄陽軍士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愿不愿意響應他,不用多說。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他勾連汴軍,降了朱全忠。 “或可讓夏軍遣兵北上,逼迫一下?!壁w岑道:“叔父亦可寫信給唐州將佐,曉以大義。叔翁在世時,提拔栽培了很多舊部,他們還是念舊情的?!?/br> “可?!壁w匡凝答應了。 隨后又是一陣空虛,心中滋味復雜。 好好的忠義軍,本有七州之地,實控六州,如今竟然竟然丟了大半。還好,人口最豐、最富庶的襄州還在手里,多少算是個安慰。 “苦了唐、鄧、隨百姓了?!壁w匡凝嘆道:“到了折宗本手里,日日戰,夜夜戰,這日子如何過?” 這話說得趙岑也有些憂心。 既歸折宗本管,隨州四縣肯定要供應錢糧、兵員,幾年仗打下來,還不是戶口銳減,財窮民竭,百姓苦不堪言?搞不好還會不堪役使,大量逃亡! 但這又有什么辦法? 形勢若此,夫復何言! 不光唐鄧隨百姓苦,緊鄰的佑國軍汝州、奉國軍蔡州、忠武軍許州三地,怕也要戰火連綿,百姓逃亡。 剛剛安定下來的生活,竟然又要被打破了。 百姓何辜,遭此劫難! 第036章 新局面 山南東道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全部快馬發往關北,呈給正在豐、勝二州巡視的邵樹德閱覽。 裴遠提出的方案,他基本都同意了。 唐鄧隨節度使,就由折宗本擔任,兼唐州刺史。事實上不讓他當也不行,這本來就是他打下的。為了唐鄧隨三州,把南邊形勢搞壞,才是真正的不理智。 隨州刺史由趙匡璘擔任,過陣子就放他回去。趙匡璘父子有智慧,可以多加關注。 唐鄧隨,并不是什么大事,真正讓人難以決斷的,還是鳳翔府。 折宗本移鎮之后,鳳翔節度使就得由折嗣倫接任了,一門兩節度,這勢力也太大了。 不讓折氏當鳳翔節度使也不行。光一個鳳翔府,就有二十余萬人口,興、鳳二州固然人煙稀少,各只有一萬多人,但洋州如今也有五萬余口。 動了鳳翔,對折氏而言,就不是獎賞,而是懲罰了,這事不能做。 邵樹德嘆了口氣,老岳父太能干了,怎么一下子搞出這么大局面? 裴遠是有大才的,事實上出發離開靈夏之時,形勢并未明朗,折宗本尚未兵出小江口。這后面的一連串事情,都是他當機立斷,一步步定下的。 這是個人才! 既沒有讓唐鄧隨三州投向朱全忠,也沒有讓折宗本一口吞掉整個山南東道,還讓他頂在前線,直面宣武軍的兵鋒,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唐鄧隨三州之內,甚至還安插了一枚釘子:隨州趙匡璘、趙岑父子。 昭信軍李延齡,手握金、商、均、房四州,其中商州出武關直抵鄧州,均、房二州順流而下可至襄陽,對東邊兩個藩鎮有高屋建瓴之勢,還隔絕了鳳翔、唐鄧隨這兩個折家藩鎮,可謂關鍵中的關鍵。 商州刺史成汭已經到任,定遠軍使王遇兼任武關防御使,待其攻破房州之后,立刻北上返回武關。 原商州刺史李桐調任夏州刺史,此事已經談妥,其人也即將赴任。 原金商節度留后李柏任邠寧節度使,兼邠州刺史。 邠寧鎮還有寧、慶二州,這兩個職位邵樹德想等一等。 如果房州孫典主動投降,可任其為寧、慶二州之一刺史,不投降那就沒戲了,這個職務將落到趙岑的手上。 是的,就是隨州趙岑。趙氏父子一任隨州刺史,一任寧州或慶州刺史,這是獎賞,是榮耀,也是監視。 至于李柏會不會不滿,內心是什么想法,邵樹德就不管了。 畢竟他曾經據城而守,有過一些不該有的想法。雖然最后懸崖勒馬,但你不能指望好像什么事都沒發生過。 能當邠寧節度使兼邠州刺史,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寧、慶二州,別多想。 “人心、人性……”邵樹德不顧形象地躺在氈毯上,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遠處是一架嗡嗡響動的水車。黃河河面之上,漕船仍在不斷東行,滿載物資。 封氏姐妹一左一右,幫他揉按著額頭,紓解疲乏。 封彥卿在遠處一顆老槐樹下,品著難得一見的蒙頂茶。 邵樹德的心事,他也猜得一二,嘿嘿,看你英明神武,打下這么大地盤,沒想到也有如此糊涂的時候。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何想不開的? 就目前來看,折宗本沒有反跡,甚至可以說一心一意,盡心竭力。 唐鄧隨三州,有什么本錢造反?頂在最前頭,直面汴軍威脅,錢糧、兵力、器械嚴重不足,要仰仗后方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