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22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不過古時候的胡人也遠沒有現在這么強,至少裝備和見識就差遠了。不養這樣的武人,也對付不了數百年來日益變強的胡人。 “大郎,跟你說的都記住了嗎?”王全休息了一會,取出胡餅,一邊在火上烤著,一邊問道。 “阿爺放心,也不是第一次上戰陣了?!蓖踅挤畔虏焦?,回道。 “你就那么想上戰陣?”王全氣笑了,道:“經略軍都沒機會上戰陣,還能輪到你?就算你想,大帥也不敢用咱們土團鄉夫啊。賊軍射幾輪箭,多半就有人慌了。賊軍馬隊再一沖,保管有人調頭就跑?!?/br> 王郊有些茫然。 上陣廝殺,他確實經歷過,還不止一次,但都是與吐蕃人之間的小規模廝殺。阿爺是經歷過大場面的,數萬人集結于疆場,左不聞右,右不聞左,前陣不知后陣,后陣看不到前陣。戰場上一點風言風語,都能讓極為緊張的人精神崩潰。 確實得用老手才行。新丁,太容易自己嚇自己了。 驛道上又路過一支運輸隊伍??雌焯枒撌悄线呚S安縣的,運了不少糧豆。 船只居然都不夠用了! 一艘漕船,可運1500斛糧食,日日發運糧豆、草料、帳篷、雨布、繩索、木料、石炭、器械、被服等各種物資。幾近三百艘船,如果光運糧食的話,一次可運45萬斛,夠十萬步兵五個月的糧食消耗。 但軍中還有大量役畜、騎乘用馬、戰馬,這些牲畜的胃口是十分驚人的,至少是人的三倍。戰時了,不能光吃草,得喂雜糧。以飛熊軍為例,總共六千戰兵、七千輔兵、兩萬匹馬,一個月就要消耗1.2萬斛米面、5.4萬斛豆子外加五萬束以上的高營養牧草。 有愛惜戰馬的士卒,還自己帶了一些馬兒平時喜歡吃的東西,比如蕪菁、果子等等,交給相熟的輔兵,讓他們夜間幫忙喂養下,讓自己的愛馬能更膘肥體壯——若不是雞子不適合長途轉運,估計這玩意也有人帶。 軍士們不窮,也舍得在戰具、馬匹上下血本。軍中發的制式器械,有人覺得不趁手,干脆自己去找鐵匠做一把,戰馬也是“戰具”的一種,且更加嬌貴,自然要好生照料。 飛熊軍絕大部分的后勤運輸量,都是為馬準備的。 若換大車來運,一車運25斛,百日往返,一趟要運至少四個月的糧草,那就要征集一萬多輛馬車,動員兩萬以上的夫子。這僅僅是為六千騎兵服務,若是六萬騎兵,那全靈州的壯丁、健婦都得上陣,就是傳說中的“大發民戶”,農事必然要被耽誤。 打一次,不管輸贏,都元氣大傷。 當然這也和飛熊軍標準高有關。 高速機動部隊,有備用馬,豹騎都甚至是一人三馬。關東諸侯,做不到這個地步。朱全忠的騎兵,平時自己牽著馬步行。他們只有戰馬,沒有馱馬,也沒有代步的騎乘馬,成本就會低很多。但相應的,機動力下降了。 沒有機動力的騎兵,那也就只能找機會沖沖步兵,作用不大。邵大帥早年的騎兵就是這種,但他現在膩了,專門設了突騎、背嵬、銀槍三都用于數百里奔襲敵后的“離合之兵”,為此不惜血本。 這種兵,破壞力大,對名聲也有所妨礙。畢竟深入敵后了,要想獲取補給,定然要劫掠民人,能約束他們不濫殺就很不容易了,“征糧”其實都是默許的。 “大郎,咱們土團兵不會上陣,多半是負責轉運糧草。這活好干,也不好干。敵軍若有心,定然要襲擾糧道。如果真遇到這種,不要慌張,他們人不會太多,也是輕裝疾行,器械多有不足,只要穩穩站住了,他們見不好啃,不會硬來的?!蓖跞f道:“咱們只需頂住賊軍的第一下。大帥游騎那么多,肯定會嚴密護衛糧道,賊軍心慌意亂,能發揮出三五成戰力就不錯了。你慌,他們也慌??!” “阿爺,此番北巡,會與何人交戰?”王郊突然問道。 自北朝以來,“西巡”、“北狩”幾乎成了戰爭的代名詞。隋煬帝帶五十萬人“西巡”,最后滅了吐谷渾,就沒人相信這他媽的只是去巡視的,連王郊都不信。 “有誰值得交戰?”王全咬了一口胡餅,問道。 王郊想了一想,道:“大同軍?河東軍?” 大同是鄰鎮,河東名氣大些,王郊只想到這兩個。 “多半是河東了?!蓖跞f道:“大同鎮,哪用如此費力氣,連咱們會州的土團兵都征發,這定是大場面了?!?/br> 王郊點了點頭,也拿出一個胡餅,就著火烤了起來。 其實包裹里還有一些脯。臨行前阿娘準備的,不過現在還是吃靈州給的醋餅好了。 “可憂懼?”王全看著自家大郎,問道。 “不怕?!睌荡闻c吐蕃人廝殺,除了一開始有些稚嫩,遇了兩次險之外,后面他越來越得心應手,漸漸能夠發揮出平日刻苦錘煉的技藝水平。 河東軍?沒見過,很厲害嗎? 王全滿意地笑了。 他不識字,沒學過怎么打仗,也不知道該怎么教孩子,他只是把過去半輩子從死人堆里領悟到的東西傾囊相授罷了。 這便宜兒子,確實有廝殺漢的天賦。王全從沒夸獎過他,只是一味地糾正他的錯誤,嚴加督促,傾心培養。 王郊的技藝水平,王全自認已經超過當年的自己了,唯經驗還差了不少。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千萬不能壓。戰陣之上,靠的就是一股子勇氣。勇氣夠了,有時候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做到這個地步。 “遇敵之時,賊軍若有馬,千萬不能跑……” “賊軍持矛而來,先投槍擾敵,而后再行搏殺……” “賊兵技藝高,不要怕,你越怕死得越快。沒幾個人像你一樣,打小騎馬射箭,錘煉刀矛之術的,沉下心來,想想怎么對付吐蕃人的……” “家里不愁吃穿,無需出頭時不要出頭……” “若賊兵沖來,同袍陣腳不穩,該出手就出手。有時就差那么一兩口氣,殺一兩個沖得最兇的賊人,陣腳就穩住了……” 王全不厭其煩地講著他說過很多遍的話,王郊靜靜聽著,無任何不耐之意。 說了一會,王全也累了,于是拿出一個牛皮水囊,灌了兩口。 驛道旁不斷有人路過,不遠處的碼頭邊,更是人山人海。 從蘭州順流而下的木排幾乎將碼頭塞得滿滿當當。木排上搭著帳篷,人從里邊鉆出來后,便開始把筏上裝載的稻米、rou脯、奶酪卸下,統一裝上大漕船。 木排還會繼續利用,會順流而下,直到振武軍城一帶再拆解,作為扎營木料,免得砍伐當地森林。 除木排以外,還有皮筏子。 此物是在蘭州制造的。用全牛去頭,從頸部剝取,凈挖骨rou,不損壞外皮。在水中浸泡數天,皮質發臭味之后,出水晾曬。刮去牛毛,刷洗干凈,扎緊蹄孔,用鹽和油浸漬搓揉遍透,風干成為皮囊,可防水防腐。 這些皮囊扎在一起,編成筏子。小皮筏可從青唐城直航而下,一般可裝載一千斤的貨物。 中型皮筏由80-100個皮囊編組而成,4-5名水手,可裝兩三萬斤,也就是250斛以上的糧食,抵十輛大馬車,但只能從蘭州順流而下。 大皮筏,由多個中小型皮筏編成,中間用十數根木桿連接固定,四角各設大木槳一只,有16-18名水手,運載能力幾乎可以和漕船相提并論。 皮筏非常適合長途貨運。到目的地后,將皮筏內的氣放掉,直接走陸路返回出發地,再行裝運?;蛘吒纱鄬⑴Fべu掉,回去后再制作新的皮筏。 蘭州如今就有不少人這么干。木筏運貨,貨物交給客人后,筏子拆解賣掉。皮筏也差不多,賺兩趟錢。 而木材、牛皮、羊皮,其實也是青唐、蘭州一帶的主力出口商品?,F在當地的種植業也漸漸起來了,rou脯、奶酪、駝毛也開始大量往下游運輸——至于羊毛,因為毛短,粗硬,不好用,清理起來也麻煩,沒有什么銷路,除非培育出一種更好的綿羊。 木筏、羊皮筏、牛皮筏、漕船、馱馬、駱駝、馬車,幾乎所有交通工具都用上了。大量水手、民夫從各地匯聚而來,戰爭,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時候,打的其實是后勤。 邵大帥的運輸成本并不算太高,李克用呢? 第015章 匯集 山風拂過溪澗,吹皺了一汪池水。 野利經臣回了一趟山里。 在山下當了幾年官,愈發不習慣山上的生活了。 山下有寬敞明亮的大宅子,有好吃的飯食,有熱鬧的坊市,有來自各地的奇珍貨品,還有各色各樣的人可以交流…… 從山下回到山上,就像從新居里回到破敗的老屋,到處都彌漫著一種腐朽陳舊的氣息。 怪不得下了山的健兒很少有回山上的! 看著匯聚過來的野利氏分支部落頭人,野利經臣懶得和他們廢話了,只想趕緊辦完事,然后回山下品著香茗,看著天邊的晚霞,優哉游哉地過著富貴閑人的日子。 年紀大了,就這點追求。 “不用我多說了吧?大帥有令,橫山黨項出丁一萬。著落在野利氏這邊,便是五千人了。各部分一分吧,湊足人頭?!币袄洺紦哿藫圩紊喜淮嬖诘幕覊m,然后坐下道。 橫山黨項,其實還是有點章法的,不是那種愚昧透頂的部落。而且在歸順靈武郡王后,文明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理蕃院的正副主事是野利經臣和沒藏慶香,但中下層僚佐全是唐人。這些官員時不時上山,幫著各部頭人統計糧食收成、牛羊數量,順便記錄個大概的丁口數量。 大帥有令:“橫山、平夏、河西三黨項,凡有男孩,長至十歲均需登記?!?/br> 根據光啟末最新一次整理,橫山黨項三大族群,即以野利氏為首的東段族群、以沒藏氏為首的渾州川族群、沒有大部落的東山黨項族群,共有十歲以上男丁十一萬余口,其中成丁九萬口。 這九萬成丁,就是邵大帥的兵源之一。 山上的人口,很多年沒增長了!明明沒有外敵,內部仇殺也漸漸銷聲匿跡,人丁為什么沒有增加? 野利經臣是懂其中道道的,但他不想說。頭人們也是懂的,迫于現實,也不想說。 “兀卒既有令,自然遵從?!?/br> “這次打哪個?可有財貨拿?” “是啊,每次都搶的牛羊皮子,不想要這個了?!?/br> “搶些金銀器吧,上次在山下看了不少,比人頭酒器好看多了?!?/br> 將吵吵嚷嚷的頭人們都轟走后,野利經臣又去了趟茶山。 這是野利氏最大的財源,和部民一樣,是野利氏立足朔方的根本。 兒女姻親,對邵樹德這樣的梟雄來說,不足為恃。 野利經臣看得很清楚,女人只是邵樹德享樂的工具,或者是鞏固權勢的工具。要想成為獨孤氏、長孫氏那樣的豪族,野利氏必須要體現出更大的價值。 茶山鐵礦和數萬部民,缺一不可。 丘陵下響起了一陣陣的馬蹄聲,那是前往各附庸部落傳令的親信。 ※※※※※※ 山塬上,一騎駐馬。 刺耳的銅鑼聲響起,驚動了正在整治皮子的山民。 “兀卒點兵,你部出五十人,速速帶上蕎餅,隨我下山?!?/br> “可要帶器械?” “不帶器械你怎么打仗?別廢話了,彌藥王的子孫,即便再武勇,也需要長矛和弓箭?!?/br> “這次打哪里?我家里缺頭牛?!?/br> “草原上有的是牛。搶一頭犍?;貋?,拿去跟人換小牛,靠你自己本事!” “走,早等不及了?!?/br> ※※※※※※ 澗泉邊,大群髡發漢子拎著鋤頭、釘耙沖進了家中。 “快,把弓梢拿來,還有弦?!?/br> “這條弦不能用了,換一條。再拿一條吧,省得壞了沒處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