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 第547節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前任們都想和我破鏡重圓、靡香鎮、中二病竟然只有我自己、唯一奢望、八十年代生活記、合道、婚后曖昧、落露歸南(高干)、律師本色、空蜃(兄妹骨科)
那位天皇伏羲陛下明顯是要讓他做一個選擇。 是選擇這些高階仙法,亦或者是回到那道歷史時空烙印中。 張堅腦海中不禁又浮現出桐山道統在這一關給予的提示。 智慧! 天皇伏羲是一位天生的智者,更是一位善于創造的皇者,其最為欣賞的也是懂得取舍的取舍的智者。 而第三堵火云之墻過關的任務不再是自創一道仙法,而是幫助天皇伏羲陛下尋回一件丟失在火云洞天深處的‘舊物’! 這個‘舊物’并無具體的指代。 這可能考察的是試煉皇者的智慧,毅力,機緣,亦或者是眼光。 張堅心頭暗忖。 不過為今之計,他要先做選擇,之后或許再伺機尋找天皇伏羲的‘舊物’。 在古今抉擇之中,張堅略微遲疑,最終還是將目光落在那歷史時空烙印中。 諸多高階仙法固然是稀罕,珍貴。 但最珍貴的仙法也頂多是五階仙法。 和其他人皇不一樣,張堅自信未來絕不會缺少五階仙法。 相反那歷史時空烙印之中,隱藏了什么,張堅卻是很感興趣。 兩條長河并列,另外一條想來價值不會低于那上千道仙法構建而成的平原。 有了決斷,張堅便是側身返回。 身形剎那間,便是重新踏足那特殊的歷史時空烙印中。 緊接著他便是看到了相貌奇特的青年在眾多原始人的擁簇成了族長。 那是一個身量頗為高大,身披獸襖,雙眸明亮的青年,只是他的雙眸隱隱有些異樣,內里仿佛有龍蛇雙瞳,他異常聰慧,自被諸多原始部落的族人推舉為族長之后,便會帶著眾族長辛勤勞作。 耕作之后,又帶著眾多族中勇士進入山中砍伐竹林,開始學會制造簡陋的竹弓,陷阱,進行捕獵,然而天公不足美,盡管這個部落勞作不休,部落民眾仍然是食不果腹。 遇上了黃河汛期,更是經常饑寒交迫。 在這種極度依賴于環境給養的情況下,眼見部族民在饑餓中接連減員,這個年輕的族長暗下了一個冒險的決定,帶著眾多的族人離開此地,尋找一個水源充沛,且不容易遭受洪水,旱災的地方。 他的提議不出意料,被許多族中耆老所反對。 但他力排眾議,說服了絕大部分族人。 于是他便是帶著部落沿河而下,逐水而居,長途跋涉。 這一路之上艱難險阻無數,挨過餓,被兇獸追逐過,也曾遇上過戰爭,也曾遇到部落內訌,內部指責,但終究是被他一一克服,最終來到一處水足草豐的地界。 這里植物種族,水源清澈,山上動物充足,且少有兇獸存在。 其實看到了這里,張堅隱隱便是知道,這位青年族長是何人! 那必然是天皇伏羲。 這段歷史時空烙印可能正是伏羲天皇證道之路。 這等念頭浮現,張堅心頭忍不住暗跳。 若是這樣,他不禁心頭生出許多歡喜來。 相比起能夠親自目睹天皇證道,尤其是其開創伏羲八卦,區區一些五階仙法又算得了什么? 張堅按捺下心思。 作為旁觀者,他靜靜地光看。 在抵達這片喚作宛丘的新地方之后,年輕的首領開始運用自身的智慧,積極提高族人的生存能力,發明了各種各樣提高生存能力的技能,或者是結網捕獵,或是火烤熟食物,煮開生水,讓人族脫離了茹毛飲血的生活,從吃生食過渡到吃熟食,進而大大提高了原始人族的生存能力,避免了許多疾病。 在后面繼而又與眾耆老定部落姓氏,分出人倫,制嫁娶,推動部族良性發展。 這種良性的發展模式,也逐漸取得了越來越多原始人族部落的認可。 宛丘從單一的原始部落,逐漸變成了周圍諸多部落共同承認的圣地。 這是一位真正的皇者。 他有大毅力,大智慧,更有大慈悲之心。 隨著人倫定下之后,他的神異之處越發明顯,他體內似有一股古老的智慧逐漸顯露出來。 師法天地不再僅僅是為了給族人提高生存幾率,也開始進一步思考天地的玄妙。 他周身散發著一種宛若天人合一的味道。 以凡人之身參悟天地大道變化,張堅望了也是直搖頭。 神與天,圣與地,也不過如此。 他時常盤坐渭河岸邊的卦臺之上,仰觀天地風貌,日月星辰的變化,俯察山川風物的法則,不斷地反省,總結自身所處莽荒世界的變化。 他逐漸懂得了越來越多的手段,神通自顯。 尋常兇獸,神異也再無法對他構成威脅。 游歷多年,他再次返回宛丘。 有一天,忽而他仿佛在渭河中央聽到了一聲炸響,渭河對岸古木掩映的龍馬山神光迸射、豁然裂開。 但見有一匹神駿龍馬振翼飛出,它身形雪白,遍覆龍鱗,頭生龍角,背生雙翼,悠悠然順河而下,直落河心一頭正好分水浮現的玉龜之上,玉龜通體卦爻分明,閃閃發光。 而此時兩者相遇,在這位年輕的皇者眼中亦幻化成立體太極,陰陽纏繞,光輝四射的景象。 此情此景吸引了伏羲所有的眸光,他不由自主盤膝而坐,太極神圖深深映入他的意識之中,他頓時目光如炬,在這一刻仿佛洞穿了天地奧妙。 似原來天地萬物竟是如此的簡單明了。 念動轉過,為了讓人族世世代代能沐浴天地法則的恩澤,他便將這一刻的神圣感悟化為最為簡單的符號,以“一”表示陽,以“一一”表示陰,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 這一筆也分出了年月,創造了歷史。 一生二二生三。 也是以人文闡述天地變化的開始。 原始人族文明之火自此而生。 虛空深處,張堅則是感悟更深,他元神識海深處的山河社稷圖此時同樣化作了立體太極,陰陽纏繞,無數陰陽化生天地萬物,滾滾天地大道法則和諧無比的共鳴。 天地八卦方位從中顯化。 山河社稷圖之內諸多天地大道法則似乎更加協和的衍化,宛若陰陽八卦排列在地皇道炁周圍。 他眉心深處的太乙道果周圍更有滾滾青云誕生。 此時渭河之畔的伏羲天皇緩緩將眸光抬起,他雙眸深處智慧的光芒流轉,似乎隔著無盡時空,看見了虛空中的張堅。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卦 張堅望著這一道目光,神情略微一怔。 轉瞬卻見伏羲天皇眼底平靜,收回了目光,反而是繼續將注意力落在身前的先天八卦圖上。 此時先天八卦圖已經完成。 伏羲天皇周身似有無窮天地之力為他所驅動,融入到他周身百竅中,蛻變根基。 那先天八卦不僅僅是撬動八種特殊的力量,八卦定位時空,更是引動了天地間八種特殊道炁的力量,形成了一種特殊道果,幾乎一步之間跨越了道果成就的階段,直奔道果大圓滿而去。 這種圓滿道果的過程,哪怕是張堅雙眸深處亦有些凝滯。 這簡直太過于驚人。 從一介略通術法的凡俗皇者,直接頓悟成就道果,一步踏足太乙境界。 張堅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等場景。 張堅也從中看到了自身地皇道炁的完善之法。 他的地皇道果以社稷帝君權柄,輪回帝君權柄為主干,自然要凝聚兩種道炁之能化為大地陰陽。 而其他仙法為枝干,自也當凝聚出種種道炁,以此配合山河社稷圖形成一道君臣相佐的良藥,以此助他成就太乙天仙境界。 這個念頭浮現,他道心深處依舊是忍不住生出一絲波瀾。 他知道,從太乙真數到太乙天仙,他都不會再有關隘。 無論是凝聚道炁的法門,亦或者是調和諸般道炁,滋養道果的秘法,在方才那太極神圖浮現之際,他已徹底領悟。 想了想,張堅當即便是拱手道。 “弟子張堅謝過天皇陛下賜法!” 卻見渭水河岸,伏羲天皇在將先天八卦寫成之后,雙眸便是流露出一絲笑容,隨后便從宛丘城中選取聰慧之輩,進而教導他們如何參悟先天八卦,借用先天八卦的力量推算萬事萬物之間的聯系,同時參悟天地大道。 張堅混跡在其中。 他雙眸生出道道神光,體內人皇紫氣在這一刻不由自主融入到社稷帝君權柄,也就是地皇道果之中。 他雙眸卻緊緊落在那先天八卦之上。 在其他人眼里,先天八卦只能定量天地方位,在他眼里則是完美協和天地間諸多大道法則力量,哪怕是八種互相對立的力量,仍然是能在那太極神圖中,圓融合一。 這對于他的啟發太大了。 他山河社稷圖之內,諸多仙法的力量在這一刻在先天八卦仙法烙印進去的瞬間,如海納百川,形成了一種大勢。 只是鑒與體內兩大主干,以及一部分仙法支脈未曾晉升五階,他按捺住了這種晉升的大勢。 只見他周身層層疊疊的道炁在他周身浮現,形成一道特殊的地皇八卦,微微震蕩,霎時演化出山河社稷圖的力量,宛若億萬大道法則盡數圍攏在他眉心深處一顆道果周圍。 在諸多八卦方位中,一種種道炁也在飛速凝聚,圓滿。 地皇道果吸納諸般大道法則特性,那皇道氣象更為明顯。 張堅腦后一縷縷云光凝聚成形,逐漸化為一朵飄蕩的太乙青云,青云中仿佛有無量天地大道法則從中轉化,近乎于天道想,讓人沉淪。 那天皇伏羲似也看到了張堅周身浮現而出的山河社稷圖,眼底閃過一絲古怪之色,片刻之后他才收回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