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 第161節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前任們都想和我破鏡重圓、靡香鎮、中二病竟然只有我自己、唯一奢望、八十年代生活記、合道、婚后曖昧、落露歸南(高干)、律師本色、空蜃(兄妹骨科)
鎬京那兒可以不派護道者,但是鳳陽郡那邊倒是可以派遣一位護道者蹲守。 正好人選還是現成的! 前段時間有人自行上門,愿意給斬魔一脈充當護道者…… …… 文體院之內,張堅仍舊是在繼續著每日的日常,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覽群書,補充自身見聞,完善圣賢大道。 有了玉圣手卷為憑依,張堅倒是已經逐漸觸摸到了圣賢大道的門檻。 他此時也有些明悟,為何圣賢大道并無任何特定的修持法門。 原因是上古圣賢參悟天地至理,洞徹萬物本質,能夠自創修行法門。 根本就不需要其他人的修行法門。 至于接下來如何讓仁骨丹心更上一重樓,張堅已經知曉了接下來要做的路。 無非是立言,立德,立行三條道路。 擁有了諸般底蘊,完成這三不朽并不是多么艱難。 而且張堅如今已經算得上正在踐行。 《大乾全書》的編撰,便是他的第一次實踐。 除此之外,在九霄乘風御雷法晉升陰神級數之后,張堅識海內五型社稷王鼎的修持,也是十分順利。 五型社稷王鼎對應著陰神級別術法。 四型社稷王鼎修持成功需要問鼎山河這個特殊命格。 而五型社稷王鼎成形倒是不需要另外的命格作為根基,只是需要參悟出《王鼎蕩魔錄》中社稷王鼎自行攜帶的兩重神通,三重術法,將其順利鐫刻在五型社稷王鼎中,便是能晉升陰神級數。 然而那兩重神通卻也是陰神級別的術法,修行成功極消耗丹氣,神念。 但對于張堅而言,并不算什么。 只是就在張堅正在參悟五型社稷王鼎時,此時卻是受到了景武天子的傳召。 景武天子召見他前去講經。 這還是張堅第一次為景武天子講經。 更是第一次被景武天子單獨召見。 說實話這位景武天子的耐心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這段時間文體院周圍可是沸沸揚揚,景武天子不可能不知道,但景武天子就是沒有任何動靜。 而硬是忍到了此時! 景武天子召見張堅的地方乃是在景泰殿內,這也是景武天子批閱奏本的地方。 當張堅手持玉笏兀自進入景泰殿時,張堅便是注意到,此時大殿中并無其他大臣,除了景武天子,就只有朝牧這位宮廷總管。 “張先生來了!”此時景武天子抬起頭來,已經看到了張堅從殿外踏入。 清瘦的天子此時也放下了手中的朱筆,從御案之前站了起來。 聞言,張堅神情略有些驚異,便是作揖道:“陛下,先生之稱微臣不敢當……” 景武天子此時伸了伸懶腰,走到張堅身前,笑道:“先生不必多禮,京師諸多法師皆言,先生之才已經不弱于國朝那些皓首窮經數十年的名士,乃是千年間國朝最有望成就圣賢之道的讀書人,做朕的老師綽綽有余,朕今日召先生前來,也是心中有疑慮,懇請先生解惑!” 景武天子此時雙眸中泛著亮色。 其實張堅參加過禮部會試,更進入過承天殿殿試,算得上他欽點的天子門生。 張堅應該是他的弟子。 但眼前的張堅太過于出色,所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以張堅這段時間表露出來的學問,見識,做他的老師也是綽綽有余。 張堅故作遲疑,片刻便是道:“這……既然如此,還請陛下直言?” 第一百八十七章 解答 景武天子此時雙眸熠熠的望著張堅,微微沉吟,他淡然道。 “先生有大才,想來應能看到我國朝窘境,我大乾泱泱大國,物阜民豐,然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財富都是掌握在各地的世家豪族手中,反而民眾失去了土地,流離失所,以至于每隔一段時間大地之上必有流民造反,試圖推翻朝廷,為此朝廷每隔一段時間也必須打開國庫拿出庫銀設法平復叛亂,如此反復,朝廷國力始終無法上升,而民眾貧窮的狀態亦無法改變,世家豪族卻是日益龐大,敢問先生,孤該如何做才能逆轉這等趨勢,令大乾脫胎換骨!” 他一上來可謂就給張堅出了一個老大難題。 這可是個王炸。 一個回答不好,麻煩不小。 若是換了普通重臣,那就是個送命題。 張堅神情思慮,也在考量著這位景武天子的用意。 其實這個問題,張堅自然是有想過,并且腦海中還有著不少的解法,不過無論哪種解法,都會有著巨大的反噬。 而且張家如今本身也是士族的一部分,沒理由背叛自身所在的階級。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若是大乾朝堂能夠提前解決世家豪族,哪怕是削弱世家豪族的勢力,對于張家未來掌權也是一件好事。 由大乾承擔風險,張家可以在后面摘取成果。 心中念頭閃過。 張堅沉吟片刻便道。 “回稟陛下,世家豪族乃是朝堂基石,動輒之間便會引發大禍,還請陛下三思而后行!” 景武天子卻是目光望向張堅,沉聲說道。 “張先生,此地只有你我三人,你可放言暢談,朕以天子的名義向你保證,你我今之言絕不會入第四人之耳!” “還請先生教我!” 張堅瞥了一眼景武天子,心說我信了你的鬼話。 張堅還是答道: “陛下,治國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現有法度,朝廷目前最為主要的問題乃是在于土地兼并日益嚴重,財富流失,國力積貧,所謂窮則變,變則通!” 土地兼并對于朝廷的害處不用多言,不僅僅是財富全部流入那些世家大族手中,世家豪族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就連朝廷有時候都不敢輕易對他們出手。 其次則是稅收,有多少莊戶被豪族隱瞞,成了黑戶,導致朝廷稅收,財富銳減。 其實打壓世家豪族在張堅看來并不難。 如今科舉制度已經完善。 世家豪族對于知識的壟斷局面已經被打開,接下來只要善加以利用,便能將世家豪族與朝廷之間的矛盾,轉移成故舊世家與新生庶族之間的矛盾,再抓住兵權,將一部分權柄賜予那些寒門將領,自然能夠逐步瓦解世家豪族坐大的局面。 至于如何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這則是最為艱難的。 但先人已有成例。 那就是不再按人頭收稅,而是按土地田畝數收稅,不管這土地是誰的,也不管對方有什么特權,按照每一畝土地的肥沃程度,定制收稅既可。 等國庫里有了錢,又練好了新兵,那不是想收拾誰就收拾誰。 張堅將攤丁入畝的想法簡單提了一個大概,頓時讓景武天子眼前大亮。 至于具體的舉措,張家便是以自家常年苦讀,不通地方事務給拒絕回答。 他只是引導景武天子往這邊想,可不是他為之首倡。 那巨大的反噬,除了朝廷,誰也承受不起。 “除此之外,陛下可重新修繕氏族志,增強陛下國姓影響力,若能修繕氏族志將皇姓化為國姓,定能讓大乾皇室更上重樓!” “此言甚得朕心!” 景武天子眼底泛著笑容。 他目光望著張堅,此時心頭也有歡喜,張堅所提及的諸條舉措,可謂是雪中送炭,他并非是不通任何地方事務的天子,相反對此頗為擅長,能夠敏銳洞察這數條建議的厲害之處。 可謂是條條直指要害。 景武天子留下了張堅,直到午膳之后,才放張堅離去。 在張堅走后,景武天子還是習慣性的望向朝牧,詢問這位貼身宮人的想法。 “大伴,你覺得張修撰所言如何?” 朝牧早已經在旁邊聽了一耳朵,聞言便道:“陛下,張修撰此言乃是以毒攻毒,不過此中亦有極大兇險,若要征土地稅,必要通過世家豪族,陛下需得以鐵血手腕鎮壓地方,但現在并不是時候!” “更不用提及,后面還需要清查逃戶,黑戶,此事亦涉及諸多豪族根基……” 朝牧神情肅穆,辦法是好辦法,但不可cao之過急。 不然便是一場潑天大禍。 景武天子也明白其中利害,聞言便是輕輕頷首。 但不久之后,卻是傳下旨意,文體院修撰張堅講學有功,才學顯世,擢拔為文體院侍講學士,此為正六品官職。 為侍讀學士黃良仲的副手。 侍講學士官階,但卻是極其清貴! 通常只有各部大員才有機會掛這等頭銜! …… 進入文體院不足半年,便是提升了半品,足見張堅官運亨通。 文體院內,諸多編修,坐館,以及諸多吏員對此都是嚷嚷著要張堅到狀元居請客。 張堅倒是從善如流,趁勢宴請了諸多同僚。 侍讀學士黃良仲也在眾人之中,他對于張堅原本就是極為看好,眼見張堅升遷,驚訝之余,也欣然前往。 ……