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29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鐵騎軍當天就出發了。 一人雙馬,一匹騎乘,一匹馱載各種物資。 去掉各種零碎,大概馱載了百斤糧豆、奶酪、rou脯,差不多夠人和馬十天的消耗。 也就是說,他們理論上可以前出大軍五到十天的路程,但一般是五天,因為距離長了,馬跑不動。 戰馬就一匹,馱馬不堪大用,速度也慢,也沒法拿來代步,一般情況下馱馬都是放在營中的。 所謂的一人雙馬,并不是一人兩匹戰馬。 最奢侈的豹騎都一人三馬,那也只有一匹戰馬,另有馱馬一匹,馱載甲具、器械和其他壇壇罐罐,一匹騎乘用馬,平時代步,因為舍不得騎戰馬。 豹騎都的活動能力同樣非常有限,不是馬力夠不夠的問題,主要受限于糧食。 除非像蒙古人一樣,一人五到十匹馬,那倒是可以有不止一匹戰馬。 與敵人廝殺,兩匹、三匹戰馬都帶在身邊,那感覺就不一樣。 從乾壕寨大營出發,他們的最遠活動距離就在洛陽周邊,再遠就走不動了,除非能就地補充糧食。 想奔襲鄭州,首先得保證沿途有兵站供給,或者能夠從鄭州百姓那里劫掠到糧食。 前次銀槍都奔襲到偃師一線,若不是搶了部分汴軍夫子,回程的糧食在哪,也是個問題。 這次銀槍都從河北奔襲郝振威、馮霸,為何不沿路返回呢?糧食不夠啊,必須要過河蹭一蹭折嗣倫。 戰馬如果是核動力的,且不會損壞,邵樹德敢從潼關一路奔襲到朱全忠面前——前提是不被他的步兵阻擋。 更何況也沒這個必要。國朝的河南,水系發達,航運傳統深厚,都是百余年來花了大力氣開挖的運河。陸地運糧,只是朱全忠的補充,有沒有影響不大。 梁、晉爭霸時,李存勖也是趁冬天大河上凍,汴軍水師無法出戰之時過河。 有些人打仗,從來不計算距離,不考慮后勤的,也不會想能不能做到這一點。 草原和中原,完全是兩個地理環境。本方統治區和敵方境內,又是兩個概念。 堅壁清野,是限制騎兵活動范圍的最好方式,比種樹、挖壕溝之類的還有效。 鐵騎軍出發后,等于遠遠地為大軍張開了一層防護墊。即便東行時得到消息,朱全忠主力過來,有幾天時間緩沖,也完全來得及調頭。 這就是朔方軍的優勢,有主動權。 若沒這么多騎兵,東行時就要擔心迎頭撞上敵軍主力,來不及撤退了。 十月三十日,邵樹德親領步騎三萬余人東行,朝澠池縣方向開進。 走之前,他還特地檢查了一下附近的原野。 各種空地上,已經種下了大宛苜蓿、遏羅祿草等雜七雜八的牧草,不知道能不能長起來。 把牧草種子帶到中原來種下,這事聽起來啼笑皆非,但沒辦法。馬兒斷糧的時候,這玩意可以救急。平時不出戰的時候,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精飼料的喂養比例,減少開支。 希望它們不會被人毀掉,生長時也能競爭過其他無價值的野草,越長越茁壯吧。 十一月初三,大軍抵達澠池縣,縣令金索出城相迎。 “這便是忠順軍么?”邵樹德馬鞭遙指在曠野中列陣的兩千步卒,問道。 “回大帥,這便是忠順軍?!?/br> 忠順軍,其實就是原澠池縣鎮兵、鄉勇,總共兩千。 邵樹德沒給他們配備多好的裝備,因為不信任這支部隊。 他敢肯定,只要自己流露出將他們遷移走,打包回靈夏的念頭,這些人立馬就會反,除非用屠刀將他們壓服,然后將其家人全部遷走。 如此過個十年八年,大概心里就會順過氣來,可為自己所用。 到了第二代,就完全是自己人了。 “東四十里便是硤石堡,忠順軍的將士們可愿為我奪下堡寨?”邵樹德站在金索身旁,他的話當然不可能讓忠順軍兩千官兵聽到,但這話本來也不是詢問,而是命令。 硤石堡年久失修,估計也沒多少兵守御,正好讓忠順軍練練手。 打河南府的自家人,總要有第1回的。只要動了手,邵樹德對他們的信任度又可以上升幾分。 第034章 狼群 硤石堡外,忠順軍打得有點笨手笨腳。 幸好這座堡壘年久失修,殘破不堪。雖不至于如蔚州城居然被契丹人壓塌了那么不堪,但也四處破綻,忠順軍垮了兩波后,第三波終于攻了上去。 邵樹德根本沒關心這場戰斗的結果,他在大帳內召集了鐵林、天柱、天雄、順義四軍的將官,一起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華州王卞也來了,雖然他的部隊基本不會參戰。 “首先明確目標是什么?!鄙蹣涞聠柕溃骸澳苷碱I河南府或洛陽嗎?” 諸將愕然。 “靈州乃我錢糧重鎮,離洛陽一千多里。汴宋是宣武軍重鎮,離洛陽四百里,還有大河水運便利?!鄙蹣涞抡f道:“渭北、華州兩鎮能養六萬軍隊,可支持三萬人的遠征,即便去京兆府東部攤派一番,亦只可支持五六萬人遠征。如果馬匹多,數量還要下降。憑此數萬兵馬,可滅得了朱全忠?”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那么我軍的目標便不是滅朱全忠,而是盡可能削弱朱全忠?!鄙蹣涞抡f道:“自秦宗權敗亡后,河南府、淮西諸州便成了朱全忠的大后方。以河南府為例,張全義招攬流民,墾荒種地,不用擔心有兵亂,一心一意發展生產,給朱全忠提供錢糧。雖說如今戶口還不豐,遠遠比不上朱全忠實控的宣武、宣義兩鎮,但如果能將其破壞,變成前線,朱全忠之錢糧便少了一份來源,此為疲敵之計?!?/br> “大帥,疲敵之計或不止于此?!标愓\在一旁說道,看起來就像個托。 “哦?陳副使不妨直言?!?/br> “大帥,朱瑄、朱瑾、時溥三人,被全忠打得灰頭土臉,岌岌可危。眼看著就是三枚熟透的果子,全忠再花費一點力氣,便可安穩吃進肚里,如今咱們便要讓他吃不了這幾枚果子。至少,不能全吃下?!标愓\的胡須留得愈發長了,穿著一件青色袍服,看著就像一位有道方士。 “陳副使所言極是。此三鎮早已被全忠打怕,上下欲降者不少。今我軍東出,牽制全忠兵力之后,此三鎮應不至于速亡?!蓖醣宀粎?,但說話倒挺積極。 “王使君可知全忠需多少兵馬攻下三鎮?今孫儒已去江南,頹勢愈顯,上下離心,多有投奔楊行密或錢镠的?;茨现?,全忠已無任何威脅,防備孫儒之大軍須臾間便可北調。今歲朱瑾三萬步騎又被全忠一萬人馬殺得大敗,可見二朱實力堪憂。這兩年,全忠打二朱,帶兵從來只有三四萬人,便殺得他們丟盔棄甲,你以為平滅此三鎮需要多少兵?”野利遇略在一旁嗤笑道。 “魏博羅弘信去歲將步卒七萬、騎卒一萬二千,被全忠五萬余人殺得大潰,五戰五敗,不得不厚幣求和,此一路,亦不需要多少兵馬防備。全忠,自可領大軍屯于鄭、孟、洛等地,待我三萬余人來攻。丁會、龐師古等將率數萬兵馬東攻三鎮,除非魏博借道,讓河東兵馬過境,否則撐不了幾年的,最多兩年?!?/br> 王卞對野利遇略的諷刺有些惱火。 朔方軍這幾個大將怎么都這么桀驁?今日沒看到鐵騎軍折嗣裕,上次已經告過一次狀了,看見華州軍被賊軍反攻,居然不援救,反而游騎四出,召集附近的散騎集合,專打汴軍騎兵。 不過折嗣裕是大帥妻族,這懲罰也是象征性的,讓人嘆氣。 今天這個野利遇略,看樣子也不是啥好鳥。 “行了。二朱、時溥沒本事,不能把戰火燒到宣武鎮,破壞全忠之錢糧重鎮,咱們就先替全忠掃一下河南府,有多少人全都搬走??慈页敛怀恋米??!?/br> “說到全忠能不能沉住氣這事,按說他也能抽出部分兵力,不可能坐視咱們在河南府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br> “全忠定會派兵?!?/br> “可如今在哪?會走哪條路?大河還是陸路?” “該把銀槍都調回來了,防備汝州那個方向有必要么?”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邵樹德則看向地圖上某點:洛陽。 朱全忠的兵力還是夠的,這會該是已經派人過來了吧? ※※※※※※ 鐵騎軍這次連輔兵一起帶上了,畢竟他們要保持充足的體力,扎營、樵采、做飯、修理器械、照料馬匹之類的事情太耗時間了,沒輔兵幫忙很難。 他們離開大營后,就一直在大軍前方趕路,游騎散得很開,路上甚至還撞到了汴軍的兩個信使。 繞過硤石堡后,過缺門、白超壘,在新安縣附近停留扎營。 新安縣當洛陽西出道口,北周筑城,以逼北齊,縣東北便是漢函谷關舊址,正處于驛道之上。 也就是說,新安縣其實就是國朝的函谷關。這么重要的地方,須得老成持重之宿將,領精兵戍守。 但鐵騎軍路過時,新安縣毫無反應,不知道是兵少還是什么其他原因。 過新安之后,翻過函谷關東坂,此為函谷關險道之一,若屯有力之軍,應能發揮很大作用。 隨后折向東南,過慈澗店,渡孝水,最終抵達了洛陽附近。 總體而言,在新安以西,山脈縱橫,崎嶇不平,過新安以后,面前就豁然開朗了。 洛陽如果面臨西來之敵,新安縣是最后一道屏障,相當于漢代的函谷關。 當然這只是正西方的一條路,事實上西南方還有一條,也有雄關險隘,可惜張全義沒整治好。 他若在這些地方派駐重兵,誰還能過來? 洛陽附近,河流、渡口還是不少的,更兼田壟眾多,堡寨林立,看樣子人口非常集中。 鐵騎軍不會在洛陽附近停留。 他們在城南十余里外扎營,只休息了一日,便再度東行,直到游騎來報,撞到了一支從鄭州方向開來的大軍。 “立刻給大帥報信,汴軍有部隊往洛陽開來?!闭鬯迷U襾砹硕加莺蚶钊瘦o,下令道。 “遵命!” 隨后,他又找來了副使劉子敬,命令道:“此離硤石堡不過一百七十里,步軍大隊六七天的路程,后面或還有大軍開來,你帶五百人往東走,搜索前進,看看有無敵軍大隊?!?/br> “遵命?!?/br> “若遇敵騎兵,可將其引到空曠地帶,用夾射戰術,不要傻乎乎硬沖?!闭鬯迷S植粎捘蜔┑囟诘?。 他有預感,朱全忠肯定不止派一支軍隊過來,那起不到任何作用,后面,多半還有人在趕路,或者已經住進了沿途的堡寨內。 下達完這兩項命令后,折嗣裕決定試探下敵人的成色。 空曠的田野上,弓弦連響,鼓角爭鳴。 隨著大群騎兵的涌來,汴軍斥候的活動范圍被壓縮到了極致,最后甚至完全退到了步軍身旁,不敢在外游弋。 沒辦法,鐵騎軍四千多騎卒在周圍活動,斥候出不了門是正常的。 汴軍已經在驛道上停了下來。 他們訓練有素地將車輛分列左右,裝好拒馬槍朝外。 全軍一共分成了八個小陣,前后排列,每陣數百人的樣子。 折嗣裕揮了揮手,親兵很快揮舞著旗幟,傳達命令。 驀地,背嵬都一名副將領著四五百騎,隨意挑了一陣,呼嘯著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