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19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韓全誨想來朔方當監軍,你把丘維道置于何處? 不過此番他若是能立下功勞,也不是沒有好去處,全看他如何表現了。 時瓚一直到晚間才離開驛館,出門之后,汗已透背。 “衙內,如何?”徐汶上前問道。 “我等繼續等長安消息?!睍r瓚的情緒不是很高,道:“靈武郡王野心極大,竟然想給朱全忠拉包圍網?!?/br> “如何個包圍法?”徐汶追問道。 “到那邊去說話?!睍r瓚牽著馬兒,走到遠處一棵大槐樹下,一邊避雨,一邊說道:“靈武郡王讓朝廷火速派出天使,追回前旨,重任我父為節度使,免得給一些人口實,降了全忠?!?/br> 按制,委任某人為節帥,天使要先去理所,當著軍府諸將、監軍院諸僚佐的面,宣讀圣旨,授予旌節。 理論上來說,事情到這一步還沒完,還要去各屬州,州刺史出迎,再宣讀一遍圣旨,如此算是走完整個流程。但如今這個時節,一般就走完第一步,后一步就不一定了,有的走完,有的沒有。 泗、濠二州,你說他們對時溥不忠心嗎?這或許冤枉人家了,陪你出兵,陪你打仗,今年是與朱全忠開戰的第五年了,打得如此慘烈,大伙很夠意思了。 但確實也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降與不降,只在一線間。時溥同意過移鎮,事到臨頭又反悔,這或許會成為促使二州投降朱全忠的微妙因素——有了個說服自己、欺騙自己的借口,不是我不忠,是朝廷有旨。 “朱瑄、朱瑾那邊會怎么做?”徐汶突然問道。 這倆老哥,現在也是徐州的難兄難弟了。唇亡齒寒之下,互相救援,但結局多很慘淡。 “多半要派人的。方才靈武郡王問朱瑄、朱瑾二人有何榮銜,這大約是想給他們升官了,甚至是晉爵。如此,便要派天使前往兗、鄆宣旨了,鬼知道去的是什么人?!睍r瓚說道:“我看這朝廷,就是邵樹德的夜壺,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扔那不管了。我等入朝,怕是也沒甚意思?!?/br> “衙內,司空讓你入朝,是為了保住時家血脈?!毙煦氲?。 時瓚沉默。這次入朝,他把妻兒都帶過來了,確實沒打著回去的念頭,這也是父親的要求。 “嘭!”時瓚一拳擂在槐樹樹干上,咬牙切齒道:“只要邵樹德能攻殺朱全忠,我便是給他當狗又如何?他想殺誰,我便殺誰,甚至天子都殺得,只要能滅了朱全忠?!?/br> 徐汶聽了大驚失色,忙道:“衙內慎言。此番入朝,三千徐兵皆唯衙內一人是從。但萬事須謹慎,時家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萬勿自暴自棄啊?!?/br> “我曉得?!睍r瓚長舒了一口氣,道:“該隱忍時會隱忍?!?/br> 第003章 勾連 大軍離開延州,進入綏州。 其實邵樹德想常年蹲在陜州,一直996盯著朱全忠、李克用來著。 但這不是玩游戲,晚唐風氣如此,軍士們要見到家人,不然不開心。不開心戰斗力不行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會搞得大帥很不開心。 大頭兵們人權太好了,坑! 還喜歡多嘴怪話,喜歡串連鼓噪,喜歡邀賞請功。 建中之亂時,前去平叛的涇原軍抵達長安,朝廷的供應其實是足的,但菜色不太好,據聞只有糙米和蔬菜(“飯菜粗糲”),讓軍士們極為火大,再加上沒有其他賞賜,便成了造反的導火索。 講真,換在其他朝代,大頭兵們吃飽飯就可以了,還有嫌棄粗茶淡飯的? 但我大唐自有國情,么得辦法。 抵達龍泉縣后,邵樹德下令鐵林軍副使野利遇略帶著部隊先回靈州,軍士們歡聲雷動。 邵大帥只能苦笑。 他打算在綏州停留一些時日,這是他的起家之地,他想多看看。 綏州已經開始了春耕,種的是粟米和春小麥。 水澆地種麥,旱地種粟,多年來一直如此。 綏州刺史名叫李昌遠,剛剛上任,從朝中投奔而來,之前任起居郎,轉翰林學士。沒想到連這個也不想做了,經杜讓能推薦,得授綏州刺史。 杜讓能在信中稱他“魁梧博厚,寬裕溫良,蘊是粹和,發為符采”,又“韜經濟彌綸之望,為言語侍從之臣”。 對此邵樹德只是笑笑,此人在杜讓能的夾袋排序雖然不低,但肯定不靠前,不然絕對帶去涼州了。 李昌遠新官上任,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帶著州府一干人“躬耕”做表率。 四月十四日,趙玉在綏州產下一女,邵樹德大喜,當場取名“采薇”。 十六日,杜讓能一行人的車駕抵達了龍泉縣,邵樹德將其迎入縣內。 “聽聞靈武郡王有弄瓦之喜,老夫在此恭賀了?!倍抛屇艽┲惴?,皓首須髯,風度翩翩。 邵樹德卻覺得杜讓能的白發變多了,以前是黑白夾雜,現在幾乎全白了,看來這陣子心力交瘁啊。 “杜相跳出是非圈,亦堪一賀。不如今日置酒飲宴?” “罷了,老夫不勝酒力,恐要出丑。聽聞石佛寺甚雅,不如前去飲茶?” “可?!鄙蹣涞碌溃骸氨闳ナ鹚??!?/br> 他知道杜讓能肯定有話要說,挑個清凈高雅的地方,好一抒胸臆。 邵樹德招來蕭氏,讓她知會趙玉一聲。 蕭氏應允后,上前給杜讓能行了一禮。 “已是多年未見賢侄女了,蕭相可好?”杜讓能看著出脫得愈發漂亮的蕭黛,笑問道。 “伯父在河州,嘗言清靜無為、平安是福。每日聞山中鳩鳴,賞村邊杏花,聽泉音繚繞,享園中瓜葵,愜意安樂,甚為舒心?!笔掲煨Υ鸬溃骸百t叔去涼州,亦可多看看那七里十萬家之盛景,城頭彎月、斷腸琵琶,妾也只在書中聞知呢?!?/br> 杜讓能笑了,見邵樹德已經走遠,低聲道:“賢侄女才貌雙全,自可得千般寵愛。老夫有一言,聽過便算。靈武郡王是念舊情之人,切勿爭。爭,未必有效,不爭,或收奇效?!?/br> 說罷,便離開了。 蕭黛又行了一禮。 這段日子,趙玉有孕在身,除偶爾有個把侍女侍寢外,大部分時候是她一人服侍,夜夜承恩,雨露澆灌,本還有些小心思,現在一想,確實cao切了。 車駕很快進到了石佛寺之內。 僧人忙著去碾茶,邵樹德與杜讓能相對而坐。 “老夫離京之時,聽聞朝廷欲晉朱瑄為魯國公、朱瑾為郯國公,此或為靈武郡王之手段?” “小小名爵,朝廷難道不允?” 杜讓能輕笑。 好一個“小小名爵”!確實,朝廷濫封名爵,雖多止于一代,但確實濫了?,F在郡王已經不太能滿足一些大鎮藩帥的胃口,再下去是什么?尚書令敢給嗎?親王是不是要封? “老夫亦知此舉意在全忠?!倍抛屇艿溃骸叭缃窀覇栰`武郡王,可知全忠用兵,最大優勢在何處?” “兵精糧足,運兵運糧耗費低?!鄙蹣涞抡f道。 河南道,雖不如河北富庶,但卻是國朝排第二的經濟重鎮,人煙稠密,錢糧多是肯定的。 國朝初年,河北既富裕,又能打,到了這會,河北富是富,但卻沒有河南能打了。 人家被各路人馬禍害得那么慘,安史之亂后戰火就沒平息過,淄青、淮西這兩大爛瘡,一直刺痛著大唐的神經,不得不調兵平叛。及對河北、山南用兵,也需河南藩鎮出力。 也就是說,在其他地方百姓休養生息,生活相對安定的時候,河南一直動蕩不休,軍事化的動員極其頻繁,百姓一遍又一遍接受著戰爭洗禮。 到了后來,黃巢、秦宗權等人鬧來鬧去,讓河南百姓的武風、組織度、狠勁又上了一層新臺階。邵大帥也很喜愛河南兵,一有機會就去招募。即便出于不想用自家靈夏丁口的原因,但如果河南人不能打,他絕對不會這么做的。 能打,還有錢,這兩個看似互相矛盾的東西,在河南這塊地方怪異地結合在了一起。 “兵精不精老夫不懂。但運兵耗費低是真的,靈武郡王能看到此點,頗為不凡?!倍抛屇芟裙ЬS了一句,又道:“艱難以后,劉晏主持漕運,中原水系四通八達,以汴水、淮水為基,淮汴水路至山南、淮南,溝通江淮;淮潁路至淮西,溝通忠武軍乃至佑國軍;淮泗路直下徐州,通達兗州。其間更有蔡、渙、渦、汝、伊、洛等河流縱橫其間,有溝渠連通彼此,全忠至今仍遣人清淤,皆可通船運?!?/br> 簡而言之,朱全忠的地盤,從西邊到東邊,從南邊到北邊,航運發達,運兵運糧,數日可達,成本還非常低廉。 人家的兵也不差,錢糧比你多,內線作戰,調動方便快捷,成本還低。沒有走兩千里地打仗這種極其動搖士氣的事情,再一堅壁清野,限制你騎兵的活動范圍,他還有船運,你糧道都抄截不了,打起來必然處處憋屈,煩躁無比,感覺空有一身力氣使不出來。 “靈武郡王去歲出師,老夫也找人問了,癥結便在補給?!倍抛屇艿溃骸皢慰课急?、華州,是支持不了多少人馬東進的,勢必要從靈州運糧草南下,那么河東、河中二鎮便至關緊要了。若無把握攻滅,最好不要動用武力,或可附庸之。機會只有一次!” 邵樹德對杜讓能如今的態度有些驚訝,這是“自暴自棄”了嗎? 附庸河中,確實也是他的第一選擇,一旦動用武力,事情就復雜了。李克用插手后,戰場上勝負不談,他在上游的嵐、石等州使用各種手段,截斷黃河水運就夠惡心人的了。 杜讓能的話,其實還有一個隱含意思沒明說,那就是打朱全忠是錯的!該打河東! 他不是穿越者,不知道朱全忠未來會怎么發展,他只知道朔方、河東連成一片,兩千余里黃河成水運通途,不再受人威脅,然后從澤潞、陜州兩路出兵,山南東道再出偏師,拉上其他方鎮,一起攻河南。 “杜帥還是客氣?!鄙蹣涞滦Φ?。 其實沒什么對或者錯的。 想同一時間只一線開戰,那是理想情況,適合西北那種單純低端的環境。到了中原,還如此奢望本就不應該。 李克用那種沖動型的不談,朱全忠絕對是有自己的戰略規劃的,但他依然免不了幾面作戰。與之相比,朔方軍已經輕松多了,就一面有敵。 更何況,這本來就有假道滅虢之方略的一部分,東出之戰果,何止殺的那些汴兵、擄掠的那些百姓,陜虢二州才是第一戰果。 杜讓能在綏州待了數日,隨后便與家人一起,西行沿著夏、宥、鹽、靈,前往涼州。 邵樹德親自送行數里。 老頭這是給了個“隆中對”么?難道已經不“愛”朝廷了? ※※※※※※ 韓全誨帶著人馬離開了長安。 他在渭橋倉登上了一艘漕船,順著渭水直下,很快抵達了渭口。 這里有轉運院,漕船多在此集中。 “為何不直入大河?”韓全誨身邊帶著數十隨從,兩百神策軍衛隊,個個盔甲鮮明,賣相極佳。 轉運院主官轉運使看不起韓全誨,但也不敢得罪他,只能答道:“韓宮監,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例來如此,漕船型制不同。關東錢糧,自汴水運至河陽河陰縣后,再水陸轉運至渭口?!?/br> 韓全誨有些失望。 “罷了。中流砥柱那一段,行船我亦不愿。去關西驛,換馬!”韓全誨大手一揮,道。 關西驛當然沒有這么多馬匹給他們換,但邵樹德已有吩咐,軍中會給予他們方便。到關西驛的時候,直接領兩百多匹馬,然后一人雙馬,從潼關渡河至風陵渡,走河中、昭義、魏博這條路線前往兗、鄆、徐三鎮。 是的,韓宮監抖起來了,這次三鎮都是他為正使,一個個宣旨過去,繞一大圈。 當天下午他們就渡過了黃河,隨后一路緊趕慢趕,數日后抵達了絳州。 從這里往東,有溝通晉、絳與澤、潞間的大驛道,即烏嶺道。 使團宿在驛站。當天晚上,絳州刺史王瑤設宴招待。 酒過三巡之后,王瑤“不勝酒力”,到房間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