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8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邵大帥至此,主要還是為了追討黨項破丑、米擒二部。不過很遺憾,他體會到了朱棣帶著大軍深入草原,結果毛也沒撈著的失落感。 破丑、米擒是游牧部落,與之前來投靠的農耕或半農耕部落完全不一樣,跑路起來家當不多,隨時可走。不過,在有大隊騎兵的邵某人面前,即便不死,也得扒掉一層皮。 于是乎,名震靈州的鐵騎軍再度出動,外加定遠軍的騎兵,一共四千騎。按照前來投順的黨項部落告密的消息,出賀蘭山隘道,驅趕著各部進獻的大群牛羊,直往西北而去。破丑、米擒及其附屬部落,應該是逃往彌娥川了。 彌娥川,就是后世的吉蘭泰鹽池,不是很遠。逃吧,之前在河西被俘斬六千余眾,居然還不來投順,真是豈有此理!唔,難道是被殺得太狠了,內部反對聲浪太大,不愿來投了?那干脆就一棍子打死好了。上次削弱了一部分,這次再殺一部分,以后光靠定遠軍七千五百眾,估計也夠制住你們了。 騎卒出發后,邵樹德在乞伏山附近設帳,接見前來拜見的各部頭人。 與南邊諸縣的黨項部落不太一樣,這些來投靠的,游牧、農耕部落各自參半,總計十余個,全部人口五萬余。 移逋族、麴家族(此為吐蕃)、富兒族、萬山族、大小涼二族等,此外還有黨項混入韃靼中的各族,如野利王子族(此為野利氏南遷時并入韃靼中,九族韃靼之一)、么羅王子族、麻奴王子族(黨項并入韃靼中,即前文出現的地斤澤黨項麻奴部的旁支,九族韃靼之一)、越黜族、大蟲太子族(黨項有大蟲族,九族韃靼之一),邵樹德看著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就很無語,當然他知道這是漢語音譯,黨項語中的真實意義未必如此,但仍然很有吐槽的欲望。 這些個部落,國朝統稱為賀蘭山蕃部,屬于河西黨項的一部分。事實上河西黨項的居住范圍很廣闊,不但在靈州,涼州等地亦有,甚至還有一部分被其他族群統治著。相對而言,靈州應該是最多的。 算上南邊來投的數萬人,自己此番出征,至少名義上統治了將近十萬河西黨項了,雖然這種統治還薄弱得很,保不齊大軍一撤,這些人就又不認賬了。但不管了,先把該收的稅收了。幾萬人口,收個十萬斛糧食、四萬頭牛羊一點不過分。 “爾等皆大唐皇帝治下蕃民,自當曉事。日后須勤納貢賦,每年臘月末,送牛羊、糧食至靈州城。逾期不至者,休怪朝廷大軍征討!”邵樹德說道。 中唐以來,雖然朝綱不振,藩鎮割據,但朝廷仍然數次對黨項用兵。以神策軍系的京西北八鎮為主,有時候長安的神策軍也直接出動,殺得黨項人頭滾滾,因此大唐這張虎皮還可以繼續扯一扯,蕃人目前還認這賬。 當然這也和西北地區沒有出現一個強勢部落有關,力量太分散了,誰也不服誰,那么自然要被欺負了。后世拓跋黨項起家時,甚至連平夏黨項都沒完全控制,橫山黨項亦游離在外。至于河西黨項,那得是攻下靈州之后的事情了。 靈夏地區,拓跋氏被自己摁死了,邵氏如今就是拓跋氏的超級加倍版。 軍事打擊、政治聯姻、貿易綁定、宗教玄學,邵某人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盡可能將更多的黨項人納入到自己的統治范圍內。 哪怕暫時實行羈縻統治也無所謂,有個名義就可以了。自己也沒那么大胃口一口氣全吞下,慢慢來,今年吃一點,明年再吃一點,一步步消化吸收,總有一天這些黨項部落會認清現實的。 野利氏、沒藏氏、嵬才氏,如今就相當于自己這個封君下面的封臣。對河西黨項的統治感覺還要更薄弱一些,但沒辦法,新得之地就是如此。況且自己的核心統治區在夏綏銀三州,離得太遠了,出動一次大軍成本太高。 只能等靈州諸縣發展起來,有了點積蓄后再料理了。 第047章 面談與班師 光啟元年六月初二,邵樹德率軍返回了靈州。 經略軍、義從軍直接從定遠軍那邊渡河,返回夏州。靈州無事,身邊用不著這么多兵馬了,減輕一點后勤壓力也好。 路上會順道去下庫結沙一帶,那邊的一些部落與河西黨項破丑部關系密切,上次還被嵬才蘇都告過黑狀,這次好好料理一下,收取點財貨。 李劭幾天前抵達了靈州,還帶來了最新消息:今年前五個月,沙陀軍再接再厲,從昭義河北三州賣了千余戶百姓給馬行,另外繼續有軍士和百姓家屬遷入綏州,亦超過千戶。 這兩千多戶人,銀州刺史宋樂直接拿走了一半,繼續充實當地戶口。理由言之鑿鑿,即大帥一旦對北方用兵,銀州勢必要承擔相當部分的錢糧開支,必須有更多的人口和田地。 隨著不斷有軍士家屬在綏州拋售田地、房屋,搬到夏州去居住,綏州人口持續下降,銀州再發展幾年,保不齊就后來居上,超過綏州了。 對了,夏州幾乎每個月都有軍士家屬、關中人才涌入,導致人口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了一萬一千戶,計五萬七千人。邵大帥手底下足足有三萬五千兵馬,若是每個軍士都把家搬到夏州,再加上手藝人、官員、商人、讀書人等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未來三縣之地怕不是要擠上二十多萬口。 雖說政治中心就這個樣子,但持續膨脹以至超過當地農牧業產出承載力,變成一個入不敷出的地方,似乎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新來的移民中,還有五百戶被分到了宥州長澤縣,租種當地新開辟的三百頃軍屬農場。剩下的不到六百戶屬于軍士家屬,歷盡千辛萬苦而來,早早安排到了夏州。 兩千多戶人,就此被瓜分一空,邵大帥心心念念的靈州開發大業正需要人呢,結果夏綏銀三州竟然給分了? 不能等了!立刻下令,下半年遷來的,軍士家屬自然繼續往夏州安排,其余民戶全數安排到靈州,且重點在回樂、靈武、宏靜、懷遠四縣,以充實當地人口。 “李使君,多年未見,一向可好?”靈州節度使府外,邵樹德親自將李劭迎了進來。 “休要喚某使君了?!崩钲繐u了搖頭,苦笑道:“在晉陽之時,怎也未想到邵帥能走到今日這個地步。又這般年輕,怕也只有李克用一人可比了吧?” “李克用掌天下名鎮,某如何能比?” “邵帥無需自謙?!崩钲康溃骸斑@些時日,某也四處走了走,夏綏經營得好生興旺??!邵帥這番本事,卻是李克用之輩萬萬難及的。且還多了一份仁愛之心,令百姓安居樂業,這便很不容易?!?/br> “這份基業不是某一個人的,大家可共享富貴?!鄙蹣涞抡f道:“某已表李使君為朔方節度使,想必朝廷不會為難,今后還望使君助我?!?/br> “邵帥何苦將老夫推到這火坑上?”李劭道:“某聽聞李侃李大夫亦有意朔方節帥之位,何苦與他相爭,都這把年紀了?!?/br> 李侃若來靈州,那才壞事了呢!邵樹德心里暗哂,這個職位就不能給武夫。 “還望李使君助我?!鄙蹣涞抡\懇地說道。 “敢問邵帥要老夫做些什么?” “興農、興牧、興教、興工?!?/br> 李劭想了一會,道:“此需要民戶?!?/br> “某來想辦法?!?/br> “亦需人才?!?/br> “某手中亦乏人才。李使君但可自辟,某無不準?!?/br> “如此,老夫便勉為其難吧,也算為子孫開一開路?!崩钲康溃骸袄戏蜻@可是把寶都押邵帥身上了?!?/br> “哈哈,定不叫使君失望!” “對了,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邵帥。綏州那邊有消息,言野利部在山中發現了鐵礦,其地曰茶山,不知多寡,但應是好事?!?/br> 邵樹德聞言一愣,繼而恍然大悟。 一直以來,他始終覺得后世西夏的鐵礦是在靈州,所以此番西征,求得鐵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現在想想,夏人在夏州設立管理冶鐵的專門機構“鐵冶務”,是西夏主要的鐵器、兵器制造之所,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啊。 原來,西夏鐵礦,竟然在橫山之中!這卻是自己陷入思維誤區了。 不過前陣子靈州蕃部那邊也有人說,賀蘭山中有鐵,黨項萬山部時采之冶煉,如今又得聞橫山之中有鐵,這就是意外之喜了! 靈州要組建定難六州的第三個冶鐵、制造專門機構:靈州都作院,地點就設在懷遠縣。人手先從綏州、夏州兩院各抽調一點,再在本地募人當徒工。一開始的要求不高,能修理器械就行,慢慢來。 以前定下的吸引外地匠人過來開辦鐵匠鋪的政策不變,甚至打算擴大到其他各個行業,如紡織、印染、木工、營建、陶瓷等行業,一概給予前五年免稅、后五年商稅減半的優惠,以吸引人才過來定居。 當天下午,邵樹德帶李劭一起見了見靈州幕府及州縣官吏。 雖然朝廷正式任命還沒下來,但大家都懂,現在就可以把李劭當頂頭上司來看待了。 從今天起,靈、鹽八縣的政務就向李劭負責,軍務當然插手不了,定遠軍使王遇可是大帥的心腹,據說綏州兵馬使楊亮馬上要調到靈州來,管兩千州兵,大家安心接納移民,做好安置,開展農業生產即可,其余無需多問。 忙活完這一攤子事,邵樹德便準備返回夏州了。 六月初八,北邊有軍報傳來:四千騎卒在彌娥川一帶追上部分處于逃竄狀態的河西黨項,斬首千八百級,俘三千余人,牛羊八萬余頭。 邵某人算了算,加上各部陸陸續續送來的貢賦。此番出征,總共獲得了十余萬斛糧食、二十余萬頭牲畜,倒也不算太虧了。 收獲不僅僅是戰利品。最主要的,是不能讓黨項人出現共主。 蒙古人組織起來,可以兵臨北京,但一盤散沙時,明軍可以出塞打草谷。黨項人的氣運之子拓跋氏被自己干死了,那么就不能出現下一個氣運之子,否則自己會有大麻煩。 維持一盤散沙的狀態最有利,也最容易征服、控制、拉攏,黨項如是,回鶻亦如是。 任何單一部落,小的不足千,大的萬人,都沒法反抗自己。 與黨項、回鶻相比,或許契丹更有潛力,但那是幽州鎮的麻煩。此時的大漠草原,其實是無主的,自己還有時間。若是再過二三十年,保不齊契丹就統一草原了,那便是國朝初年的突厥,而不是明朝中后期的蒙古,須得集北方多鎮之力才有可能抗衡。 繳獲的糧食、牛先留在靈州,用作下一階段的開發費用。接近二十萬頭羊馬駝則帶回夏州,用作軍中賞賜。三千多俘虜嘛,與之前的三千多人一起,繼續整修靈鹽間的五百里道路。他們是牧民,不會種地,連編戶齊民都不合適,只能做苦工了。 安排好這一切,已經是六月十一了,邵樹德下令全軍班師。 靈州大小官吏、軍將、鄉紳,不管是自愿還是被迫,皆出城數里相送。 “靈州父老但請放心,只要某在一天,靈州便可安居樂業?!鄙蹣涞驴粗嗨偷囊蝗喝?,心情也十分之好,道:“國朝初年,百姓皆安樂,一年四時八節,農祭、慶賀、游樂數不勝數,好不熱鬧。然上月端午,雖家家戶戶勉強過了節,比起國朝初年如何?某未見四民并踏百草,未見斗百草之戲,未見采雜藥,未見互贈織物游樂,百姓生活困窘,亂兵四起,劫掠鄉里,此天下公卿將帥虧欠于百姓者?;蛟粫r局喪亂,諸鎮皆如此,但本帥不認,定要還靈州父老一個富足安寧。誰若想破壞這份安寧,諸君可共誅之!” 這番話確實說到眾人心底里了。大伙現在要求已經很低了,不想要多富足,有個安定的秩序行不行?但很遺憾,這一點都很難做到。即便是相對富庶安定的江南,亦有軍士劫掠鄉里,將帥不能制。 長安天子、外鎮將帥都不會把大家當人看,都是兩腳羊。靈武郡王愿意給大伙最基本的尊嚴,一家人能團團圓圓,不用擔心哪天有亂兵沖進來,將妻女財貨搶走。只要說到做到,那么便跟了他又如何? “吾等謹奉大帥之令,但有賊人欲亂此等局面,共誅之?!崩钲看鸬?。 而隨著他起頭,眾人紛紛附和。邵樹德細細觀察,發現大伙說這話時不似做假,頗有幾分真心。這就很好嘛,安定美好的生活是大家的共識,以后誰想作亂,那就是公敵,可群起殺之。 大軍返程的路線與來時差不多,靈州—溫池—鹽州—宥州—夏州,一共八百里路程。 在路上的時候,邵樹德接到了聽望司傳來的幾份消息。 河北大戰基本落下了帷幕,過程頗富戲劇性。 幽州、成德兩鎮討伐王處存,幽州兵攻易州,李全忠統兵,全軍六萬人,將易州圍得水泄不通。但易州堅城,克之不易,一名下級軍將劉仁恭想到了個辦法,xue地入城,遂克之。 成德軍兵圍定州,久攻不下,將士疲敝。適逢李克用率救兵至,與定州兵里外夾擊,大破成德軍。成德軍敗退,李克用再追,又勝,前后斬首萬余。 幽州兵聽聞成德軍敗,自恃精銳,并不害怕。不過王處存這廝出了個賤招,夜間遣三千士卒蒙上羊皮至易州城外,幽州將士以為是真的羊,爭出搶掠,被王處存大敗。 有些事情,聽著就很玄幻,但偏偏真的發生了。 這年代軍士的德性??! 你說他們不堪戰吧,但真的能打,契丹在他們手上都撈不到便宜。別說契丹還沒起來,人家幽州也就一個鎮,可沒怎么在契丹手下吃虧,還經常去打草谷。 但這些軍隊也真的不可靠!王處存的賤招,還有之前黃巢故意退出長安的爛招,偏偏都奏效了,簡直無語。 李全忠收拾大軍跑路,臨近幽州時,部下勸他作亂。理由很簡單,回幽州交卸了兵權,他就是死狗一只,李可舉想怎么治罪就怎么治罪,還不如趁現在掌握著大軍搞事。 李全忠遂造反,幽州城中沒什么留守兵力,李可舉為免家人受辱,全家登樓自焚而死,李全忠遂為盧龍軍留后。 河北大戰落幕,大家各回各家,疆界沒變,地盤沒變,白白死了不少人,百姓也被弄得無法安生。 “李克用這廝騰出手來了啊,下一步會干什么呢?”邵樹德將情報放下,仔細思考著:“昭義河北三州?振武軍?還是關中?” 又拿起另一份情報,是有關朝廷的。 圣人返回長安后,要重建神策軍。田令孜在蜀中募了五十四都兵,一都千人,隸左右神策軍,糧餉、器械花費極多。再者,朝廷官員也陸陸續續回來了,南衙北司加起來官員逾萬,光靠京兆府、同華二州實在養不起,于是便把主意打到了河中鹽池那里。 田令孜鼓動圣人下旨,令王重榮移鎮泰寧軍,王重榮當然不從。不過仍表示每年愿供三千車鹽給朝廷,充作用度。 朝廷當然不答應,繼續要求王重榮移鎮泰寧軍,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移鎮義武,義武節度使王處存移鎮河中,并讓李克用派兵護衛他姻親王處存武裝赴任。不過那會河北還在打仗,大家都沒心思搭理田令孜,這會戰事結束,不知道會怎樣發展。 站在定難軍的立場上,邵樹德當然不希望王處存當河中節度使。開什么玩笑?王、李兩家世代姻親,王處存當河中節帥的話,李克用之弟克修又當了半個昭義節帥,這李家勢力也太強了,必須阻止! 王重榮現在應該是比較驚慌的。設身處地想想,王處存是有可能來當河中節帥的,畢竟這里有鹽池之利,相當富庶。而他又是李克用姻親,李克用的態度會怎么樣?傾向于他? 該派人與王重榮好好聊聊了。 七月初六,邵樹德返回了夏州。 攻取了靈鹽二州,懾服了部分河西黨項,庫結沙那邊的部落也被回師的經略軍、義從軍大破,斬首千余級,俘兩千人,獲得牛羊馬駝數萬頭,余皆順服。 鎮內至少表面上安定了,下面當可稍稍休息一段時日,并密切關注關東、關中局勢。 他有預感,接下來數月,關內道、河東道諸鎮之間,應有連番大戲要唱,兵戎相見是大概率事件。作為擁兵三萬余的定難軍節帥,自己多半也要牽扯其中。 為靈州開發撈取人口之事,或可一并解決。京兆府二十余縣有二百多萬人,同華二州亦有三四十萬。自己短期內不可能占領關中,那么就只能先想辦法搞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