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98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此時的回鶻騎兵,裝備還可以,雖然比較缺鎧甲。組織度也比一般的草原部族強。近戰搏殺確實是短板,但三大缺陷彌補了兩個,又是在復雜地形上,完全不需要近距離格斗,一下子就襯托得他們如天神下凡一般。 這是一場精心準備的斷后伏擊! 嗢末驟然遇襲,死傷慘重。魯彥看著紛紛落馬的自家子弟,悲憤無比,追得太急了??! “大相快走!”隨從們拉著魯彥的馬韁,擁著他往山下退去。 山下諸部騎兵見了,不用人吩咐,立刻四散開來。 草原騎兵作戰,與中原大不相同。 地方太大了,回旋余地太大了! 匈奴面對進攻草原的漢軍,就四散開來,數十騎一股,利用己方騎射能力強的優勢作戰。 而漢軍的騎兵,干脆“下馬地斗”,用強弩遠距離驅逐、射殺。 雙方斗智斗勇,極力揚長避短,互有殺傷。但到了最后,還是漢軍更勝一籌,因為你匈奴的部落大帳總不可能跑得像馬一樣快吧,一旦被我找到,你就沒法四處游斗了,老老實實和我決戰吧。 回鶻人的大帳在甘州刪丹,刪丹嶺則位于涼州天寶,暫時沒有必守之處,因此得以利用此處復雜的地形,伏擊完畢后,再以小規模纏斗的方式廝殺。 大規模騎兵列陣作戰的苦頭,他們已經在涼州城南吃過了,根本不想吃第二遍。 一名回鶻騎將角弓連發,射落了三名嗢末騎兵,隨后一夾馬腹,又綴上一人,手中鐵骨朵奮力砸下,直接將人擊落馬下。 人馬結合得非常好! 沖鋒的過程中,地面崎嶇不平,但他的動作一點都沒有走形,完美地通過人馬之間的借力與結合,完成了這一次擊殺。 若是李紹榮在此,估計也要贊嘆。他曾經嘲諷過宣武軍半途出家的騎馬步兵騎術差,但這個回鶻騎將的馬術,似乎比他還要高明一些,不得不讓人感嘆,術業有專攻。咱們別和打小騎馬放牧的草原人比騎術,注重發揮自己的優勢就行了。 戰斗在繼續?;佞X騎兵趁著伏擊得手的氣勢,一路追殺,直沖到了山下。 “嗖!嗖!”箭矢橫飛,慘叫連連。 雙方的騎兵,沒有任何陣型,就在草原上中距離騎射,不斷地兜著圈子。 背嵬都的人沖了上來。 數百騎分成兩撥,突然繞到最大的一股回鶻騎兵兩側,在中距離上連連發箭。 經典的夾射戰術! 回鶻騎兵直向前沖,結果迎面飛來數十根投矛,十余人不聲不響地墜落馬下。 剩余的人繼續加速,試圖沖出背嵬都騎卒的夾射圈子。 但投完槍的背嵬都精卒又從槍套里抽出較輕便的兩米短馬槊,絲毫不懼,直接沖了上去。 馬槊入rou聲、刀槍碰撞聲、戰馬嘶鳴聲、臨死慘叫聲交織在一起。 回鶻人缺乏鎧甲,近戰時很吃虧,一下子就被擊散了。 夾射還在繼續。 背嵬都軍士中距離上的騎射本領不比回鶻人差,近距離還多了個投矛的絕活,面對面廝殺時還有鎧甲保護,因此這一股百余回鶻騎兵直接就被他們磨死了,而自身傷亡不過二十余。 草原上中小規模的騎兵纏斗,別看沒有大型騎兵集群沖鋒那么壯觀,但血腥程度尤有過之,傷亡人數也不會少的。 背嵬都的精兵,之前一直被擅長近戰rou搏的各軍騎卒嘲笑,此時直接體現出了價值。 即便去了中原,在大片曠野之上,遇到中小規模的敵軍騎卒,他們也有優勢。 至于大規模的騎兵集團,我不打就是了,那是各軍屬騎兵的事情。他們中的相當部分人放棄了騎弓,使用笨重的長馬槊,為的就是配合步兵作戰。 鐵騎軍是離合之兵,沒有義務配合任何人。 沖下山的回鶻騎兵很快被剿滅干凈。 “上嶺!”一名背嵬都副將下令道。 值涼州大勝之威,朔方軍的命令還是很好使的。嗢末等部的頭人開始聚集騎手,沿著平坦的緩坡往上沖。 之前是吃了伏擊的虧,此時回過神來,開始利用人數優勢遠射,一點點往上攻。 還是缺騎馬步兵!這個時候若有數百手持步弓、強弩的步卒,哪用那么麻煩。 ※※※※※※ 刪丹嶺以東的草原上,大隊駱駝正在行軍。 這些都是動員起來的涼州諸部貢獻的,攜帶著粟米、豆子、箭矢,拼命往前方送。 在駝隊旁邊,還有大批車馬正朝相反的方向行去。 車馬上載滿了財貨,數萬男女老幼麻木地跟著,面色疲累。 他們都是被回鶻人放棄的各部俘虜,以嗢末為主。此外還有許多六谷吐蕃部眾,這些都是降人了,部落里的精壯都不知道去哪了,有人說被回鶻人裹挾走了,估計是吧。但留下這么多老弱,可不就被別人俘虜了? 沒說的,又是兩萬余六谷吐蕃,全部發往勝州三縣,編戶齊民。 至于解救的嗢末婦孺,則是控制正在追擊回鶻騎兵的嗢末諸部的利器,暫時全安置在涼州的姑臧、神鳥二縣,同樣編戶齊民。 邵樹德帶著天柱軍七千步騎行走在前往甘州的驛道上。 現在的戰場又陷入了混亂之中。 鐵騎軍、豹騎都及諸蕃部人馬,總計一萬七千余騎,正分成數個梯次,向西追擊潰逃的回鶻、吐蕃聯軍。 回鶻人一開始派出小股騎兵不斷襲擾、遲滯追擊大軍,不過效果都不是很明顯。到了最后,烏姆主終于絕望了,放棄帶著吐蕃部落民一起西逃的想法,而是裹挾著其精壯,乘馬西走。 這人,也真有意思! 一開始想帶著俘虜、牛羊、財貨一起走,后來發現不現實,涼州大敗之后,唐軍全線追擊,于是放棄了這些,轉而說動六谷吐蕃一起跟著遷徙。 但這同樣很慢。在遲滯行動沒有效果之后,烏姆主終于認清形勢,放棄了六谷吐蕃婦孺,只帶走精壯。 來回折騰,不見棺材不掉淚,這是個煞筆吧! “大帥,豐安軍游奕使王將軍來了?!庇H兵十將陸銘策馬過來,稟報道。 “讓他過來?!?/br> 王虔裕很快趕至:“見過大帥?!?/br> “王將軍,此戰突襲洪源谷、莊浪谷,瓦解敵軍心,居功甚偉?!鄙蹣涞抡f道:“你部還有多少人?” “豐安、經略二軍近千騎卒,另有蕃騎一千?!?/br> “可有短馬槊或騎矛?” “有一些將士帶了角弓,有短馬槊?!?/br> “不要帶長馬槊了,攜帶短馬槊和角弓,立刻追擊回鶻人?!?/br> “遵命?!?/br> 追!盡最快速度追!這是如今的首要任務。 國朝騎兵,秉承南北朝遺風,使用的馬槊較為粗長、笨重,槊刃也長,比后世明清的騎槍重多了,因為騎兵的訓練方向就不純是馬上刺殺——馬槊的武藝,和騎矛、騎槍是不一樣的,要更復雜全面一些,培養成本也更高。 馬鞍旁懸掛的,一般是短馬槊,長馬槊只能手持,這就注定他們很難離開輜重部隊獨自行軍。 如今要追擊回鶻,自然要使用更為輕便的長兵器了,以便攜帶弓箭殺敵。 以后,是不是要改革傳統的騎兵訓練科目?馬槊,是不是可以淘汰了? 邵樹德其實有個計劃,此戰如果能討平甘州,那么就在甘州回鶻內大肆征兵,專門組建一支騎兵部隊。 這支部隊的騎術底子很好,箭術也很高超,再專門制造很輕便廉價的騎矛配備給他們做長兵器——對,就是被很多馬上武夫鄙視的過于輕便,以至于沒大規模流行起來的騎矛。 如此專門訓練幾年,看看到底是使用輕便騎矛的騎兵部隊好使,還是使用長馬槊的騎兵好使。 如果性價比夠高的話,以后干脆別整馬槊了,連弓都沒法兼用。更他媽難練,槊刃就長六十多厘米,前部重得要死,訓練時間比騎矛長多了,想要精通更難。 王虔裕走后,邵樹德又想了想還有哪些騎兵沒被派出去。 “楊悅呢?現在在哪?他手下三千多蕃漢騎卒呢?!彼麊柕?。 第021章 甘州 廣袤的草原上,數千騎正在快速奔襲著。 在付出重大代價后,嗢末人攻克了刪丹嶺。隨后,大量騎卒如開閘洪水一般,沿著弱水水系向前突襲。 嗢末人很快落在了后面,因為他們的馬掉膘得有點厲害。 騎兵追擊戰,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追擊中的戰馬,不可能全吃草,得和糧食混著喂,最好全吃糧。草原缺水,還要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行軍,不然途中可能因為飲水匱乏而渴死。 另外,如果不是一人雙馬甚至三馬,就需要走走停停,馬比人容易累! 鐵騎軍一人雙馬,備用馬匹上帶了許多豆子和食水。食水自己吃,豆子用來喂馬,因此還維持著一定的速度,并且慢慢追上了落在后面的回鶻騎兵。 鐵騎軍像切蛋糕一樣,時不時沖殺上去,截住一股回鶻騎兵,將其與大部隊分割開來。 他們的戰馬沒有甲,但人有甲,配合也默契,無論是突騎都還是背嵬都,其實力都很強。不過總體而言,回鶻人更討厭背嵬都,因為他們的騎射本領很強,死死地克制著己方。 楊悅如今就截住了一股回鶻騎兵,可能還有少量六谷吐蕃,大概四五百人的樣子。 回鶻人不斷打馬,然后回身射箭。 手持藏矛的蕃部騎兵想拉近距離,但做不到,被人像放風箏一樣傻傻地吊著。 草原廣闊,一望無際,回鶻人的這種戰法確實很惡心人。牢牢維持著最適宜他們作戰的中距離,靠弓箭殺敵。 不過蕃部騎兵還有人幫忙。 新泉軍都虞候范河帶著將近四百騎卒,繞到了回鶻人前方,試圖阻攔。 拓跋部、白家部的騎卒也兩翼包抄,硬是憑借人數優勢,稍稍遏制了一下到處亂竄的回鶻騎兵。 而一旦他們的活動空間被大幅度擠壓,騎射戰術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殺!”雙方很快短兵相接,范河手持馬刀,與一名回鶻騎將戰在一起。 閭馬部的騎卒沖到外圍,棄矛用箭,時不時射落一人。 近戰搏殺裝備吃虧,打不過別人,外圍還不斷被偷冷子放箭,回鶻騎兵越戰越沒有信心。在被擊殺了數十人后,他們不管不顧,硬沖著逃了出去。 “換馬!”新泉軍士卒攜帶了不少從浩門谷、陽妃谷搜羅到的吐蕃戰馬,翻身上去之后,只一會就憑借馬力優勢追上了潰逃的回鶻騎兵,繼續截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