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 第165節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前任們都想和我破鏡重圓、靡香鎮、中二病竟然只有我自己、唯一奢望、八十年代生活記、合道、婚后曖昧、落露歸南(高干)、律師本色、空蜃(兄妹骨科)
北方的蝗災一直在持續,彌漫七八個大郡,糧食減產讓流民,難民起義此起彼伏。 洞神觀內自從失去了兩位陰神境界的長老之后,也不敢再輕易派人進入北方境內調查。 這等情形讓北方諸郡開始糜爛。 平叛大軍是派了一波又一波,但成效不大。 反而還折損了不少兵將。 景泰殿內 青年景武天子陰沉著臉,不久之前北方總督上表,靈武郡又有幾個縣城出現了叛軍的身影,內里有拜火教的邪人出沒,很是難纏,其上表請朝廷派遣洞神觀道人前來鎮壓。 這位新晉封的通城侯楊老將軍也感受到了壓力。 “國師,這一次你一定要給朕一個交代,這北方大地若是繼續鬧下去,恐怕會動搖朝廷根基,國庫內的庫銀更支撐不了多久!” 下首,凈明道人皺著眉頭。 他能理解景武天子的憤怒,大乾國庫每年不過是維持著勉強的收支平衡,全靠著先帝在位時的積累,但自景武天子繼位以來,連年叛亂,國庫開支極大,持續性的輸血,也難怪景武天子坐不住。 但此事就怕是那些邪魔外道在調虎離山。 但繼續推脫,顯然已經說不過去。 想了想,凈明道人便應了下來,他拱手道。 “陛下,貧道會親自走一趟,定會替陛下剿滅那些邪魔外道!” 景武天子臉上大喜,當下起身道。 “好,有國師出馬,那些賊子定將伏法!” 此時景泰殿內,其他朱紫重臣聞言也是微微點點頭。 而等重臣走后,凈明道人卻是獨自留在了景泰殿內,與景武天子一番秘議之后,才進入文體院。 文體院,北書房內 張堅和凈明道人兩人漫步在寬闊的小花園內,凈明道人神情帶著憂慮。 “張先生,此事務必還是需要你來出上一分力氣,代我鎮守觀天臺一段時間!” “國師,聽你所說,這觀天臺可不是個好地方!而且按照道理,你洞神觀內強者諸多,沒必要由我一個外人前去駐守?” 張堅搖搖頭,他心底有些好笑。 凈明道人此時卻是為求人而來。 并非是求取字帖,還是請他出面坐鎮觀天臺。 觀天臺并非是其他地方,而是大乾龍脈重地。 邊上另有幾處鎮魔之所。 龍脈厚重,洞明道人不放心其他人單獨鎮守,卻是想要請張堅幫忙。 張堅此時有些啼笑皆非。 這是請孫猴子看守蟠桃園呢! 不過凈明道人這份信任,還是讓他有些感動。 經過數年時間接觸,他知道這位國師是一個至誠君子,欺騙這樣一位至誠君子,良心還是有些過意不去,但他很快按奈了下來。 凈明道人搖搖頭道。 “張先生,請你前去坐鎮也是為了以防萬一,龍脈周圍另有大乾皇室的布置,那里應該無礙,但是觀天臺下的妖魔諸多,其中不乏師尊親手擒回來的老魔頭,此回我要前往北方誅殺妖邪,必要帶走一部分法寶,少了這些法寶鎮壓,這些老魔頭恐怕會蠢蠢欲動!” “觀中其他長老雖道行高深,但掄起道心境界卻遠遠不如先生!” “再加上先生一身浩然正氣直沖九霄,可謂是坐鎮此地的最佳人選,還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凈明感激不盡!” 見凈明道人說的極為誠懇,張堅想了想便是答應了下來。 見狀凈明道人心頭歡喜,同時也是輕松了口氣。 觀天臺其實不僅僅是鎮壓著諸多洞神觀長輩擒拿的妖魔,那里也是洞神觀掌握大乾朝堂的中樞之地,實在不容有失。 說實話,這一次前往北方平叛,凈明道人心中很沒底。 他更有一些心血來潮。 若是他萬一回不來了,有張堅坐鎮觀天臺,至起碼能為洞神觀再爭取一段歲月,等待著洞神教祖返回。 第一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道 既要入觀天臺坐鎮,張堅便是只能暫時放下《大乾全書》的編纂。 對此,景武天子還特意下了一道圣旨,保留了他的官職。 其實《大乾全書》的編纂,目前還處在中期。 張堅日前才為《大乾全書》纂好中期目錄。 后期的編篡工作還未開始! 大乾全書由將近三千余種古籍編纂而成,總計將會有六萬多卷,兩萬余冊,總字數可能有將近十億,絕非短時間之內可以成行。 縱然有張堅參與編纂。 當然,這也是張堅有意藏拙,不然憑他一人抵得過千百凡俗之人的合力,馬力全開,數年時間就能完成。 但那般速度太過于夸張,更顯示不出自身的能為來。 有些事情顯然不是做的快就是有能力。 而是需要讓景武天子以及世人看得到的‘努力’。 另外,數百,上千個編纂官參與,張堅也不能將他們的功勞全部給強行比下去了。 …… 洞神觀的總觀就在皇城之側,從玉京門一路往里面走,便是看到一座巍峨恢宏的殿宇。 這般恢宏建筑,難免不會讓人想到一句詞。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這句詞不僅僅是張堅前世有人寫過,這里也有人提及過,不過是在修行界中。 欲承元神根基,必要陰神神游,沖過五城考驗。 洞神觀的總觀,便是效仿神城中,一座天上神闕煉制而成。 在大殿之前,早已經有一位身姿曼妙的婀娜身影在殿前等候。 見到張堅微微執禮問道。 “來人可是文體院張學士?” “姑娘是……?” 張堅目光落在眼前的少女身上,這是一位背負長劍,身著青衣的少女,她面容美麗,只是神情看起不茍言笑。 “凈明師尊門下,和嬰見過張學士!” 這位喚作和嬰的少女拱手道。 “和嬰奉命在此迎接張學士,引張學士入觀天臺入??!” “姑娘前面帶路吧!” 張堅點點頭。 洞神觀第三代是和字輩,和字輩中其實能人輩出,眼前的和嬰看起來拜入凈明道人門下不久,測命筑基都沒有完成。 但能站在這里前來迎接張堅,顯然是身份特殊。 和嬰在前面引路,一路之上為張堅介紹洞神觀各殿各觀中的忌諱,她腳步輕盈,只在前面一路疾行。 張堅在后面卻是目光掃視著周圍,他靈眸內能看到諸般氣象匯聚于洞神觀內。 無邊氣運滾滾而來。 其中幾座大殿內更有大乾國運的氣機,顯然內里另有玄妙。 而修仙者更是諸多,但大部分還未曾成長起來,少數幾道氣機諱莫如深,卻是躲藏在暗處。 “洞神觀表面上流露出來的勢力并不強,證就元神的只有洞神教祖,按照道理洞神教獨攬大乾國運數百年,應該不至于只有這等氣象,難道是因為洞神教祖獨攬好處與一身,其他人連湯沒喝到?” 張堅心中暗忖。 若是這樣那位洞神教祖會是何等強悍? “亦或者是洞神觀在藏拙,還有什么實力隱藏在暗中?!” 張堅一時也無法確定。 張堅念頭閃過,很快便被一塊巨大的道臺給吸引了。 這是一座古老的道臺。 道臺宛若立與平地之上,足足有十數丈高大,它與欽天臺,以及皇宮深處另外一座奇特的供樓并立,似乎是同等高大。 透過此地似可以只手摘下星辰。 這一刻張堅倒是能夠體會到那觀天二字的真諦。 立足此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這似乎是一座法寶?” 張堅此時也察覺到了觀天臺周圍彌漫的一層無形道韻。 和嬰此時望著眼前的觀天臺,面容肅穆了許多,同聲輕聲道。 “張學士,您的居所就安排在觀天臺上,那里平素是師尊的居住之地,師尊很喜歡在這里參悟道法,此臺另有玄妙,傳聞乃是遠古大能悟道之地,上面留有遠古大能的神力,擁有諸多神妙,張學士乃是當世大賢者,想來會有所收獲!” 張堅聞言神情不動,和嬰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